吐納派

吐納派

吐納派是以呼吸鍛鍊為主,達到練氣、行氣的目的。主要是呼吸精氣、吐故納新。其中又分為納氣法、吐氣法、胎息法三大支流。納氣法又稱閉氣法,以練吸為主。吐氣法是以練呼為主的呼吸法,如《養性延命錄》中指出的六字訣等。胎息法是一種緩慢微弱深長的呼吸法、結合想像呼吸由臍出入或由毛竅出入,故又稱臍呼吸、體呼吸。

吐納概述

吐納:吐故納新,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 吐納指把胸中的濁氣從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鮮之氣。語見《莊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納新。”就是說吐出濁氣,呼入清氣。《雲笈七籤》卷三十二《服氣療病》曰:“凡行氣以鼻內(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稲,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氣,稲以解極。”即認為吸取生氣,吐出死氣,即可長生不死。吐納屬氣功中的鍊氣技法,吐納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內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內進行的外界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也稱肺呼息。所謂內呼吸,是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也稱組織呼吸。氣功的呼吸,主要調整肺呼吸,使之達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細細,納惟綿綿”的均勻、細緩、深長的程度。進而對內呼吸產生良好的影響。據說吐納練習均為入門者修煉,當吐納練息達到高層次時,則無息可調。那時呼吸微微,忽然遽斷,進入胎息境界。〈〈抱朴。釋滯〉〉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練功至深者,就像胎兒在母腹之中,鼻無出入之氣。胎息是吐納練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許多道士都偏愛此功。

吐納練息的要訣

吐納練息的要訣是吸氣時氣貫注於腹部,呼氣時氣上引至頭巔,這樣可以吸取生氣,排出死氣和病氣,同時提高人體潛能,進入功能態。吐納的方法很多,分動靜兩類,此處介紹幾種流行的吐納練息法。六字氣訣——通過鼻吸口呼,呼氣時結合默念噓、呵、呼、歙、吹、嘻六個字音,用以影響肝、心、肺、脾、腎、三焦,祛除各臟腑病邪的一種氣功鍛鍊方法,道、佛氣功中都有此內容。六字氣訣最早見於陶弘景的〈〈養生延命錄〉〉,其練法是:坐式、站式均可,口呼鼻吸,呼氣時根據需要默念噓、呵、呼、欷、吹、嘻六字。噓治肝之實證,如頭痛目赤,肋疼易怒;呵治心之實證,如口舌生瘡、心煩不寐;呼治脾之實證,如脘腹悶脹,食積不化;噓治肺之實症,如痰多氣壅:口乾咽疼;吹治三焦之實證,如腹脹、大小便不通。六字氣訣可以單獨作,也可配合其他功法。另外,六字氣訣是一種以瀉實為主的功法,陽虛自汗者禁練,虛症者也要慎用。春季脾氣衰不練“呼”字;夏季肺氣衰不練“嘻字”,秋季金克木,不練“噓”字,以免傷肝。冬季不練呵,以免心衰。明代的〈〈修齡要旨〉〉、〈〈類修要訣〉〉都強調練六字訣時要配合肢體導引動作。

淵源

抱朴子胎息法——此法載於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但本功法並非葛洪所創,而是葛洪根據師傳整理而成,特點是通過逐漸延長閉氣不息的時間,最終達到胎息狀態。具體練法:每日子後午前取仰臥式,瞑目靜心,摒絕雜念。先鼻緩緩吸氣,吸氣極滿後閉目不息,隨即默數數字,自一至百以上。當閉氣至極,則以口緩緩吐氣,吸氣或吐氣皆須極細極微,毫無氣息出入之聲,以鴻毛置鼻孔處命紋絲不動為標準。練習日久,每次閉氣默數的數字可達數百以至數乾,在此期間將自然出現胎息狀態。

何仙姑胎息訣

何仙姑為傳說中的道教八仙之一。姓何,名瓊,唐代零陵人,住雲母溪,遇呂洞賓之後授以修養之術,遂成道。其功訣說:“夫煉者修也,息者氣也,神也,精也。息氣本源者,清靜本氣也。觀入丹田,細細出入,如此者龍虎自伏。若心無動,神無思,氣無欲,則名曰大定。真氣存於形質,真仙之位變化無窮,號曰真人矣。夫胎息者;須存神定意,抱守三關者精、氣、神也。凡修行之人,每於六時,常抱守三法,則自然有寶聚也。國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和暢,少病也,少惱也,身體輕便也,耳目聰明也,是修真之人真道徑路。若三五年常行此法,天護佑,神加持,凡人愛敬,久而自然得道矣。”

道家吐納之法

中華道家修性煉命之術,首先講究祛病健體,其次注重延年益壽,最後追求長生久視。筆者曾在東海嶗山得傳道家吐納訣,屬於修煉築基之功。因觀社會上各派氣功五花八門,雜而多端,頗令學習者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或見異思遷,或誤人旁門,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養生而反戕生,此氣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蓋中華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現任何偏差,且與他家氣功都可相通。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說:“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胎兒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道太和之炁。那時並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及至十月胎熟,裂腦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斷於口鼻,下斷於尾聞,變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隨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莊子所云“眾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氣粗而浮,呼長而吸短。從此太空太和之系不能下行於腹,而腹內所蓄之先天祖燕,謂之先天元炁,“動而愈出”(老子語),反失於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氣喪失過多,腎部脈虛,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詞典解釋

1.吐故納新。道家養生之術。三國魏嵇康《養生論》:“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里俱濟也。”《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朕將吐納導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七:“摶不知吐納修養之理,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聖世?”清孫枝蔚《題華山高枕圖壽吳香林》詩:“那用仙家吐納頻,陶然一枕自生春。”2.泛指呼吸。魯迅《墳·雜憶》:“因此我常常欣慕現在的青年,雖然生於清末,而大抵長於民國,吐納共和的空氣,該不至於再有什麼異族軛下的不平之氣,和被壓迫民族的合轍之悲罷。”葉聖陶《倪煥之》十五:“心臟的每一回跳動,鼻息的每一回吐納,都奏出‘我愛著你’那句話的激動的節拍。”3.猶吞吐。吐出與吞進。漢王粲《游海賦》:“苞吐納之弘量,正宗廟之紀綱。”晉郭璞《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清唐孫華《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吐納江流九派小,平壓雉堞群峰低。”4.比喻貿易,買賣。吳晗《朱元璋傳》第六章二:“商品的生產和吐納的中心,手工業作坊和批發行號的所在地,集中著數量相當巨大的後備手工業工人和小商攤販。”5.言談;談吐。《魏書·元翼傳》:“美姿貌,善吐納,兼有將畧。”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竺道生》:“吐納問辯,辭清珠玉,雖宿望學僧,當世名士,皆慮挫詞窮,莫敢酬抗。”清吳偉業《送何省齋》詩:“吐納既風流,姿容更瓌異。”6.指發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崔記教坊任智方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納悽惋,收斂渾淪

名詞解釋

是以呼吸鍛鍊為主,達到練氣行氣的目的。主要是呼吸精氣、吐故納新。其中又分為納氣法、吐氣法、胎息法三大支流。

吐納派潛息功

潛息氣功屬吐納派功法。由朱崇矽編寫發表於1988年,其特點為通過意念口訣,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

功法操作

①發功法。自然站樁,兩膝微曲蘊微力。意念想像我轉轉轉,我飄飄飄,朝陽當頭照,腳踩白雲濤,晴空碧萬里,東海正長潮。採取自然呼吸法(敏感者一般會發功)。收功時要慢,氣歸下丹田。
②快速調氣法。發功後,順著自發功作,暗暗用力,不能喘氣,意想把吃、吸的後天之物化為"氣"存於丹田。
③開穴法。開穴時取春夏,首開勞宮,兩手抱球置於下丹田處,一開一合,至勞宮穴竅打通後,吐納要與動作配合。
④練功密碼。編制密碼是本功的關鍵,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用意。例如:脾、胃(土):嗯、唵、哎;肝、膽(木):吽、唬、呼;心、小腸(火):噫、嘻、唏;肺、大腸(金);嗷、嚎、吽;腎、膀胱(水):彌、咪、噓。當營宮穴開通吐納自如後,可根據自己的病情,按傳統的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編成的密碼,開其他穴,並帶著練功密碼練功可達到治病的目的。

呼吸吐納之法

雙腳與肩齊氣息自然目視前方雙手放在丹田處此時吸氣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然後呼氣一定要把丹田的氣全部吐出所謂吸滿吐盡一定要記得如此9遍然後雙手掌上背下自丹田處向上抬抬的同時吸氣抬至胸口便翻掌下壓同時吐氣如此9遍如果這時覺得丹田發漲便可以跟著我向下練如果沒什麼感覺就別練了不是你沒靜下來就是身子的毛病靜下來了再練再來教大家如何氣走全身這時就要用意念了其實氣的走向就是靠意念開始了`雙手還是放在丹田處吸氣吸的同時想著氣由丹田而起慢慢向上走氣走至胸口再想著氣開始向兩邊走分別走向雙手氣走到手指處便回收再馬上讓氣沉於腳底沉下去後便可讓這股氣回于丹田此時便可呼氣了對了```以上的動作都是在吸氣的時候完成不管你讓氣走向何處一定要等氣回于丹田的時候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吸滿吐盡``一定要心境平和一定要緩緩慢慢千萬記得吐納時不要用口要用鼻子當你感覺你練的時候讓氣走到哪的時候能感覺有股氣在動的時候就證明你丹田有氣了僅獻給初學者呵呵請大家笑納極真空手道呼吸法節錄自大山倍達著,新潮社出版之少年空手道一書)極真空手道呼吸法呼吸法簡介空手道有它特有的呼吸方法.人類都需要呼吸,但是很少人能做到真正對身體有益且自然的呼吸.因此在修習劇烈的空手道運動時會產生種種不便.人類要如何才能做到既自然又能減輕疲勞的健康呼吸呢?空手道的呼吸法就是基於這些考慮而產生,而答案正清晰地表現在「息吹」法中.這種「息吹」的空手道呼吸法有人認為和佛教同時傳自中國,也有人說它的起源是印度的瑜珈術.瑜珈的呼吸法對印度拳法有很深的影響,後來由達摩大師將印度拳法帶入少林寺,影響所有的武術,因而有空手道的呼吸法源於印度瑜珈的說法.金剛力士中開口呼吸者是「阿形力士」,閉口呼吸者是「吽形力士」,這即是日本相撲中常被提到的「阿吽呼吸」法.這種吸法在中國發揚光大,後來和拳法同時向外流傳,日本的空手道不但加以採用,而且與其它的武道相較,這種呼吸法較為有益.東方自古流傳一句話:「人類力量的根源在於丹田,一切的活動進行都以丹田為中心.」所謂「丹田」指的是肚臍之下,即小腹一帶的地方(在中國則稱丹田的正確位置是將手臂向上直舉,取其手指尖到腳掌之長度的正中央部位.)在舉重物時,力量會自然地集中至丹田,而想要發揮全身力量的時候,丹田也自然地成為中心.空手道的「息吹」呼吸法,即是借著自然地增進丹田強度,使身體平時就擁有某種程度的力量.若平時丹田就是力量的中心所在,不但可以穩定精神狀態,也會增加對事物的判斷力,更能顯示出機敏靈巧的人格.「息吹」在空手道中具有調整呼吸的作用,增強攻擊或防禦的力量.不僅如此,對於丹田的強化更具效果.其它也具有增進健康,美容,安定精神等效果.息吹(陰陽之呼吸法)所謂「陰陽呼吸」,吸入為「陰」,吐出為「陽」.陰有黑夜的意思,沉靜深長地將氣息吸入丹田(下腹)之謂.因為吸氣時,全身的肌肉會放鬆,這時若遭到攻擊,會受到很大的震撼.所以必須趁對手沒有發覺時吸氣.「陽」就是呼出氣息用力將全身肌肉收緊,趁對手不注意時爽快地將體內廢氣吐出.(1),兩手緊握,采三戰立姿,在對手沒有發覺時吸入空氣–陰的呼吸.(2),雙手交叉移向耳側,將吸入的空氣注入丹田.此時將兩手手掌張開.(3),置於耳側的雙手緊握正拳,力量灌入丹田,一面哧然將氣息呼出,一面將雙手放下–陽的呼吸.(4),將僅存的氣息一口氣全部呼出,然後調節姿勢.從(1)到(4)一連續的動作就是這種呼吸法的基本,無論進行什麼樣的動作,必須能夠做到.特別是(2)到(3)的動作,凝聚了全身的力量注入丹田,使勁地將肌肉縮緊.腹肌(腹部的肌肉)一定要能夠達到鋼鐵般堅硬的程度.遁逸呼吸法「遁逸呼吸法」是一種實戰性的呼吸法,其中又分為表,里兩種呼吸.但是這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些困難,所以在此以其中一種做為示範.遁逸的原則在於「吸氣迅速,呼氣深長」.(1),采三戰立姿,雙手向前平伸.(2),手背朝下,雙手向腋窩拉回,迅速地深深吸氣.(3),手掌朝下,雙手一面垂下,一面將吸入的空氣沉靜地呼出.(4),向下的手掌漸漸翻轉朝上……(5),畫出圓弧向腋窩收回,很快地吸氣.(6),手掌向下暫停呼吸,然後雙手像是擊向對手腹部一般地向前伸出,順勢吐氣,手勢不變,接著回復到(4)的姿勢.這個動作是將兩部分合而為一.換言之,可以將(1)~(3),(4)~(6)隔開而分段練習

呼吸吐納基本姿勢

先練習一種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由鼻子自外界吸入新鮮空氣至胸腔肺臟中,同時收小腹將腹部濁氣擠入胸腔肺臟中,吸氣時緩緩均勻的進行。吐氣時則反其道而行,將胸腔肺臟中的氣體一部份自口鼻呼出,一部份送自小腹,放鬆吸氣時收縮的小腹,同樣的呼氣時也要和吸氣時一樣緩緩均勻的進行。這種呼吸方法,每次呼出的氣體中至少有一半是從腹部來的濁氣.原來的胸式或腹式呼吸法,呼出的氣中濁氣的比例多半很低.進行這種呼吸法時,上半身必需保持正直,氣才會順,下半身可以盤腿而坐,或正襟坐於椅上,或呈站立姿勢,或於行進間進行。這種呼吸法所呼吸的是空氣,另外配合這種呼吸法可以同步進行罡氣的收納,罡氣就是我們平常所說氣功的氣。在熟練了逆腹式呼吸法之後,即可將這種空氣的呼吸動作交給身體的反射動作無意識的進行。隨後將意念用來控制罡氣的收納。罡氣的收納,在起步練習時,先配合空氣的呼吸。當進行逆腹式呼吸法的吸氣動作的同時,將意念置於頭頂正中央的百匯穴,想像一道無形的罡氣自百匯穴循著身體內部的中心線用意念將之吸入體內直達胸腔。這時身體會自然保持直立,使中心線垂直地面。吐氣時再將意念集中於小腹丹田,則罡氣自會從胸腔納入丹田。這種呼吸法,第一個吸氣動作進行時,同時吸進空氣和罡氣;第二個動作則吐出空氣納入罡氣,吐和納是同時進行的,所以稱之為吐納之術。(這個術語經常聽到,但真正明白的人很少)通常這種呼吸方法,如果動作正確,進行了三五次呼吸之後,就會出現打呵欠的現象,接著眼睛裡就會有淚水出現。平時想打瞌睡時,用這個方法也很容易提神。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吸收天地之氣,成為身體的罡氣,是養氣最好的方法。許多氣功的修練都著重於氣的運行,其實要先養氣,氣足了自然會在身體中運行。但如身體血液總量不夠,氣是留不住的。血液是身體各種物質和能量的載體,當然也是氣的載體。這種養氣的方法配合原來的養血方法,會使健康的進步事半功倍。

關於吐納呼吸的疑問解答

最近一直注意六字訣,特地在網上看了一些介紹它的文章,在理論上還有幾點疑問,始終想不通,搞不明白,所以並沒有急著去練習,因為對它很是感興趣。
是這樣的,六字訣是一種調息吐納的導引功法,以鼻吸氣謂之納,以口呼氣謂之吐,吐氣六者,噝,噓,呼,吹,呵,嘻。吸氣一者,吐氣六者,在介紹中有這么一句話,六字訣主要是在吐氣一下功夫,其作用偏於疏瀉,中醫臨床則多適用於實證.然而孫思邈則在他的一句詩中提到,發宜常梳氣宜斂,這卻說明人體的氣息多應收斂與含蓄.正是與六字訣的偏於疏泄與適用於實證相矛盾.
但凡健身功法作用不外乎兩樣,一者治病,二者養生保健,由些我覺地六字功法是不是就在養生保健上有幾點欠缺呢.
問題補充:如果練習者偏於虛弱,是不是就不適宜來練習六字訣
分享到:搜房微博QQ空間新浪微博百度搜藏郵件人人網舉報
網友的回答共1條
zr1005
魔法師1F天下武功出少林內功: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功夫。內功是通過氣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進,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武術中可以提高耐力、戰鬥力和極強的自我保護作用等。說起內功,大家可能會想到《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里那些玄妙的東西。又有不少人說內功根本是胡說八道。那么到底有沒有內功這種東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這篇小文就叫內功簡介嘛,沒有內功還簡介個X啊~~那么我來說一說吧。先來澄清一個事實,輕功和硬氣功不算內功。這兩種工夫雖然用氣,但用得不系統。較之內在的力道來說,更傾向於外在的力道。硬功重在皮肉,輕功重在腰腿。它們的氣是在長期的鍛鍊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專門練出來的。我來逐一說明:一,輕功。輕功的練法很多,大多是漸進著練的。比如說,用一個大竹笸籮(直徑約2米),內裝滿沙子。在笸籮邊上走,熟練了就跑。要求是不能把笸籮踩翻。當然,在一開始,這個要求是很容易達到的。然後用一個碗從笸籮里把沙子掏出去一碗,再跑。熟練了以後再掏一碗沙子……如此練習,當笸籮里的沙子全部掏空的時候,你就達到身輕如燕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很自然地形成一股氣。正所謂“提氣輕身”。不過大家不要嘗試,因為你怎么練也不太可能達到標準,因為這裡面還有用氣的訣竅是不能說出來的。如果有誰知道這些用氣的訣竅的話,運用這些訣竅,並勤加苦練的話,最多1年,可以達到身輕如燕的境地。二,硬功。硬功大多是用木棒等物敲打身體的各個部位,用這種刺激來減輕身體被打到時的痛苦,也就是所謂的抗擊打練習。外在的皮肉練到一定地步,再加上硬功用氣的訣竅。身體也會產生一股自然而然的內力。也許這些東西你們已經覺得很神奇了,但是,這不能算是內功。因為他們的氣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本身的控制用出來的。那么,內功難道還要神奇嗎?從外觀上來看,是的。從科學上來看,不是的。正如亂影說的,任何人都不能打破自然科學規律的束縛。也許有些東西自然科學也解釋不了,不過,再怎么樣也不能把大米白面變成核武器。內功也有他的極限。一個人通過修煉,可以達到種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地步,但是,人的肉體永遠都打不過飛機大炮。說內功之前,先說一些自然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第一,人體的穴位和經絡。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中國人基本相信這個。從解剖學上解釋不出來,不過穴位和經絡的存在是確切無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認為人的脊柱上有14個生命能源點,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14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脊柱,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奇經八脈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第二,氣。氣這種東西,連很多中國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為沒見過。當然,氣是看不見的東西,我也沒見過,不過親身體驗過。它的存在也是確切無疑的。連中醫里也有很多關於氣血的理論。下面說說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裡如何運行。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