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注山

句注山

句注山,在太原府代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西陘山陘,讀硎,亦曰雁門山。《爾雅》:北陵西逾雁門。《山海句注山經》:雁門,飛雁出於其門。郭璞曰:西俞即雁門也。《呂氏春秋》:天下九塞,勾注其一。

《戰國策》張儀說燕王:趙王欲並代,與代王遇於勾注之塞。又蘇厲為齊謂趙惠王:秦反分,先俞於趙。孔氏曰:分即陘山,先俞即西俞,字與音之訛也。《史記》 :趙襄子逾勾注而破並、代。又《趙世家》:趙有代句注之北。漢六年,匈奴圍韓王信於馬邑,信降匈奴,匈奴遂引兵南逾勾注又《漢書·婁敬傳》:漢兵已逾勾注。又文帝後六年,匈奴入上郡、雲中,以蘇意為將軍,屯勾注。武帝元光五年,詔發卒治雁門阻險劉氏曰:將伐匈奴,通道令平易也。《晉·地道記》: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勾注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別內外也。
亦作陘嶺、雁門山、西陘山,在今山西代縣北。雁門山,古稱句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鏇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句注山

亦作陘嶺、雁門山、西陘山,在今山西代縣北。雁門山,古稱句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鏇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鏇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x(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陝西白水縣西面20公里處的林皋鎮北面也有一座雁門山(屬於方山林場管轄)。
河東記》五代李璋撰:句注以山形勾轉水勢流注而名,亦曰陘嶺,自雁門以南,謂之陘南,以北謂之陘北。自漢中平以後,羌胡大擾,陘北之地,皆為荒外。魏、晉時,並以勾注為塞。曹魏青龍元年,鮮卑軻比能誘保塞鮮卑步度根時步度根保太原雁門塞與結和親,自勒萬騎,迎其累重於陘北。并州刺史畢軌請出師拒遏句注山,魏主詔曰:慎勿越塞過句注也。時軌軍已先進,果敗。晉永嘉四年,鮮卑拓跋猗盧帥部落自雲中入雁門,從并州刺史劉琨求陘北地。琨徙樓煩、馬邑、陰館、繁峙、崞五縣民於陘南,以其地與之曹魏時,五縣俱已遷陘南,遺民猶在陘北也。鹹和三年,後趙將石虎擊代王紇那於勾注陘北,紇那兵敗,徙都大寧以避之大寧,見北直隸保全州廢廣寧縣。太元二十一年,拓跋大舉伐燕,南出馬邑,逾勾注。後魏太和十八年,太子恂將遷洛陽,不欲行,其黨元隆等密謀留恂,因舉兵斷關,規據陘北,不果。關即東陘、西陘二關也。後周主邕保定二年,遣楊忠會突厥自北道伐齊,拔齊二十餘城,齊人守陘嶺之隘,忠擊破之,至晉陽而還。隋大業二年,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喬鍾葵圍代州。朔州刺史楊義臣奉詔往救,夜出西陘,鍾葵敗走。《唐志》:西陘,關名也,在雁門山上,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鏇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西北去朔州馬邑縣七十里,南去代州三十里今雁門關因故址改置。武德二年,劉武周引突厥入句注,寇太原。五年,突厥頡利入雁門,寇并州。永隆二年,裴行儉討突厥餘黨伏念壁代州之陘口,即西陘也。又有東陘關,在代州南三十里。天寶十四載,祿山將高秀岩據大同、河東、太原,閉關拒守。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敗賊兵,圍雲州,拔馬邑,遂開東陘關。杜佑曰:東陘關甚險固,與西陘關並為勾注之險。會昌二年,回鶻犯塞,詔河東節度使劉沔進屯雁門關,虜寇雲州,沔擊卻之。廣明初,沙陀入雁門關,寇忻、代,逼晉陽,陷大谷。五代唐清泰三年,契丹救河東,謂石敬瑭曰:吾自北來,唐若斷雁門諸路,伏兵險要,則吾不得進矣。使人覘視皆無之,吾是以知必勝也胡氏曰:雁門有東陘、西陘之險,崞縣有揚武、石門之隘。石晉天福九年,契丹南寇,入雁門關。宋太平興國五年,楊業刺代州,契丹來寇,業自西陘出,至雁門北口,南向擊之,契丹大敗。雍熙三年,楊業等自西陘追破契丹兵於寰州。《元豐志》:雁門山有太和岩,亦曰太和嶺。靖康二年,金人劫欽宗帝後離青城,自鄭州而北至代,度太和嶺,至雲中。明初傅友德克大同,引兵巡太和嶺,西北至宣德府今宣府鎮。天順二年,虜酋孛來等寇大同,直抵雁門、忻、代,遣都督顏彪、馮宗率兵屯紫荊、倒馬二關為聲援,虜益肆,敕二關兵出雁門,虜乃卻。嘉靖十九年,吉囊由白泉口在河曲縣長驅至寧武關、太和嶺,敗吾兵,南掠至平遙。俺答亦越太原至石州,而東掠平定、壽陽關。隆慶元年,叛人趙全導寇入山西塞,陷石州石州,即永寧州。全曰:自此塞雁門,扼居庸,據云中、上谷,效石晉故事,南北之形成矣。今雁門關在州北四十里,為戍守重地,與寧武、偏頭為山西三關所謂外三關也。關城周二里有奇,傍山就險,屹為巨防。

雁門關

位於山西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
句注山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線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歷史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鏇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
句注山雁門關
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鏇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當地人傳說,蒙恬死後葬於代縣境內。現在上門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遺址,其斷碑尚存,還可看清:“秦蒙恬將軍墓”,及“清嘉慶”等字樣。據史學家考證,蒙恬墓在陝西境內,此地乃傳說而已。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于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裡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後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於北方,危及內地。後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正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
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元明時期,雁門舊關廢棄,新關又起,雁門戰火漸趨平息。時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辱國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狽出走。他們過居庸、宣化,經大同,又在雁門留下了逃跑的腳印。當時,正值秋天,氣候酷熱,慈禧、光緒和王公隨從顛沛至此,饑渴難忍,曾在關門左側靖邊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後又匆匆出發了。傍晚,慈禧一行宿關南陽明堡賈宅。光緒帝面對賈宅“五世同堂”的門匾和堂內神龕上“一心念佛”的橫幅,聯想內憂外患的處境,在東家門板上寫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貴,一心念佛見如來”的聯句,藉以抒發一個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頹敗情懷。這與李牧、楊業等抗戰英雄恰成顯照的對比。
辛亥革命以後,雄關雁門除遭到軍閥混戰的破壞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禮。1937年9月,我黨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彭雪楓同志,前來雁門山的太和嶺口與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在太和嶺的山洞裡,周恩來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揭示了抗戰必勝的歷史趨勢。還為閻錫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戰區作戰計畫和一份在淪陷區成立“戰場動員委員會”的條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後,我八路軍二二零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餘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大捷。繼而10月10日晚,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又在雁門關下襲擊了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炸毀敵機二十四架。這一曲抗戰凱歌極大地鼓添了全國人民抗戰的必勝信心,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模範。
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歷史,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三關

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句注山寧武關

據史料記載,寧武關於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為萬里長城上重要關隘,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的戰略作用。現存關城舊址範圍分西關和東關兩部分,城牆依山勢而建,十分險要。
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為東進北京,在“寧武關”與明軍進行了一場爭奪戰,史稱“寧武關之戰”,擊敗了三關總兵周遇吉,為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今在寧武恢河東岸,有周遇吉墓,為磚石所築。
傳說寧武由鳳凰所變,故有鳳凰城之稱,寧武關鼓樓,位於今寧武縣城,外觀為三層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頂,下置磚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氣勢宏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偏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轄邊牆四道,總長數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河岸,甚為壯觀。“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關的讚譽。早在戰國時期,這裡就是趙武靈王破林胡的戰場,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三關。現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偏關東南一公里,有凌霄塔,系明代建築,為磚石結構八角形樓閣式空心雁塔,塔高35米,外觀形似文筆,故名“文筆凌霄”塔,為偏關一景。

戲曲《雁門關》

京劇《雁門關》(王瑤卿飾蕭太后) 北宋《楊家將說傳》(即《金槍傳》)載:潘洪專
句注山京劇
權賣國,在朝倚仗國丈之尊,專與忠良作對。楊繼業父子八人,為當時柱石良將。潘洪因楊延嗣在擂台與其子潘豹比武,將潘豹打死,於是結下深仇。陰嗾賀朝進朋比為奸,多方設計陷害。暗與蕭邦通款,密召蕭番寇邊南犯。己在金殿甘言哄帝,乞得招討之職,故意辟薦楊氏父子為先鋒,直隸己麾下,蓋即暗執陷害楊氏父子之權於掌中也。既出師,故令楊繼業父子,以寡師出敵眾寇。任其受困兩,卒至糧盡援絕而歿。楊氏一門,除楊延德、楊延昭外,死者死,亡者亡,喪害殆盡,皆潘一人之力也!後為六郎晉京,在宋真宗前哭告御狀,真宗大怒,乃命呼必顯,齎旨往雁門關拿解來京。此劇即呼必顯先用計借閱兵事,賺得帥印在手,並遣去其爪牙賀某,然後開旨擒潘洪,霎時打入囚車。蓋取迅雷不及掩耳之法,以出其不意,非如是則恐其拔扈不測,事正有所難料也。

陘北

山西代縣西北句注山之北也,句注一名西陘山,又曰陘嶺,山南謂之陘南,山北謂之陘北,西晉時拓跋猗盧,徙居陘北之地,即今山西舊大同寧武朔平三府及代州西北之地。

相關詞條

雁門關九大關山陰縣代縣山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