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哲學。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第一個走出德國古典哲學的人,而不是最後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更是在哲學史占據著樞紐的位置,將傳統形上學推向頂峰的同時,黑格爾又是第一個對現代性展開批判的哲學家,為現代西方哲學的興起奠定基礎。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歷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範疇,標誌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

基本信息

過程

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是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獨特條件下產生的。當時西歐正經歷著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革,從英國開始的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推動資本主義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德國也面臨著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但由於德國經濟的落後和政治的不統一,新生的德國資產階級極為軟弱,它雖然嚮往資本主義制度,卻缺乏勇氣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統治,傾向於自上而下的改良。作為德國資產階級利益和願望的理論表現,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它的辯證法,反映了英國產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劇的社會變化,但也表現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它的理論往往具有抽象的、思辨的形式。

線索

貫穿德國古典哲學整個發展過程的最重要的哲學問題,是關於思維和存在、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問題。幾位哲學家對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化。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並著重探討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以前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都各有偏頗,陷於不同的片面性,無論是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的“獨斷論”,或是D.休謨的懷疑論,都未能解決人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因此應該尋找新的出發點,即在開始認識之前,應當首先研究人的認識能力本身和認識的可能性。康德承認在我們之外有某種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東西,他稱之為“自在之物”,亦即“本體”。這是他的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但是,他又指出,“自在之物”本身究竟是怎樣,這在原則上是無法認識的,我們所能認識的只是由“自在之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而在我們心中產生的表象,即現象;而現象界卻離不開人們的先天的認識能力。它在某種程度上是意識自己的創造物。這樣,康德就在“自在之物”和“現象”之間劃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把人的認識局限於現象界,從而把思維和存在形上學地割裂開,陷入了不可知論。從這種觀點出發,康德建立了他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學說。人的知識是由先天的知識形式和後天的感覺表象相結合而成的,這就是“先天綜合判斷”;哲學的真正的關鍵就在於回答“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康德把認識分為 3個階段:在感性的階段上,人藉助於先天的感性直觀的純形式,即時間和空間,把自在之物作用於感官而產生的感覺的混亂狀態整理出秩序,使之成為時空中的現象;到了知性的階段,人使用先天的知性的純概念或範疇對感覺表象進一步加工整理,使之帶有條理性和規律性,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正的知識;知性的範疇只能用於整理由感性所提供的現象,人也只能認識現象。所以當人們不滿足於知性所獲得的知識而進入理性的階段,試圖超越現象界去認識“自在之物”,如靈魂、世界、上帝之類的東西時,就必然陷於自相矛盾而遭到失敗。康德把思維和存在絕對地對立起來,認為理性無力去認識世界本身,人的認識不可能達到“自在之物”,認識的對象是藉助人的主觀意識、即先天的感性直觀形式和範疇而構成的。在他看來,帶有普遍性、因果性的規律並非客觀世界所固有,只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知性不是從自然界抽引出規律,而是為自然界制定規律。康德提出要根本推翻過去的一切認識都必須與對象一致的假定,而應該假定對象必須與我們的知識一致。這是用先驗唯心主義的觀點去解釋人的認識,把自然界和人分隔了開來。特別是,康德限制知識的範圍和貶低理性,為信仰留下了地盤。但是,在歷史上,康德的認識論對於推翻過去陳舊的形上學、駁斥宗教神學的一切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來說,起了積極作用。他提出的一些重大的認識論問題,對後繼者也富有啟發性,推動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

費希特是在康德的影響下開始研究哲學的,但很快就對康德哲學感到不滿,提出了自己的所謂“知識學”的哲學體系。費希特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從右面批判康德哲學。他否認康德所說的“自在之物”,認為它是毫無意義的“幽靈”。他也反對康德把思維和存在割裂開,而主張思維創造存在,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建立二者的統一。費希特指出,哲學的第 1個要求就是:注意你自己,把你的目光從周圍收回來,回到你的內心,因為哲學所要談的不是在你外面的東西,而只是你自己。因此,費希特把“自我”作為自己哲學的出發點,知識學的第 1條基本原理就是“自我建立本身”。“自我”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它是唯一的實在,不依賴於任何別的東西,而是自我產生、自我肯定的;第 2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非我”。與“自我”相對而言,周圍世界的一切事物是“非我”,“非我”以“自我”的存在為前提,歸根結柢是“自我”的創造物;第 3條基本原理是“自我建立本身和非我”。它把“自我”與“非我”、主體與客體統一起來,而達到了某種完全無條件的、不受任何東西決定的絕對主體、“絕對自我”。在這個階段,“自我”與“非我”的對立得到了解決。這樣,主客體之間的對立就被理解為由“自我”本身產生的對立,最後又在“絕對自我”中得到統一。費希特用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

謝林開始是費希特哲學的信奉者,但隨後轉而對費希特採取批判態度。謝林反對康德在思維和存在之間劃下不可超越的界線,但他指出像費希特那樣把“自我”作為哲學的出發點和至高無上的原則,主張一切從“自我”出發,把“非我”看作“自我”的產物,是一個錯誤。因為“自我”不能離開“非我”而存在,不能說“自我”產生“非我”;同樣地,“非我”也不能離開“自我”而無條件地存在,也不能說是“非我”產生“自我”。他指出,要真正解決“自我”與“非我”的關係,就必須尋找一個超出於二者之上的最高的原則,它既不能是主體,也不能是客體,更不能同時是這兩者,而只能是絕對的同一性。在這種同一性里,“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思維和存在都融合為一,沒有任何差別;只有這種原始的無差別的同一才是真正的絕對。這就是謝林所提出的“同一哲學”。他企圖用“同一哲學”去超越以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實際上他所說的“絕對的同一性”仍是一個精神實體。他明確地指出,這個“絕對的同一性”仍不外乎是“自我意識”。他只是用一個更高的精神實體代替了費希特的“自我”,以其作為世界的本原。尤其是,他把“絕對的同一性”說成是某種宇宙精神的特殊的無意識狀態,認為它不是知識的對象,是“完全不能稱謂的”、“絕不能用概念來理解或言傳的”,而只能加以直觀。因此,謝林的“同一哲學”還帶有強烈的非理性主義的因素。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在黑格爾哲學中得到了完成。黑格爾批判地繼承了前人的哲學思想,建立起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對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關係這一哲學基本問題作了回答。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指出絕對精神或絕對理念是第一性的永恆的本原,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從精神中派生出來的。絕對理念由於自身的發展而外化為自然界,又通過進一步發展克服了外化,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回到自身,最後在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絕對精神中認識了自身。他用這種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論,駁斥了康德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由於他對康德的批判貫徹了辯證法,因此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黑格爾首先指出,康德企圖在認識之前先考察認識能力是完全錯誤的,正如要求人們在學會游泳以前切勿下水一樣可笑。只有在認識過程中才有可能對人的認識能力進行考察,因為考察認識能力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認識活動了。人對世界的認識過程也就是思想本身的辯證發展過程,這就從更加徹底的唯心主義立場反駁了康德對思維和存在的割裂。黑格爾特別有力地批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指責它是“不真實的、空洞的抽象”,因為它擺脫了一切規定,所以就等於“無”。他反對康德把現象同“自在之物”絕對地隔離開,現象和本質之間有著辯證的聯繫,而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本質表現在現象中,而現象則是本質的顯現。認識了現象也就可以進而認識現象的本質,因此所謂 “自在之物” 是可知的。黑格爾對康德不可知論的批判是深刻的。凡是從唯心主義觀點所能說的,對駁斥這種錯誤觀點具有決定性的東西,都已經由他說過了。黑格爾對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觀點也進行了批判。費希特的“自我”並不是真正地自由和自發的活動,而仍然需要來自外界的“非我”的刺激,才能達到自覺,因此並不能真正克服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爾也對謝林的“絕對的同一性”感到不滿,指出這種取消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一切差別的“絕對”,只不過是“空洞無物”,正如在夜間觀牛、一切皆黑一樣。黑格爾在批判前人的基礎上建立了他自已的哲學體系,但他的體系同時又是從康德、費希特、謝林所提出和探討的問題出發的,並且吸收了他們的思想成果。

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表述了哲學體系的中心,即“實體就是主體”。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絕對”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主體。作為宇宙萬物本原和基礎的絕對理念,既是實體又是主體,它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通過自我運動辯證地發展的。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無非是絕對理念的自我展開和不斷發展的產物。無論是從時間上或是從邏輯上說,都是理念、精神在先,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則是後來發展出來的。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這一精神的自我發展過程的描述,它從精神、純思維開始,經過自身發展而轉化為物質世界、存在,然後又回到精神、思維。與此相應,黑格爾的體系包含“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 3部分,論述了精神發展的3個基本階段,即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邏輯學”是哲學知識或科學本身,是研究絕對理念本身的發展的,是“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的真正的靈魂,在某種意義上,“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則是“套用邏輯學”。在邏輯階段,自然界和人類都還沒有出現,“絕對理念”只是作為抽象的純思維、純概念而存在和發展著,它的自我運動表現為一個概念、範疇向另一個概念、 範疇的過渡和轉化,從 “有”經過“本質” 而達到 “概念”。到自然階段,“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採取了感性事物的形式,依次經過“機械性”、“物理性”、“有機性”,最後出現了人,於是就進入了精神階段。在自然中,精神墮落為物質,“絕對觀念”處於同自已格格不入的外在的形式下。由於人的出現,“絕對觀念”才重新以適合於自身的精神形式表現出來。精神階段也分為3個小階段:“主觀精神”指的是個人意識;“客觀精神”是指社會意識,包括法律、道德、倫理;“絕對精神”則是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通過藝術、宗教和哲學最後徹底認識了自己,認識到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而展現的全部豐富內容原來只是精神自身的產物。黑格爾用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建立的這個龐大的體系,把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的各種形態都包括在內,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思維與存在的辯證統一的過程,是主體建立客體而又把客體據為己有的過程。黑格爾以這種方式解決了康德以來的德國古典哲學所提出的問題。

19世紀20年代,黑格爾哲學在德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但是,到30年代末,黑格爾學派發生解體,分裂為右派、中派和左派。其中黑格爾左派用激進的觀點去解釋黑格爾哲學,並開始對某些原理提出懷疑。費爾巴哈是黑格爾左派中最傑出的人物,他從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對以康德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費爾巴哈堅決反對康德的不可知論,他指出思維和存在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物質世界是客觀地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並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而人的認識、思維則是客觀世界在頭腦里的反映。物質世界在原則上是可以認識的,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費爾巴哈還有力地駁斥了康德的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空間和時間是物質存在的根本形式,規律性和因果性也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為自然立法的產物。特別重要的是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哲學的同時,把黑格爾哲學看作是登峰造極的唯心主義哲學,它是近代哲學的完成。因此對黑格爾的批判實際上意味著對整個唯心主義哲學的批判。他抓住哲學的基本問題,深刻地揭露黑格爾哲學的錯誤實質,認為它根本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的關係。他指出,黑格爾錯誤地把精神、思維看成是一種脫離人腦而獨立自在的東西,並進而顛倒本末,把自然界和人都說成是從精神、思維中產生出來的。這種從精神推出自然、從抽象的東西推出現實東西的做法,不過是一種概念遊戲,但這正是黑格爾思辨哲學的秘密所在。與黑格爾相反,費爾巴哈提出,“思維與存在的真正關係只是這樣的: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思維是從存在而來的,然而存在並不來自思維”。這樣,費爾巴哈就從堅持物質第一性的唯物主義立場對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作了截然不同的回答。費爾巴哈還把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同對宗教的批判緊密地聯繫起來。他用無神論的觀點揭露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之間的血緣關係,指出它們二者是互相支持的同盟者,是一對雙生子。他認為,黑格爾的 “絕對理念” 就是從虛無中創造世界的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無非是轉化為哲學的神學,是“理性化了的有神論”。因此,費爾巴哈尖銳地提出,要拋棄神學,首先必須拋開黑格爾哲學,因為“黑格爾的哲學是神學最後的避難所和最後的理性支柱”。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雖然擊中要害,但卻把它連同辯證法的合理核心一起拋棄了。他自己的唯物主義學說也帶有人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他認為只有自然和人才是真實的存在,而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正體現為人的肉體和靈魂的統一。他的哲學以人作為核心,稱為“人本學”。但他所理解的人主要是生物學、生理學上的自然的人,是脫離具體歷史和社會關係的抽象的人,仍然未能擺脫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因此,列寧說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關於唯物主義的不確切的、膚淺的表述。

影響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思想體系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他神秘的哲學體系的束縛下解救出來,同時又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吸取了他的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核心。他們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闢了哲學史上的新紀元。德國古典哲學的巨大歷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之一。

德國古典哲學對以後哲學思想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一批哲學家否定了辯證法,著重發揮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的唯心主義、不可知論。產生於19世紀60~70年代的新康德主義者O.李普曼、F.A.朗格、H.柯亨、P.納托爾普、W.文德爾班、H.李凱爾特等人,出現於19世紀末的新黑格爾主義者F.H.布拉德雷、B.鮑桑葵、B.克羅齊、R.克羅納等人,都是直接從德國古典哲學出發,從右面來繼承和進一步發揮康德和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的。一些現代哲學流派,例如法國哲學家科熱夫、伊波利特用存在主義去解讀黑格爾,力圖把黑格爾哲學和存在主義結合起來。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放映,它在哲學史上具有超越時代的理論價值,這就是集大成的思想。康德的批判哲學對經驗論和唯理論的總結,黑格爾對以往的哲學體系的總結,都標誌著西方哲學一次大飛躍。

目錄

總序

分卷序

第一章 德國古典哲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一節 路德與宗教改革的影響

第二節 萊布尼茲一沃爾夫的哲學遺產

第三節 萊辛、赫爾德與德國的啟蒙運動

第四節 歌德和席勒:德國文學藝術的傑出代表

第五節 牛頓、休謨和英國文化的滲透

第六節 斯賓諾莎主義的入侵

第七節 盧梭與法國革命的多稜鏡

第二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康德

第一節 康德的認識論

第二節 康德的倫理學

第三節 康德的美學與目的論

第四節 康德的宗教哲學

第五節 康德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

第三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觀化--費希特

第一節 生平與思想發展

第二節 費希特的知識學

第三節 費希特的宗教哲學

第四節 費希特的倫理學體系

第五節 費希特的歷史哲學

第六節 費希特的法哲學和政治哲學

第四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變數

第一節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

第二節 威廉·馮·洪堡

第五章 德國浪漫主義運動的"掌柜"--施萊格爾兄弟

第一節 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概述

第二節 奧·威·施萊格爾

第三節 弗·施萊格爾

第六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客觀化--謝林

第一節 謝林的同一哲學體系

第二節 謝林的自然哲學

第三節 謝林的先驗哲學

第四節 謝林的藝術哲學

第五節 謝林的自由哲學和歷史哲學

第六節 謝林的神話哲學和啟示哲學

第七章 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

第一節 青年黑格爾的宗教研究

第二節 青年黑格爾的哲學探索

第三節 《精神現象學》的問世

第四節 黑格爾成熟時期的哲學體系

第五節 精神哲學

第六節 青年黑格爾主義者

外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