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赭培氣湯[參赭培氣湯]

參赭培氣湯[參赭培氣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參赭培氣湯治膈食。中氣不旺,胃氣不能息息下降,而乘虛上乾,致痰涎並隨逆氣上並,以壅塞賁門,而生噎膈反胃者。

基本信息

參赭培氣湯

治膈食(“論胃病噎膈治法及反胃治法”宜參看)。

【來源】清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卷方劑篇

【配方】潞黨參18克、天門冬12克、生赭石24克、清半夏9克、淡蓯蓉12克、知母15克、當歸身9克、柿霜餅(15克,服藥後含化徐徐咽之)

【原方】潞黨參(六錢) 天門冬(四錢) 生赭石(八錢,軋細) 清半夏(三錢) 淡蓯蓉(四錢) 知母(五錢)當歸身(三錢) 柿霜餅(五錢,服藥後含化徐徐咽之)

【加減】若服數劑無大效,當系賁門有瘀血,宜加三棱、桃仁各二錢。

方論

人之一身,自飛門以至魄門,一氣主之,亦一氣懸之。故人之中氣充盛,則其賁門(胃之上口)寬展,自能容受水谷,下通幽門(胃之下口)以及小腸、大腸,出為二便,病何由而作?若中氣衰憊,不能撐懸於內,則賁門縮小,以及幽門、小腸、大腸皆為之緊縮。觀膈證之病劇者,大便如羊矢,固因液短,實亦腸細也。況中氣不旺,胃氣不能息息下降,而沖氣轉因胃氣不降,而乘虛上乾,致痰涎亦隨逆氣上並,以壅塞賁門。夫此時賁門已縮如籍孔,又加逆氣痰涎以壅塞其間,又焉能受飲食以下達乎。故治此證者,當以大補中氣為主,方中之人參是也。以降逆安沖為佐,以清痰理氣為使,方中之赭石、半夏、柿霜是也。又慮人參性熱、半夏性燥,故又加知母、天冬、當歸、柿霜、以清熱潤燥、生津生血也。用蓯蓉者,以其能補腎,即能斂沖,沖氣不上沖,則胃氣易於下降。且患此證者,多有便難之虞,蓯蓉與當歸、赭石並用,其潤便通結之功,又甚效也。若服數劑無大效,當系賁門有瘀血,宜加三棱、桃仁各二錢。

一叟,年六十餘得膈證,向愚求方。自言猶能細嚼焦脆之物,用湯水徐徐送下,然一口咽之不順,即嘔吐不能再食,且嘔吐之時,帶出痰涎若干。診其脈關後微弱,關前又似滑實,知其上焦痰涎壅滯也。用此湯加邑武帝台所產旋覆花二錢,連服四劑而愈。

仲景《傷寒論》有旋覆代赭石湯,原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周揚俊、喻嘉言皆謂,治膈證甚效。拙擬此方,重用赭石,不用旋覆花者,因旋覆花《本經》原言味鹹,今坊間所鬻旋覆花,苦而不鹹,用之似無效驗。惟邑武帝台為漢武帝築台望海之處,地多鹹鹵,周遭所產旋覆花,大於坊間鬻者幾一倍,其味鹹而兼辛,以治膈食甚效,誠無價之良藥也。夫植物之中,含鹹味者甚少,惟生於鹹鹵之地,故能饒有鹹味,與他處產者迥異。為僻在海濱,無人採取購買,其處居民亦不識為藥物(俗名六月蘭),但取其作柴,惜哉!

或問:《本經》旋覆花,未言苦亦未言辛。藥坊之苦者,既與《本經》之氣味不合,豈武帝台之辛者,獨與《本經》之氣味合乎?答曰:古人立言尚簡,多有互文以見義者。《本經》為有文本後第一書,其簡之又簡可知。故讀《本經》之法,其主治未全者,當於氣味中求之;其氣味未全者,即可於主治中求之。旋覆花《本經》載其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三復《本經》主治之文,則覆花當為平肝降氣之要藥,應籍金之辛味,以鎮肝木,其味宜鹹而兼辛明矣。至於苦味,性多令人涌吐,是以旋覆花不宜兼此味也。至於苦味,性多令人涌吐,是以旋覆花不宜兼此味也。且其花開於六月,而能預得七月庚金之氣,故《爾雅》又名之曰“盜庚”。庚者金也,其味辛也,顧其名而思其義,則旋覆花宜鹹而兼辛尤明矣。有用拙擬之方者,有可用之旋覆花,其味不至甚苦,亦可斟酌加入也。

一人,年四十六,素耽葉子戲,至廢寢食。初覺有氣上沖咽喉,浸至妨礙飲食,時或嘔吐不能下行。其脈弦長而硬,左右皆然。知系沖氣挾胃氣上沖。治以此湯,加武帝台旋復花二錢、生芡實四錢,降其沖逆之氣而收斂之,連服十劑而愈。

族家姑,年五旬有六,初覺飲食有礙,後浸增重,惟進薄粥,其脈弦細無力。蓋生平勤儉持家,自奉甚薄,勞心勞力又甚過。其脈之細也,因飲食菲薄而氣血衰;其脈之弦也,因勞心過度而痰飲盛也。姑上有兩姊,皆以此疾逝世,氣同者其病亦同,惴惴自恐不愈。愚毅然以為可治,投以此湯,加白朮二錢、龍眼肉三錢,連服十餘劑全愈。

堂侄女,年四十八歲,素羸弱多病。因自理家務,勞心過度,恆徹夜不寐。於癸卯夏日得膈證。時愚遠出,遂延他醫調治,屢次無效。及愚旋里,病勢已劇。其脈略似滑實,重按無力。治以此湯,加龍眼肉五錢,兩劑見輕,又服十餘劑全愈。

奉天北鎮縣,蕭叟年六十七歲。得膈證延醫治不愈。遷延五六月,病浸加劇,飲水亦間有難下之時。來院求為診治。其脈弦長有力,右部尤甚。知其沖氣上衝過甚,迫其胃氣不下降也。詢其大便,乾燥不易下,多日不行,又須以藥通之。投以參赭培氣湯,赭石改用一兩。數劑後,飲食見順,脈亦稍和,覺胃口仍有痰涎杜塞,為加清半夏三錢,連服十劑,飲食大順,脈亦復常,大便亦較易。遂減赭石之半,又服數劑,大便一日兩次。遂去赭石、柿霜餅、當歸、知母,加於術三錢,數劑後自言,覺胃中消化力稍弱。此時痰涎已清,又覺胃口似有疙瘩,稍礙飲食之路。遂將於術改用六錢,又加生雞內金(搗細)二錢,佐於術以健運脾胃,即籍以消胃口之障礙,連服十餘劑全愈。

友人吳××治姜姓叟,年六十餘,得膈食證。屢次延醫調治,服藥半載,病轉增進。吳××投以參赭培氣湯,為其脈甚弦硬,知其沖氣上沖,又兼血液枯少也,遂加生芡實以收斂沖氣,龍眼肉以滋潤血液,一劑能進飲食,又連服七八劑,飲食遂能如常。

中藥方劑之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參龜丸
參黃散
參黃丹
參麻湯
參麥黃連湯
參麥阿膠湯
參麥茯苓粥
參麥茯神湯
參麥清補湯
參附養榮湯
參附五味湯
參附三白湯
參連菖蒲湯
參連開噤散
參蓮湯
參蓮散
參草姜棗湯
參歸鹿茸湯
參茸補腎丸
參茸虎骨酒
參茸百補丸
參歸轉天湯
參歸補陰湯
參燕異功煎
參熟桃蘇湯
參茸歸桂飲
參茸廣嗣魚鰾丸
參熊丸
參耆丹桂紅藍湯
參漆丸
參香飲
參香勝金散
參香溫肺湯
參香枳術丸
參香八珍膏
參滑散
參附龍牡湯
參附龍牡救逆湯
參附茯苓湯
參附耆蠣湯
參附益母湯
參附理中丸
參附滲濕湯
參乳湯
參附散
參附救生湯
參附接命膏
參附天麻丸
參附大正氣散
參附回陽湯
參附回生湯
參附再造湯
參茯白朮散
參茯甘桔湯
參茯安神丸
參茯五味芍藥湯
參苓麻草湯
參苓飲
參苓順氣散
參苓附術加生薑湯
參苓膏
參乳利膈湯
參苓白朮湯
參烏湯
參丹
參苓琥珀散
參苓煮散
參苓滑石湯
參苓河車丸
參苓桂術湯
參苓術附湯
參苓愈帶湯
參苓歸術散
參遠湯
參赭培氣湯
參歸補益湯
參貝散
參貝六賢散
參歸荊防湯
參訶散
參角丸
參蠍膏
參歸荊芥湯
參蚓湯
參歸荊棗益母湯
參歸羌活湯
參歸益元湯
參萸丸
參歸生化湯
參蓮艾附湯
參耆歸術膏
參歸承氣湯
參歸大補湯
參苓大補生化湯
參苓四物湯
參苓和脾散
參歸固胎丸
參苓健脾散
參蘇順產湯
參蘇芎歸湯
參蘇理肺糖漿
參歸升麻湯
參蘇溫肺飲
參蘇溫肺湯
參歸助液湯
參歸保母湯
參歸三聖湯
參花散
參歸三聖散
參耆丸
參蘆湯
參薑湯
參芍湯
參艾飲
參膏湯
參脂四物湯
參膠補血湯
參胡飲子
參胡芍藥湯
參茸姜附歸桂湯
參茸地黃湯
參茸固本還少丹
參姜四物湯
參茸固本丸
參坎芡實丸
參地煎
參茸三腎粉
參茯膏
參甘苓夏湯
參甘桂附紅藍湯
參甘歸芍麥冬瓜蔞湯
參甘歸芍瓜蔞湯
參甘姜芩半夏湯
參珀茯神湯
參牛散
參燕麥冬湯
參燕百補戒菸丸
參耆麻桂紅藍湯
參耆鹿茸湯
參耆鱉甲散
參耆附子湯
參耆附子回陽湯
參耆銀花湯
參耆通乳湯
參耆退熱湯
參耆調衛湯
參耆補血湯
參耆補脾湯
參半丸
參耆補氣湯
參耆藍蘇石膏湯
參耆蘿蔔散
參耆苓桂乾薑湯
參耆膏
參耆羚角湯
參耆紫金丹
參耆白朮湯
參耆瓜蔞散
參耆槐角湯
參耆桂麻湯
參耆術附湯
參耆救逆湯
參耆救母湯
參耆救元湯
參耆當歸散
參耆歸附湯
參濕湯
參橘散
參冬飲
參桔丸
參桂通濕湯
參桂百補丸
參便佛手散
參桂養營丸
參苓壯脾圓
參柏飲
參柏糊
參柏丸
參杞湯
參朴湯
參術調元膏
參術香連湯
參術陷胸湯
參術附桂湯
參術附棗湯
參術附子湯
參術附半湯
參燕百補丸
參術調脾散
參五秦艽湯
參耆實表湯
參耆完胞湯
參耆姜蘇石膏湯
參耆大補湯
參耆和氣飲
參耆內補散
參耆內托十宣散
參耆保元湯
參耆烏梅四物湯
參翎丸
參竹湯
參神棗艾湯
參硫散
參知散
參耆地黃湯
參術芎歸湯
參術芍甘湯
參術桂附加熟地湯
參術柴苓湯
參術實脾湯
參術薑桂飲
參術大補丸
參術壯氣湯
參術地黃膏
參耆四物湯
參術和脾飲
參術啟脾丸
參術去濕湯
參術半夏湯
參術內托散
參術養胎飲
參術六味丸
參術二香湯
參術二仁湯
參術舉胎飲
參耆健中湯
參曲散
參星湯
參茸補血露
參椒湯
參訶飲
參茸片
參茸湯
參芎湯
參末散
參仁丸
參蒲散
參朱丸
參苓建中湯
參耆補肺湯
參苓琥珀湯
參花湯
參術遇仙丹
參耆建中合二陳湯
參術蓮子飲
參術地黃湯
參雄湯
參附正氣散
參耆安胃散
參苓白朮散加減
參貝陳皮
參蠣三荷湯
參藿散
參薷飲
參蓮飲
參苓平胃丸
參苓內托散
參寶定驚丹
參蘇內托散
參桂養榮丸
參茸白鳳丸
參茸王漿
參麥地黃丸
參麥六味丸
參鹿補膏
參苓粥
參蘇理肺丸
參茸丸
參桂理中丸
參芪保胎膏
參蘇丸
參芪補膏
參茸固本片
參茸保胎丸
參靈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