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人參、鹽黃耆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用紅皮大蘿蔔1枚,切4片,用蜜2兩,將蘿蔔逐片蘸炙令乾,再炙,勿令焦,蜜盡為度。
【功能主治】陰虛溺血。
【用法用量】每用1斤,蘸藥食之。仍以鹽湯送下。以愈為度。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中藥方劑之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參耆蘿蔔散出自傳統醫學典籍《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用於陰虛溺血。
【處方】人參、鹽黃耆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用紅皮大蘿蔔1枚,切4片,用蜜2兩,將蘿蔔逐片蘸炙令乾,再炙,勿令焦,蜜盡為度。
【功能主治】陰虛溺血。
【用法用量】每用1斤,蘸藥食之。仍以鹽湯送下。以愈為度。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