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生地6錢,黨參(去蘆)2錢,百草霜2錢(研末)。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不知醫必要》卷二
中藥方劑之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參地煎,出自中醫傳統藥方《不知醫必要》卷二,用於吐血。
【處方】生地6錢,黨參(去蘆)2錢,百草霜2錢(研末)。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不知醫必要》卷二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地參,植物名,名貴的中草藥,且具有提神醒腦、開胃化食、補肝腎兩虛、強腰膝筋骨之效。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主要價值 保健功效 各家論述黨參30克,黃芪30克,生地15克,山萸肉9克,山藥12克,枸杞9克,杜仲9克,當歸12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材料: 做法:別 名:蟲草地參、中華地參、地筍等屬唇形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藥兼用,食用西施地參已有千年歷史,西施地參全身都是寶,春夏可採摘嫩莖葉,涼拌、炒食、做湯均...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營養成分 栽培技術 藥用價值手掌參(Gymnadenia conopsea (L.) R. Br.),又稱手參、掌參、手兒參、佛手參,為蘭科植物手參或粗脈手參的塊根。青藏高原稀有藥...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參附雞——雞的做法之一,具有溫腎固沖,補氣攝血的功效。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附子參芪地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犀燭》。具有益氣養陰,滋腎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腎不足,氣陰兩虛。症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低熱倦怠,手足心熱,短氣易汗,舌...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運用【方劑主治】治少陽經溫疫,傳陽明胃府,嘔吐泄利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溫服。 【處方來源】《四聖懸樞》卷二。
蜂蜜瓜皮煎 - 製法\n冬瓜皮、香附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兌入蜂蜜。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蜂蜜參內鄉位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東部,北緯25°04’,東經118°13’,距縣城僅6.5公里,東與南安市眉山鄉、長坑鄉接壤,西與鳳城鎮毗鄰,南與城廂毗鄰,北...
鄉鎮概況 歷史沿革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主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