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衛生寶鑑》卷九。組成
人參 蛤粉 硃砂等分用法
上藥三味,研為細末,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煎金、銀湯送下,空腹服。主治
癲癇。中藥方劑之參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參朱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衛生寶鑑》卷九。主要用於癲癇。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參附雞——雞的做法之一,具有溫腎固沖,補氣攝血的功效。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附子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虎骨丸用於去麻痹止風,通利血脈。主治風濕,筋脈緩縱不隨,言語謇澀,及中風腳氣。
《聖惠》卷二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五○ 《普濟方》卷一○四引《聖濟總錄》《參工傳奇》是路軍執導的近代商戰傳奇劇,宗峰岩、王靖雲、逯軍、劉交心、湯鎮業、張珊萌等主演。 該劇以清末民初的吉林通化為背景,以“東北三寶”之一的人參生...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二妙丸水丸,是以炒制的蒼朮、黃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後,按照傳統水泛丸的工藝製成的中藥成方製劑。二妙丸是中醫用於燥濕清熱的基礎名方,廣泛套用於濕熱下注引...
名詞解釋 名稱來源 質量標準 藥品說明書破毒雄黃丸主要由通明雄黃3錢,顆塊大硃砂3錢,水銀2錢,斑蝥28個(去足翼,用糯米炒黃)等成分配製而成。
主要成分 清熱解毒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沉香內消丸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
主要成分 行氣止痛成分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虎睛丸用於婦人血風勞氣,四肢拘急,百節疼痛,身體煩熱,經水不利。
《聖惠》卷二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五○ 《普濟方》卷一○四引《聖濟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