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印度是東方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混合文化,與希臘文化、中國文化並列為世界三大文化體系。印度本土的主要民族達羅毗荼人基於生殖崇拜的農耕文化與外來的雅利安人基於自然崇拜的遊牧文化互滲交融,形成了印度文化的主體。印度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文化與外來的伊斯蘭教等異質文化互相影響,使印度文化呈現多樣統一的特徵。
儘管印度歷史上外族入侵頻繁,小國林立,長期分裂,但印度文化仍具有印度本土傳統精神上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印度美術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內容深奧,形式豐富,獨具特色,自成體系,對亞洲諸國的美術曾產生過巨大影響。印度美術不僅具備印度文化的一般特點,而且與印度的宗教、哲學關係極為密切。就其原初意義而言,印度美術往往是宗教信仰的象徵或哲學觀念的隱喻,而非審美觀照的對象。19~20世紀,西方各國和印度的學者才逐漸發現了印度美術的審美價值,並參照歐洲美術史的風格分類法,把印度美術風格的演變劃分為古風、古典主義、巴洛克、羅可可等發展階段。當然,由於文化背景不同,這種風格分類在年代上與歐洲並不對應,在內涵上也不盡相同。印度美術風格的演變不僅受形式美自律性法則的支配,而且更受印度宗教、哲學嬗變的制約。
以印度美術的兩大系統──佛教美術和印度教美術為例:佛教倫理學注重沉思內省,佛教美術便強調寧靜平衡,以古典主義的靜穆和諧為最高境界;印度教宇宙論崇尚生命活力,印度教美術便追求動態、變化,以巴洛克風格的激動、誇張為終極目標。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蛻變為密教,密教美術也傾向於巴洛克的繁縟絢爛。同時,印度的古典主義並不完全摒棄華麗的裝飾(酷愛裝飾是印度美術的傳統特色之一);印度的巴洛克風格也並不完全排斥靜態的表現(“寂靜”是印度教吠檀多哲學的宇宙精神“梵”的本義之一)。因此,只有深入了解印度宗教、哲學的奧義,才能準確把握印度美術乃至印度文化的特質和精髓。
史前時代
史前時代美術
印度史前時代主要包括舊石器時代(約公元前50萬~前1萬年)、新石器時代(約前6000~前3500)、印度河文明時代(約前2300~前1700)、吠陀時代(約前1700~前600)。史前時代的美術基本上屬於前美術或準美術的範疇。
舊石器時代美術
印度舊石器時代的工具多系粗糙的石英石器物。早期索安文化的砍斫器和馬德拉斯文化的手斧,中期石片文化的刮削器,晚期印度中、西部的細石器(亦稱中石器時代文化)和南部的石片,從簡陋到精緻,從單調到豐富,逐漸顯示出次大陸原始居民審美意識萌芽的最初跡象。
新石器時代美術
印度新石器時代的工具,材料已不限於石英石,器物也不僅是切削打制而成,而且刻槽、磨光,形制多樣。70年代以來在印度中央邦皮姆貝德卡等地發現的岩畫,多描繪狩獵、舞蹈、戰爭場面。有些學者認為最古的印度岩畫年代約在前5500年。約前4500年印度次大陸出現陶器,並彩繪花紋。在德乾南部和安得拉邦發現的巨石古墓,具有世界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普遍特徵,可能是歷史時代印度宗教建築□堵波的起源。
印度河文明時代美術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祥地。以印度河流域發掘出土的哈拉帕和莫亨朱達羅等古城遺址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亦稱哈拉帕文,據推測是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創造的農耕文化。達羅毗荼人盛行母神、公牛、陽物等生殖崇拜。印度河文明城市遺址出土的母神、祭司、舞女、公牛等小雕像,瘤牛、獨角獸、獸主、菩提樹女神等印章,紅底黑紋陶器上描繪的各種動植物花紋和幾何形圖,多屬於祈願土地豐產、生命繁衍的生殖崇拜的形象化或抽象化的符號。構成印度本土傳統藝術最顯著特徵的強烈的生命感,似可從達羅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中追溯淵源。作為印度本土傳統藝術特色的奇特的想像力和濃厚的裝飾性,亦可在印度河文明時代的藝術中窺見端倪。莫亨朱達羅著名的大浴池可能曾用於某種原始宗教沐浴儀式,表明印度美術自古便與宗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約前170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中斷了(中斷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歷史時代的印度美術在精神上仍然與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美術傳統遙相呼應。
吠陀時代美術
《吠陀》是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的聖典。伴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和東進,印度文明的中心逐漸轉移到恆河流域,史稱吠陀時代文化或恆河文化。雅利安人崇拜太陽、雷雨、火焰、河川等自然現象人格化的吠陀諸神。吠陀時代,植根於自然崇拜的雅利安人的遊牧文化,開始與植根於生殖崇拜的達羅毗荼人的農耕文化互相滲透、融合,逐漸形成了統一的印度文。同時,達羅毗荼人在南印度更多地保留了土著文化的傳統。從吠陀時代到孔雀王朝約1500年間,目前尚未發現造型藝術遺品,但吠陀後期和後吠陀時代相繼產生的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和佛教,卻成為歷史時代印度美術的主題。
早期王朝時代
印度早期王朝主要包括孔雀王朝(約前322~前185)、巽伽王朝(約前185~前73)、安達羅(薩塔瓦哈納)王朝(約前3世紀~公元3世紀)。早期王朝的美術處於佛教美術的草創階段,古風風格占主導地位。
孔雀王朝美術
從恆河下游摩揭陀(今比哈爾邦一帶)崛起的孔雀王朝,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孔雀王朝第3代皇帝阿育王(約前273~前232在位)統治時期,是印度文化與伊朗、希臘文化最初交流的時代,印度的建築、雕刻吸收了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希臘塞琉古王朝的影響,出現了印度美術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孔雀王朝都城華氏城(今巴特那)的壯麗宮殿曾受到希臘使節的讚美,華氏城百柱廳可能受有波斯波利斯王宮的影響。阿育王征服羯陵伽(今奧里薩),戰後皈依佛教,□令在印度各地樹立了30餘根獨石紀念圓柱,柱身鐫刻誥文,柱頭雕飾獸類,銘記征略,弘揚佛法,是為有名的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時代草創了□堵波、支提、毗訶羅等佛教建築形制,薩爾納特□堵波和桑奇大塔覆缽的核心相傳始建於阿育王時代。比哈爾邦巴拉巴爾丘陵的7座石窟亦開鑿於此際。孔雀王朝的雕刻引進了伊朗、希臘的石雕技術,普遍採用砂石作為雕刻材料,以砂石表面高度磨光為特色。薩爾納特的阿育王獅子柱頭是象徵性、寫實性與裝飾性完美結合的雕刻傑作。蘭布瓦爾的《瘤牛柱頭》令人聯想起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瘤牛印章。迪大甘吉的《持拂藥叉女》雖屬於正面直立的古風式雕像,但造型渾樸溫雅,豐腴圓潤,已孕育著印度標準女性美的雛形。馬圖拉地區帕爾卡姆的《藥叉》雕像是貴霜時代馬圖拉佛像的範本。
巽伽王朝與安達羅王朝美術
當時印度政治和藝術活動的中心已轉移到今中央邦一帶,早期佛教美術日臻繁榮。孔雀王朝草創的佛教建築形制漸趨完備。帕魯德□堵波、佛陀伽耶□堵波和桑奇大塔成為印度早期佛教建築的三大範例。巴雅石窟、貝德薩石窟、阿旃陀石窟(第10窟)、納西克石窟、加爾利石窟、根希里石窟的支提和毗訶羅陸續開鑿。帕魯德圍欄浮雕、佛陀伽耶圍欄浮雕和桑奇大塔塔門雕刻,是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代表作。浮雕題材多取自本生經和佛傳故事,構圖密集緊湊,往往一圖數景。在佛傳故事浮雕中從不雕刻出人形的佛像,僅以菩提樹、台座、法輪、足跡等象徵符號暗示佛陀的存在。這種表現佛陀的象徵主義手法已形成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通例和程式。帕魯特浮雕的人物和藥叉、藥叉女等守護神雕像造型質樸粗拙,姿態僵直生硬,是典型的古風風格。桑奇大塔的人物雕刻則大有進步。桑奇東門的《樹神藥叉女》托架像,初創了表現印度標準女性人體美的三屈式,為後世所沿襲。
貴霜時代美術
貴霜人原系中國西部的遊牧民族(中國史籍稱大月氏),公元1世紀在中亞大夏(巴克特里亞)一帶建立了貴霜王朝(約公元1~3世紀),領土從阿姆河流域擴展到恆河流域。貴霜國王迦膩色迦(約78或128~144即位)統治時期,國勢極盛,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發展了印度、希臘、羅馬、伊朗諸文化因素融合的貴霜文化。貴霜時代早期佛教(小乘)向中期佛教(大乘)轉變,引起了佛教美術的變革。迦膩色迦崇信佛教,在其治下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和北印度的馬圖拉,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只用象徵手法表現佛陀的慣例,創造了最初的佛像。南印度的阿默拉沃蒂的佛教雕刻自成一派,與犍陀羅、馬圖拉並為貴霜時代的三大藝術中心。貴霜時代的藝術處於佛教藝術的繁盛階段,總的風格趨向於從古風風格向古典主義風格過渡。
犍陀羅美術
犍陀羅地區是貴霜王朝的政治、貿易與藝術中心,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犍陀羅美術的外來文化色彩十分濃郁。貴霜王朝都城布路沙布邏(今白沙瓦)的迦膩色迦大塔和□叉始羅的佛塔寺院多已傾圮,大量遺存的是裝飾佛塔的佛傳故事浮雕。犍陀羅雕刻主要吸收了希臘化美術的影響,仿照希臘、羅馬神像創造了希臘式的佛像──犍陀羅佛像。雕刻材料採用青灰色片岩;造型高貴冷峻,衣褶厚重,風格傾向於寫實主義,強調人體解剖學細節的精確。犍陀羅美術衍生出印度-阿富□派美術(見巴米揚石窟),影響遠達中國新疆與內地,並東漸朝鮮和日本。
馬圖拉美術
馬圖拉是貴霜王朝的宗教與藝術中心之一,也屬於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地區。與犍陀羅相比,馬圖拉美術的印度本土文化傳統更為深厚。馬圖拉建築遺蹟有馬德的貴霜王室神殿,布台薩爾的佛教、耆那教□堵波等。馬圖拉雕刻的貴霜王侯肖像,是遊牧民族王權神化的化身;肉感豐美的裸體藥叉女雕像,則是印度農耕文化的產物。究竟是犍陀羅還是馬圖拉首先創造了佛像,近百年來各國學者一直爭論不休。貴霜時代的馬圖拉佛像,最初是參照馬圖拉本地傳統的藥叉雕像創造的。雕刻材料採用黃斑紅砂石;造型雄渾偉岸,薄衣透體;風格傾向於理想主義,追求健壯裸露的肉體美和力量感。馬圖拉美術經由克什米爾傳播到中亞和中國。
阿默拉沃蒂美術
阿默拉沃蒂是南印度與貴霜王朝對峙的安達羅國薩塔瓦哈納王朝的都城。阿默拉沃蒂美術比馬圖拉美術的印度本土文化傳統更加純粹。阿默拉沃蒂大塔和那伽爾朱納康達、賈加雅佩特等地□堵波的雕刻,都屬於阿默拉沃蒂風格。雕刻材料採用白綠色石灰石,造型柔美活潑,肢體細長,風格介於古風與古典主義之間,並透露出巴洛克風格的朕兆。阿默拉沃蒂式的佛像曾傳至斯里蘭卡和東南亞諸國。
笈多王朝(320~600)是繼孔雀王朝之後從摩揭陀崛起的又一個大帝國。印度歷史上只有這兩個由印度人建立的王朝實現了短暫的統一。笈多美術在繼承貴霜時代具有強烈外來色彩的文化同時,更致力於高揚印度本土的文化傳統,把印度古典文化推向巔峰。笈多時代,佛教美術鼎盛,印度教美術勃興,被譽為印度古典主義的黃金時代。
笈多佛教美術
笈多諸王大多信奉印度教,但對佛教、耆那教等異教採取寬容政策,後期笈多諸王甚至贈金籌建佛教學府那爛陀寺。笈多時代佛教哲學家無著、世親把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哲學發展到極峰,浸透了唯識玄想精神的佛教古典主義藝術亦臻於鼎盛。薩爾納特的達邁克□堵波,阿旃陀石窟第16、17、19諸窟,桑奇第17號祠堂、第51號精舍,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都是笈多古典主義風格的佛教建築遺構。奧蘭加巴德石窟開鑿於後笈多時代,已偏離了古典主義的規範。笈多佛教雕刻的兩大中心馬圖拉和薩爾納特,在繼承貴霜時代犍陀羅和馬圖拉雕刻傳統的基礎上,遵循笈多時代的古典主義審美理想,創造了純印度風格的笈多式佛像──馬圖拉式佛像和薩爾納特式佛像,代表著印度古典主義藝術的最高成就。馬圖拉式佛像比犍陀羅佛像更加印度化,比貴霜馬圖拉佛像更加理想化,臉型是印度人的,眼神是冥想式的,螺發整齊,身材頎長,背後圓光碩大精美,而最典型的特徵則是半透明的濕衣效果,代表作有《馬圖拉佛陀立像》。薩爾納特式佛像與馬圖拉式佛像造型類似,充滿了寧靜、內向、和諧的基調,最典型的特徵是顯露裸體的全透明衣紋效果,代表作有《鹿野苑說法的佛陀》。笈多式佛像對南亞、東南亞、中亞和遠東佛教美術的影響比犍陀羅佛像更為深遠。印度古代的繪畫遺品極少,阿旃陀石窟和巴格石窟的壁畫便顯得格外珍貴。笈多時代阿旃陀壁畫的風格處於從古典主義的高貴單純向巴洛克的豪華絢麗過渡期間,印度雕刻傳統的表現標準女性美的三屈式,也被許多壁畫所採用,代表作有《須大□本生》、《持蓮花菩薩》等。巴格石窟的壁畫約作於後笈多時代,世俗化、程式化傾向的增加反映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
笈多印度教美術
笈多時代古婆羅門教向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轉化,印度教美術隨之勃興。笈多印度教建築的遺構有蒂哥瓦神廟、皮得爾岡神廟、代奧格爾十化身神廟、烏德耶吉里石窟等,提供了以後數世紀印度建築的雛形和範式。笈多印度教雕刻的代表作有馬圖拉的《毗濕奴立像》、烏德耶吉里的《毗濕奴的野豬化身》、代奧格爾的《毗濕奴臥像》等,風格已逐漸從古典主義向巴洛克風格演變。笈多印度教美術拉開了中世紀印度教美術全盛時期的壯麗序幕。
中世紀時代
印度中世紀(約7~13世紀)是印度教美術的全盛時期。自笈多時代以降,佛教在印度本土日漸衰微,印度教躍居統治地位。中世紀印度南北各地歷代地方性王朝大多信奉印度教,興起了建造印度教神廟的熱潮,持續數百年而不衰。印度教神廟被看作印度教諸神在人間的住所。神廟的高塔悉卡羅通常象徵著諸神居住的宇宙之山。神廟的聖所“子宮”(宇宙的胚胎)中往往供奉著印度教宇宙大神毗濕奴、濕婆及其化身、象徵或仙侶的雕像,尤以濕婆生殖力的象徵林伽(男根)最為常見。神廟的外壁往往也雕滿了男女眾神、人物、動物、花卉等裝飾浮雕,建築與雕刻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印度教神廟的型式大體可分為3種:①南方式(達羅毗荼式),悉卡羅呈角錐形;②北方式(雅利安式或城市式),悉卡羅呈曲拱形;③德乾式(中間式),介乎南方式與北方式之間。印度教諸神基本上是自然力量的化身,宇宙精神的象徵,生命本質的隱喻,因此印度教藝術必然追求動態、變化、力度,呈現動盪、繁複、誇張的巴洛克風格。這種巴洛克風格帶有印度傳統文化的顯著特色,生命的衝動、想像的奇特和裝飾的豪奢似乎都超過歐洲的巴洛克藝術。
南印度諸王朝美術
中世紀南印度諸王朝保持著純正的達羅毗荼文化傳統,發展了達羅毗荼人的藝術。帕拉瓦王朝(約600~897)的都城建志補羅的凱拉薩納特神廟與海港摩訶巴里補羅的五車神廟、石窟神廟和海岸神廟,是印度南方式神廟的濫觴,幾乎提供了所有南方式神廟的原型。摩訶巴里補羅神廟的岩壁浮雕《恆河降凡》是帕拉瓦雕刻的傑作,體現了初期印度巴洛克風格的特徵。朱羅王朝(846~1279)的都城坦焦爾的巴利赫蒂希瓦爾神廟和□伽貢達朱羅補羅的同名神廟,沿用帕拉瓦神廟的平面設計,角錐形的悉卡羅更加巍峨。朱羅王朝的銅像,例如名作《舞王濕婆》,造型優雅,動態靈活,是南印度巴洛克風格盛期雕塑的典範。潘地亞王朝(1100~1331)的都城馬杜賴的神廟群因襲朱羅樣式,門樓(瞿布羅)高於主殿,裝飾雕刻繁雜繚亂,屬晚期巴洛克風格。中世紀後期的維查耶那加爾王朝(1336~1565)的神廟群以及納耶卡王朝(1564~1600)在馬杜賴修建的神廟,柱廊(曼達波)的地位突出,裝飾雕刻繁瑣靡麗,流於羅可可風格。
德乾諸王朝美術
中世紀德乾地區諸王朝處於雅利安文化與達羅毗荼文化混雜的中間地帶,頻繁的戰爭導致南北方美術風格的交流。早期遮盧迦王朝(535~753)在邁索爾的3座都城巴達米、阿胡爾和帕德達伽爾的神廟群,最初的形制由佛教支提堂演變而來,中世紀接受了南方式印度教神廟的影響,同時滲入了北方式神廟的成分。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是建志補羅的凱拉薩納特神廟的仿製品。拉施特拉古德王朝(753~949)繼續開鑿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第16窟凱拉薩神廟,是仿照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設計的,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不愧為舉世無匹的巨構傑作。凱拉薩神廟的雕刻,綜合了笈多時代的典麗、遮盧伽王朝的渾厚與帕拉瓦王朝的秀逸,動態強烈,變化豐富,活力充沛,代表著印度巴洛克美術的最高成就。約在同時期開鑿的象島石窟濕婆神廟,雕刻也富有印度巴洛克美術的特色,其中的巨岩雕刻《濕婆三面像》集優美、崇高、獰厲於一身,寓創造、保存、毀滅之奧義,堪稱世界雕刻名作。後期遮盧迦王朝(10~12世紀)的神廟群,外壁壁龕密集,裝飾漸趨繁瑣。曷薩拉王朝(1100~1300)在德乾西南的貝盧爾、赫萊比德、索姆納特普爾修建的神廟,平面設計呈星形,悉卡羅較低,外壁裝飾浮雕更加細密纖巧,亦流於羅可可風格。
北印度諸王朝美術
中世紀北印度諸王朝奉為正統的雅利安文化,愈來愈多地吸收了達羅毗荼文化的因素。孟加拉、阿薩姆流行的□多羅教(性力崇拜),同時影響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及其美術。巴拉王朝(約750~1150)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最後庇護所。波羅諸王擴建增修了那爛陀寺和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寺院。佛陀伽耶的金剛寶座塔分層立龕的角錐形高塔形制,可能與印度教神廟的悉卡羅有關。那爛陀等地出土的波羅石雕或銅像,如寶冠佛、多臂觀音、密教女神多羅菩薩等雕像,受有笈多古典雕刻與南印度銅像的雙重影響,感染了巴洛克的豪華、繁縟、怪誕,被稱作火焰式的藝術。巴拉美術對尼泊爾、中國西藏、緬甸、爪哇等地的佛教美術影響較大。東恆伽王朝(8~13世紀)在奧里薩境內營造了宏偉的神廟群。奧里薩神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曲拱形的悉卡羅呈玉米狀,代表作有布巴內斯瓦爾的林伽羅□神廟、布里的扎格納特神廟、康那拉克的太陽神廟等。奧里薩雕刻裝飾繁麗、動態誇張,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康那拉克太陽神廟的巨大的浮雕車輪富麗堂皇,被視為印度文化的象徵。金德拉王朝(950~1203)的都城卡朱拉侯的印度教、耆那教神廟群可與奧里薩神廟群比肩。卡朱拉侯神廟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悉卡羅呈竹筍狀,主塔周圍環峙多層小塔,代表作有根達利耶·摩訶提婆神廟等。卡朱拉侯雕刻以神廟外壁高浮雕嵌板帶上千姿百態的女性雕像和愛侶(密荼那)雕像著稱,變形極美,性感極強,亦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卡朱拉侯出土的雕刻珍品《情書》是印度雕刻的壓卷之作。北印度西部拉賈斯坦奧西亞的蘇利耶神廟和阿布山的毗摩羅塔樓,古吉拉特的蘇利耶神廟,也屬於北方式神廟,比例勻稱,裝飾華麗。克什米爾地區仍然營造著犍陀羅傳統的寺廟,重要的有摩爾坦德和阿萬蒂普爾的廟宇。
伊斯蘭時代
13世紀,突厥人、阿富□穆斯林入侵印度,德里蘇丹國建立以後,開始出現了印度伊斯蘭美術。14世紀,各地方穆斯林王國紛紛獨立,印度伊斯蘭美術隨之普及。16世紀,北印度莫臥兒王朝興起,印度伊斯蘭美術盛極一時。印度伊斯蘭美術不僅是伊斯蘭教美術在印度的變種,也不僅是印度本土藝術的改造形式,而且是伊斯蘭文化與印度文
化這兩種異質文化的不同特點的融合(融合的基因之一是對裝飾性的共同愛好),結果形成了一種新穎獨特的文化模式與藝術風格。
德里諸王朝美術
德里蘇丹國諸王朝(13~16世紀)的建築以中亞傳入的伊斯蘭風格為主,同時也混合了某些印度因素。德里蘇丹國奴隸王朝(1206~1290)在德里興修的庫巴特·烏勒·伊斯蘭清真寺和庫特卜尖塔,高華豐麗,是印度伊斯蘭建築的最早範例。卡爾吉王朝(1290~1320)建造的賈馬阿特·哈納清真寺和阿來門,則純屬伊斯蘭風格。圖格盧克王朝(1320~1413)的建築簡樸而刻板。賽義德王朝(1414~1451)和洛提王朝(1451~1526)的建築試圖復興卡爾吉風格。
地方諸王國美術
地方穆斯林獨立的諸王國(14~16世紀)的建築更多地受到各地印度傳統建築的影響,呈現印度文化地方色彩強烈的多樣化混成風格。江普爾王國(1400~1478)的阿塔拉清真寺,明顯受有印度教神廟的影響。孟加拉王國(1336~1576)的阿迪納清真寺、小黃金清真寺和大黃金清真寺,採用了印度教神廟的結構與裝飾。古吉拉特王國(1401~1537)的都城艾哈邁達巴德的大清真寺,以當地傳統方式砌成15個圓拱屋頂。馬爾瓦王國(1401~1531)的都城曼杜的大清真寺,則謹守伊斯蘭傳統風格。德乾的巴曼王國(1347~1527)的建築混合了印度、突厥、埃及、伊朗的風格,吉爾伯加的大清真寺、道拉塔巴德的金德塔、比德爾的馬茂德·加萬學院,都是這種混成風格的範例。
莫臥兒王朝美術
莫臥兒王朝(1526~1859)是察合台系突厥人──莫臥兒人在印度次大陸建立的伊斯蘭帝國。莫臥兒王朝第3代皇帝阿克巴開明的宗教融合政策,加速了伊斯蘭文化與印度傳統文化融合的進程,為印度伊斯蘭美術的充分發展開闢了道路。莫臥兒建築主要吸收了波斯伊斯蘭建築的影響,同時融合了印度傳統建築的因素,形成了一種既簡潔明快又裝飾富麗的莫臥兒風格,代表著印度伊斯蘭美術的最大成就。莫臥兒建築集中分布於莫臥兒帝國的都城德里、阿格拉與陪都拉合爾等地,16世紀後半葉阿克巴時代主要以紅砂石修築。17世紀中葉沙·賈□時代主要以白色大理石建造,代表作有胡馬雍陵、阿格拉城堡、法特普爾·西克里城堡、拉合爾城堡、阿克巴陵、伊蒂馬德·烏德·道拉墓、德里紅堡、德里大清真寺、泰姬陵。泰姬陵被公認為世界建築藝術的奇蹟之一。莫臥兒細密畫的成就僅次於建築,胡馬雍、阿克巴、賈漢季等莫臥兒皇帝都熱心贊助繪畫。從伊朗、印度延聘宮廷畫家製作大量細密畫,描繪朝覲、宴樂、狩獵、戰爭場面、王室肖像和後宮生活。莫臥兒細密畫基本上屬於宮廷藝術,線條細膩,筆法純熟,設色富艷,注重寫實,擅長刻畫人物心理。莫臥兒時代印度本土諸邦的拉傑普特繪畫,與莫臥兒細密畫並行發展,互相影響。拉傑普特繪畫主要分為拉賈斯坦尼派(平原派)和帕哈里派(山區派),帕哈里派的佼佼者為康格拉派。拉傑普特細密畫題材多取自印度史詩、神話,尤其是關於牧神黑天克利希那(毗濕奴的化身之一)與牧女拉達戀愛的民間傳說。作品往往常有田園詩的色彩、牧歌式的情調和音樂鏇律之美,線條粗獷,構圖生動,用色大膽,對比鮮明,人物造型樸實自然。
近代歷史
1858年印度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以後,印度的傳統文化藝術瀕臨滅絕。繼而許多西方的有識之士和印度的愛國學者,致力於重新發掘、整理和闡釋印度的文化藝術遺產,印度美術日益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自古以來中國與印度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史不絕書,中國古代赴印求法高僧法顯、玄奘、義淨等人的記載現已成為研究印度文化藝術的寶貴文獻。
相關書籍
從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前1500)到莫臥兒王朝(1526-1858),印度藝術已有四千我年的歷史,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書主要從印度宗教、哲學與美學的角度,系統闡述印度建築、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風格演變的歷史,重點分析印度的佛教藝術、印度教藝術和伊斯蘭教藝術的精神內涵與審美特徵。全書精選了四百餘幅圖片,均系歷代印度藝術的代表作品,大多是在印度實地拍攝,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王鏞,1945年生,1962年北京匯文中學畢業,1967年北京大學東語系畢業,1981年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印度藝術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88年印度國際大學藝術學院進修結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印度美術史與中外美術交流史研究。著作有《20世紀印度美術》《印度美術史話》《羅丹》等,主編兼撰稿有《中外美術交流史》《藝術博物館》譯著有《印度雕刻》《印度神話》《印度藝術簡史》(合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