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濟南三大名勝之一]

千佛山古名歷山,又名舜耕山。位於山東濟南市南約2.5公里。千佛山峰巒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濟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濟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勝之一。 千佛山古稱歷山,亦名舜耕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歷山之下,因稱舜耕山。

千佛山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歷山,又名舜耕山。位於山東濟南市南約2.5公里。千佛山峰巒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濟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濟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勝之一。 千佛山古稱歷山,亦名舜耕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歷山之下,因稱舜耕山。

簡介

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城東南,海拔285米。據史載:隋朝年間,山東佛教盛行,虔誠的教徒依山沿壁鐫刻了為數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沿盤道西路登山,

千佛山千佛山
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登上一覽亭,憑欄北望,近處大明湖如鏡,遠處黃河如帶,泉城景色一覽無遺。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後的千佛崖上。興國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於唐代,後經歷代增建,規模漸大。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字,每字約有4米見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餘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藝術價值。千佛山之東,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1959年闢為千佛山公園

周朝以前稱歷山,相傳,古代禹、舜曾于山下開荒種田,因此,又稱為禹登山、舜耕山。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鐫佛像多尊,並建"千佛寺",始稱千佛山。唐代將"千佛寺"改名"興國禪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陽節均舉辦廟會。明代寺院擴建,遂成香火勝地。1959年闢建公園,面積166公頃。千佛山,東西嶂列如屏,風景秀麗,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於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

千佛山千佛山
歷山院,在興國禪寺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保存著北魏,唐,宋時代的石刻造像。在山的東麓是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如果由西盤路上山,可以看見"齊煙九點"的牌坊。牌坊名是借用唐代詩人李賀的詩句"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拾級而上,便是"雲徑禪關"坊。 近年來,千佛山公園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增添了桃花園,遊覽索道,瀛芳園,奇能滑道,十八羅漢,臥佛,高爾夫球場,觀音園,石圖園,梨園,瀑布等景點。逐漸發展為一處融歷史,文化,風景,佛教為一體,服務功能齊全,規模宏大的旅遊勝地。

千佛山位於濟南市區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頃,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古稱靡笄山、歷山,隋代於此開鑿佛像後,

千佛山千佛山
改稱千佛山,沿襲至今。佛像石雕集中在興國寺後千佛崖上,最早造像為隋代的六十餘尊石佛。千佛崖下有極樂洞、黔婁洞和龍泉洞,其中極樂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達三米。相傳,古代虞舜曾于山下開荒種田。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鑿窟,雕佛像多尊,並建“千佛寺”,漸有千佛山之稱。唐貞觀年間,重新修葺,將“千佛寺”改為“興國禪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陽節均舉辦廟會。後遭戰火,被毀,明清重修。1959年闢建為公園

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迴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一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

千佛山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記載著眾多的歷史典故:如唐朝段成式在《酉陽雜久且》中記載了歷山的來歷:“齊都接歷山,上有古鐵鎖,大如人臂。繞其峰兩浹。相傳,

千佛山千佛山
本海中山圖庫,山神好移,故海神鎖之,鎖斷,飛來此矣。”黔婁洞內石刻也有一則美麗的傳說:“黔婁先生死時,他蓋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蓋上了頭則露出了腳,蓋上腳則又露出了頭,孔子的弟子曾參之孫曾西說:“把布斜著蓋,不就蓋嚴了嗎?”黔婁的妻子韋叢說:“斜著蓋有餘,不如正著蓋不足。先生在世的時候,非常正直,死後卻讓他歪斜,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這則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近年來,千佛山公園有了長足發展,先後增添了桃花園、遊覽索道、瀛芳園、奇能滑道、十八羅漢、臥佛、高爾夫球場、大舜石圖園、梨園、瀑布等。1995年被列為全省七大風景區之一,成為一處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以舜文化和佛教文化為特色的規模宏大的旅遊勝地。

千佛山民風淳樸,每逢“九九”重陽節都舉辦山會,這種風俗已沿襲了好幾個朝代,至今仍存。屆時,商家都來進行經貿活動,當地各種土特產,如山楂、柿子、花生等也都上市,場景熱烈。

特色小吃

“泉城”濟南

千佛山千佛山
有著兩千多年的建城歷史,其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以此為基礎形成的魯菜屬中國四大菜系(魯、川、粵、蘇)之一,被稱為北方菜的代表。

濟南菜的特點是技法多樣,其中以紅燒菜最為出名,有著名的爆炒腰花、宮保雞丁、九轉大腸等;濟南菜取料十分廣泛,如肉類的雞雜、豬下貨和瓜果花卉類的薄荷、藿香、西瓜等均可入菜,比較出名的菜點有雞血菜“溜鴿雛”,雞胗的“清炸胗”“繡球雞胗”、豬下貨的“奶湯天花”(豬腦)、“奶湯銀肺”(豬肺)、“清炸大腸”和“炸荷花”等;另外濟南菜用湯的歷史也十分久遠,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了,如“清湯燕菜”、“清湯銀耳”、“蝦片”、“奶湯蒲菜”、“奶湯元魚”、“奶湯蹄筋”等都是用湯烹製的濟南名菜。

濟南菜受孔子“食不厭精”思想的影響,經過人們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千佛山千佛山
,現在的濟南菜製作細膩,非常講究刀工火候和色香味等要素。

現在的濟南餐飲業匯聚中外各種飲食文化,構成了多元化的飲食結構,就單拿濟南的飯館酒店來說,濟南市較為出名的餐館就有一百多家,而星級餐館就有六十多家,其中的索菲特銀座大飯店和山東大廈都是國家五星級酒店。

傳說

千佛山位於位於山東濟南市南約2.5公里,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頃,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濟南三大名勝。千佛山,古時稱歷山,相傳虞舜(舜是我國原始社會晚期著名的賢君之一),曾耕稼於此,故又稱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600),佛教盛行,依山勢雕鑿,雕刻了數千佛像,並建“千佛寺”,漸有千佛山之稱。唐貞觀年間,重新修葺,將“千佛寺”改

千佛山千佛山
為“興國禪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陽節均舉辦廟會。後遭戰火,被毀,明清重修。建國後,1959年闢建為公園。

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劉鶚《老殘遊記》曾描述說:“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的屏風。”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迴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

興 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山門朝西,兩側鐫有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一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山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在千佛山東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在此登高遠眺,山下泉城美景盡收眼底。

千佛山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記載著眾多的歷史典故:如唐朝

千佛山千佛山
段成式在《酉陽雜久且》中記載了歷山的來歷:“齊都接歷山,上有古鐵鎖,大如人臂。繞其峰兩浹。相傳,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鎖之,鎖斷,飛來此矣。”黔婁洞內石刻也有一則美麗的傳說:“黔婁先生死時,他蓋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蓋上了頭則露出了腳,蓋上腳則又露出了頭,孔子的弟子曾參之孫曾西說:“把布斜著蓋,不就蓋嚴了嗎?”黔婁的妻子韋叢說:“斜著蓋有餘,不如正著蓋不足。先生在世的時候,非常正直,死後卻讓他歪斜,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這則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近年來,千佛山公園有了長足發展,先後增添了桃花園、遊覽索道、瀛芳園、奇能滑道、十八羅漢、臥佛、高爾夫球場、大舜石圖園、梨園、瀑布等。1995年被列為全省七大風景區之一,成為一處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以舜文化和佛教文化為特色的規模宏大的旅遊勝地。

千佛山民風淳樸,每逢“九九”重陽節都舉辦山會,這種風俗已沿襲了好幾個朝代,至今仍存。屆時,商家都來進行經貿活動,當地各種土特產,如山楂、柿子、花生等也都上市,場景熱烈。

景點

千佛山古名歷山

千佛山千佛山
,又名舜耕山。位於山東濟南市南約2.5公里。千佛山峰巒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濟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濟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勝之一。千佛山古稱歷山,亦名舜耕山。相傳上古虞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歷山之下,因稱舜耕山。據史載:隋朝年間,山東佛教盛行,虔誠的教徒依山沿壁鐫刻了為數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盤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半山腰有一彩繪牌坊,即“齊煙九點”坊。登上一覽亭,憑欄北望,近處大明湖如鏡,遠處黃河如帶,泉城景色一覽無遺。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後的千佛崖上。興國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於唐代,後經歷代增建,規模漸大。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字,每字約有4米見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餘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藝術價值

千佛山之東,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

千佛山千佛山
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1959年闢為千佛山公園。1981年,市政府下文,將山南的北魏黃石崖造像、佛慧山造像和開元寺遺址,以及山東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園,劃歸於千佛山風景區。1995年,山東省將千佛山列為全省七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興國禪寺

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鐫佛像多尊,並建“千佛寺”。唐代將“千佛寺”改名“興國禪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陽節均舉辦廟會。明代寺院擴建,遂成香火勝地。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字,每字約有4米見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餘尊,年代悠久

千佛山千佛山
,具有根高的藝術價值。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禪寺後的千佛崖上。位於千佛山陰山半腰,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創建於隋開皇年間,時稱“千佛寺”。唐貞觀年間,經擴建,改稱為“興國禪寺”。內有大雄寶殿、臥佛殿、觀音堂、達摩殿、彌勒殿、千佛崖、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對華亭等名勝。

萬佛洞

在千佛山北麓,集我國“莫高”、“龍門”、“麥積”、“雲崗”著名四大石窟之精華,塑佛主、菩薩、弟子、天王、力士近三萬尊,遊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風彩。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徑禪關”古坊等名勝。萬佛洞為一長約500餘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餘尊各式各樣的佛像。

旅遊小貼士

千佛山氣候

由於千佛山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乾旱季風大陸性氣候,冬

千佛山千佛山
暖夏涼,氣候怡人。據氣象資料記載,千佛山年平均氣溫15.60C,最冷月平均氣溫為-8.40C,極端最低氣溫為-19.10C,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4.40C,極端最高氣溫35.60C,年平均降水量546.5mm。

千佛山住宿

學府酒店: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路6號 電話:0531-82953388

房價:單人間388元 標準間388元/640元 套房 990元

山大飲食培訓中心: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路3號 電話:0531-88395900

房價:單人間160元 標準間160元 三人間150元 套房 180元(里外間,適合3-4人住)

山大南校區招待所: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73號山東大學南校區北門內 電話:0531-88395397

房價:兩人間 40元/50元(有風扇,無獨立衛生間) 兩人間 70元(有空調,無獨立衛生間)

三人間 30元/床 (有空調,無獨立衛生間) 以上三種房間使用公共衛生間及浴室(晚22:00前都可以洗澡)

千佛山招待所

千佛山千佛山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19號 電話:0531-83187199

房價:單人間 260元 標準間 220元/260元

小吃

千佛山附近盛產柿子,尤以大盒柿為最著名,廟會期間,適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趕廟會者,多買柿子而歸,故千佛山廟會有“柿子會”之稱。每年廟會期間,從山腳下到山腰興國禪寺間一公里多的山路兩旁,有固定和流動攤位1000多個,經營日用百貨、土特產、風味小吃、工藝美術品等,來自省內外的民間藝術團體在廟會上表演雜技、馬戲、歌舞等,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