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概述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8/373/nBnauM3X1IzN2gjNzcDNwYTNyITMwATO2AjMwADMwAzMxAzL3Q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研究所所長的聘任實行國際公開招聘,理事會發布招聘公告,並由理事會聘請的科學指導委員會進行評估、推薦後,由理事會聘任。科技部批准所長任職資格。所長必須在生命科學領域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且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和國際聲譽。所長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2003年4月,理事會聘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博士,和耶魯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家鄧興旺博士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
實驗室和科研輔助中心構成研究所科學研究工作主體,其中實驗室為基本單位。實驗室主任引用國際公開招聘的制度,經過所長聘請的評選委員會進行嚴格評估篩選後,由研究所所長批准。實驗室主任聘任期為5年,實驗室主任的工作將由科學指導委員會根據其學術水平和科研成果進行評審,同時所長結合其研究工作、對研究所的綜合貢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來決定其是否進入下一期聘任。輔助中心主任由研究所所長指派或聘任。
使命、理念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b/46d/nBnauM3XxYzN0gTN1gDNwYTNyITMwATO2AjMwADMwAzMxAzL4Q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研究所當前主要任務:
開展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
開展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套用基礎研究
培養生命科學領域高水平人才
領導集團
理事會
![機構組織](/img/c/bd0/nBnauM3X2ETNwcDOyETN2kjN4QTM4QzMxITM0QTNwAzMxAzLxU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理事長:苟仲文,北京市副市長
副理事長:閆傲霜,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王宏廣,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
理事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國科學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市人民政府
設施概況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3/afd/nBnauM3XxMDO0UDN1ETN2kjN4QTM4QzMxITM0QTNwAzMxAzLxU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占地面積42,25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296平方米,其中實驗大樓地上四層共14,830平方米,地下一層共3,668平方米,層高4.5米;辦公大樓建築面積一層共2,185平方米,包括大廳、展示廳、報告廳、健身房;二層1,287平方米,包括會議室、小教室和圖書館;三層行政區面積810平方米;地下一層3,276平方米,為含100車位的車庫和地下餐廳。
科學指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0/fee/nBnauM3XwIjM0czMyITN2kjN4QTM4QzMxITM0QTNwAzMxAzLyU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科學指導委員會為學術諮詢機構。由生命科學及相關領域享有國際聲望的著名科學家組成。
主要任務是:
對研究所擬聘用的所長進行聘任前學術評估,提出推薦意見;
為所長和理事會提供諮詢和建議。
行為規範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關於科研行為的暫行規範(試行)1.遵守國家制定的科研行為法律及規則,遵守科研道德規範,加強科研道德自律;
2.堅決反對和抵制任何形式的抄襲、剽竊、偽造數據學術腐敗並學術不軌行為;
3.堅守學術誠信,反對學術浮躁、浮誇,尊重事實,樹立良好科研風尚;
4.反對對科研經費鋪張浪費,尊重科研資源,杜絕各種形式的科研利益衝突;
5.鼓勵舉報科研不端的行為。舉報人將受到法律和人道的保護,舉報內容在未調查結案之前應受到保護;
6.行為不端一經查實,將視程度給予嚴格處理;
7.本規範適用於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內的科研人員,實習生,研究生,訪問進修人員,短期應聘人員;
8.本規定為暫行,將根據研究所的發展進行修訂。
學術委員會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c/348/nBnauM3X3QDOzIDNzAjNwYTNyITMwATO2AjMwADMwAzMxAzLwY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科學指導委員會為學術諮詢機構。由生命科學及相關領域享有國際聲望的著名科學家組成。
主要任務
對研究所擬聘用的所長進行聘任前學術評估,提出推薦意見;
為所長和理事會提供諮詢和建議。
實驗室
王曉東實驗室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8/eaf/nBnauM3X0EzN5czNxEjNwYTNyITMwATO2AjMwADMwAzMxAzLxY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研究中運用了多種實驗方法,涵蓋了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的最新技術。同時,和其他的實驗室也有非常活躍的合作,合作領域涉及線蟲、小鼠等模式系統的遺傳學,包括X-射線結晶學、電子顯微鏡的結構生物學,以及高通量篩選化合物庫及化學合成的化學生物學。我們計畫在nibs建立這些技術並使這些技術能為所有NIBS的實驗室利用。
在NIBS實驗室將繼續研究細胞凋亡的生化途徑。同時,將研究RNA干擾(RNAi)的生化機制及其在哺乳動物系統中的生物學功能。
鄧興旺實驗室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img/6/b44/nBnauM3X2IDN5EjM3kTNwYTNyITMwATO2AjMwADMwAzMxAzL5U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本實驗室另外一個研究興趣是關於光調控的擬南芥幼苗發育過程的分子和生化機制。實驗室在研究參與光調控的擬南芥發育過程的遺傳通路時,找到了12個多效性COP/DET/FUS位點,確定它們介導了光對擬南芥幼苗發育過程的調節。其中,COP1是擬南芥光形態建成的關鍵的抑制因子,暗中在細胞核內作為E3通過26S蛋白體降解促進光形態建成的轉錄因子,而在光下COP1活性被抑制且在核內的豐度降低;另外一個基因COP10編碼一個類似E2的蛋白;其餘的多數基因編碼一個高度保守的多亞基蛋白COP9複合體(COP9 signalosome)的不同亞基,COP9複合體是一個新的E3連線酶的調節因子,可以促進NEDD8/RUB1從特定的E3連線酶上解離下來。COP9複合體是細胞對外界刺激或脅迫產生反應的新的調節成分。目前,本實驗室正在通過分子遺傳和基因組學的方法,進一步深入地研究這類在所有多細胞有機體中保守的細胞調節複合體的功能。
實驗室主任
王曉東博士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系教授,講席教授
工作經歷
2004
獲美國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並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3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2002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01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醫學科學傑出首席教授
1999-2001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系副教授
1997-2002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6-1999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
1995-1996
Emory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從事哺乳動物細胞凋亡的生物化學途徑的研究
1991-199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JosephL.GoldsteinandMichaelS.Brown實驗室進行博士後訓練,從事基因表達的膽固醇調節的研究
1986-1991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師從RichardA.Padgett攻讀博士學位,從事研究哺乳動物前信使mRNA剪下的研究
1984-1985
北京師範大學師從薛紹白教授撰寫學士論文,研究哺乳動物細胞周期調控
研究院掠影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