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13號線(以下簡稱“13號線”),是北京的一條捷運路線。別名城軌。 該線西起西直門站,東至東直門站,西段(西直門站-霍營站)於2002年9月28日開通,東段(霍營站-東直門站)於2003年1月28日開通。13號線全長40.9km,設16座車站和1座車輛段,除東直門站是地下車站外,其餘車站均為地面及高架車站。路線標識色為藤黃色。 2018年10月23日,中鐵六局發布招標13號線拆分工程招標檔案。根據招標信息,北京捷運13號線將拆為A/B線。13號線A線將使用8B[準]列車,13號線B線將使用6B[準]列車。A線將延伸至天通苑,B線將延伸至軟體園。 2019年2月,上地--西二旗區間部分路段撥線到清河站里,不再用高架橋。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13號線

13號線原稱 北京城鐵線”,或直接稱之為“ 北京輕軌”,是北京第一條全地面軌道的城市軌道路線,也是北京第一次修建城市軌道新線(不含1號線延長段的“復八線”)。

在北京捷運路線名稱規範化之前,民眾一般稱之為“城鐵”或“輕軌”,以區別於之前幾乎全部位於地下的北京捷運路線(僅1號線四惠-四惠東區間位於地面),曾一度在地圖上以“城市鐵路”的表示(同鐵路路線的圖例),而後同北京捷運合併,稱“13號線”,路線顏色藤黃色(標準代碼:#F5D312)。

13號線從西直門出發,向北經大鐘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然後向西北,經西二旗,然後向東,經龍澤、回龍觀、霍營,再向東南,經立水橋、北苑,再向南,經望京西、芍藥居、光熙門、柳芳至東直門,全長40.9km。路線環北京市西北、北、東北部呈n字形,全線共設16個車站,設有西直門站至霍營站區間和東直門站至回龍觀站區間。其中西直門站、大鐘寺站、五道口站、龍澤站、立水橋站為高架車站,高出地面5.8米。設計最高行車時速80km,列車最小間隔設定為3分鐘。

13號線列車 13號線列車

路線於1999年12月開工建設,全長40.9km,預留6座車站站位,工程總投資85.73億元。

13號線西段(西直門至霍營)於2002年9月28日通車試運營,2002年底,東段(霍營至東直門)通車試運行,2003年1月28日全線開通。

13號線設計目的為連通海淀區北部與朝陽區北部,並連通至當時新修建的回龍觀住宅區,採用從西直門至東直門“走遠路”的方式連通各站,初期西直門13號線車站與2號線車站不連通,採用出站轉乘方式,需單獨購買車票,而後採用“5元雙聯票”方式,進入13號線後需再度檢票,2006年5月全面實行交通一卡通,曾一度採用在地面修建導流欄桿的方式進行換乘。隨著2008年3月28日西環廣場修建以及2008年6月北京北站站前廣場換乘通道的修建,13號線與2號線、4號線終於實現不出站換乘。  

2018年10月23日,中鐵六局發布招標13號線拆分工程招標檔案。根據招標信息,13號線東段從西二旗站後路基撥線向東敷設至回龍觀、天通苑,與17號線在天通苑東形成換乘,稱為13A線。線路全長30.02km,車站共18座,其中新建19km,改造11.1km,新建車站12座,改造5座。線路採用8B編組列車,運能達到5.75萬/h,線路在回龍觀東新增停車場1座。  

主要工程

2019年2月10日北京捷運13號線改線撥接進入清河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式啟動。今後,既有13號線上地站至西二旗站區間新增設清河站,與京張高鐵並場設定,構成清河站綜合交通樞紐。13號線清河站建設分兩個階段。首階段配合京張高鐵改線,完成區間設備設施安裝調試,實現13號線在清河站過站不停車運行。第二階段待13號線清河站站內通信、信號、供電、站台門、售檢票等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後投入使用。

2月9日末班車結束運營後,13號線西段龍澤至西直門間各站均關閉出入口和換乘通道柵欄門,安裝臨時標誌提醒旅客:13號線西段即將開始為期7天的停運撥線工程,零時,路基、軌道、四電、站房等施工單位到達指定地點,集結完畢,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和現場技術交底。零時30分,500名施工人員快速有序按照預定路線進入施工現場,鋸軌、拆扣件、扒道砟、拆電纜、拆除鋼軌及軌枕、移除軌道電路設備……零時30分至1時30分,南北段撥接和新建段軌道部分的鋸軌作業在1小時內完成。

6台挖掘機、4台鏟車、4台吊車也紛紛上陣,按照計畫他們要在7小時完成新建段南北兩端既有線設備拆除,移交路基施工單位開始土方開挖。24小時,撥接段南北兩端軌道完成撥線。13號線、昌平線南延、19號線支線3條捷運線及京張高鐵將與周邊交通設施組成清河綜合交通樞紐。

北京捷運13號線改線工程將拆除既有線的高架橋繼續向西,將這片空間作為高鐵清河站的站房結構,同時開展車站內設備管理用房、裝修以及必要的預留預埋等。

此次撥線工程全長1.3公里,具體來說,工程將從13號線上地站向北的578米處開始撥線,新建線路1300米,再從清河站北側接回到13號線既有線,此處距西二旗站為653米。工程將造成13號線西段西直門站至龍澤站中斷運營7天,集中進行高路基段的土方開挖、擋牆鑿除、路基填築、軌道撥接、設備系統安裝調試等工作。

清河站建設分兩個階段。首階段配合京張高鐵改線,完成區間設備設施安裝調試,實現13號線在清河站過站不停車運行。第二階段待13號線清河站站內通信、信號、供電、站台門、售檢票等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後投入使用。

施工期間,將最佳化捷運運行計畫。2月10日至2月16日,13號線回龍觀站至東直門站,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為2分50秒;8號線延長早高峰運營1小時,午平峰由6分縮至5分,增加運力投放20%;昌平線高峰間隔由4分縮至3分40秒,運力提高9%,午平峰由10分縮至8分,運力提高25%。同時,根據13號線、昌平線、8號線、5號線、10號線、2號線、15號線等線路客流變化情況,適時加開臨客。  

運營信息

線路數據

北京捷運13號線線路數據
概況
類型捷運
所屬系統北京捷運
起止站西直門站——東直門站
車站數16
運營
營運地區中國北京
目前狀態運營
開通日期 2002年9月28日
運營方北京捷運運營有限公司三分公司
線路標識色藤黃色(RGB:249,231,0)
技術
全長40.9km
雙線全線
軌距1435mm
電氣化直流750V,第三軌上部供電
最高時速75km/h
編組準B型車6節編組
車輛段1處 回龍觀車輛段
使用車型 DKZ5G(H401 H403-H456) DKZ6G(H402) DKZ10(H457(已退出運營)) BD8(H303 已退出運營)

車站列表

北京捷運13號線車站列表
車站編號車站名稱所屬區段開通日期可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
-----車公莊站13A------- 北京捷運2號線 北京捷運6號線 出站換乘西城區
1301 西直門站 13A西段2002年9月28日 北京捷運2號線、 北京捷運4號線 京張城際鐵路
----明光橋西站待定北京捷運9號線(規劃中)
1302 大鐘寺站 2002年9月28日 北京捷運12號線 (2020)   海淀區
1303 知春路站 北京捷運10號線
1304 五道口站
待定清華東路西口站  建設中北京捷運15號線
1305 上地站 2002年9月28日
待定 清河站 建設中 北京捷運昌平線 (2020) 北京捷運19號線 (規劃中) 國鐵(出站換乘,規劃中) 京張高鐵(出站換乘,規劃中)
1306西二旗站 2010年12月25日 (新站) 北京捷運昌平線
1307 龍澤站 2002年9月28日昌平區
1308 回龍觀站
1309霍營站 北京捷運8號線 北京市郊鐵路S2線 (出站換乘黃土店站) 北京市郊鐵路S5線 (出站換乘黃土店站)
待定建材城東路站東段規劃中
1310立水橋站2003年1月28日北京捷運5號線朝陽區
1311 北苑站
待定來廣營西站規劃中
1312 望京西站 2003年1月28日 北京捷運15號線 北京捷運17號線 (2020)  
待定望和橋站規劃中
1313 芍藥居站 2003年1月28日 北京捷運10號線
1314 光熙門站 北京捷運12號線 (2021)  
1315 柳芳站
1316 東直門站 北京捷運2號線、 北京捷運機場線 東城區
待定北郊農場橋站13A北京捷運13號線B線昌平區
回龍觀東大街站北京捷運8號線
天通苑站北京捷運5號線
天通苑東站北京捷運17號線
馬連窪站北京捷運16號線

注釋:

已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用格底色表示,未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無格底色。

“可換乘路線”中括弧內為在建路線開通年份。

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

安全門已於2012年2月安裝完畢,目前已全線開放使用。

由於昌平線與13號線換乘,西二旗修建新站台,老站不再使用,入口封閉。

斜體字站點代表在建或者預留、規劃中車站。

1.

已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用格底色表示,未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無格底色。

2.

“可換乘路線”中括弧內為在建路線開通年份。

3.

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

4.

安全門已於2012年2月安裝完畢,目前已全線開放使用。

5.

由於昌平線與13號線換乘,西二旗修建新站台,老站不再使用,入口封閉。

6.

斜體字站點代表在建或者預留、規劃中車站。

站間公里數

13號線相鄰站間距信息統計表
起始/終到車站區間距離方向
西直門——大鐘寺2839米上行/下行
大鐘寺——知春路1206米上行/下行
知春路——五道口1829米上行/下行
五道口——上地4866米上行/下行
上地——西二旗2538米上行/下行
西二旗——龍澤3623米上行/下行
龍澤——回龍觀1423米上行/下行
回龍觀——霍營2110米上行/下行
霍營——立水橋4785米上行/下行
立水橋——北苑2272米上行/下行
北苑——望京西6722米上行/下行
望京西——芍藥居2152米上行/下行
芍藥居——光熙門1110米上行/下行
光熙門——柳芳1135米上行/下行
柳芳——東直門1769米上行/下行

( 相鄰站間距信息參考資料  )

首末車時間

13號線首末車時刻表
車站名稱首車時間全程末班車時間半程末班車時間
車站名稱往西直門往東直門往西直門往東直門往霍營往回龍觀
西直門——5:35——22:4223:45——
明光橋西——
大鐘寺5:265:3923:3422:4623:49——
知春路5:245:4223:3222:4923:52——
五道口5:215:4423:2922:5123:54——
清華東路西口---------
上地5:155:5023:2322:570:00——
清河站——
西二旗5:115:5423:1923:010:04——
龍澤5:065:5923:1423:060:09——
回龍觀5:036:0123:1123:080:11——
霍營5:005:0023:0823:11——0:11
建材城東路——
立水橋5:565:0523:0323:17——0:06
北苑5:525:0822:5923:20——0:02
來廣營西——
望京西5:455:1622:5223:27——23:55
望和橋——
芍藥居5:425:1922:4923:30——23:52
光熙門5:395:2122:4623:33——23:49
柳芳5:375:2322:4423:35——23:47
東直門5:35——22:42————23:45

註:東直門站往西直門站的全程末班車發車後,由東直門站發出列車的終點站為回龍觀站。

西直門站往東直門站的全程末班車發車後,由西直門站發出列車的終點站為霍營站。

※遇特殊情況需臨時調整時,以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公告為準。

(首末車時間參考資料  )

車站信息


車站名稱敷設方式站廳形式站台形式開門方向參考資料
西直門 高架 整體式站廳 西班牙式站檯布局 左側或右側 
明光橋西----------------------------------------------------------------------------------
大鐘寺 分離式站廳 側式站台 右側 
知春路 地面 
五道口 高架 
清華東路西口---------------------------
上地 地面整體式站廳 
清河站島式站台左側--
西二旗 整體式站廳 (與昌平線共用) 側式站台右側 
回龍觀新村地下---------------雙島式站台左側或右側-----
龍澤 高架整體式站廳側式站台右側 
回龍觀 地面 雙島式站台 全程左、回庫車右側  
霍營 全程右、回庫車左側  
建材城東路----------------------------------------
立水橋 高架整體式站廳側式站台右側 
北苑 地面 一島一側式站台  
來廣營西----------------
望京西 地面整體式站廳 側式站台 右側 
望和橋--------整體式站廳---------------------------------
芍藥居 地面側式站台右側 
光熙門  
柳芳  
東直門 地下 

硬體設施

列車

現用列車

2004年,新客車上線,13號線有2種車型上線運營:DKZ5(55組,車號:H401、H403-H456)、DKZ6(1組,車號:H402)。  

為配合“4改6”黑貓的4節車廂和車頭被漆成了藍貓,直至今天,H402前後各兩節還有不鏽鋼的痕跡,像八通線SFM02一樣,而H457(DKZ10)因車身和車內沒有坐,退役了。

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13號線
DKZ6(黑貓,“4改6”後漆成藍貓) DKZ6(黑貓,“4改6”後漆成藍貓)

2015年,13號線開始進行120萬公里廠修,原DKZ5/DKZ6車型改裝為DKZ5G/DKZ6G型車,塗裝也將被更改。藍貓改成了骷髏貓,像八通線列車2018年末改造車頭,把紅蛇改成狗頭蛇,1號線V車(DKZ4G)改塗裝一樣。

13號線新車大部分車身都是黃色條紋,有一輛骷髏貓是橙色。

曾用列車

2002年-2004年 13號線因新式列車尚未生產,採用1號線、2號線的備用車型,這批車型為電扇車,因為13號線大部分位於地面,夏天車內十分悶熱,冬天又十分寒冷,

曾遭到乘客的差評。

1號線DK3型列車

G型:G101、G102、G103、G104、G105、G106、G107,改造後對應DK3

dk3 dk3

H型:H101、H102、H103、H104、H105、H106、H107、H108、H109、H110、H111、H112、H113、H114。

2號線DK8型列車

T103、T106,改造後對應:H115、H116、H117、H118。

dk8 dk8


DKZ10(1組,車號:H457(由於一些原因現已封存於回龍觀車輛段))。

因為13號線列車前臉很像貓,所以13號線列車也被車迷成為“貓”,“藍貓”等(目前全部13號線列車均以完成已經完成120萬公里廠修)。

13號線列車在120萬公里廠修中將會被改修成DKZ5G及DKZ6G型列車,塗裝也將從“藍貓”更換成“骷髏貓”。

13號線新塗裝 13號線新塗裝
13號線舊塗裝 13號線舊塗裝

由於13號線4節改6節,“黑貓”DKZ6被“漆成”了DKZ5“藍貓”。載客量由902人擴為1356人

H301:東急-1000,日本東急1984年製造,北京至今唯一一組日本產電車,最早運營在2號線,後曾用於13號線。現位於10號線萬柳車輛段作為試驗車使用。

東急——1000 東急——1000

H302:DKZ1型列車

H303:BD8型列車

H457:DKZ10型列車

DKZ10 DKZ10

缺陷改善

換乘困難

北京地下鐵道轉乘車票 北京地下鐵道轉乘車票

13號線建設初期,曾經採用過與捷運2、4號線部分脫網的方式運營,西直門站位於西直門立交橋的西北角,而距離最近的2號線西直門站西北口距離13號線車站也非常遙遠,而當時換乘通道的修建也沒有考慮,乘客每次換乘時需要先從各自的站點檢票出站,再進入換乘的路線車站內購買新的車票,十分麻煩,並且需要購買雙份車票。因此西直門站成為了當時北京換乘最為麻煩的一站。

後來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捷運公司曾於2002-2006年發行“5元聯票”(正式名稱:北京地下鐵道換乘車票),乘客如需在13號線和2/4號線系統之間換乘,則需要購買“聯票”,進入2/4線時撕掉2/4線副票,進入13號線撕掉13號線副票,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換乘壓力,但是仍然需要出站進行換乘。

西環廣場換乘樞紐 西環廣場換乘樞紐

2006年5月,北京捷運實行交通一卡通,為了讓兩站順利聯通,曾在2號線西直門站西北口至13號線入口修建了長達數百米的導流欄桿,將兩站連線,但仍然需要出站進行換乘。而且在遇到尖峰時段,兩站之間數百米的隊伍也讓乘客無法接受。  

2008年3月28日位於13號線的附屬商業中心西環廣場開放,同時北京北站也開始實施改造,車站南移至捷運兩站之間的廣場,隨著北京北站改造完畢,2008年6月同時負責北京北站,13號線,4號線,2號線換乘的西環廣場地下換乘樞紐正式完工,也標誌著西直門站終於成為一個整體,成為北京最大的捷運換乘站。  

除此之外,13號線也有部分站點沒有考慮到之後的規劃,為之後捷運修建換乘帶來了不便,如13號線與10號線換乘站知春路站和芍藥居站,與5號線換乘站立水橋站,8號線的霍營站,都存在需要通過不斷上下樓和超長換乘通道進行換乘的現象,十分麻煩。昌平線換乘站西二旗站則直接放棄原有車站,修建新的換乘車站。而部分路線與13號線的交叉處也沒有車站,新路線修建時則需要再施工加站,如13號線與15號線西段的換乘站清華東路西口站,由於13號線的車站尚未建設完成,因此該站暫時無法實現換乘,具體時間待定。  

加裝站台安全門

截至2013年7月初,13號線已完成9座車站站台安全門主體安裝工作,包括門體安裝及通信、供電系統配套改造,其中北苑站和光熙門站已完成絕緣地板鋪設。其餘的龍澤站、立水橋站、霍營站、知春路站、大鐘寺站也已進入門體安裝階段。已於9月底完成全部車站門體的安裝。站台安全門已於2015年6月9日投入全天試運營   。

預留車站

預留車站是計畫修建但未修建,僅僅預留加站條件的車站,預留車站在遠期可能會隨著城市規劃修建。13號線在設計之時預留了幾座車站,捷運部門計畫在兩三年內建成北部預留的兩三座車站,在方便沿途居民出行的同時,也起到分流乘客、緩解擁堵的作用。根據計畫,北京捷運在2017年10月啟動13號線建材城東路站和清華東站的建設工作。  

學院南路站(明光橋西站):位於學院南路與13號線的交口處,起初計畫修建,但因拆遷等問題改為預留車站。規劃2020年前加站換乘9號線北延線。

北四環西站:又稱“保福寺站”,位於13號線與四環路交口,保福寺附近。

清華東路西口站:位於雙清路,清華東路交口北,早期稱作北京林業大學站,後規劃時期改名清華東站,為13號線建成時就預定的車站(有正式編號),但是屬於有編號無車站的預留站,定於15號線一期西段建成時開放15號線站台,改名清華東路西口站,但13號線站廳還在建設中,尚不能開放站內換乘。  

13號線增設清華東路西口站,工程並不複雜,但難在不中斷運營的情況下施工建設。清華東站的換乘也是高架站轉地下站,步行距離會稍長。  

建材城東路站:位於建材城東路延長線與13號線軌道的交口處。考慮到北部地區發展快速,居民社區增加,此站開通被提上日程,目前已有建設計畫。

來廣營西站:位於來廣營橋附近,未有修建計畫。

北四環東站:又稱“望和橋站”,位於北四環望和橋附近。

清河站:位於國鐵清河站附近,實現昌平線南延段和京張高鐵清河站換乘  

獲得榮譽

1、第一次使用空調及無扇頁通風裝置(由日本東芝公司製造)

2、第一次弧形車頭造型

3、第一次使用LED(車頭終點站顯示,車內信息顯示)

4、第一次方形車門玻璃(之前全部是弧角)

5、第一次半藏車門玻璃(之前全部是兩橡膠條)

6、第一次內嵌車廂照明(之前全部是突出車頂)

7、第一次大面積車窗 ( 之前全部是兩個車門中間兩個車窗)

8、第一次灰色塗裝(之前是米白色)

9、第一次非全金屬表面駕駛台

10、第一次非方形大燈

11、第一次電動門(之前為氣動門)

12、第一次使用不鏽鋼車身客車

1、2、3、5、7、8、10、11、12是各型號列車幾乎都具有的特點。

13、第一次出現高架橋以及高架站

14、第一次一站一形

15、第一次使用自動檢票機

16、第一次終點站站前折返

17、第一次大站間距

大事記錄

1999

北京多家媒體曾報導北京第三條城市軌道交通即將興建,初期定名為“輕軌”,“城鐵”,與捷運區分。

1999年12月11日,北京城市鐵路破土動工。  

2000

2000.10.06,13號線全面興建。  

2001

2001.01.09上午簽署《北京城市鐵路項目利用日本政府特別日元貸款轉貸協定》,協定金額141.11億日元,貸款年利率0.95%,貸款年限40年。  

2001.06,13號線上地站主體結構完工。  

2001.07,13號線西段車站開始裝修。  

2001.10.01,13號線全線開始鋪軌。  

2001.10.24凌晨,13號線成功跨越北四環。  

2001.12.14北京城市鐵路項目利用日元貸款採購契約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契約總金額8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  

2002

2002.01.12,13號線西段貫通。  

2002.06.15,13號線西段完成鋪軌。  

2002.06車輛一公司完成了13號線運營車輛“六改三”第一列車的改造工作。  

2002.08.09第一批300餘名員工進駐13號線,開始進行各崗位開通前的準備工作。  

2002.08.15車輛一公司為13號線開通改造的六節編組列車全部改造完成,並通過了驗收。  

2002.08.2113號線綜合調度指揮中心成立,18位行、電調調度員正式上崗,承擔全線16個車站、41公里運營路線的統一指揮、集中調度任務。  

2002.09.16 05:49 H116從回龍觀車廠列檢庫內開出,這是13號線第一班空載運營列車。客運公司143名13號線客運人員全部到位,正式上崗。  

2002.09.24:上午,13號線(西線)“9.28”通車試運營新聞發布會召開,31家新聞單位的40多名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13號線

2002.09.28 08:40,北京市第一條以地面線和高架線為主的快速軌道交通路線 — 北京13號線(西線)竣工通車試運營,運營區間從西直門至霍營。  

2003

2003.01.0113號線(西段)完成客運量41608人次。  

2003.01客運公司抽調了191名站務人員到13號線工作,東直門站區人員全部到位。  

2 003.01.0913號線繼分段運行四天之後,開始貫通試運行。每日運營時間為早6:00至晚9:00(均為西直門、東直門對開),約15小時,單程運行時間為56分鐘,日均開行列車190列,運用車14組,高峰段列車最小間隔10分鐘,單程票價3元。  

2003.01.2813號線全線通車試運營。  

2003.02.01-2003.02.0713號線7天共運送乘客31.87萬人次,最高日初二為4.89萬人次。  

2003.03.1813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AFC)設備全部安裝完畢。  

2003.04.1413號線實行新運行圖,延長運營時間,列車最小間隔8分鐘,列車最大間隔15分鐘。  

2003.1013號線東直門車站成功地進行了“小靈通”引入捷運車站試驗。  

2003.12.26捷運八通線通車試運營暨13號線AFC系統開通試運行新聞發布會舉行。  

2004

2004.01.0113號線不再使用過渡車,每天有15列新車上線運行。已有17組68節調頻調壓車(VVVF)投入運營。  

2004.05.08平日及雙休日早高峰最小間隔由8分鐘縮小為6分鐘;晚高峰由10分鐘縮小為8分鐘;全程及半程末班車在原有基礎上順延30分鐘。  

2004.12.2816時起,13號線率先實行定點停車,乘客按線候車、中間下兩邊上、先下後上。  

2005

2005.01.13:19時左右有人員拋石襲擊13號線列車,造成六組列車的六塊客室玻璃和車門玻璃的破損,運營的 16 組車輛鋼板外殼均不同程度受到拋物傷害。

2005.01.27:凌晨,13號線北苑至望京西雙向區間六根鋼軌短路棒被盜,從頭班車開始,列車無法正常行駛。 08:50 ,全線列運營基本恢復。搶修過程中發現該區段內14個電纜托架被盜,成為安全隱患。  

2005.01.3108:40左右,有鐵板落入運行區間,09:02清理完畢,運營受到影響。

2005.03.0620:34左右,一列車行駛至西二旗至龍澤下行時2號車廂右側玻璃遭石塊砸碎。21:28左右,一列車行駛至霍營至回龍觀上行區間,一人撲向列車,造成該人死亡,多趟列車晚點。

2005.03.07望京西至北苑區間有近28米長的供電監視光纜被不法分子盜割。

2005.09.02北京捷運公司完成13號線(地面路線)電纜加裝防護盒隱蔽電纜的防護工程。  

2005.10.0113號線日客運量突破23萬人次。

2005.10.0813號線實行新編平日運行圖,全程運行時間由56分鐘縮短為54分鐘,西直門站折返時間由2分30秒縮短為2分鐘,早高峰列車運行間隔由6分鐘縮短為5分鐘,列車最大間隔由15分鐘縮短為10分30秒。上線運用車增加3組,達到了23組,每日列車開行列數由234列增加到287列,列車旅行速度由43.9km/h提高到45.6km/h。  

2005.10.11中午,一列車在霍營至立水橋區間遭石塊襲擊,造成前擋風玻璃破碎。

2005.10.13移動電視在13號線一列車上成功試播。  

2 005.11.2113:52 左右,13號線一空載列車在試車線進行調試作業時衝出試車線土擋,車頭部分侵入13號線立水橋至霍營區段上行45厘米,造成該區段上行正線列車無法正常通過。該區段採取下行單線雙向交叉運營,列車間隔加大。19:13列車復軌成功,該區段恢復運營。  

2005.12.1913號線在車站內張貼列車間隔時刻表。  

2006

2006.01.1210:58左右,一列車在北苑站至望京西站下行區間發生故障,由後續列車推離正線進入庫線待修。立水橋至東直門區間暫停運行20分鐘,其他區間加開3列臨客。總計加開臨客7列。

2006.04.1113號線短路棒被盜,早高峰列車間隔受影響。

2006.09.0913號線自該日延長全程運營時間102分鐘,自21:00延長至22:42,延長半程運營時間75分鐘,自22:30延長至23:45 ,工作日早晚高峰列車運行最小間隔由5分鐘縮短為4分鐘。雙休日早高峰列車運行間隔由6分鐘縮短為5分半鐘,晚高峰運行間隔由7分半鐘縮短為6分半鐘。每日開行列數由287列增加至334列。東直門始發的半程列車將改為行駛至回龍觀站。  

2006.09.11西直門站正式啟用二號站台,實現列車在1號站台和2號站台交替進出站。

2 006.10.1013號線西直門車站內,捷運公司舉行了13號線單司機制試驗啟動會。  

2007

2007.05.28平日晚高峰行車間隔由6分半縮短至5分半,首班車時間提早25分鐘。霍營站首班車時間由5:25提早至5:00,西直門站和東直門站首班車時間由6:00提早至5:35。  

2007.05.28北京捷運車輛廠組裝焊接完成第一輛不鏽鋼電動客車車體樣車。

2007.09.052號線新型客車在13號線上進行空載試運行試驗,列車在13號線中途站通過不停車。

2007.09.2113號線、八通線列車移動電視系統正式試播。

2007.10.0713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由4分縮短至3分30秒。小磁卡停止使用,使用紙制車票,新裝POS機72台。  

2007.11.2113號線晚高峰行車間隔縮短1分30秒。  

2007.12.24早高峰最小間隔由3分30秒縮短至3分鐘。

2008

2008.04.1213號線雙休日早高峰列車運行最小間隔由5分30秒縮短為4分30秒,晚高峰列車運行最小間隔由6分30秒縮短為4分30秒。雙休日中午平峰時段列車運行最大間隔由11分30秒調整為6分30秒,全日開行列車次數由303列增加至384列。  

2008.07.2013號線首列6節編組列車上線運營。  

2008.09.1617時30分前後,一趟列車從西直門站始發一分鐘後,發生故障,造成運營中斷20分鐘左右。  

2008.10.16:西直門站13號線換乘2號線的換乘方式進行變更。 13號線換乘2號線需經4號線西直門站的西廳及通道至2號線西直門站的南廳進行換乘。

2008.11.21:13號線完成20組列車的“四改六”工作,有五組在進行改造。

2009

2009.01.23知春路站站台封閉工程完工,擋雪裝置安裝完成。

2009.03.0713號線有4列列車客室玻璃出現放射狀裂紋。據司機反映,在上地至五道口區間道外,有兩個小孩向列車投擲石塊。

2009.03.1613號線和八通線加裝站台安全門系統的可研報告基本完成,有望在年內立項並啟動這一工程。  

2009.03.2013號線列車“四改六”擴編改造工程完成,56組列車由4節編組增至6節編組。其中3、4車為加車。  

2009.04.13 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捷運電動客車(準B型)研究項目通過了審查驗收。在2006年6月19日—2008年6月18日,一列4節編組的全國產準B型列車在捷運13號線完成10萬公里的載客試運營。型號為DKZ10,車輛編號為H457。

2009.05.12因北苑東路施工,5月16日、23日末班車和17日、24日首班車進行調整。西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2:42調整為21:32。東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3:45調整為22:30,後續列車取消。5月17日、24日,東直門站首班車時間由5:35調整為6:24。霍營站開往東直門站的首班車時間由5:00調整為5:42。  

2009.09.01 西直門換乘通道換乘路徑調整,13號線轉乘2號線走2號線北站廳,2號線轉乘13號線走2號線南站廳。  

2009.10.24因配合10月24日夜間進行的北苑東路下穿捷運13號線北苑至望京西區間,第二階段臨時便線撥回至正線運營施工。13號線10月24日末班車和25日首班車進行調整。10月24日東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2:42調整為21:32。此後維持立水橋站至西直門站區間運營。西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2:42調整為20:34。西直門站至立水橋站區間末班車時間為22:42,至霍營站區間末班車時間為23:45。立水橋站開往西直門站的末班車時間為23:01。10月25日東直門站首班車時間由5:35調整為6:24。霍營站開往東直門站的首班車時間由5:00調整為5:42。  

2010

2010.08.11:知春路站新增換乘通道工程開工,10號線知春路站東北出入口的東口封閉。

2010.10.08:為配合昌平線西二旗站施工,13號線西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2:41提前至22:01,後續列車取消,東直門站全程末班車時間由22:41提前至21:01,後續列車為開往回龍觀站的區間車,區間車末班車時間不變。  

2010.10.2113號線知春路站北站廳擴建及外掛樓梯土建工程完工。

2010.12.2013號線知春路站南站廳外掛樓梯正式啟用。  

2010.12.2413號線最後一班車運營結束後,西二旗新、舊兩站進行設備倒接工作。

2010.12.25原西二旗站停用,啟用新西二旗站。  

2010.12.3013號線晚尖峰時段增開列車18列。

2011

2011.02.2113號線早高峰最短運行間隔由3分鐘縮短至2分40秒。每日開行列車517列。上線運行列車44組,每日開行列車517列。  

2011.04.23中午平峰時段列車運行間隔由6分30秒縮小至5分30秒。晚尖峰時段由16:30提前15:30,提前增開上線列車。20:00—22:00,列車運行間隔由7至8分鐘縮小至6分30秒。全天開行列數增加34列,共開行列車415列。  

2011.04.28知春路站新增換乘通道於17時啟用。長155米,寬7米。

2011.06.23:西直門站正線出站口地勢較低處的部分電纜被水浸泡,導致電纜局部短路打火,13號線維持知春路站至東直門站雙向運營,18:18恢復全線運營。  

2011.08.03:7 時6分,一趟列車在上地站不緩解,延誤9分鐘。  

2011.08.09:17:55望京西至北苑區間有大樹倒入運營區間,13號線維持西直門至立水橋、望京西至東直門兩個區間運營,直到18:42情況才處理完畢。  

2011.09.24西直門站開通新換乘通道,總長約170m,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13號線換乘2號線和4號線,經由換乘大廳進入新換乘通道轉乘;4號線換乘13號線時從4號線西廳至換乘大廳換乘。

2012

2012.01.08:13號線加裝站台安全門工程已於8日夜間在13號線北苑站開工。此次加裝的為半高安全門,高1.5米。  

2012.09.14:7時許,13號線知春路站信號發生故障,導致部分列車晚點。  

2012.09.17:13號線北苑站完成15道滑動門和固定門的安裝。車載電台全部更換為支持CBTC型。車頭及車廂內LED顯示器進行更換。  

2014

2014.07.06 19點48分,13號線西直門至大鐘寺區間有冒煙現象,後經公安部門確認,因13號線高架橋路線外一倉庫著火,將13號線西直門至大鐘寺區間部分聲屏障引燃,火勢已經被撲滅。  

2014.08.20,為儘快消除2014年7月6日因外部倉庫起火造成的13號線部分橋樑區段安全隱患,北京捷運公司決定於8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進行橋樑修復施工。受此影響,13號線西直門站、大鐘寺站臨時封站,2號線、4號線在西直門站停止與13號線換乘。北京捷運公司提示乘客,如果想乘坐捷運前往西直門地區,也可以選擇8號線、10號線和4號線繞行抵達目的地。  

2015

2015.05.08:晚7時許,北京13號線捷運途經五道口站時,多個車門出現無法關閉現象。據乘客反映,列車開門行駛數公里後才停下,並有工作人員手動關閉車門。晚8時許,北京捷運公司官方微博發布訊息稱,捷運13號線列車(開往東直門方向)於19時17分在五道口站發生車門故障,已採取清空列車措施。據北京捷運工作人員反饋,目前13號線已恢復正常,該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乘客說:“在五道口站,未聽見關門警報聲,列車就啟動了,看見站台工作人員急忙用對講機在講什麼。隨後有乘客發現門沒有關,用列車緊急對講將情況報告給司機,隨後列車停止行進,工作人員手動關門!”隨後,廣播告知乘客:“所有乘客需要在西二旗站全部下車!  


2016

2016.10.1-10.7:今日零時,北苑路北延穿越捷運13號線箱涵工程啟動。為配合工程,捷運13號線列車運行區段今起臨時變更為西直門站至霍營站,西直門站至霍營站按照4分30秒列車最小間隔組織運營,霍營站為終點站。5號線在立水橋站、15號線在望京西站、10號線在芍藥居站、2號線、機場線在東直門站停止與13號線間的換乘,10月8日首班車起13號線全線恢復正常運營。

2019

2019年2月1日訊息,為配合國鐵京張鐵路新增清河站撥線工程,2019年2月10日至16日(共7天),捷運13號線西直門站至龍澤站暫停運營,運營區段調整為東直門站至回龍觀站。2月17日首班車起13號線全線恢復正常運營。  

北京捷運

北京捷運2015年 北京捷運2015年規劃圖北京捷運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捷運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捷運的城市。
到2009年,北京捷運已開通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9月28日開通),5號線,8號線(奧運支線),10號線,13號線,機場快軌,八通線。運營線路總里程220多公里,共有147座運營車站。
(以下線路不斷更新中)

線路

通車時間

標示色

長度

主要站點

北京捷運1號線全線通車:2000年6月28日正紅色30.44千米設53#高井站,52#福壽嶺站,蘋果園站、古城站、八角遊樂園站、八寶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萬壽路站、公主墳站、軍事博物館站、木樨地站、南禮士路站、復興門站、西單站、天安門西站、天安門東站、王府井站、東單站、建國門站、永安里站、國貿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東站共25座車站
北京捷運八通線2003年12月28日正紅色18.964千米設四惠站、四惠東站、高碑店站、傳媒大學站(原廣播學院站)、雙橋站、管莊站、八里橋站、通州北苑站、果園站、九棵樹站、梨園站、臨河裡站、土橋站共13座車站。
北京捷運2號線1981年9月15日深藍色23.1千米設西直門站、車公莊站、阜成門站、復興門站、長椿街站、宣武門站、和平門站、前門站、崇文門站、北京站、建國門、朝陽門站、東四十條站、東直門站、雍和宮站、安定門站、鼓樓大街站、積水潭站共18座車站。
北京捷運3號線深綠色3號線規劃一直在調整,已知設定站點有:定慧橋、西釣魚台、航天橋、白堆子、展覽路、阜成門、西四、北海公園、美術館東街、張自忠路、東四十條、工人體育場、團結湖、朝陽公園、石佛營、姚家園、平房、高楊樹、東壩。
北京捷運4號線2009年9月25日淡青色28.177公里線路南起豐臺馬家堡西路,終點為頤和園北宮門北邊的龍背村。沿線的23座車站自南向北依此為:公益西橋站、角門西站、馬家堡站、北京南站、陶然亭站、菜市口站、宣武門站、西單站、靈境胡同站、西四站、平安里站、新街口西站、西直門站、動物園站、國家圖書館站、魏公村站、人民大學站、海淀黃莊站、中關村站、北京大學東門站、圓明園站、西苑站、北宮門站、安河橋北站。
北京捷運大興線2010年12月28日青綠色22.51千米沿線共設11座車站,分別是新宮站、高米店北站、高米店南站、棗園站、清源路站、黃村西大街站、黃村火車站、義和莊站、韓園子站、天宮院站。
北京捷運5號線2007年10月7日洋紅色(紫色偏紅)27.6公里(從南向北)宋家莊、劉家窯、蒲黃榆、天壇東門、磁器口、崇文門(換乘2號線)、東單(換乘1號線)、燈市口、東四、張自忠路、北新橋、雍和宮(換乘2號線)、和平里北街、和平西橋、惠新西街南口(換乘10號線)、惠新西街北口、大屯橋東、北苑路北、立水橋南、立水橋(換乘13號線)、天通苑南、天通苑、天通苑北
北京捷運亦莊線2010年底洋紅色(紫色偏紅)23.2公里14座車站:宋家莊、紅寺(南四環)、小紅門、舊宮東、亦莊橋(亦莊)、亦莊文化園(商城)、隆慶街、榮京東街(榮京街)、榮昌東街(榮昌街)、同濟南路、經海路、次渠南(垡渠路)、次渠、亦莊火車站
北京捷運6號線預計全部工程2015年完工粉色 41.74公里全線共設站點28座,其中有13座換乘站。規劃中的28座車站分別為:五路站、花園橋站、四道口站、百萬莊站、展覽路站、車公莊站、平安里站、西什庫大街站、地安門站、東皇城根站、東四站、朝陽門站、東大橋站、呼家樓站、金台路站、星火路站、青年路站、褡褳坡站、黃渠站、常營站、草房站、物資學院站、北關環島站、新華大街站、玉帶河大街站、未來世界站、東部新城站、東小營站。
北京捷運7號線2014年金黃色 23.9公里作為連線北京西站的首條捷運線路,起點位於西站,線路出西站後沿羊坊店南路向南至廣安門外大街轉向東,沿兩廣路經廣安門等區域,線路穿過東四環在化工二廠東側轉向南,沿垡頭西路向南至垡頭南路,在焦化廠設定終點站。
北京捷運8號線奧運支線:2008年7月19日淺綠色(奧運支線暫為正綠)綠色奧運支線已經於2008年7月19日正式通車。共設四座車站,從南向北分別為北土城站、奧林匹克中心站、奧林匹克公園站和森林公園站。
8號線二期:南段 北土城、安華橋、黃寺、鼓樓大街、後海、南鑼鼓巷、美術館東街;北段 森林公園南門、林翠路、永泰、西三旗南、西三旗、霍營、霍營北、龍錦苑、回龍觀北、朱辛莊
北京捷運9號線2010年年底紫色16.5公里起點設在豐臺區的郭公莊,沿萬壽路南延向北,從豐臺火車站東側穿過並一直向北至廣安路路口右轉,並沿廣安路向東,下穿六里橋,至羊坊店路左轉再向北,穿過北京西站以及玉淵潭公園,沿首都體育館南路繼續向北,過長河橋後至終點站白石橋站與4號線銜接。
北京捷運房山線2015年紫色24.79千米房山線沿線共設車站11座,其中房山區域內共設車站9座,分別是:蘇莊大街站、南關站、東楊莊站、大學城站、理工大學站、廣陽城站、長陽西站、長陽鎮站、稻田站。豐臺區區域內共設車站2座:世界公園站、郭公莊站。房山線在東沿村附近設有停車場一座。
北京捷運10號線一期通車:2008年7月19日天藍色 32.9公里一期:巴溝;蘇州街;海淀黃莊;知春里;知春路;西土城;牡丹園;健德門;北土城;安貞門;惠新西街南口;芍藥居;太陽宮;三元橋;亮馬橋;農業展覽館;團結湖;呼家樓;金台夕照;國貿;雙井;勁松;
北京捷運13號線2003年1月9日藤黃色(不叫橙黃)40.5千米設西直門站、大鐘寺站、知春路站、五道口站、上地站、西二旗站、龍澤站、回龍觀站、霍營站、立水橋站、北苑站、望京西站、芍藥居站、光熙門站、柳芳站、東直門站共16座車站。
北京捷運14號線2015年淺粉色 45.9公里這是北京目前規劃和建設的最長的一條捷運線路,西起豐臺區永定河西側張郭莊附近,向東、北經崇文、朝陽兩區,止於善各莊。14號線一期工程為東河延路至廣渠路,全長約30公里,共設車站22座,有望在2012年建成通車。
北京捷運15號線2012年深紅色45.8公里22座車站:西苑,圓明園,雙清,六道口,北沙灘,奧林匹克公園,安慧北里,大屯路東,指揮中心,望京西,望京,望京東,來廣營東路,香江北路站,孫河,新國展,新國展北,後沙峪,南法信,順西路,府前街,河東
北京捷運17號線藕荷色(類似灰色)該線屬於尚未明確的線路。北起牛欄山,向南在天竺附近和機場線匯合,共用軌道至東直門站,沿小街向南穿過北京站,終點廣渠門。其中共用段將會採取偽快慢車的方式,由L1負責大站,17號線負責小站。
北京捷運機場線2008年7月19日藕荷色(類似灰色)27.3公里全線共設東直門、三元橋、2號航站樓和3號航站樓4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