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規劃時期
早在2004年,亦莊線的規劃就已經被原則性同意,線路走向與現線上路主要在亦莊開發區核心區內有所區別,長度略短。
2007年5月,亦莊線線路規劃方案通過審查並獲得批覆。
建設時期
2007年12月8日,亦莊線正式開工。
2008年8月25日,亦莊線BT(建設、轉讓)項目正式簽約,北京城建集團成為中標方。
10月16日,榮昌東街站正式開工,是亦莊線首個開工的高架車站。
2009年3月,亦莊線終點站亦莊火車站開工。
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亦莊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6月21日上午,亦莊線宋家莊—肖村盾構區間開始盾構。
7月12日,亦莊線高架部分成功吊起第一根橋樑並安裝完成。
11月23日,市規劃委公示亦莊線站名。
12月8日,亦莊線次渠南站主體結構封頂。
2010年1月25日凌晨,亦莊線成功跨越五環路。
2月8日,亦莊線開始鋪軌。
3月1日,亦莊線成功下穿京津高速。
4月29日,亦莊線萬源街至次渠南區間樣板段實現軌道貫通。
5月20日,亦莊線全線隧道貫通。
6月底,亦莊線車站開始裝修。
7月2日,亦莊線開始動車調試。
8月27日,亦莊線開始空載試運行。
運營時期
2010年12月30日,亦莊線全線開通運營(亦莊火車站暫緩開通)。
2015年3月25日15時,亦莊線台湖車輛段試車線上,一列車在調試過程中衝出試車線沖入張台路,對亦莊線正線列車沒有影響。官方微博稱,事故車為調試列車,無乘客受傷。
運營信息
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 | 所屬區段 | 開通日期 | 可換乘線路 | 所在行政區 |
---|---|---|---|---|
宋家莊站 | 全線 | 2010年12月30日 | 北京捷運5號線 、 北京捷運10號線 | 豐臺區 |
肖村站 | 無 | 朝陽區 | ||
小紅門站 | ||||
舊宮站 | (遠期) | 大興區 | ||
亦莊橋站 | 無 | |||
亦莊文化園站 | ||||
萬源街站 | ||||
榮京東街站 | 北京捷運L5線(遠期) | |||
榮昌東街站 | 無 | |||
同濟南路站 | 通州區 | |||
經海路站 | ||||
次渠南站 | ||||
次渠站 | (2019) | |||
亦莊火車站 | 暫緩開通 | (2021)(出站換乘:國鐵、 京津城際鐵路 ) |
注釋:
“可換乘線路”中斜體表示截至2014年12月尚未建成的線路,括弧內為其開通年份。
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各車站詳細資訊請點擊內鏈查看。
列表參考資料
站間公里數
起始/終到車站 | 區間距離(米) | 方向 |
---|---|---|
宋家莊——肖村 | 2631 | 上行/下行 |
肖村——小紅門 | 1275 | 上行/下行 |
小紅門——舊宮 | 2366 | 上行/下行 |
舊宮——亦莊橋 | 1982 | 上行/下行 |
亦莊橋——亦莊文化園 | 993 | 上行/下行 |
亦莊文化園——萬源街 | 1728 | 上行/下行 |
萬源街——榮京東街 | 1090 | 上行/下行 |
榮京東街——榮昌東街 | 1355 | 上行/下行 |
榮昌東街——同濟南路 | 2337 | 上行/下行 |
同濟南路——經海路 | 2301 | 上行/下行 |
經海路——次渠南 | 2055 | 上行/下行 |
次渠南——次渠 | 1281 | 上行/下行 |
(相鄰站間距信息參考資料
)
首末車時間
車站名稱 | 往次渠方向 | 往宋家莊方向 | ||
---|---|---|---|---|
車站名稱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宋家莊 | 6:00 | 22:45 | —— | —— |
肖村 | 6:03 | 22:48 | 5:51 | 22:36 |
小紅門 | 6:05 | 22:50 | 5:49 | 22:34 |
舊宮 | 6:09 | 22:54 | 5:45 | 22:30 |
亦莊橋 | 6:11 | 22:56 | 5:43 | 22:28 |
亦莊文化園 | 6:13 | 22:58 | 5:41 | 22:26 |
萬源街 | 6:16 | 23:01 | 5:38 | 22:23 |
榮京東街 | 6:18 | 23:03 | 5:36 | 22:21 |
榮昌東街 | 6:20 | 23:05 | 5:34 | 22:19 |
同濟南路 | 6:24 | 23:09 | 5:31 | 22:16 |
經海路 | 6:27 | 23:12 | 5:28 | 22:13 |
次渠南 | 6:29 | 23:14 | 5:25 | 22:10 |
次渠 | —— | —— | 5:23 | 22:08 |
亦莊火車站 | 暫緩開通 |
※遇特殊情況需臨時調整時,以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公告為準。
(首末車時間參考資料
)
車站信息
車站名稱 | 敷設方式 | 站廳形式 | 站台形式 | 開門方向 | 參考資料 |
---|---|---|---|---|---|
宋家莊 | 地下 | 整體式站廳 | 港灣式月台 西班牙式月檯布局 | 左側或右側 | |
肖村 | 島式站台 | 左側 | |||
小紅門 | |||||
舊宮 | 高架 | 分離式站廳 | 側式站台 | 右側 | |
亦莊橋 | |||||
亦莊文化園 | |||||
萬源街 | |||||
榮京東街 | |||||
榮昌東街 | |||||
同濟南路 | |||||
經海路 | |||||
次渠南 | 地下 | 整體式站廳 | 島式站台 | 左側 | |
次渠 | |||||
亦莊火車站 | - |
硬體設施
列車
亦莊線使用由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DKZ32型電動車組,共23組(編號YZ001-YZ023)。每節車廂共4對內藏門,為B型車6輛編組,最高時速80千米/小時。
車內裝有“黑匣子”。
被沿線居民暱稱為“粉色兔子”。
DKZ32型列車與15號線的DKZ31型列車同期製造,有諸多相像之處,包括列車側面、醒目色標示的老弱病殘孕專座、車門上方電子線路圖面板等。
信號系統
亦莊線是北京市政府採用國家“首台套”政策實施的第一條國產的CBTC信號系統的示範工程。信號系統以北京交通大學自主研發的ATP/ATO系統作為核心技術進行深度集成。實現軌道交通信號核心技術國產化,對促進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技術水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車輛基地
亦莊線擁有車輛基地2座:宋家莊停車場、台湖車輛段。
宋家莊停車場位於宋家莊站東南側,與5號線、10號線共用。
台湖車輛段位於通州區台湖鎮。
線路標識
亦莊線的線路標識色為桃紅色(#D6006E;R: 228 G: 0 B: 119)。
管理機構
亦莊線由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一分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一分公司是“新捷運”戰略構想下成立的第一個經捷運公司授權,全面負責捷運5號線、亦莊線、6號線的安全運營生產、設備維修維護以及優質服務等管理工作的分公司。
票價規定
本市軌道交通(除機場線外)實行計程限時票制,具體票價方案為起步6公里(含)內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票價不封頂。乘客乘坐軌道交通一次行程在付費區內最多可停留4小時;票價計算採用最短路徑法,即:當兩個站點之間有超過1條換乘路徑時,選取里程最短的一條路徑作為兩站間票價計算依據。
亦莊線的單程最高票價為6元。
使用一卡通卡在軌道交通月支出累計滿一定金額的乘客給予階梯折扣優惠。即:每自然月內,乘客使用同一張一卡通卡乘坐軌道交通支出累計滿100元後,從下一次乘車時給予8折優惠;滿150元後,從下一次乘車時給予5折優惠;支出累計達到400元後,不再享受打折優惠。一卡通卡軌道交通支出累計記錄每自然月底清零,下自然月重新累計。
建設意義
從功能上講,亦莊線是典型的交通引導發展類型線路。根據規劃亦莊新城是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和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是幅射帶動京津城鎮走廊產業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在亦莊線規劃建設中,“兩站一街”(次渠站至亦莊火車站)採用一體化國際方案徵集的方式,最佳化了區域功能布局,強化了兩車站站點的功能,提升了區域的交通條件、服務功能和環境品質,建立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TOD發展模式,促進車站及周邊的綜合開發利用。
亦莊線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京主城區緊緊連線在一起,為高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亦莊線的開通,也使開發區的企業員工、社區居民有了更為便捷的交通方式。開發區19萬餘名企業員工、近4萬社區居民可以近距離搭乘捷運直達市區。
註:圖冊參考資料
設計理念
列車裝飾
從外飾和車廂內飾看,亦莊線列車以粉紅色為主,明亮活潑,恰似5號線的翻版。實際上,經過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的研究和升級,亦莊線列車與5號線列車已經呈現出較大不同,相對於國內其他捷運,亦莊線也有了很大突破,尤其是在人性化設施上做出了較大調整。
在亦莊線捷運列車上,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為捷運車輛加裝了事件記錄儀,能對車輛運行狀態進行記錄,堪稱捷運上的“黑匣子”。
“黑匣子”記錄的數據能對列車運行數據進行監視記錄,通過對車輛故障及事故發生時記錄運行數據的分析為責任監控和責任追溯提供依據,為列車安全運營添加了一道電子保險。
亦莊線捷運為老弱病殘孕優先席設定了標誌色——黃色,這一標識與北京公車上的老弱病殘孕專座顏色完全一致,這意味著北京市公共運輸規範化服務意識的新提升。乘客進入捷運車輛內,很自然就能將老弱病殘孕座與普通座位區別開來,有利於照顧老弱病殘孕乘客的乘坐,人性化的車輛設計體現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與關愛。
列車車門內側的中立柱上,設定了蓄光貼膜消防和逃生安全指引標識,當列車出現故障或突然斷電等緊急情況下能作為疏散照明,引導乘客安全疏散,以避免出現慌張擁堵現象而造成乘客生命危險。
列車性能、系統
從技術層面上看,亦莊線車輛性能與5號線相比最大的最佳化是制動系統由車控轉為架控方式,使得車輛控制更為精準,系統回響速度快。此外北京亦莊線為首次國產化信號系統示範線,亦莊線採用了交控科技自主研發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CBTC國產技術,成為首條國產信號技術示範線。交控科技作為亦莊線信號系統核心設備供貨方,在項目中擔任技術總負責方角色,在項目中全面負責系統設計、核心技術和安全管理、系統集成調試、現場動車調試以及試運行中的測試工作。線上路開通同期實現了列車運行移動閉塞、列車自動防護、列車自動駕駛、列車自動監控、列車與禁止門/安全門聯鎖/聯動、無人駕駛自動折返等列車自動控制的全部功能。交控科技使亦莊線成為了國內首家線上路開通時期,實現列車控制系統全部功能的線路。交控科技的CBTC核心設備產品實現了線路90秒的設計間隔,滿足了該線路2.5分鐘的運營間隔要求。線路開通以來,列車旅行速度超過40km/h,信號系統運行安全、穩定、可靠、易於維護、可用性強。系統穩定性優於其它線路開通水平,至今為止未發生過一次因信號系統設備而造成影響列車正常運營的故障。
亦莊線信號系統全稱為“基於移動通訊的列車控制系統”,其核心技術是“列車控制系統”,包括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和列車自動駕駛系統。其中自動防護系統可以保障線路發生突發事件後,後一組列車在前一組列車尾後的30米處停下來,絕不會發生捷運列車追尾。該套信號系統歷經10年研製才終於得以在亦莊線上首次套用。
在每節車廂還裝有一個收音機大小的緊急報警器,乘客遇緊急情況可按報警器向司機室的工作人員求救。此外,司機室的門上還安裝了“貓眼”,司機可通過“貓眼”單向觀察車廂,而乘客不會干擾司機室
10個首次
1、首次建成國產信號技術示範線;
2、首次在北京捷運車站設計中採用抗拔樁;
3、首次在國內臨近運營高速鐵路進行捷運車站施工;
4、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45+75+45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轉體施工,這樣可以不影響南五環交通;
5、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36+60+36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懸臂現澆施工,不影響京滬高速公路運營;
6、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槽型梁,滿足橋下淨空要求;
7、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在地面組裝浮置板道床鋼筋網及軌排,採用整體吊運入洞澆築混凝土工藝,加快施工進度;
8、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透明垂直梯井,使車站空間,尤其是地下站,更加通透;
9、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站前折返採用60kg/m鋼軌12號道岔,提高了旅客舒適度、側向通過速度和折返能力;
10、首次在北京軌道交通採用全部國產化軟體的綜合監控系統。
註:圖冊參考資料
北京捷運
北京捷運2015年規劃圖 | 北京捷運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捷運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捷運的城市。 到2009年,北京捷運已開通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9月28日開通),5號線,8號線(奧運支線),10號線,13號線,機場快軌,八通線。運營線路總里程220多公里,共有147座運營車站。 (以下線路不斷更新中) | |||
線路 | 通車時間 | 標示色 | 長度 | 主要站點 |
北京捷運1號線 | 全線通車:2000年6月28日 | 正紅色 | 30.44千米 | 設53#高井站,52#福壽嶺站,蘋果園站、古城站、八角遊樂園站、八寶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萬壽路站、公主墳站、軍事博物館站、木樨地站、南禮士路站、復興門站、西單站、天安門西站、天安門東站、王府井站、東單站、建國門站、永安里站、國貿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東站共25座車站 |
北京捷運八通線 | 2003年12月28日 | 正紅色 | 18.964千米 | 設四惠站、四惠東站、高碑店站、傳媒大學站(原廣播學院站)、雙橋站、管莊站、八里橋站、通州北苑站、果園站、九棵樹站、梨園站、臨河裡站、土橋站共13座車站。 |
北京捷運2號線 | 1981年9月15日 | 深藍色 | 23.1千米 | 設西直門站、車公莊站、阜成門站、復興門站、長椿街站、宣武門站、和平門站、前門站、崇文門站、北京站、建國門、朝陽門站、東四十條站、東直門站、雍和宮站、安定門站、鼓樓大街站、積水潭站共18座車站。 |
北京捷運3號線 | 深綠色 | 3號線規劃一直在調整,已知設定站點有:定慧橋、西釣魚台、航天橋、白堆子、展覽路、阜成門、西四、北海公園、美術館東街、張自忠路、東四十條、工人體育場、團結湖、朝陽公園、石佛營、姚家園、平房、高楊樹、東壩。 | ||
北京捷運4號線 | 2009年9月25日 | 淡青色 | 28.177公里 | 線路南起豐臺馬家堡西路,終點為頤和園北宮門北邊的龍背村。沿線的23座車站自南向北依此為:公益西橋站、角門西站、馬家堡站、北京南站、陶然亭站、菜市口站、宣武門站、西單站、靈境胡同站、西四站、平安里站、新街口西站、西直門站、動物園站、國家圖書館站、魏公村站、人民大學站、海淀黃莊站、中關村站、北京大學東門站、圓明園站、西苑站、北宮門站、安河橋北站。 |
北京捷運大興線 | 2010年12月28日 | 青綠色 | 22.51千米 | 沿線共設11座車站,分別是新宮站、高米店北站、高米店南站、棗園站、清源路站、黃村西大街站、黃村火車站、義和莊站、韓園子站、天宮院站。 |
北京捷運5號線 | 2007年10月7日 | 洋紅色(紫色偏紅) | 27.6公里 | (從南向北)宋家莊、劉家窯、蒲黃榆、天壇東門、磁器口、崇文門(換乘2號線)、東單(換乘1號線)、燈市口、東四、張自忠路、北新橋、雍和宮(換乘2號線)、和平里北街、和平西橋、惠新西街南口(換乘10號線)、惠新西街北口、大屯橋東、北苑路北、立水橋南、立水橋(換乘13號線)、天通苑南、天通苑、天通苑北 |
北京捷運亦莊線 | 2010年底 | 洋紅色(紫色偏紅) | 23.2公里 | 14座車站:宋家莊、紅寺(南四環)、小紅門、舊宮東、亦莊橋(亦莊)、亦莊文化園(商城)、隆慶街、榮京東街(榮京街)、榮昌東街(榮昌街)、同濟南路、經海路、次渠南(垡渠路)、次渠、亦莊火車站 |
北京捷運6號線 | 預計全部工程2015年完工 | 粉色 | 41.74公里 | 全線共設站點28座,其中有13座換乘站。規劃中的28座車站分別為:五路站、花園橋站、四道口站、百萬莊站、展覽路站、車公莊站、平安里站、西什庫大街站、地安門站、東皇城根站、東四站、朝陽門站、東大橋站、呼家樓站、金台路站、星火路站、青年路站、褡褳坡站、黃渠站、常營站、草房站、物資學院站、北關環島站、新華大街站、玉帶河大街站、未來世界站、東部新城站、東小營站。 |
北京捷運7號線 | 2014年 | 金黃色 | 23.9公里 | 作為連線北京西站的首條捷運線路,起點位於西站,線路出西站後沿羊坊店南路向南至廣安門外大街轉向東,沿兩廣路經廣安門等區域,線路穿過東四環在化工二廠東側轉向南,沿垡頭西路向南至垡頭南路,在焦化廠設定終點站。 |
北京捷運8號線 | 奧運支線:2008年7月19日 | 淺綠色(奧運支線暫為正綠) | 綠色 | 奧運支線已經於2008年7月19日正式通車。共設四座車站,從南向北分別為北土城站、奧林匹克中心站、奧林匹克公園站和森林公園站。 8號線二期:南段 北土城、安華橋、黃寺、鼓樓大街、後海、南鑼鼓巷、美術館東街;北段 森林公園南門、林翠路、永泰、西三旗南、西三旗、霍營、霍營北、龍錦苑、回龍觀北、朱辛莊 |
北京捷運9號線 | 2010年年底 | 紫色 | 16.5公里 | 起點設在豐臺區的郭公莊,沿萬壽路南延向北,從豐臺火車站東側穿過並一直向北至廣安路路口右轉,並沿廣安路向東,下穿六里橋,至羊坊店路左轉再向北,穿過北京西站以及玉淵潭公園,沿首都體育館南路繼續向北,過長河橋後至終點站白石橋站與4號線銜接。 |
北京捷運房山線 | 2015年 | 紫色 | 24.79千米 | 房山線沿線共設車站11座,其中房山區域內共設車站9座,分別是:蘇莊大街站、南關站、東楊莊站、大學城站、理工大學站、廣陽城站、長陽西站、長陽鎮站、稻田站。豐臺區區域內共設車站2座:世界公園站、郭公莊站。房山線在東沿村附近設有停車場一座。 |
北京捷運10號線 | 一期通車:2008年7月19日 | 天藍色 | 32.9公里 | 一期:巴溝;蘇州街;海淀黃莊;知春里;知春路;西土城;牡丹園;健德門;北土城;安貞門;惠新西街南口;芍藥居;太陽宮;三元橋;亮馬橋;農業展覽館;團結湖;呼家樓;金台夕照;國貿;雙井;勁松; |
北京捷運13號線 | 2003年1月9日 | 藤黃色(不叫橙黃) | 40.5千米 | 設西直門站、大鐘寺站、知春路站、五道口站、上地站、西二旗站、龍澤站、回龍觀站、霍營站、立水橋站、北苑站、望京西站、芍藥居站、光熙門站、柳芳站、東直門站共16座車站。 |
北京捷運14號線 | 2015年 | 淺粉色 | 45.9公里 | 這是北京目前規劃和建設的最長的一條捷運線路,西起豐臺區永定河西側張郭莊附近,向東、北經崇文、朝陽兩區,止於善各莊。14號線一期工程為東河延路至廣渠路,全長約30公里,共設車站22座,有望在2012年建成通車。 |
北京捷運15號線 | 2012年 | 深紅色 | 45.8公里 | 22座車站:西苑,圓明園,雙清,六道口,北沙灘,奧林匹克公園,安慧北里,大屯路東,指揮中心,望京西,望京,望京東,來廣營東路,香江北路站,孫河,新國展,新國展北,後沙峪,南法信,順西路,府前街,河東 |
北京捷運17號線 | 藕荷色(類似灰色) | 該線屬於尚未明確的線路。北起牛欄山,向南在天竺附近和機場線匯合,共用軌道至東直門站,沿小街向南穿過北京站,終點廣渠門。其中共用段將會採取偽快慢車的方式,由L1負責大站,17號線負責小站。 | ||
北京捷運機場線 | 2008年7月19日 | 藕荷色(類似灰色) | 27.3公里 | 全線共設東直門、三元橋、2號航站樓和3號航站樓4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