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京捷運9號線的規劃於20世紀90年代出現,定位是北京西部的縱向幹線。在1999年的北京軌道交通規劃中,一方面9號線連線郭公莊、北京西站、白石橋(國家圖書館),與最終確定的9號線線位大體一致;另一方面線路向北行經中關村、圓明園,到達香山,這一線位後被4號線取代。2002年,9號線被列為目標2008年開通的線路之一,但進一步工作沒能落實。北京西站和國家圖書館站的地下結構在早先隨火車站和4號線建成。2007年,9號線宣告正式開工建設。白堆子至軍事博物館站區間要下穿玉淵潭公園湖區,公園東湖從2009年末起將水抽乾半年,以便盾構機在卵石含量高的地下掘進。
郭公莊車輛段頂部進行了“上蓋開發”,即車庫頂部支撐加厚的鋼板,以此為地基修建房屋和綠化地,從而節約城市用地空間。類似的方案在四惠車輛段(1號線)已得到實施,在與9號線同期建設的平西府車輛段(8號線)、五路車輛段(6號線)也獲得套用。
2011年7月17日,郭公莊站到北京西站長約10.8千米的區間雙向隧道打通,同年9月25日開始空車試運行,於2011年12月31日載客試運營(豐臺東大街站於2012年10月12日開通)。由於9號線在北京西站使用雙島車站的外側軌道,折返過程中需要進入為7號線預留的內側軌道多次掉頭,操作難度較大,加之與房山線一同脫網運行,客流有限,故初開通時9號線採取保證8分鐘,最小6分鐘的發車間隔。
2012年11月1日,9號線北段開始按運營圖空載運行。2012年11月26日,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邀請部分北京市民到9號線北段試乘。2012年12月30日,9號線北段通車運營,正式接入捷運網路。[9]這次開通的線路長5.35千米,設有4座車站(其中軍事博物館站於2013年12月21日啟用)。
線路參數
基本信息 | |
類 型 | 城市軌道交通(捷運) |
系 統 | 北京捷運 |
狀 態 | 運營中 |
起訖站 | 國家圖書館站、郭公莊站(後將北延至薊門橋站) |
線路數據 | |
線路長度 | 16.5千米千米 |
車站數量 | 13座 |
類 型 | 地下 |
運營信息 | |
開通日期 | 2011年12月31日 |
運營單位 | 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二分公司 |
購 票 | 乘坐捷運除了使用北京一卡通外,還可以在捷運站現場購買單程票 |
軌道車輛 | |
軌道數 | 2 |
軌 距 | 1435毫米 |
鋼軌規格 | 60公斤/米,捷運重軌 |
列車編組 | B型車6節編組 |
列車時速 | 最高80km/h |
配車數量 | 總計46列,276輛(截至2015年4月) |
製造單位 | 中國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公司 |
電力供應 | |
電氣化 | 第三軌供電,直流750V |
主變電站 | 郭公莊變電站 |
沿線車站
車站列表
北京捷運9號線車站列表車站名稱 | 所屬區段 | 開通日期 | 站廳形式 | 站台形式 | 可換乘線路 | 所在區 |
---|---|---|---|---|---|---|
郭公莊站 | 南段 | 2011年12月31日 | 整體式站廳 (與房山線共用) | 雙島式站台 | 北京捷運房山線 | 豐臺區 |
豐臺科技園站 | 整體式站廳 | 島式站台 | 無 | |||
科怡路站 | ||||||
豐臺南路站 | 北京捷運16號線(2019) | |||||
豐臺東大街站 | 2012年10月12日 | 無 | ||||
七里莊 | 2011年12月31日 | 北京捷運14號線 | ||||
六里橋站 | 整體式站廳 (與10號線共用) | 側式站台 | 北京捷運10號線 | |||
六里橋東站 | 整體式站廳 | 島式站台 | 無 | |||
北京西站 | 整體式站廳 (與7號線共用) | 雙島式站台 | 北京捷運7號線 (出站換乘:國鐵) | |||
軍事博物館站 | 北段 | 2013年12月21日 | 分離式站廳 | 島式站台 | 北京捷運1號線 | 海淀區 |
白堆子站 | 2012年12月30日 | 整體式站廳 | 北京捷運3號線(遠期) | |||
白石橋南站 | 整體式站廳(與6號線共用) | 北京捷運6號線 | ||||
國家圖書館站 | 整體式站廳 (與4號線共用) | 雙島式站台 | 北京捷運4號線、 北京捷運16號線(2019) |
注釋:
1、已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用格底色表示,未開通的車站和區段無格底色。
2、“可換乘線路”中僅包含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線路,括弧內為在建線路開通年份。
3、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但“北京西站”的“站”指火車站,是一例外。
4、表格參考資料
站位命名
站名 | 站位及命名理由說明 |
---|---|
郭公莊站 | 位於豐臺中南部郭公莊,故以村莊名命名。 |
豐臺科技園站 | 位於豐臺區豐茂路—五圈路與豐科路交匯處、豐臺科技園內,故得名 |
科怡路站 | 位於南四環西路和科怡路交匯處北側,以路命名。 |
豐臺南路站 | 位於豐臺區科怡路和豐臺南路交叉口南側。該站原名為花鄉站。 |
豐臺東大街站 | 位於豐臺區東大街與游泳場北路交匯處,以路命名。 |
七里莊站 | 位於豐臺區豐臺北路和萬豐路-東大街交匯處,最初規劃設計階段“軌道交通9號線沿線車站站名規劃預案”中原名豐臺北路站,為了便於和公交站名稱對接,就將車站正式定名為七里莊站。 |
六里橋站 | 位於豐臺區六里橋立交橋西南,以橋命名。 |
六里橋東站 | 位於豐臺區六里橋東側,故得名。 |
北京西站 | 位於北京西站火車站站內,故得名。 |
軍事博物館站 | 位於軍事博物館旁,故得名。 |
白堆子站 | 位於海淀區阜成路和首都體育館南路的交匯處,原命名東釣魚台站。 |
白石橋南站 | 位於海淀區白石橋南側,故得名。 |
國家圖書館站 | 位於國家圖書館旁,故得名。 |
站間公里數
9號線相鄰站間距信息統計表
起始/終到車站 | 區間距離(米) | 方向 |
---|---|---|
國家圖書館——白石橋南 | 1096 | 上行/下行 |
白石橋南——白堆子 | 943 | 上行/下行 |
白堆子——軍事博物館 | 1912 | 上行/下行 |
軍事博物館——北京西站 | 1398 | 上行/下行 |
北京西站——六里橋東 | 1170 | 上行/下行 |
六里橋東——六里橋 | 1309 | 上行/下行 |
六里橋——七里莊 | 1778 | 上行/下行 |
七里莊——豐臺東大街 | 1325 | 上行/下行 |
豐臺東大街——豐臺南路 | 1585 | 上行/下行 |
豐臺南路——科怡路 | 980 | 上行/下行 |
科怡路——豐臺科技園 | 788 | 上行/下行 |
豐臺科技園——郭公莊 | 1347 | 上行/下行 |
車輛使用
9號線使用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DKZ33型電力動車組,屬B型車6節編組,初期配屬24列(車號:09001-09024),其中2011年底可交付14列。車頭和車身貫有9號線標誌色——草綠色彩帶的裝飾,除此之外列車整體外觀,特別是不鏽鋼車體側面以及客車內飾與2010年製造的DKZ31、DKZ32(分別用於15號線、亦莊線)相近。所有列車安裝有“黑匣子”,即事件記錄儀,能對車輛運行狀態進行記錄。車廂內安裝了廣播噪檢裝置,可根據車廂內背景聲音的大小,自動調節廣播音量,是北京捷運的首次套用。列車使用“全電制動停車技術”,儘可能多地吸收剎車過程中減少的動能並儲存為電能,全年節約電能76萬千瓦時,總節能比例達到10%左右。
運營信息
運營時刻
9號線首末車時刻表
車站名稱 | 開往郭公莊(下行) | 開往國家圖書館(上行) | ||
---|---|---|---|---|
車站名稱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首車時間 | 末車時間 |
郭公莊 | —— | —— | 5:20 | 22:40 |
豐臺科技園 | 6:27 | 23:47 | 5:22 | 22:42 |
科怡路 | 6:25 | 23:45 | 5:24 | 22:44 |
豐臺南路 | 6:23 | 23:43 | 5:26 | 22:46 |
豐臺東大街 | 6:21 | 23:41 | 5:28 | 22:48 |
七里莊 | 6:19 | 23:39 | 5:31 | 22:51 |
六里橋 | 6:15 | 23:35 | 5:34 | 22:54 |
六里橋東 | 6:12 | 23:32 | 5:37 | 22:57 |
北京西站 | 6:10 | 23:30 | 5:40 | 23:00 |
軍事博物館 | 6:07 | 23:27 | 5:43 | 23:03 |
白堆子 | 6:03 | 23:23 | 5:46 | 23:06 |
白石橋南 | 6:01 | 23:21 | 5:48 | 23:08 |
國家圖書館 | 5:59 | 23:19 | —— | —— |
※遇特殊情況需臨時調整時,以北京市捷運運營有限公司公告為準。
運營情況
軍事博物館站
特級風險
1號線軍事博物館博站於1971年通車,當時由於採用明挖法以及未對之後捷運做出合理規劃,並未考慮到諸多地質因素以及換乘問題,使得軍博站成為了北京捷運地質問題與結構問題最為複雜的車站。
地質結構
玉淵潭東湖至軍事博物館整片區域的地質情況也非常複雜,含有顆粒較大的礫岩層和顆粒細微的砂卵石地層,施工時需用較大動力盾構機,而盾構機也很容易出現被大塊鵝卵石卡殼的情況,開挖工作十分複雜。
南北走向的9號線軍博站位於長安街羊坊店路口正下方,與東西走向的1號線十字交叉。新建捷運站下穿運營中的捷運1號線,而位於老舊捷運站下方開挖新隧道,在世界捷運施工技術中屬於特一級危險工程,易出現塌方、滲漏、地下水污染等問題。除此之外,軍事博物館地區受到玉淵潭下滲作用,埋深8米就是富含水層,而捷運1號線即位於含水層之上,原定修建方式為抽乾水層建設,抽水進行了兩個月,但卻因為玉淵潭不斷下滲而始終不能抽乾,人工暗挖超大洞體因突水事故而坍塌的風險極高。經過30多次專家論證、商討,9號線軍博站最終決定將站位下調,車站底部從27米下探至35米,將含水層夾在兩條線路之間,成為北京最深的捷運站之一。
新建車站同時又與舊車站之間的結構不斷衝突,頂部與1號線結構底部之間,僅隔著2米厚的覆土,施工隊伍經受了長期高強度的安全壓力考驗。為了不影響1號線運營,最終軍博站由原定的機械施工改為了豎井式的人工挖掘,施工期間沉降控制必須精確到3毫米以內,否則會影響鐵路正常運營,施工人員採取了智慧型化自動監測系統,200多個監測點的沉降信息24小時上傳,每半小時更新一次,自動補償注漿系統根據需要隨時向1號線結構底板注漿加固。施工期緩慢,也就造成了9號線北段遲遲不能通車。
換乘困難
9號線軍博站共設5個出入口,但是因為同時地處舊站、地質複雜、管線密集的三重問題之下,軍博站的換乘通道的距離非常長,長長的樓梯一眼望不到頭,好在有雙向自動扶梯方便乘客進出站。為了避開無法拆移的管線,自動扶梯和樓梯被分設成為三段。而直通央視大樓的出入口,受管線影響還特意設計成了“八字形”,步梯和自動扶梯各走一個通道。另外,站廳層與站台層的連線,也全面採用了雙向扶梯的人性化設計。
客流壓力
軍博站與1號線的換乘問題受到市民關注,據捷運運營公司數據顯示,1號線軍博站2011年日均客流9萬多,是全市客流量最大的捷運站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去往或來自西客站的客流。而軍博站遲遲未與西客站貫通則導致來自除去房山豐臺方向的旅客全部積壓於此。9號線北段開通後,按計畫實行5分鐘間隔運行,全程35分鐘跑完。全天預計客流量為16萬人,與2011年的的4萬人相比將大大增多,高峰小時運力將達到1.5萬人。
南北貫通後,9號線是否將人滿為患,對此,市交通委表示在最大客流下,9號線滿載率也將控制在85%-86%,處較為舒適的狀態。
同時,9號線北段開通後將在國家圖書館站實現與4號線的換乘,勢必會增加4號線北段壓力。但市交通委表示,2011年4號線已實現2分鐘間隔,即便面對9號線的客流衝擊,4號線北段滿載率也將控制在70%以下。
開通
2013年12月21日起,9號線軍事博物館站實現換乘,乘客可實現與1號線換乘,也方便去北京西站。
換乘方案
與1號線換乘
於2012年底通車的9號線北段中,與捷運1號線實現換乘的軍事博物館站車站主體已經於2012年8月15日完工。該座車站因地理位置特殊、地質穩定性差,被評為全線唯一的“特級風險源”。2012年底,9號線北段通車試運營,為此該站將新建南北兩個換乘大廳和兩條換乘通道,以銜接1號線。
9號線與1號線換乘的新建南北換乘通道2012年底並不投入使用,這主要是受與1號線4個出入口接駁施工影響,屆時將在軍博站與1號線實現地面換乘。全部改造完工預計得到2013年6月,屆時換乘將回到地下,通過兩條換乘通道進行。
雖然9號線年底南北貫通,但與1號線暫時無法換乘,要到2013年10月份才能實現。主要原因在於地下換乘通道還只打通一條,無法承受雙向大客流的衝擊。因此,年底開通後,軍博站暫時不能開通。在9號線軍博站站廳,一條通往1號線站廳的換乘通道已經完成。這是靠長安街南側的換乘通道,長約200多米,一眼望不到頭。與它對應的長安街北側換乘通道則受多重因素制約工期滯後。受軍博站預留條件差、客流過於密集影響,即便2013年9號線與1號線實現換乘,行走距離也會比所有已運營的捷運換乘站更長。
根據換乘方案,9號線換乘1號線相對簡單,從換乘通道西端的地下換乘廳直接上扶梯進入1號線站廳,再下到站台層,總步行距離200米左右。但1號線換乘9號線則非常遙遠,必須繞到站台層最東端進入換乘通道往西走,然後經西端換乘廳進入9號線站台,相當於在地下兜一圈,總步行距離400米左右。預計2013年6月地下換乘實現後,很多旅客將會選擇出站再買票的方式節省換乘時間。
與6號線換乘
6號線與9號線共用一個站廳,其中9號線換乘6號線的乘客,可從9號線站台南側的換乘樓梯下樓梯至6號線的站台東側,也可上扶梯到售票大廳再下扶梯到6號線站台換乘。6號線換乘9號線的乘客,則只能上扶梯至售票大廳再下扶梯到9號線站台。
與10號線換乘
因10號線二期工程與9號線同時通車,在六里橋站通過事先預留的換乘通道換乘,從9號線兩側站台直接下扶梯就到10號線站台。從10號線站台上扶梯直接到9號線站台,換乘只有兩台扶梯的距離。但提醒10號線換乘9號線的乘客要注意看清方向。
與4號線換乘
如圖,國家圖書館站是換乘車站中比較特殊的,因為4號線與9號線共用一個站台,因此,乘客只需走幾步就可實現換乘,設計巧妙,這是北京的一個同台換乘的車站。其中4號線開往安河橋北方向和9號線終點方向是同一站台,4號線開往天宮院方向和9號線開往郭公莊方向是同一站台,同站台換乘的乘客可直接走幾步就完成換乘,反方向則需要上扶梯再下扶梯完成換乘。與7號線換乘
捷運9號線在北京西站與捷運7號線進行換乘。由於捷運7號線在北京西站所用的軌道原先是捷運9號線試運行的試跑線軌道,在捷運9號線正線軌道的對面。所以捷運9號線和捷運7號線的換乘可以實現“轉身換乘”,即從焦化廠站坐7號線到北京西站的旅客,如果往北走,就可以下車到對面換乘9號線;如果去豐臺,則需要上樓梯到對面站台換乘9號線。
與14號線換乘
捷運9號線在七里莊站與捷運14號線進行換乘。由於捷運14號線的站台被“擠”在萬豐橋與冠京飯店之間,所以該站無法建成島式站台,只能建成分離式站台。七里莊站的地下1層為9號線站廳層,站廳南側是14號線往張郭莊站方向的列車,地下2層為9號線的站台層,地下3層為14號線往西局站方向的列車。9號線換14號線的乘客,如果去往張郭莊站方向,要上樓到站廳南側換乘14號線;如果去往西局站方向,要下樓換乘14號線。
線路延長
北延
即原昌平線南延北段與9號線北延組成的新線路,採用全地下形式,由國家圖書館站引出,最終到達與13號線交匯車站西二旗站。預計2018-2020年間建成。此線路建成不僅可以有效地為13號線東段分流,還可以方便學院路沿線高校的師生出行。9號線二期是一條中心城南北方向加密線。線路自既有9號線國家圖書館站引出,沿線連線了北太平莊、學院路、清河等區域,向北接入昌平線西二旗站。全長17.1公里,設車站9座。與9號線、昌平線連通後,將成為一條貫通京城西部南北向的骨幹線。計畫2016年開工,2020年開通運營。北京捷運9號線北延
車站 | 可換乘線路 |
---|---|
皂君廟 | 無 |
明光橋西 | 北京捷運13號線 |
薊門橋 | 北京捷運12號線 |
西土城 | 北京捷運10號線 |
學院橋 | 無 |
六道口 | 北京捷運15號線 |
學知園 | 無 |
清河 | 北京捷運13號線 |
西二旗 | 北京捷運13號線、 北京捷運昌平線 |
捷運文化
9號線車站的裝飾主題為“九宮格”,所有車站(除已建成的國家圖書館站)的特色裝飾以格子與框架結構為主,強調現代化工業科技與簡約文明,營造注重功能的軌道交通空間氛圍。各車站根據其地理環境的特點,配以不同的主題色彩顯示車站定位,例如六里橋東站地處成熟區域,國家機關居多,以暖紅基調為主;科怡路站因緊鄰未來的商務科技之城,被設定為“充滿幻想”的藍紫色。與10號線類似,9號線車站裝修強調一線一景,絕大多數車站為標準化設計,天花板以統一規格、方方正正的鋁板拼接,白色基調中分別搭配紅、黃、藍、綠等不同色彩。白石橋南站和白堆子站,站台、站廳天花板鑲嵌的彩色鋁板都是暖紅色調,與周圍成熟區域的大院文化相呼應。
但9號線軍事博物館站比較特別,為重點裝修站。南北走向的車站被1號線捷運一分為二,因此映入眼帘的是半座站廳,高大的白色拱頂由幾扇天窗裝飾,簡潔而莊嚴。軍事博物館站與9號線其他站風格完全不一樣,充分體現地域特徵,與軍事博物館的蘇式建築風格呼應,立柱、牆面的石材都充分體現莊重感。
在換乘車站中,國家圖書館站、北京西站站、郭公莊站可分別與4號線、7號線、房山線進行同台換乘。兩線同為南下,或同為北上的兩條軌道共享同一個島式站台,實現“零距離”的換乘。三座車站均有兩個並排的島式站台,在國家圖書館站、郭公莊站,9號線使用內側的兩條軌道;在北京西站,9號線使用外側的兩條軌道。
9號線是國內首條節能示範捷運線,除了列車的節能系統外,車站方面引進自動化系統,對系統設備進行提前干預,減少設備的無謂損耗;另一方面改進站台的通風結構,實現通風空調節能。
北京捷運
北京捷運2015年規劃圖 | 北京捷運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捷運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捷運的城市。 到2009年,北京捷運已開通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9月28日開通),5號線,8號線(奧運支線),10號線,13號線,機場快軌,八通線。運營線路總里程220多公里,共有147座運營車站。 (以下線路不斷更新中) | |||
線路 | 通車時間 | 標示色 | 長度 | 主要站點 |
北京捷運1號線 | 全線通車:2000年6月28日 | 正紅色 | 30.44千米 | 設53#高井站,52#福壽嶺站,蘋果園站、古城站、八角遊樂園站、八寶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萬壽路站、公主墳站、軍事博物館站、木樨地站、南禮士路站、復興門站、西單站、天安門西站、天安門東站、王府井站、東單站、建國門站、永安里站、國貿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東站共25座車站 |
北京捷運八通線 | 2003年12月28日 | 正紅色 | 18.964千米 | 設四惠站、四惠東站、高碑店站、傳媒大學站(原廣播學院站)、雙橋站、管莊站、八里橋站、通州北苑站、果園站、九棵樹站、梨園站、臨河裡站、土橋站共13座車站。 |
北京捷運2號線 | 1981年9月15日 | 深藍色 | 23.1千米 | 設西直門站、車公莊站、阜成門站、復興門站、長椿街站、宣武門站、和平門站、前門站、崇文門站、北京站、建國門、朝陽門站、東四十條站、東直門站、雍和宮站、安定門站、鼓樓大街站、積水潭站共18座車站。 |
北京捷運3號線 | 深綠色 | 3號線規劃一直在調整,已知設定站點有:定慧橋、西釣魚台、航天橋、白堆子、展覽路、阜成門、西四、北海公園、美術館東街、張自忠路、東四十條、工人體育場、團結湖、朝陽公園、石佛營、姚家園、平房、高楊樹、東壩。 | ||
北京捷運4號線 | 2009年9月25日 | 淡青色 | 28.177公里 | 線路南起豐臺馬家堡西路,終點為頤和園北宮門北邊的龍背村。沿線的23座車站自南向北依此為:公益西橋站、角門西站、馬家堡站、北京南站、陶然亭站、菜市口站、宣武門站、西單站、靈境胡同站、西四站、平安里站、新街口西站、西直門站、動物園站、國家圖書館站、魏公村站、人民大學站、海淀黃莊站、中關村站、北京大學東門站、圓明園站、西苑站、北宮門站、安河橋北站。 |
北京捷運大興線 | 2010年12月28日 | 青綠色 | 22.51千米 | 沿線共設11座車站,分別是新宮站、高米店北站、高米店南站、棗園站、清源路站、黃村西大街站、黃村火車站、義和莊站、韓園子站、天宮院站。 |
北京捷運5號線 | 2007年10月7日 | 洋紅色(紫色偏紅) | 27.6公里 | (從南向北)宋家莊、劉家窯、蒲黃榆、天壇東門、磁器口、崇文門(換乘2號線)、東單(換乘1號線)、燈市口、東四、張自忠路、北新橋、雍和宮(換乘2號線)、和平里北街、和平西橋、惠新西街南口(換乘10號線)、惠新西街北口、大屯橋東、北苑路北、立水橋南、立水橋(換乘13號線)、天通苑南、天通苑、天通苑北 |
北京捷運亦莊線 | 2010年底 | 洋紅色(紫色偏紅) | 23.2公里 | 14座車站:宋家莊、紅寺(南四環)、小紅門、舊宮東、亦莊橋(亦莊)、亦莊文化園(商城)、隆慶街、榮京東街(榮京街)、榮昌東街(榮昌街)、同濟南路、經海路、次渠南(垡渠路)、次渠、亦莊火車站 |
北京捷運6號線 | 預計全部工程2015年完工 | 粉色 | 41.74公里 | 全線共設站點28座,其中有13座換乘站。規劃中的28座車站分別為:五路站、花園橋站、四道口站、百萬莊站、展覽路站、車公莊站、平安里站、西什庫大街站、地安門站、東皇城根站、東四站、朝陽門站、東大橋站、呼家樓站、金台路站、星火路站、青年路站、褡褳坡站、黃渠站、常營站、草房站、物資學院站、北關環島站、新華大街站、玉帶河大街站、未來世界站、東部新城站、東小營站。 |
北京捷運7號線 | 2014年 | 金黃色 | 23.9公里 | 作為連線北京西站的首條捷運線路,起點位於西站,線路出西站後沿羊坊店南路向南至廣安門外大街轉向東,沿兩廣路經廣安門等區域,線路穿過東四環在化工二廠東側轉向南,沿垡頭西路向南至垡頭南路,在焦化廠設定終點站。 |
北京捷運8號線 | 奧運支線:2008年7月19日 | 淺綠色(奧運支線暫為正綠) | 綠色 | 奧運支線已經於2008年7月19日正式通車。共設四座車站,從南向北分別為北土城站、奧林匹克中心站、奧林匹克公園站和森林公園站。 8號線二期:南段 北土城、安華橋、黃寺、鼓樓大街、後海、南鑼鼓巷、美術館東街;北段 森林公園南門、林翠路、永泰、西三旗南、西三旗、霍營、霍營北、龍錦苑、回龍觀北、朱辛莊 |
北京捷運9號線 | 2010年年底 | 紫色 | 16.5公里 | 起點設在豐臺區的郭公莊,沿萬壽路南延向北,從豐臺火車站東側穿過並一直向北至廣安路路口右轉,並沿廣安路向東,下穿六里橋,至羊坊店路左轉再向北,穿過北京西站以及玉淵潭公園,沿首都體育館南路繼續向北,過長河橋後至終點站白石橋站與4號線銜接。 |
北京捷運房山線 | 2015年 | 紫色 | 24.79千米 | 房山線沿線共設車站11座,其中房山區域內共設車站9座,分別是:蘇莊大街站、南關站、東楊莊站、大學城站、理工大學站、廣陽城站、長陽西站、長陽鎮站、稻田站。豐臺區區域內共設車站2座:世界公園站、郭公莊站。房山線在東沿村附近設有停車場一座。 |
北京捷運10號線 | 一期通車:2008年7月19日 | 天藍色 | 32.9公里 | 一期:巴溝;蘇州街;海淀黃莊;知春里;知春路;西土城;牡丹園;健德門;北土城;安貞門;惠新西街南口;芍藥居;太陽宮;三元橋;亮馬橋;農業展覽館;團結湖;呼家樓;金台夕照;國貿;雙井;勁松; |
北京捷運13號線 | 2003年1月9日 | 藤黃色(不叫橙黃) | 40.5千米 | 設西直門站、大鐘寺站、知春路站、五道口站、上地站、西二旗站、龍澤站、回龍觀站、霍營站、立水橋站、北苑站、望京西站、芍藥居站、光熙門站、柳芳站、東直門站共16座車站。 |
北京捷運14號線 | 2015年 | 淺粉色 | 45.9公里 | 這是北京目前規劃和建設的最長的一條捷運線路,西起豐臺區永定河西側張郭莊附近,向東、北經崇文、朝陽兩區,止於善各莊。14號線一期工程為東河延路至廣渠路,全長約30公里,共設車站22座,有望在2012年建成通車。 |
北京捷運15號線 | 2012年 | 深紅色 | 45.8公里 | 22座車站:西苑,圓明園,雙清,六道口,北沙灘,奧林匹克公園,安慧北里,大屯路東,指揮中心,望京西,望京,望京東,來廣營東路,香江北路站,孫河,新國展,新國展北,後沙峪,南法信,順西路,府前街,河東 |
北京捷運17號線 | 藕荷色(類似灰色) | 該線屬於尚未明確的線路。北起牛欄山,向南在天竺附近和機場線匯合,共用軌道至東直門站,沿小街向南穿過北京站,終點廣渠門。其中共用段將會採取偽快慢車的方式,由L1負責大站,17號線負責小站。 | ||
北京捷運機場線 | 2008年7月19日 | 藕荷色(類似灰色) | 27.3公里 | 全線共設東直門、三元橋、2號航站樓和3號航站樓4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