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輝[京胡演奏家、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師]

劉正輝[京胡演奏家、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師]

劉正輝,中國戲曲學院京胡演奏家,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師,1958年4月2日,農曆戊戌年二月十四日生,北京人,12歲開始學習京胡,先後拜著名琴師萬瑞興、黃金陸和袁慶芬為師,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風雷京劇團擔任京胡伴奏。入選2014年度中國民族樂器十大製作師。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演出照 演出照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他為著名銅錘花臉楊燕毅操琴,先後在京、津、滬、哈爾濱、濟南等地演出了《包龍圖》、《鍘判官》、《鎖五龍》、《斷密澗》、《龍鳳閣》、《尉遲恭》等裘派名戲,由於他出色的伴奏,深受觀眾的喜愛,初為“綠葉”的他,便在一批青年專業琴師中脫穎而出。

京劇藝術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汲取新的藝術養料,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劉正輝對此深信不疑,他對京劇音樂

生活照 生活照

敢於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1987年,劉正輝在京劇界首開先河,把電聲樂器融入傳統京劇曲牌之中,成功地錄製了自己編曲、自己操琴的京胡演奏 專輯——《京劇曲牌輕音樂》,於當年發行了3.5萬盒,這在京劇磁帶的發行史上是空前的,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眾多媒體紛紛予以報導和播出,其中的一曲《盼》,他把滿腔激情注入琴弦,奏出深沉婉轉、如泣如訴的盼歸思親曲,藝術地再現了海峽兩岸炎黃子孫思念、企盼親人團圓的主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編輯周佳悅說:“劉正輝的這首《盼》,我們用兩套節目,在兩天的時間裡就安排了九次向台灣廣播,該台的《午間半小時》節目專題記者張敏還登門採訪,並在該節目中播出。《京劇曲牌輕音樂》的出版,使劉正輝成功地嘗試了讓京胡這件古老的伴奏樂器走向前台承擔獨奏樂器的願望。

琴師

1987年,劉正輝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教師樂隊任琴師,為言派傳人劉勉宗操琴,一次劉勉宗在人民劇場演出言派名劇《臥龍弔孝》,他演奏的胡琴不時博得觀眾陣陣喝彩和掌聲,演出結束了,演員出來謝幕後,觀眾仍不肯離去,不少觀眾高呼:胡琴,胡琴,原來觀眾是要見這位用琴聲吸引他們的琴師的“真面目”,台上人找了他好半天也沒找到,原來藏到衛生間裡,直到團長丁振春把他拽到前台謝幕時,觀眾才結束喊聲,給以一片熱烈的掌聲。中國戲曲學院排演小生戲《評雪辯蹤》時,他為該劇操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高玉倩稱讚說:“這小伙子樂感好,胡琴拉的很有靈氣,他的伴奏可以使台上演員的長處得已充分發揮”。

北京京胡研究會

1991年十月為振興京劇事業,劉正輝倡議成立了北京京胡研究會,名譽會長是李慕良先生,燕守平先生任會長,劉正輝任秘書長,在成立大會上,原文化部部長周巍峙、王濟夫副部長到會祝賀並講話。1994年劉正輝創出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右手功力的快速練習法——《京胡鐵棍功練習法》,並製成專輯教學音帶出版發行。1996年由北京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劉正輝京胡演奏的《京劇卡拉OK曲庫》大全。

琴技

多年的舞台實踐,使劉正輝如魚得水,琴技突飛猛進。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根據胡琴運弓特點恰好符合“兩點一線”的槓桿原理,在吸收和總結了前輩們操琴練功的基礎上,創立了“京胡鐵棍功練習法”,這種方法在北京電台《戲迷天地》節目播出後,深受戲迷朋友們的喜愛,而後由北京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京胡鐵棍功練習法》教學磁帶。1996年他主講的《京胡教學與欣賞》被錄製成錄像帶,並製成N製版本由香港一家傳媒中心推向海外發行。2000年歲末,劉正輝編寫的《京胡演奏教程》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他30年操琴實踐的結晶,更是他在京胡演奏理論研究方面的厚積薄發之作,該書第一次發行就高達1萬冊,創下同類題材發行的最高記錄。

京胡製作

正當操琴技藝日臻精湛純熟的時候,劉正輝又迷上了京胡的另一個世界——京胡製作。如果說琴師與演員之間的關係是“綠葉”與“紅花”的關係,那么,制琴師與琴師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把上好的胡琴可以為琴師在舞台上添彩增色。木匠兒善玩斧鑿,兵家子早識槍刀,是環境使然。姻緣使劉正輝與制琴結下不解之緣。1984年與戀人許京梅締結良緣後,他一有空兒就扎到其岳父——京胡製作大師許學慈的制琴房,看許老做琴,一把精美的胡琴他會痴痴地看上許久,愛不釋手,平時的耳濡目染使他對製作胡琴發生了日益濃厚的興趣,不久,許老就收下這位濃眉大眼、虛心好學、身份特出的徒弟,言傳身教。寒來暑往,這個小徒弟一學就是十餘年,太多的專注,太多的忘情,使他從不感到厭倦,這十餘年的苦學,使他由一名專業琴師又轉變成為一名專業制琴師,為他後來“正輝京胡”品牌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做京胡要知竹性

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做京胡要知竹性。制琴過程好比人與竹對話,一把好琴應能達到人竹合一,即富於靈性。從民族樂器專業製作者的角度看,京胡製作難度最大,要求最高。不像木製樂器使用的材料相對穩定,而京胡所用的材料大都由竹子構成,由於天然生成尺寸大小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制琴者更要精心的選材和準確地計算。一把看似平常的京胡要達到理想的發音是很難的,就象國畫中的大寫意,線條雖簡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京胡製作看似簡單,其中卻包含著許多深奧的技巧。他深諳箇中三味。敏而好學又善思考的他,特別注重京胡發音質量的關鍵——最佳共振,共振好,共鳴就好,發音也最佳,反之就差。受我國古代編鐘的啟發和物理振動原理,他總結出一套樂器發聲規律:長者出低音,短者出高音;大者出低音,小者出高音;薄者出低音,厚者出高音。他說:“一把好的京胡,必須在材料、質地、調門、工藝外觀及音色、音質、音量、振動靈敏反應及下把音位等都俱佳的情況下,方可稱得上“上乘”的京胡”。

穩定性

為了製作這種好胡琴,在傳統制琴的基礎上,他把材料學、物理學、力學、發聲學等有關知識融於一體,對京胡製作在筒擔角度方面、筒眼斜坡度大小方面、選用毛竹的部位方面、烤筒子及擔子火候方面等,均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製作風格,使京胡製作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原北京民族樂器廠工程師、現北京樂海民族樂器廠顧問樊汝武對劉正輝製作的琴是這樣評價的:“他在繼承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許多革新,精湛的工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特別注重擔子與筒子的最佳化組合和琴筒鞔皮的調門準確性,從而保證了胡琴的音質、音色、音量和下把音位的穩定性”。

恆溫烤箱

值得一提的是,劉正輝在傳統烘烤琴桿、琴筒的基礎上自製了恆溫烤箱,這道新增的工序能使琴桿、琴筒中的水分有效均勻的揮發,為組裝成一把音色優美的胡琴創造了良好的發音條件。不論是專業的、業餘的琴手,凡使用過劉正輝製作的胡琴,其結論都是驚人的一致:共鳴好,下把位音好,音美而有靈性;不少專業琴師對他的評價:劉正輝是專業琴師,通曉五音六律,在製作胡琴時自然深曉發音之“道”。也許正是這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使他把對京胡音樂的理解潛移默化地融會貫通到制琴技藝之中了,猶如如虎添翼。

革胡發明家

革胡發明家劉正輝在工作 革胡發明家劉正輝在工作

劉正輝發明的“環保人造仿生皮暨人造蛇皮”結束了我國幾百年來使用蟒蛇皮製作民樂胡琴的歷史,使大量蟒蛇免遭宰殺。這一發明在2009年的“第三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上獲得金獎。

劉正輝是中國戲曲學院的京胡演奏家,也是中國民族樂器製作大師。今年,他的又一發明“民族樂器革胡”(低音胡琴)再次報名參加了由北京發明協會和職工技術協會等單位舉辦的“第十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

“第十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結果將在2016年上半年揭曉,劉正輝期待著革胡的研製能再創佳績,更期待在民樂演奏的舞台上展現的是完整的中國元素。

事業成就

稱讚

旅日華人京胡演奏家吳汝俊使用的胡琴、青年演奏家王彩雲使用的胡琴、包括民樂界二胡演奏家宋飛、姜克美、柏淼都使用過劉正輝製作的京胡、京二胡。1997年文化部特聘他為樂器改革專家組成員,作為評審曾多次參加全國樂器改革的論證工作,他是當年文化部科技司舉辦的科技項目論證會上最年輕的一位專家。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題詞稱讚劉正輝:“巧手制來奪魂器,誠心再創世間琴”;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著名漫畫家李濱聲和著名藝術家王鐵成等也為他題字或作畫,以示友情。

歷程

1999年“中華錦繡”畫報第十七期“休閒時空”欄目用一個版面刊出了劉正輝製作的“極品京胡”。2000年一月“中國京劇”雜誌在新千年到來之際,發表了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張瑞齡題寫琴名的四把名琴“白龍盤柱”、“陰陽截然”、“蒼天林海”、“一線通天”。

2000年劉正輝編著的《京胡演奏教程》一書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並多次再版。

2001年四月《中國文化報》“新風情”專題攔目特別報導了劉正輝的京胡製作藝術——記京胡製作專家劉正輝。

2002年劉正輝被聘為北京樂器學會副會長。2002年中央電視台三台第六輯“走進幕後”中的“京城民間藝術”專題欄目採訪、介紹了劉正輝的制琴新工藝。

2002年12月台灣“弘報”對劉正輝進行了專題報導;題為:劉正輝的京胡情結。2003年劉正輝被聘為中國樂改學會常務理事。

2004年劉正輝被選為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副會長。2004年九月《今日中華》畫報人物線上專欄,用大篇幅的報導,介紹了題為:正聲名盛世、輝樂佐三才——訪學者型琴師劉正輝的制琴藝術。

2005年劉正輝在北京戲曲博物館舉辦的全國首屆京胡展,不僅讓京劇愛好者了解了京胡製作史,同時又近距離地欣賞到他製作的精品京胡,有“芝麻花”、“玉帶節”、“龍盤竹”、“維納斯”、“一線天”、“十八羅漢”等原生態京胡,還有:根雕、仿生皮、肖像、臉譜、腰掛等系列工藝京胡。使人們看到的京胡已不僅是一件普通樂器了,同時又是極具收藏價值的工藝品、藝術品。

2005年他又推出了多年潛心研製的、能替代真蛇皮的環保型產品——仿生皮京胡,在文化部與中國樂器協會舉辦的主題為“樂器·藝術·科技”第三屆國際演藝設備與科技論壇上進行展示並獲得好評。與此同時他又推出了自行研製的環保型京胡“松香熱化器”、“仿生皮京胡”、“京胡鐵棍弓”,已獲得國家專利。2006年他又錄製了CD糟,在“中國京劇流派名段伴奏大全”中擔任言派的京胡演奏。

活動年表

1987年,農曆丁卯年:劉正輝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教師樂隊

劉正輝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教師樂隊任琴師,為劉勉宗操琴。

1988年,農曆戊辰年:《京劇曲牌輕音樂》出版

本年中旬,劉正輝錄製並演奏了《京劇曲牌輕音樂》,他將傳統曲牌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從而擴大了欣賞京劇曲牌的群體,這是我國首次把京胡與電聲樂隊巧妙結合的專業音帶。

1991年10月,農曆辛未年:北京京胡研究會成立

為振興京劇事業,劉正輝倡議成立了北京京胡研究會,名譽會長是李慕良先生,燕守平先生任會長,劉正輝任秘書長,在成立大會上,原文化部部長周巍峙、王濟夫副部長到會祝賀並講話。

1994年,農曆甲戌年:《京胡鐵棍功練習法》出版

劉正輝創出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右手功力的快速練習法——《京胡鐵棍功練習法》,並製成專輯教學音帶出版發行。

1996年,農曆丙子年:《京劇卡拉OK曲庫》出版

北京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出版《京劇卡拉OK曲庫》大全,由劉正輝京胡演奏。

1996年,農曆丙子年:《京胡教學與欣賞》出版

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京胡教學與欣賞》,劉正輝編著,這是我國第一套京胡教學錄像帶,並製成N製版本由香港一家傳媒中心推向海外發行。

2000年,農曆庚辰年:《京胡演奏教程》出版

劉正輝編著的《京胡演奏教程》一書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這是他30年操琴實踐的結晶,更是他在京胡演奏理論研究方面的厚積薄發之作,該書第一次發行就高達1萬冊,創下同類題材發行的最高記錄,並多次再版。

2005年,農曆乙酉年:全國首屆京胡展舉辦

劉正輝在北京戲曲博物館舉辦全國首屆京胡展,不僅讓京劇愛好者了解了京胡製作史,同時又近距離地欣賞到他製作的精品京胡,有“芝麻花”、“玉帶節”、“龍盤竹”、“維納斯”、“一線天”、“十八羅漢”等原生態京胡,還有:根雕、仿生皮、肖像、臉譜、腰掛等系列工藝京胡。使人們看到的京胡已不僅是一件普通樂器了,同時又是極具收藏價值的工藝品、藝術品。

2006年9月10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十八日:劉正輝贈魏震山京胡

劉正輝和魏震山通話,並贈送京胡一把。魏震山說:“這體現出了劉正輝先生對京胡藝術熱愛,和京胡藝術的無限憧憬。”

2006年9月20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八日,9時:劉正輝在湖廣會館舉辦京胡演奏會和京胡講座

劉正輝在北京湖廣會館舉辦京胡演奏會和京胡講座,深受觀眾好評。

盤點京劇琴師

京劇演出前,在打字幕時,除打出什麼演員扮演什麼角色之外,還有琴師和鼓師的名字是必須示之於眾的,稱之為“操琴”與“司鼓”,可見這兩個行當的崇榮地位。本任務走近京劇琴師。完善本任務人物詞條,要求從個人簡介、藝術生平、藝術特色、主要作品、藝術影響等方面完善詞條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