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列夫·托洛茨基(1879—1940),原名列夫·達維多維奇·布朗斯坦,蘇聯時期著名政治家,列寧(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楊諾夫)最親密的戰友,紅軍的締造者,第四國際領導人,聯共(布)黨內反對派,所謂“托派份子”首領。1917年8月,擔任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十月革命勝利後,先後擔任外交人民委員、海陸軍人民委員、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
由於和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史達林政見不合,受到迫害,被蘇共宣布為叛徒、賣國賊,最終亡命天涯:在1927年被開除出黨,1929年被驅逐出國,1932年被剝奪蘇聯國籍。1938年在巴黎組織第四國際(社會主義革命黨),反對第三國際。1940年被暗殺於墨西哥城。
他的思想的影響是巨大而廣泛的,不但在蘇聯共產黨內部,而且世界各國共產黨內也有人支持他的觀點。然而,在可以以思想和言論定罪的不民主的專制統治下,他的觀點成為了對他人進行政治鬥爭、政治迫害的辮子。
他在著作《不斷革命》寫道“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範圍內完成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有當新社會在我們整個星球上獲得最後勝利之後,社會主義革命才會完成”,“在孤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下,各種國內外矛盾必然隨著成就的增加而增加。 曾讓全世界無數工人景仰的紅色宮殿克里姆林宮,在冬日的蒼茫中顯得蕭索和暗淡,現在讓人回憶到的更多是專制、陰謀和罪行 如果無產階級國家繼續處在孤立的地位,它最後必然成為這些矛盾的犧牲品。”正是這個觀點使他和史達林產生了重大分歧。"
二十世紀末期,社會主義在東歐的實驗相繼遇到了挫折和失敗,而中國、朝鮮、越南、古巴等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受到了國內外不同程度的敵視,這一切是否印證托氏的觀點?
輸出革命是不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專利?資產階級在革命獲得了成功之後,是不是也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輸出”,而擴大市場、輸出資本、占領殖民地等是不是它的客觀表現形式?舉個具體例子,拿破崙在主觀願望上也許並不打算在全世界推行資本主義制度,只是想為鞏固和維護法國資產階級的統治,為法國資產階級獲取更的大利益,他在這種要求的驅使下進行了戰爭,客觀上打擊了各國封建制度、削弱了封建勢力,這是不是在客觀上達到了“輸出”革命的效果?
不斷革命(節選
)
(蘇聯)托洛茨基
一、民主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不斷性”;
在帝國主義時代,落後資產階級國家的民主任務可以直接導致無產階級專政,而無產階級專政則可以把社會主義任務提上日程。傳統的觀點認為,通向無產階級專政的道路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民主制時期;不斷革命論則肯定,落後國家通向民主制要經過無產階級專政。因此,民主制不是在十年之內停滯不前的制度,只不過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直接序幕。兩者由一條牢不可破的鏈條互相聯結在一起。在民主革命和社會的社會主義改造之間存在著革命發展的不斷性。對於資產階級發展較遲的國家,特別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來說,民主革命的勝利只有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才有可能,而無產階級作為民主革命的領導者取得了政權以後所實行的專政,必然立即面臨著深刻地侵犯資產階級所有權的各項任務。這樣民主立即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從而成為不斷革命。
不斷革命不是無產階級孤立地來一次跳躍,而是整個民族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進行改造。在民主革命中,不僅土地問題而且民族問題都給落後國家中的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安排了一個特定的角色,更不能擔任領導的角色。無產階級必須領導農民進行民主革命。沒有無產階級同農民的聯盟,民主革命的任務就不可能解決,甚至不可能認真地提出。無產階級和農民的革命聯盟,只有這組織為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政治領導下才有可能實現。這也就是說,民主革命只有通過以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聰明為基礎並且首先解放民主革命的所有任務的無產階級專政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二、社會主義革命的“不斷性”
一切社會關係都是不能確定的長時期內和經常不斷的內部鬥爭中得到改造的。社會繼續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性質。改造的每個階段都直接從前一個階段產生出來。這個過程必然帶有政治性質,就是說,它是通過改造中的社會的各種各樣的集團之間的衝突來發展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不是革命的完成,而是革命的開始。無產階級作為民主革命的領導者取得政權後,必須採取不斷革命的策略,為政權鬥爭到底,向愈來愈激進的社會改革過渡。於是,它不得不把階級鬥爭推進到農村去,這就必然會面臨同深刻地侵犯資產階級所有制有密切關係的任務,就必然會遭到一些農民的反對。因此,無產階級在它剛剛實行統治的時刻,就必須從農村的窮人和富人之間、農業無產階級和農業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中尋找支持。
社會主義建設只有在民族範圍和國際範圍展開階級養鬥爭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在資本主義關係在世界舞台上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這種鬥爭必然要引起爆炸,即在國內引起內戰,在國外引起戰爭,這就包含著社會主義革命本身的不斷性質。
三、國際革命的“不斷性”。
社會主義是在一國開始的,但不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完成。在一國範圍內維持無產階級革命只能是暫狀態——儘管像蘇聯經濟所表明一種長期的暫狀態。在孤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下,各種國內外矛盾必然隨著成就的增加而增加。如果無產階級國家繼續處在孤立的地位,它最後必然成為這些矛盾的犧牲品。擺脫這種狀態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先進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勝利。因此,世界革命是一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必要前提。
一般說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自己的民族界限以內建設社會主義,因為已經超出民族疆界的高度發展的生產力是抵制在國有化一樣。只有通過國際革命才能解決這些矛盾。由於世界性分工,蘇聯工業對於外國技術的依賴等等,這一切使得任何一個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成為不可能的事,而企圖在民族範圍內實現經濟所有部門的完全平衡,就是尋求反動的空想。
簡言之,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範圍內完成是絕對不可能的。它在民族舞台上開始,應當立即擴展到幾個國家的舞台上,進而迅速發展到世界舞台上。這樣,社會主義革命就成為一種在更新和更廣泛的意義上的不斷革命;只有當新社會在我們整個星球上獲得最後勝利之後,社會主義革命才會完成。在一個無產階級由於進行了民主革命而掌握了政權的國家,專政和社會主義的未來命運歸根到底不僅取決於本國的生產力,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國際社會主義革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