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9年

公元前479年

公元前479年為(東)周敬王四十一年,是中國春秋爭霸時代。也是魯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踐十八年、吳夫差十七年。

大記事

(圖)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地圖

陳國滅亡
春秋時期中國有諸侯國眾多,有周、、晉、、宋、衛、陳、蔡、曹、鄭、等。《史記·陳杞世家》記載,武王克商後,求帝舜後裔,找到了媯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祖祀,稱胡公。陳國故都位於今河南淮陽縣城關。
春秋早期,陳桓公有寵於王,鄭莊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陳國還參加宋、蔡、衛等國的伐鄭,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陳桓公死後,陳國內亂,陳宣公時才趨於平穩。這時期齊國稱霸,陳國多次參加齊桓公主持的諸侯會盟,陳與齊、魯強國關係和諧。齊桓公之後,楚國加快北上爭霸的步伐。公元前637年楚伐陳國,陳被迫依從強楚,後曾跟隨楚國圍宋攻晉。城濮之戰後,國興盛,楚國受挫,陳國又依附於晉。陳國夾在晉、楚之間艱難的生存,時常遭受侵犯。從陳靈公開始,陳國歷經三次內亂和亡國之禍,國勢日趨衰敗。陳國的後一百餘年間,多數時間是依附於楚國的一個傀儡國。楚弱時又順從於晉、吳。公元前598年楚莊王趁陳內亂滅陳,置為縣,不久又復封。公元前534年,陳國又因爭立而內亂,楚靈王使公子棄疾滅陳為縣。公元前429年楚平王奪得王位後,為籠絡人心,再次使陳復國。公元前478年,依附於吳的陳國,在楚國公孫朝率領的楚師攻伐下,於公元前479年終於亡國。 從上述陳國的變遷說明,陳國雖然遭受幾次滅國之災 ,但到公元前479年才真正亡國,成為楚國的疆域。

(圖)公元前479年古波斯帝國疆域圖

普拉提亞戰役
波斯帝國為了西侵掠地,一開始便以雅典為主戰場,與希臘城邦之間展開了一場曠時持久的戰爭。公元前492年波斯開始進攻希臘本土,史稱“希波戰爭”。戰爭繼續綿延了43年。
從公元前6世紀後半期興起後,波斯帝國就一意西侵,於公元前546年滅了小亞細亞的強國呂底亞。這時波斯侵入希臘,希臘各城邦的應戰帶有自衛和反侵略的性質。愛奧尼亞希臘城邦的反抗被撲滅以後,波斯便藉口雅典和愛勒特里亞曾出兵援助米利都,要對之進行“懲罰”。公元前480年,當波斯國王薛西斯親率海陸大軍再度侵入希臘時,雅典的實力已較過去更為加強,希臘各城邦也比較團結,共有三十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斯巴達統率希臘聯軍,雅典則是聯軍的實際組織者。雖然帖撒利亞、底比斯等城邦對波斯妥協歸附,但由於雅典、斯巴達、科林斯等主要城邦皆已參戰,仍可說這是希臘人空前未有的抗拒外侮的大聯合行動。
波斯陸軍由溫泉關南下,很快攻入雅典,雅典居民已事先全部撤離。泰米斯托克利則設計引誘波斯海軍進入海面狹窄的薩拉米灣,選擇有利地點進行決戰。此役雅典幾乎全殲波斯海軍,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奠定了希臘人勝利的基礎。“薩拉米”一役之後,薛西斯即率主力退回亞洲,但在希臘半島上還留有一支陸軍。次年,即公元前479年,這支陸軍又在比奧提亞的布拉底為希臘聯軍擊潰,殘餘部分被迫退出希臘。與此同時,在小亞細亞的米卡爾海角,雅典海軍又殲滅波斯海軍的殘餘,小亞細亞和附近島嶼的希臘城邦陸續獲得獨立。戰爭的第一階段終以波斯侵略的徹底失敗而結束。

逝世

(圖)公元前479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稱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見孔子思想之偉大。

(圖)白氏七賢像  楚王白公勝(中) 大詩人白居易 (左二) 唐宰相白敏中(右一) 白氏七賢像 楚王白公勝(中) 大詩人白居易 (左二) 唐宰相白敏中(右一)

白公勝
白公勝(?─公元前479年) 春秋末期楚國大夫,楚太子建之子,楚平王嫡孫。楚太子建攜家出逃至鄭國。不久,其父為鄭人所殺,又由鄭國逃奔到吳國。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勝回國。封在白地(今河南息縣東),號白公。欲伐鄭報仇而未能,遂恨楚之君臣,暗中積極爭取民眾,凖備奪權。
公元前479年6月,吳國攻打楚慎邑(今安徽穎上北),白公勝率軍在慎邑擊敗來犯的吳軍,繳獲大批軍械輜重。同年7月,以獻戰利品為名,帶兵入郢,殺楚國大臣子西、子期,劫走楚惠王,史稱“白公之亂”,欲立子閭為楚王,子閭不肯接受王位,被殺。隨後,楚國大臣公子高(沈諸梁)聞白公勝作亂,率方城外之軍前來鎮圧。由都城北門而入,率軍打敗白公勝,白公勝逃到山中,自縊而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