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詩四家

元詩四家

元詩四家是指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四人。他們的詩歌典型地體現出當時流行的文學觀念和風尚,所以備受時人稱譽。四人的詩歌創作,在題材內容上大致相同,藝術上也比較相近。

虞集

“元詩四大家”中最優秀的詩人是虞集。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

他擅長律詩,無論是五律還是七律,都寫得格律嚴謹,隸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渾融,風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寧知漢祚移。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這是元詩中少見的名篇。詩人把深沉的歷史感慨溶進嚴整的藝術形式中,沉鬱蒼勁,感人至深。虞集雖然宦途比較順達,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鄉歸老田園。他的《風入松》詞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這種意境也常出現在他的詩中。杏花春雨本用陸游詩意而加以翻新。據說和他同時的詩人陳旅、張起岩都很欣賞這首詞,而當時機坊還把它織在羅貼上,作為藝術品供人賞玩。

虞集的詞作今存20幾首,大都敘述個人閒愁情思,缺乏社會生活內容,景物描寫亦平平無特色。虞集的散文多數為官場應酬文字,頌揚權貴,倡導理學。當時宗廟朝廷的典冊,公侯大夫的碑銘,多由他撰寫。但也有一些書信傳記文章,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情。如《陳□小傳》寫宋代進士陳□守常州以身殉城的事跡,褒揚其忠義。又如《答劉桂隱書》對劉氏不出仕,十分稱賞,讚揚劉"霜降冰涸而松柏後凋,沙礫汰除而黃金獨耀"。這裡對忠於趙宋王朝的人物的歌頌和他在詩歌中流露的民族意識是相通的。

虞集還有一些散文表現他的政治理想和對社會人情物理的深刻體會。《海樵說》著重闡明"大烹以養賢,推之使天下皆得其養"的道理,《醫說賜易晉》強調醫生應有仁愛的心腸,等等。著有《道園學古錄》50卷。

楊載

楊載的詩風勁健雄放,主要體現於七言歌行,其律詩則以諧婉見長。范梈最長於歌行,詩風豪放超邁又流暢自如。他的五律專學杜甫,頗有杜詩沉鬱凝鍊之風。如《京下思歸》:

黃落薊門秋,飄飄在遠遊。不眠聞戍鼓,多病憶歸舟。甘雨從昏過,繁星達曙流。鄉逢徐孺子,萬口薄南州。

揭傒斯的詩以清婉流麗見長,有些作品則質樸無華,別有寄託。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此詩暗諷蒙古統治者一面掠奪南人的財富一面又歧視南人的行徑,是元代中期罕見的諷刺之作。

范梈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員、詩人。字亨父,一字德機,人稱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歷官翰林院編修、海南海北道廉訪司照磨、福建閩海道知事等職,有政績,後以疾歸。其詩好為古體,風格清健淳樸,用力精深,有《范德機詩集》。

范梈生於宋度宗鹹淳八年(1272),父早逝,母親熊氏為培養范梈不另嫁。少聰穎,過目成誦,善詩能文,作文師宗顏延年、謝靈運。大德十一年(1307)作客京師,馳名於朝廷官吏之間,御史中丞董士選聘為家庭教師。由朝臣推薦為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任滿後,由御史台提升為海南海北道廉訪司照磨(職官名稱)。在任時,不畏風寒瘴癘,巡歷偏遠地區,興學教民,審理冤錯積案,頗有政聲。並用自己的文筆為百姓疾苦鼓與呼,如福建文繡局常借給皇上繡衣袍為名,隨意徵集老百姓家的女子無償地當繡花工,范梈寫了一首詩,揭露文繡局的腐敗,廉訪司拿去向上報告,很快取締了文繡局。自己則不謀私利,粗茶疏食,淡泊如水。翰林學士吳澄說:“若亨父,可謂獨立特行之士矣。”旋遷江西湖東道。隨後,又由御史台提升為福建閩海道知事。范梈對母親十分孝順,在外做官,不能侍奉年老多病的母親,多次上書朝廷請辭回家,沒有得到批准。天曆二年(1329),朝廷任范梈為湖南嶺北道廉訪司經歷,范梈因母親病重拒不赴任,回到家鄉清江母親的身邊。這一年,范母病亡,他十分悲痛,抑鬱成疾,於次年10月病逝,終年59歲。吳澄為其撰寫碑文,把他比作東漢時的梁鴻、張衡、趙壹、酈炎等一批正直的君子。 范梈的散文學秦漢,其詩好為歌行古體,學顏延年、謝靈運,但多趣而高妙。他的詩多寫日常生活和朋友來往應酬。但也有一些作品涉及社會現實,如《閩州歌》描寫了民間疾苦,《社日》也寫了社會習俗。在風格上比較多樣,而以沖淡閒遠為時人所稱道。虞集稱他的詩:“如唐臨晉帖,終未逼真。”。]揭傒斯《范先生詩序》則說他的詩“如秋空行雲,晴雷卷雨,縱橫變化,出入無聯。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嶙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群,四顧無人,一碧萬里,差可仿佛耳。” 後人則說“徯斯之語雖務反虞集之評,未免形容過當。然梈詩格實高,其機杼亦多自運,未嘗規規刻畫古人,固未可以‘唐臨晉帖’一語據為定論矣。”范梈詩中有一些句子,如“雨止修竹閒,流鶯夜深至”(《蒼山感秋》)。他自己非常得意,也得到吳師道、陳旅等人的稱賞。他有些詩,如《看東亭新筍》,寫得自然而有新意。  著有《燕然》、《東方》等稿20卷,後人輯為《范德機詩》、《木天禁語》兩書傳世。《范德機詩》共7卷,輯詩557首,詩題中多用“訪、題、贈、寄、和、謁、奉、悼、省親、書懷、詠古、登山、臨水……?之詞,內容多為描寫個人日常生活及應酬之作,但也有部分表達了他處世的廉正態度。范詩的絕句、律詩有唐詩特色,具樂府味道,風格多樣,語言洗鍊,意境清奇,時人評說:“范詩如絕色婦人,說盡脂粉,與人鬥妍,故無有及之者。《木天禁語》為詩話,論詩講究篇法、句法、字法、氣象、家數、音節,謂之六關(四庫集要稱此書為偽托)。

揭傒斯

(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家貧力學,大德年間出遊湘漢。延佑初年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後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館,諡文安,著有《文安集》,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冊,多出其手。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 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為文簡潔嚴整,為詩清婉麗密,虞集稱其“如美女簪花”。即便社會地位、生活環境改變之後 ,對下層人民的疾苦並未忘懷,形諸於詩文的仍然不少。在《送劉以德赴化州學政序》中有“旬宣之道未盡,廉恥之化未興,詬病之風未除,職教之徒臃腫腆腮”之句。在《送吏部段尚書赴湖廣行省參政二十韻》詩中寫道“五嶺纏妖欞,三湘困繹騷。罷氓貧到骨,文吏細吹毛。麟鳳飢為腰,鷹鶓飽在僚。”《千頃堂書目》載有《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明初已缺十三卷。尚存古代全集本有三種:《四庫全書》本(十四卷)、《四部叢刊》本(十四卷,又補遺詩一卷)、《豫章叢書》本(十八卷)。1985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編輯出版了《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的《漁父》、《高郵城》、《楊柳青謠》、《秋雁》、《祖生詩》、《李宮人琵琶引》等詩,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現實社會生活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是《秋雁》詩,別有寄託,寫出了當時民族間的矛盾。誠如《至正直記》說:“揭曼碩題雁,蓋譏色目北人來江南者,貧可富,無可有,而猶毀辱罵南方不絕,自以為右族身貴,視南方如奴隸,然南人亦視北人加輕一等,所以往往有此誚。”揭傒斯還有一首《女幾浦歌》,用民歌體描寫大孤山下的船民,不管風浪如何險惡,總是無所畏懼,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剛毅勇敢。  揭傒斯的散文多宣揚封建倫理思想,但也有一些可讀的作品。如《與蕭維斗書》、《送李克俊赴長興州同知序》,都認為“獨善其身”不是一個政治家的風度。《浮雲道院記》、《胡氏園趣亭記》,反映出一種封建時代文人的閒適情趣。歐陽玄《豫章揭公墓志銘》說,揭傒斯“文章……正大簡潔,體制嚴整。作詩長於古樂府,選體、律詩長句,偉然有盛唐風”。

歷史評價

元詩四大家他們都是當時的館閣文臣,因長於寫朝廷典冊和達官貴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其實他們的創作成就並不高,不但不能與前代詩壇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詩壇上也並不一定是最優秀的詩人。明人胡應鱗評此期詩風特徵,“皆雄渾流麗,步驟中程。然格調音響,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創新規。視宋人藻繪有餘,古淡不足。”(《詩藪》外編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藝術共性。當然,“四大家”的藝術風格同中有異,各人也還有一些自己的特徵,這是他們超過當時其他詩人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