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服名

武家的男童十二歲就算成年,要習文學武做個正經的男子漢,所以滿十二歲時舉行元服禮(不一定都在十二歲,可能稍早或稍晚,像家康本身大約十歲就元服了,但家康替井伊萬千代(直政)元服的時候他已經大約十五歲)。元服時要取元服名,做為一生沿用的正式名字;絕大多數的武士的元服名都由兩個字構成,鮮少有一個字的。通常起元服名的時候,會從家中的長輩取一個字並且世代相傳。這個字叫「通字」。像織田信長的父親叫信秀、祖父叫信定、叔叔叫信光,弟弟叫信行、長子叫信忠;顯然「信」字是織田家世代相傳的通字。德川幕府從初代將軍德川家康開始,三代家光、四代家綱、六代家宣、七代家繼還有九到十四代的其他將軍名字里都有一個「家」字,成為將軍家裡的通字。不過也不是每個人的命名都遵守這個慣例,例如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因為從秀吉那裡討來偏諱的關係,所以就沒有沿用家裡的通字。取元服名有一個特別的習慣叫「偏諱」,就是從其他長輩或有權勢者那裡討取名字中的一個字來為晚輩命名。下賜偏諱一開始是盟友之間為了堅定友誼所採用的方式,後來成了人主對其部下的一種賞賜。

簡介

古代日本武將成年(通常是十二歲)後,會重新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元服名

內容

元服名通常有兩個字,其中一個字取自家族的長輩名稱,也就是「通字」,
如織田信長繼承父祖的「信」字;島津義久繼承「久」字。
通字並不一定永遠固定,像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光、家綱、家宣等將軍,
都是以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家」字為通字。
但德川家康本身卻繼承祖父松平清康的「康」字,德川秀忠繼承松平廣忠的「忠」字。
另外也有些是從上位者處拜領其偏諱給受名者,
通常如果拜領到對方的通字,常會視為一種榮耀。
如伊達氏代代跟足利氏拜領其偏諱,如伊達稙宗、晴宗、輝宗在內,都是著名的例子。
而大內義興、義隆父子因為和幕府關係極佳,甚至能拜領到足利家的苗字「義」。
但有一個例子頗為有趣,通常拜領通字需要花費的心力比拜領另一個字大上許多倍,
所以毛利元就當初幫其孫毛利輝元向將軍足利義輝要來「義」字時,花了不少金錢。
但毛利輝元嫌「義元」之名和已戰死的今川義元相同而感到不吉,所以拜領了「輝」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