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炭生活

"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 “低碳生活”方式可以理解為: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概念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除了種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範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里,“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的環境日主題提示人們,“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行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淨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 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噸。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最佳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儘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裡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吸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從而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

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美國媒體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第三,腎結石增加,由於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腦炎等時有暴發。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

低碳生活從細節開始

二氧化碳給全球帶來的危機,扣動了人們憂患意識的扳機,縱然世界各國仍就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是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對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任官平強調,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編者註:產生、使用和消費這些東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簡約的生活方式。任官平還指出,從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走進低碳生活 大眾需破解三大困惑

在氣候壓力日趨加大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共識。然而,筆者在眾多城市採訪過程中,一些市民乃至政府部門官員對實現低碳生活還普遍存有三大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破解。
困惑一:
實現低碳生活是不是意味著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些市民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認為,從節約資源能源、環保以及減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實現低碳生活不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從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會降低人們好不容易提升起來的生活水平。比如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希望通過購買汽車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車來改善自己的出行條件,希望購買較大的住房來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些顯然與低碳生活格格不入。
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王憲恩等專家則認為,全面實現低碳生活與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間並不衝突,它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其中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結合點,探索一種低碳的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在維持高標準生活的同時儘量減少使用消費能源多的產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說,低碳生活不是一個落後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經濟並不一定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在低碳經濟狀態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適寬敞是可以得到保證的,可以採取低碳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澆灌綠地,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層氣等清潔能源作為汽車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淺層水源、深層高溫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熱泵技術解決建築的供熱等。
山西省朔州市的恢河公園,使用的路燈、地埋燈、庭院燈、草坪燈都是有太陽能提供電源,而且所有的燈具中加入智慧型控制,實現了白天自動熄燈,晚上自動亮燈,每年可節約用電80萬度左右。當地市民在享受城市建設帶來的身心愉悅的同時,無形中節約了能源資源,減少了碳排放。
困惑二:
低碳生活離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太過遙遠,普通市民是否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一些市民受訪時認為,低碳生活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構想,對他們來說猶如"遙不可及"的夢想,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太遠;也有市民認為,低碳生活是一項系統工程,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難以實現,與其這樣,還不如按日常的生活方式"得過且過"。
一些專家接受筆者採訪時認為,城市居民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在短時期內確實難以改變。在這種慣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會帶來不便。但這些並不能成為市民拒絕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人們從細節入手,有改變的決心和願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實現。
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春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羅星碧說,在阻止全球變暖的行動中,不僅政府、企業需要制定有效的對策,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減少個人碳足跡,在生活中培養低碳的生活方式,這不僅是當前社會的潮流,更是個人社會責任的體現。
太原市政府副秘書長崔樹民接受採訪時,從辦公桌上拿起一些檔案讓筆者看,這些檔案都是利用廢紙背面列印的。不僅如此,他們還把一些空白稍微多一點的紙張做成便簽紙,充分利用決不浪費。
"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存環境,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踐行低碳的生活方式,為保護環境獻一份力。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社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做起。實現低碳生活,市民能做的有很多,包括減少高碳能源消耗、綠色出行、垃圾物再利用等。"崔樹民說。
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高級項目官員張蕙蓮說:"低碳生活其實做起來很簡單,洗澡水溫度調低1度,每次洗澡可減少二氧化碳35克;做完飯隨手關掉抽油煙機,每天少轉10分鐘,一年能省12度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對個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幾項小建議,如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鍊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以減少將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機甩乾衣服,而是讓衣服自然晾乾,可以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3等等。
困惑三:
低碳生活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否當"甩手掌柜"?筆者採訪過程中還發現,一些城市的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在談及低碳生活時認為,低碳生活主要集中於市民的生活領域,是城市居民自己的事,主要靠市民自己轉變觀念、加以踐行,政府及相關部門一方面無權干涉,另一方面對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轉變也甚感乏力。
專家則認為,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僅是社會事務的管理者,更是百姓生活的服務者。低碳生活不僅僅是市民的自覺行為,也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營造一個低碳生活環境。比如建設低碳小區、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靜脈"產業,以及給自覺實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給予一定的獎勵等,這都對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筆者採訪中,一些市民也反映,希望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一些實現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務,通過出台一些政策對他們的生活行為進行一些引導。太原、保定等城市通過制訂實施涉及各個行業的綠色標準、印發低碳生活手冊等方式,有效引導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這些城市的成功實踐也證明,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實現低碳生活過程中,不僅不能當"甩手掌柜",還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整個工作的有效開展。

措施

簡單理解

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乾淨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膠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經過手工DIY的再創造,你會發現原來廢物也是寶,這樣的家居環境健康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幾點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後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乾衣機;用在附近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鍊;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腳踏車等。

時尚生活

冰櫃
冰櫃記憶體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6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食品之間、食品與冰櫃之間應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數個塑膠盒盛水,在冷凍室製成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空調
空調啟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製冷效果。空調開啟後馬上開電風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900%。將空調設定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溫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製冷模式省電。
洗衣機
在同樣長的洗滌時間裡,弱檔工作時,電動機啟動次數較多,也就是說,使用強檔其實比弱檔省電,且可延長洗衣機的壽命。按轉速1680轉/分(只適用渦輪式)脫水1分鐘計算,脫水率可達55%。一般脫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脫水時間則意義不大。
微波爐
較乾的食品加水後攪拌均勻,加熱前用聚丙烯保鮮膜覆蓋或者包好,或使用有蓋的耐熱的玻璃器皿加熱。每次加熱或烹調的食品以不超過0.5千克為宜,最好切成小塊,量多時應分時段加熱,中間加以攪拌。儘可能使用“高火”。為減少解凍食品時開關微波爐的次數,可預先將食品從冰櫃冷凍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凍,並充分利用冷凍食品中的“冷能”。
計算機
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式和音箱、印表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碟、軟碟、光碟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對電池完全放電;儘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接口;關閉螢幕保護程式;合理選擇關機方式:需要立即恢復時採用“待機”、電池運用選“睡眠”、長時間不用選“關機”;電池運用時,在WindowsXP/VISTA下,通過Speed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燃氣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不宜讓火超出鍋底,以免浪費燃氣。夏季氣溫高,燒開水前先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至空氣溫度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燒煮前,先擦乾鍋外的水滴,能夠煮的食物儘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飪,不易煮爛的食品用高壓鍋或無油煙不鏽鋼鍋燒煮、加熱熟食用微波爐等等方法,也都有助於節省燃氣。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擴音用電都能省下來。即將過期的香水,可噴灑在塞入枕頭的乾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過的地板上。任何電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頭。
儘量選用公共運輸,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畫,儘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腳踏車,坐輕軌捷運,少開車。
開車節能: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高速莫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多用電郵,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印表機,植樹。
多乘公車
交通產生的二氧化碳占溫室氣體排放量30%以上,減少此類排放量的最好辦法之一是:乘坐公車。美國公共運輸聯合會稱,公共運輸每年節省近53億升天然氣,這意味著能減少1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少開汽車,多騎電動腳踏車

電動腳踏車或者即將來臨的電動汽車,最大的優點是零排放、低噪音、無污染,節能環保。根據歐洲電動腳踏車安全標準EN15194《電力助動腳踏車》,電動腳踏車定義是:配有輔助電機帶腳踏的腳踏車,但不能由該輔助電機單獨驅動。標準涵蓋的電動腳踏車範圍限定在:電壓不超過48Vdc,最大連續額定功率為0.25kw, 車速達到25公里/時或者停止蹬踏後,輸出功率逐漸減少至零。而中國GB 17761-1999 《電動腳踏車通用技術條件》增加了有爭議的條款“電動車的整車質量(重量)應不大於40kg”;
種一棵樹
談到全球變暖,如果你不了解複雜的碳捕捉(CCS)技術,那也不必慌張。事實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樹木本身。要是你嫌自己種樹太麻煩的話,至少可以捐錢給環保組織,讓他們代勞。
打開一扇窗
我們每年人均排放約25噸二氧化碳,怎樣減少這個數字?有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打開一扇窗戶,取代室內空調;夏天使用空調時,溫度稍微調高几度。數據統計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調調高一度,全國每年能省下33億度電。
網上付賬單
在網上進行銀行業務和賬單操作,不僅能夠挽救樹木、避免在發薪日開車去銀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還能減少紙質檔案在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掛根晾衣繩
研究表明,一件衣服60%的“能量”在清洗和晾乾過程中釋放。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時用溫水,而不要用熱水;衣服洗淨後,掛在晾衣繩上自然晾乾,不要放進烘乾機里。這樣,你總共可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備購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過5000億個塑膠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膠袋都由聚乙烯製成,掩埋後需上千年時間實現生物遞降分解,期間還要產生有害的溫室氣體。下次去雜貨店的時候,別忘記自備購物袋。
捨棄牛排
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肉製品加工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排放總量的18%,甚至超過交通業。地球上共有15億隻家養牛和野牛,17億隻綿羊和山羊,而且它們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如果你轉做一名素食主義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將減少約1.5噸。
低碳一族”現在正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種理想,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還等什麼,一起行動吧!

低碳族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 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美國媒體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第三,腎結石增加,由於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

關於低碳飲食(Low-carbon diet)

1972年,阿特金斯醫生撰寫的《阿特金斯醫生的新飲食革命》首次出版,書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飲食方式。在此之前的節食方法要么提倡減少每天攝入的熱量,要么提倡同時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是,阿特金斯醫生提出的飲食法卻只注重嚴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那么,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呢?
您可能聽說過“碳水化合物”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來源廣泛,例如:米飯意大利麵、麵包、餅乾、穀物、水果和蔬菜。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基本的能量所需。您可以將身體與碳水化合物之間的關係比作汽車發動機與汽油之間的關係。
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又稱“血糖”或“右鏇糖”,隨血液流動,因此可供全身細胞所需。體內細胞吸收葡萄糖,並將其轉化為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一詞源於葡萄糖由碳和水組成這一事實。葡萄糖的化學分子式為:C6H12O6
日常消費過程中,眾多市民還存在“過度消費”、“面子消費”等不良消費嗜好。記者在一些城市發現,超大型豪宅成為吸引市民眼球的“亮點”、排量在1.8升以上的小汽車比比皆是……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李志強說,在住房、汽車等高碳排放領域的消費過程中,一些城市居民存有“你追我趕”式的攀比心理,還有追求大戶型、大排量的“好大心理”。 以私人汽車為例,北京市私人汽車擁有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廣東今年上半年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同比增16.6%。而根據長春市交警支隊相關資料統計,2004年到2008年間,長春市汽車保有量遞增速度已經達到15%。如果不採取措施,10年後,長春市機動車污染將會超過煤炭,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低碳生活從細節開始

二氧化碳給全球帶來的危機,扣動了人們憂患意識的扳機,縱然世界各國仍就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低碳,是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對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任官平強調,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註:產生、使用和消費這些東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簡約的生活方式。任官平還指出,從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倡導健康環保的低碳生活

低炭生活,人人參與
如果你覺得你一個人的力量對於整個地球簡直是微乎其微,何必要低碳生活呢?
那么你就錯了,你知道嗎?
一隻節能燈、一台太陽能熱水器能為節能減排做的貢獻的確很小,可13億人中只要有1/10的人用它們來取代傳統產品,那節約的能源、減少的碳排量都將會是天文數字!僅以節能燈為例,曾有專家測算,到2010年,預計全國2.7萬億度用電量中照明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如果全國有1/3的白熾燈換成LED節能燈,每年能省下一個三峽工程的年發電量
低碳生活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環境更優美,開銷更少,不僅減輕自身的壓力,也減輕了地球的壓力,像這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從衣、食、住、用、行都可體現低碳生活。
衣:少買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從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終被遺棄,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減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質衣服比化纖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質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產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僅為該數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運輸來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飲食還包括適量喝酒,如果1個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減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選擇小戶型,不過度裝修。減少1千克裝修用鋼材,可減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裝修用木材,可減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節電、節水。以11瓦節能燈代替60瓦白熾燈、每天照明4小時計算,1支節能燈1年可減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隨手關燈減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調在26℃基礎上調高1℃,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個塑膠袋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減碳10.3萬噸;少用電梯,合理使用電視、冰櫃、電腦等電器,及時切斷其電源。工作時,單面紙要重複利用,能電子化辦公的少用紙張。
行:少開車,選小排量車。每月少開一天,每車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選擇公共運輸工具或腳踏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更少。此外,排氣量為1.3升的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措施,每輛車每年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僅要低碳還要碳補償

娛樂圈的低碳趣談

歌壇天后麥當娜最近“挨批”了。環保專家預計她的全球巡迴演唱會將造成1635噸的廢氣污染。看看環保專家給她算的賬:搭乘私人飛機,95噸廢氣;250名工作人員搭乘客機,1080噸碳污染;貨運交通,碳排放達460噸。

你一天到底排了多少碳?

低碳生活
一個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算得這么精確嗎?
當然可以,不僅如此,連搭電梯,洗熱水澡,喝瓶裝飲料這樣芝麻綠豆的小事,也有辦法算出碳的排放……
例如,8月27日:開車25.6公里(4.72千克)+搭電梯24層(5.232千克)+用電腦10小時(0.18千克)+外食三餐(1.44千克)+熱水澡15分鐘(0.42千克)+洗衣機40分鐘(0.117千克)+開電風扇10小時人均(0.25千克)……“台灣減碳達人”張楊幹這一天的碳排放總量為14.104千克。
如果你用了100度電,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為此,你需要植一棵樹;如果你自駕車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為此,需要植三棵樹……一種特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器這樣告訴人們。
近來,這種計算器在國內一些網站上相當火爆。它有一套精確的計算公式,將“公眾日常消費——二氧化碳排放——碳補償”這一鏈條直觀而簡潔地呈現出來。如果不以種樹補償,則可以根據國際一般碳匯價格水平,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補償10美元。用這部分錢,可以請別人去種樹。

關於碳匯林

“低碳生活”方式可以理解為: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過低碳生活,就是要想各種辦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么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裡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如果你有私家車,且經常需要坐飛機,購買碳匯林是低碳生活最好不過的選擇。北京碳匯林的平均換算價格是每千元8.6噸,“北京購買碳匯第一人”於玲抵消一年主要碳排放的費用是1200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個人“低碳生活”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定義,將“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稱之為“碳匯”。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這個過程和機制實際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森林具有碳匯功能,而且通過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等措施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要遠低於工業減排。總而言之,以充分發揮森林的碳匯功能,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氣候變暖為主要目的的林業活動,就泛稱為碳匯林業。

礦山企業的低碳方案

堅持發展先進生產力原則,嚴格煤礦安全準入,加快淘汰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和管理模式;堅持“可保盡保、應抽盡抽、先抽後采、煤氣共采”的原則,積極推廣“高投入、高素質、嚴管理、強技術、重責任”等先進經驗;堅持“以抽定產、以風定產、工程先行、技術突破、裝備升級、管理創新、全面提高”的原則,正確處理瓦斯防治與煤炭生產的關係;堅持“以抽保用、以用促抽”的原則,大力發展瓦斯民用、發電、化工等。

堅持小習慣

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0.218kg的碳排放
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0.621kg的碳排放
少吹電扇1小時,就減少0.045kg的碳排放
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0.096kg的碳排放
少用燈泡1小時,就減少0.041kg的碳排放
少開車1公里,就減少0.22kg的碳排放
少吃1次快餐,就減少0.48kg的碳排放
少燒1kg紙錢,就減少1.46kg的碳排放
少丟1kg垃圾,就減少2.06kg的碳排放
少吃1kg牛肉,就減少13kg的碳排放
省一度電,就減少0.638kg的碳排放
省一立方米水,就減少0.194kg的碳排放
省一度天然氣,就減少2.1kg的碳排放
如果一天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可以每天減少21.173kg的碳排放量
如果全中國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每天可以減少29642200000kg的碳排放量,約合3x10^6噸
如果全世界每一人每一天都能做到每一項,,那么我們每天可以減少1058650000000kg的碳排放量,約合1.1x10^8噸 低碳生活50條準則

低碳生活50條準則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列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隻塑膠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想避開車來說,騎腳踏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痴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衝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裡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慾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儘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屬檔案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乾淨,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4、等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聲部少電;
26、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2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送了,靠慣性滑過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誇張;
29、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櫃;熱汽不僅增加冰櫃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30、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1、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淨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繫,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2、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3、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4、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35、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濕,因為保濕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6、洗乾淨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7、可以把馬桶水箱裡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9、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0、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1、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2、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籤;
43、冰櫃記憶體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4、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5、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6、非必要的話,儘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7、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8、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9、烘乾真的很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50、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後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