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思巴奚事件

亦思巴奚事件

亦思巴奚事件,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泉州發生一起持續十年之久的戰亂,史稱“亦思巴奚戰亂”。《八閩通志·至正近記》和《福建通志·元外紀》記載尤詳。十年戰亂,發生在元、明更替之交,對泉州破壞極大,尤其是對泉州海外交通中心地位的打擊更為嚴重,泉州海外交通從此走向衰落。

詞義解析

亦思巴奚事件(1357~1366)14世紀中葉來自波斯中亞定居中國泉州的穆斯林同當地漢族鄉紳之間的武裝衝突。“亦思巴奚”源於波斯文Ispah,意為大軍,系由民兵、騎士組成的軍隊。

政治事件

元末,中國各地局勢動盪不安,紳豪紛紛組織義兵,維護地方治安。

定居泉州的穆斯林賽甫丁和阿迷里丁組織了以穆斯林海商、水手為核心的名為“亦思巴奚”的義軍,以維護泉州港的治安,被元朝封為義兵萬戶。但不久這支軍隊即被蒙古貴族所利用,捲入了福建軍、政和地方紳豪之間的矛盾中。至正二十二年(1362),駐守福州的亦思巴奚軍被漢族紳豪的軍隊擊敗,賽甫丁渡海逃走,在泉州的穆斯林舶商首領那兀納殺死阿迷里丁,奪取亦思巴奚軍權。那兀納率軍繼續與漢族地方武裝戰鬥於仙遊、蒲田、惠安等地。由於連年戰爭,有限的亦思巴奚軍力遭到了削弱。至正二十六年(1366)四月,元朝派遣陳友定軍在蒲田城外殲滅亦思巴奚軍主力數千人;五月攻占泉州,擒殺那兀納。亦思巴奚軍敗散,戰爭遂告平息。亦思巴奚事件涉及福州、仙遊、蒲田、泉州等地,歷時10年多,破壞了泉州港的安定,嚴重地影響了海外貿易活動,激化了穆斯林與漢族之間的矛盾,以致陳友定軍進入泉州後,“凡西域人盡殲之,胡發高鼻有誤殺者”,最終釀成穆斯林自身的一場大悲劇,並導致泉州港從此而衰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