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相應語言基礎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相應語言專門人才
2、主幹課程;
外國語言文學。
3、主要課程:
基礎相應語、高級相應語、報刊選讀、視聽、口語、相應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理論、語言學概論、主要相應語國家文學史及文學作品選讀、主要相應語國家國情。
4、修業時間
4年。
5、學位情況
文學學士。
6、相關專業
050208朝鮮語、050209波斯語、050210菲律賓語、050211梵語、巴利語、050212印度尼西亞語、050213印地語、050214高棉語、050215寮語、050216緬甸語、050217馬來語、050218蒙古語、050219僧加羅語、050220泰語、050221烏爾都語、050222希伯萊語、050223越南語、050224豪薩語、050225斯瓦希里語。
教育發展
東方語言專業是外語教育的一個分支,它是與西方語言專業相對應的。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亞洲地區的各種語系,其中大部分是小語種。東方語言專業在我國開設的歷史比較早,成果也比較多。這主要跟我們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世界上在東方語言研究上比較著名的高校也大多集中在亞洲。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東方語系包括的專業:日本語言文化專業、朝鮮語言文化專業、蒙古語言文化專業、泰國語言文化專業、印尼馬來語言文化專業、越南語言文化專業、菲律賓語言文化專業、波斯語言文化專業、緬甸語言文化專業、印度語言文化專業、梵文、巴利文、烏爾都語(巴基斯坦)語言文化專業、阿拉伯語言文化專業、希伯萊語言文化專業、斯瓦希里語專業、高棉語專業、寮語專業、僧伽羅語專業、馬來語專業、豪薩語專業、土耳其語專業。
在歷史上,我國與周邊許多國家如越南、朝鮮、緬甸,甚至日本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的文化對他們影響很大,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這些國家的語言、文字與我們的漢語是一致的。比如朝鮮的一些古代文獻就是用漢語記載的。日本的語言與我們漢語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代,我國與西域、南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都相當密切,如張騫出使西域、中印佛教交流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些通曉波斯語系、印度語、梵語的翻譯人才。總之,中國在研究東方語言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我國最早設立東方語言學校是在本世紀的30年代。當時東南亞華僑中的一些學者、富商在北京設立了南洋語言專科學校,專門介紹東南亞國家的語言,如馬來語、印尼語等。當時的主要語言學家大多是華僑,如林祖榮、黃人濟等。
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前身為東方語言系、東方語言文學系,1946年由東方語學家季羨林教授等創建,是我國高校中開設東方語學科歷史最悠久、專業最多的系。季羨林老先生在東方學領域堪稱“鼻祖和泰斗”,是北京大學的一面學術旗幟,地位和聲譽至高至盛,是國際知名學者。除此之外,北京大學還擁有許多優秀的專家學者:張玉安教授(印尼文學)、王邦維教授(梵語、印度語)、唐仁虎教授(印地語專業)、劉曙雄副教授(烏爾都語)等,師資力量極為雄厚。
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亞非地區民族獨立運動蓬勃興起,許多殖民地國家相繼獨立。為發展和加強我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國家急需一批從事亞非語言工作的外事幹部。在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下,中國外國語大學亞非語系經過一年的籌備工作,於1961年正式建立。當年開設了5個專業:斯瓦希里語、高棉語、僧伽羅語、寮語和阿拉伯語(1981年成立阿拉伯語系),共招收學生113名,學制5年。又先後增設了下列專業:緬甸語(1962)、馬來語(1962)、印尼語(1962年由外交學院併入)、豪薩語(1964)、越南語(1965)、泰國語(1965)、土耳其語(1985)和朝鮮語(1994)。目前,該系是全國外語院校開設非通用語種最多的系,其中高棉語、馬來語、僧伽羅語和豪薩語是該系獨家開設的語種。
除了上述兩所高校外,我國還有許多學校開設了東方語專業,但因為師資、社會需求等因素的制約,它們只是局限於個別語種。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了朝鮮語專業、阿拉伯語專業,黑龍江大學外語學院開設了東方語言文學系,吉林大學外語學院、山東大學也開設了朝鮮語專業。
東方語言專業的招生一般採取提前招生的政策。首先由招生高校到各地去選拔,當然是在學外語專業的學生中選,主要是測試一些基本的外語能力,比如進行語言模仿,看是否能學習該語種;然後,這些考生提前進行外語考試;最後是參加全國普通聯考。
國際上也有一些知名的東方學院系:美國哈佛大學的東方學院、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東方學系、泰國的仰光大學東語系、越南的胡志明大學等。
90年代以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並且與許多國家恢復了邦交,如1992年與韓國建交、1990年與印度尼西亞復交。這樣就需要更多的語言人才來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無論是外交領域,還是經貿行業都迫切需要既懂語言又有能力的人才。可以相信,東方語言專業在未來數年內,將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其前景一定無限光明!
就業趨勢
該專業屬於小批量生產,從招生到分配都有一定的計畫性。這種小語種的專業人才是社會所急需的,但需求量不是很大。正因為這種情況,所以相關的院校一般採取“隔年招生”的做法,如2000年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就不招朝鮮語專業的學生,北京大學東語系在1999年只招收日本語言文化專業、阿拉伯語言文化專業、緬甸語言文化專業、印尼語言文化專業和希伯萊語言文化專業;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亞非語系現在只有本科生239人(每年只招40人左右、每個專業6—9人)。控制學生的數量,也是為了防止人才、師資的浪費。基本上是“按需招生,按需分配”。
該專業的主要就業渠道是外事單位、外企從事翻譯工作和高校教師。比如像北京大學的東語系,就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去了外交部、對外聯絡部、文化部、國家安全部等部委機關。培養50多個駐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大使。這種現象是因為東語系的學生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能力。因為對外文化交流、駐外文化參贊、對外廣播等工作都需要相關語種的專業畢業生,而且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外交活動的增加,經貿交流的日益頻繁,這些小語種的社會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發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在東方語言專業中,實力最強的就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其中北大以印度語系的研究為主,師資力量最強,尤其是季羨林老先生的親自坐陣,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求學。
在各語種中,朝鮮語的套用相對廣泛一些,因此全國高校中設立朝鮮語(韓語)的外語學院有五六所。培養出來的專業語言人才都很受社會歡迎,尤其是伴隨著韓國大量資金的湧入,在大陸創立企業,這需要韓語專業人才來進行交流。而且朝鮮又是我們的傳統友邦,雙方的文化、經濟交流都需要專門語言人才。
還有一些小語種,比如梵語、烏爾都語,主要套用於文化研究,對古印度史的研究是必須要懂梵語的。
中國加入WTO,中國經濟進一步以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我們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將更加密切,外資來華投資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語言人才。
畢業後需要用外語進行交流的工作。
教師——到中學或高校當外語教師;
研究人員——到高校或研究所進行相應語言的研究;
翻譯——到國家外事、經貿等部門從事翻譯工作,福利好;而到一些涉外公司、外企當翻譯,則收入很好;
還可以成為導遊,收入也頗高;
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在機關和企業中從事與外語有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