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語

印地語

印地語(Hindilanguage)是印度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是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中印度-雅利安語支下的一種語言,1965年1月26日成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連同英語)。印地語分布於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轄德里特區等地區。它是印度國內最為通行的一種語言。此外,在模里西斯、斐濟、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蓋亞那、蘇利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當數量的人講印地語。該語言復蓋總人數僅次於漢語,為世界第二大語言。

基本信息

簡介

Hindi language

印地語語法印地語語法

印地語標準語有元音11個 ,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元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元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輔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對應的送氣音,濁塞音、濁塞擦音、閃音等也都有對應的送氣音。送氣音和不送氣音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一般沒有重音,也沒有聲調。語法比梵語大大簡化,名詞有陰性、陽性和單數、複數的範疇。在少數代詞中還保留了格的殘餘形式。名詞格的形式已經消失。句中名詞或代詞跟其他詞之間的關係是在名詞或代詞後面用後置詞來表示。名詞或代詞等帶有後置詞時,其形式有一定的變化。動詞除有人稱、性、數等範疇外,還有體、時、式、態等範疇。句子的基本語序為主語—賓語—謂語。辭彙方面,基本辭彙大部分是從梵語演變而來的。各專業學科的術語,近來的趨向是直接取自梵語,或用梵語構詞法創立新的梵語詞。在穆斯林統治時期,印地語吸收了大量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借詞。英國統治時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語借詞,至今還在不斷地從英語吸收新的借詞。在吸收外來語同時,還吸收了外來語的一些構詞手段。

印地語使用天城體字母。這是一種音節拼音文字,由古代的婆羅米字母演變而來。自左而右書寫。

基數詞

0 शून्य

1 एक

2 दो

3 तीन

4 चार

5 पांच

6 छः

7 सात

8 आठ

9 नौ

10 दस

11 ग्यारह

12 बारह

20 बीस

30 तीस

40 चालीस

50 पचास

60 साठ

70 सत्तर

80 अस्सी

90 नब्बे

100 सौ

1000 हज़ार

100,0000 दस लाख

背景資料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325年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面積29747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083千米。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共和國,仍為大英國協成員。同年4月1日同中國建交。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名勝古蹟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泰姬陵,有人間建築奇蹟之美稱,其建築宏偉壯觀,精美絕倫,全部用潔白的大理石建成。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魯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達族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1%)、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4%。主要的農作物是稻子、小麥、棉花、黃麻、甘蔗和茶葉。工業以採礦和紡織為主,還有鋼鐵、電力、石油、化學、橡膠、煤、火柴、黃麻、茶葉等。主要外貿對象是美、日、英及俄羅斯,出口黃麻製品、茶葉、鐵礦砂、棉織品及皮革等。進口糧食、機器設備、車輛、石油產品、鋼鐵、金屬、化工產品等。

全國分為西北部邊境高山區、恆河流域平原區和印度半島區三個大區,平原西部有印度大沙漠。西北部屬山地氣候,恆河流域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半島多屬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半島西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東北部阿薩姆邦年平均降水量在4000毫米以上,乞拉朋齊達11430毫米,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主要礦物有煤、鐵、錳、鉻、鈦、菱鎂礦、鈹、鋯、獨居石、雲母、螢石、石油等。森林面積占全國面積23%。語系::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雅利安語支,印度斯坦語。

印地語在中國

目前我國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和雲南民族大學有此語言專業,四川外語學院已獲教育部審批,已開設印地語專業。

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開設印地語本科專業。

關於國內的印地語就業,目前國內印地語的工作機會不是會太多,應該是做翻譯的多一點。

印地語就業的最大問題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包括英語和印地語,與國外的商貿往來多使用英語,所以不像越南語、泰國語等比較好就業。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是中國唯一一家使用印地語向印度等南亞國家播出的媒體。印地語廣播正式開播於1959年3月15日。CRI印地語廣播的對象地區是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等國。目前CRI印地語廣播每天播出五次,每次1小時。其中廣播播出時間分別是台北時間21:00-22:00(印度時間18:30-19:30)、22:00-23:00(印度時間19:30-20:30)、23:00-24:00(印度時間20:30-21:30)、00:00-01:00(印度時間21:30-22:30),次日早晨11:00-12:00(印度時間8:30-9:30)。每天的節目中除播出10分鐘的新聞和時事評論外,還設有一些固定欄目,主要有:《今日西藏》、《南亞周刊》、《行走中國》、《都市茶座》、《輕鬆周末》、《聽眾之友》、《聽眾點播》、《你來我往》和《每日漢語》等。

除短波廣播外,還推出了中華網印地文網、國際線上印地文網、印地文《橋》雜誌、移動手機客戶端、微博公共交流平台、Facebook和Twitter。

CRI印地語廣播的聽眾遍布南亞各國,除印度以外,孟加拉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斐濟、尼泊爾等國都有不少聽眾。近年來,隨著播出平台的不斷增加,CRI印地語廣播和網站在印度客群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每年的來信來函式保持在20多萬封。為更好地收聽CRI印地語廣播,交流彼此的收聽感受,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還相繼成立了約600多個CRI印地語廣播的聽眾俱樂部。

近年來,印地語廣播部策劃、組織、參與了多項大型活動,其中包括“中國人表演印度歌舞”網路大賽、“中國緣·十大友人”網路評選、“中國城市榜”全球網路評選、“我盼奧運”、“中國南亞博覽會”主題歌征歌活動等。此外,印地語廣播部還編撰了《漢語印地語分類詞典》,完成了印度百集電視連續劇《奇蹟》的譯製以及《每日漢語》、《快樂漢語》、《跟我學漢語》、《漢語800字》等書籍的翻譯工作。

不過應該看到,隨著中印關係日趨良好,貿易往來日益增多,尤其是中國東南沿海中小企業把向海外拓展的目標選定為印度,印地語翻譯業務將大量增多。如果在學印地語的同時學好英語,就業形勢應該還可以。

語言趣聞

印度大城市,不講印地語

近8億人會說印地語,但影響力卻不如英語,印度外交國務部長夏爾馬日前表示,印地語應被列入聯合國工作語言。雖然政府大力推動印地語的國際地位,但在印度社會生活中,英語仍然占有強勢地位。

懂印地語的人有8億

夏爾馬說,印地語國際會議明年將在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舉行,這是印度在國際上推廣印地語的重要行動。印度提出印地語進入聯合國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講該語言的人數龐大,在全球僅次於漢語,超過了英、西、俄、法和阿等語言。據統計,印度國內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數超過1.8億,把它作為日常用語的有4.5億,而能進行簡單交流的人數占全國人口的73%,接近8億。

巴基斯坦的國語烏爾都語與印地語基本屬同一種語言,懂這兩種語言的人口頭交流不困難。尼泊爾語與印地語也很接近。在不丹、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會講印地語的人也不少。此外,印地語在斐濟、模里西斯、蓋亞那、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及阿聯等國是重要的少數民族語言,因為那裡有大批印度後裔。此外,印度在美、英、南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移民,印地語在移民中很流行。

語言體現軟實力

印度努力提升印地語地位,首先與印度孜孜以求的大國夢有關。普遍認為語言是一種軟實力,有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力。聯合國五常都很重視語言的作用,印度自然也想有所作為。其次,印度要想在國際舞台上確立自己鮮明的形象就離不開民族語言。若始終用別人的語言,多少有些尷尬。第三,是印度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要想讓外部世界更好了解自己,就必須讓對方懂自己的語言。

印度雖以懂英語為榮,但真正掌握英語的人不到總人口的5%,把粗通英語的人全加上也就15%。若不會印度民族語言,就無法深入了解印度,更談不上把握這個民族的脈搏與靈魂。據最新的2006年印度報刊讀者調查結果,印地文報紙《覺醒報》在全國擁有2110萬讀者,連續兩年位居榜首。在排名前十的報刊中,沒有一家英文報紙。《印度時報》是表現最好的英文報紙,全國讀者750萬,其中57%集中在新德里、孟買和班加羅爾三大城市。印度“寶萊塢”電影是印度大眾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印度展示自身風采與魅力的視窗。但是,這些作品大多都是印地語的。

國內印地語並非強勢

雖然在推廣印地語上取得成績,但印地語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還有很長的路。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地語在印度國內尚未形成強勢地位,這裡的強勢不是指絕對數量,而是指影響力。

在印度,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雖小,但構成了精英階層,主導著社會。他們更習慣用英語做工作語言。印度憲法規定,印地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但在現實中,印地語在官方場合只起陪襯作用。許多印度官員和專業人員用印地語聊天可以,但談工作或深入探討一些問題就不行了。

在南方,尤其是泰米爾納德邦,印地語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若有老外用印地語與他們交談,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驚奇,然後就是道歉,表示只能用英語。在印度的大都市,比如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加爾各答,英語還是占絕對優勢。在商店裡,商品上的標識、說明一律是英文。在書店,95%以上是英文圖書。這裡的手機繳費單、銀行單證、表格、收據、餐館選單等等全是英文的。英語還是默認的商業語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印式英語不絕於耳。在都市環境的薰陶中,許多下層印度人都會不自覺地冒出英文詞。記者的鄰居雇了個搞衛生的小伙。他顯得很精幹,其實是文盲。一次,記者看見他戴著一塊卡通表,便問他為何買這樣的手錶。小伙子脫口而出,“fashion(時髦)”,而且“cheap(便宜)”,是“madeinchina(中國造)”。真可謂文盲也會談“fashion”。他問我去幹嗎,我用印地語說去買蘋果,他滿臉迷惑。我又重複兩遍,他還是不明白。我只得用英文說“apple”,小伙子一聽樂了,“apple我知道,英文懂一些,印地語不成。”

印地語翻譯

印地語翻譯包括口譯、同聲傳譯、本地化、視頻聽譯、涉外會議翻譯服務。

各國語言

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的工具,一起來了解各國的語言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