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乾安鎮(Qianan Zhen)代碼:220723100 郵編:131400
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41780人。轄7個行政村,6個街道辦事處。(乾安縣政府網站數據: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020人。)
據《乾安縣誌》 ,1926年前,此處是一片荒原,屬於科爾沁大草原的一部分。1928年設治建縣,乾安鎮為縣治。日本侵占時期,乾安街公所按四個區域劃分四個區。1945年光復以後,設乾安城關區,下轄10個街;……
大布蘇鎮(Dabusu Zhen)代碼:220723101 郵編:131400
位於乾安縣最西部,距縣城約45千米,西鄰通榆,北接大安,南接長嶺。面積208.6平方千米。人口14011人。鎮政府駐大布蘇屯。轄9個行政村,23個自然屯。
大布蘇系蒙古語,即鹽鹼之意。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因逐水草而居,未有形成固定聚落。最早建屯的有前大布蘇等。1980年前隸屬於正蘭公社,……
水字鎮(Shuizi Zhen)代碼:220723102 郵編:131400
位於乾安縣北部,距縣城15千米,面積277.8平方千米。人口17937人。轄13個行政村,20個自然屯,4個居委會。
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至1923年(民國十二年),……
讓字鎮(Rangzi Zhen)代碼:220723103 郵編:131412
位於乾安縣城東19.5千米,東經124°09′-124°23′、北緯44°53′-45°10′。東鄰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重新鄉,西靠乾安縣鱗字鄉,南與贊字鄉接壤,北與余字鄉為界。東西寬18.75千米,南北長30千米,面積385.7平方千米。人口17889人。鎮政府駐讓字井。轄16個行政村,24個自然屯。
轄區內早在明清時代有蒙古人在此放牧,至今尚殘存蒙古族人舊居廢墟兩處,即小古城(體字井東北)。日本侵占時期歸讓字村管轄。1949年成立讓字區。1956年成立讓字鄉,1958年改為東……1993年讓字鄉改為讓字鎮。
所字鎮(Suozi Zhen)代碼:220723104 郵編:131400
位於乾安縣城西南35千米處,面積151平方千米。人口9031人。鎮政府駐所字井。轄25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乾安縣政府網站數據:面積455.52平方千米,人口27720人)
在日本侵占時期歸所字村管轄。解放後,1946年至1956年為所字區,1958年為所字人民公社。……
安字鎮(Anzi Zhen)代碼:220723105 郵編:131400
位於乾安縣南部,距縣城40千米。南部與前郭縣接壤,東、西、北部分別與鹿場、嚴字鄉和贊字鄉相接。面積619.9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安字井。轄15個行政村,23個自然屯。(乾安縣政府網站數據:面積343.8平方千米,總人口20891人,其中農業人口19621人)
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1922年至1928年在此開荒設井的有前寸、辭字等。在日本侵占時期轄於安字村。解放後成立安字區政府,1956年撤區劃鄉為安唱鄉,1958年人民公社……
余字鄉(Yuzi Xiang)代碼:220723200 郵編:131400
位於乾安縣東北部,距乾安縣城25千米,北與大安市,東與前郭縣接壤。面積268平方千米。人口12305人。鄉政府駐西余字井。轄20個行政村,30個自然屯。(乾安縣政府網站數據:面積447平方千米,人口21112人)
早在明清時期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現在為字井屯西北105千米處,仍存古城(傳說是金兀朮放牧點)……
道字鄉(Daozi Xiang)代碼:220723201 郵編:131408
位於乾安縣城西北部,北與白城市大安縣接壤;西部、南部、東部分別與本縣大布蘇園區、嚴字鄉、水字鎮相鄰。面積310平方千米。人口17650人。鄉政府駐才字村。轄18個行政村,28個自然屯。
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至1922年(民國十一年)最早建立……1927年至1930年隸屬於陽字保,日本侵占時期為首字村。解放後於1946年成立道了字區政府,……
嚴字鄉(Yanzi Xiang)代碼:220723202 郵編:131405
位於乾安縣城區西南25千米,面積242.1平方千米。人口11686人。鄉政府駐前嚴村。轄10個行政村,16個自然屯。
區域內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1928年至1929年在此開荒設井的有:行字、大君等。在日本侵占時期,轄於安字村。解放後歸安字區美嚴村,1956年撤區劃鄉,歸安唱鄉為美嚴高級社。……
贊字鄉:位於乾安縣城南10千米,東經123°53′-124°12′,北緯44°50′-45°00′。東與讓字鄉為鄰,西與才字鄉接壤,南與安字鄉毗連,北與乾安鎮為界。東西寬22.5千米,南北長15千米,總面積224.3平方千米。總人口22500人。轄16個村,31個自然屯。
鱗字農業特色園區(Linzi Nongyeteseyuanqu) 郵編:131404
位於乾安縣城東6千米,面積141平方千米。人口12651人。駐腰唐字井。轄6個行政村,20個自然屯。
鱗字鄉區域內,早在明清時代就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1927年在此開荒設井有鱗字、稱字、西字、民字井等自……
大布蘇工業園區:位於乾安縣西部,距縣城35千米,東經123°36′、北緯44°51′,面積191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23個自然屯,4個城鎮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8201人,其中農業人口12555人。
良種繁育基地:位於縣城北偏東25千米處,面積為10平方千米。始建於1960年,1994年成立黨委,現為縣政府直屬科級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口1050人。
乾安工業園區:位於乾安縣城西,規劃面積暫定2.5平方千米,原名乾安鎮工業園區,是2005年4月縣政府批准成立的縣級工業園區,2005年10月市政府批准成立乾安工業園區,納入市級工業園區管理系列。
大遐畜牧場:位於乾安縣東南部,南部與前郭縣烏蘭塔拉鄉、東南與深井字牧場、紅星牧場接壤,北部與乾字縣讓字鎮為鄰,西部與本縣社會草原相連,東經124°18′-124°19′、北緯44°19′-44°19′。面積為220平方千米,人口5756人。
乾安鹿場:位於乾安縣城東南35千米,東經124°10′32″-124°20′30″、北緯44°49′15″-44°58′10″,屬於隱字井方區域。面積3443公頃,總人口1286人。下轄三個分場。www.xzqh.org
騰字種畜場:位於乾安東北部,東與前郭縣雲字井接壤,本與讓字鎮致字井相鄰,南與讓字鎮劍字井交界,北與余字鄉陳字井相連。面積75500畝,總人口1986人。 1954年時為吉林省第七勞改管教大隊;1956年改為吉林省第十一勞改管教大隊;1959年歸地方,改名為吉林省乾安縣新生種畜場;1984年改名為乾安縣騰字種畜場。
乾水工業集中區:是2005年10月份經省政府開發辦批准升格為省級工業集中區的,集中區起步區1.5平方千米,規劃25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民國十五年(1926年)設官治理,1928年定名為乾安縣。因其位於吉林西北,是八卦中的乾位,取名乾安,寓意吉林西北平安。
1949年4月,劃歸吉林省。1954年8月,隸屬吉林省白城地區公署。1979年1月,隸屬白城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7月,劃歸松原市管轄。
2000年,乾安縣轄6個鎮、9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0745人,其中:乾安鎮 79957人、大布蘇鎮 15213人、永字鎮 22519人、讓字鎮 23944人、所字鎮 10949人、安字鎮 27612人、余字鄉 13911人、暑字鄉 7475人、才字鄉 8923人、道字鄉 8954人、蘭字鄉 14532人、仙字鄉 16331人、嚴字鄉 15059人、贊字鄉 22028人、鱗字鄉 13338人。
2002年,乾安縣轄6個鎮、9個鄉:乾安鎮、大布蘇鎮、水字鎮、所字鎮、安字鎮、讓字鎮、余字鄉、鱗字鄉、蘭字鄉、暑字鄉、贊字鄉、道字鄉、才字鄉、仙字鄉、嚴字鄉。境內有4個國營農牧場。總人口3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4萬人。
2003年,乾安縣面積3617平方千米,總戶數94500戶,人口總數300248人,其中農業人口216650人,占總人口的72.2%(以上數據根據《吉林年鑑2003》 )。全縣轄6個鎮、9個鄉:乾安鎮、水字鎮、大布蘇鎮、讓字鎮、所字鎮、安字鎮、余字鄉、鱗字鄉、暑字鄉、贊字鄉、才字鄉、道字鄉、仙字鄉、嚴字鄉、蘭字鄉。共有16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乾安縣乾安縣
乾安縣位於松花江、嫩江匯合處以南,屬松花江第二和第三階地。地處東經123°21′16″-124°22′50″,北緯44°37′47″-45°18′08″,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西部,分別與前郭縣、長嶺縣、通榆縣、大安縣接壤。全縣幅員面積3616.6平方公里。
氣候
乾安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天氣,年平均氣溫5.6℃,日照時間2866.6小時,全年積溫2884.5℃,無霜期平均146天,年均降水量425.8毫米。
地形
乾安縣東、南兩面與前郭縣相鄰接,南部地勢與前郭接續,全境地勢西南部稍高,東北部較低,整體地勢平坦,無山川、丘陵和河流。
自然資源
乾安自然資源豐富,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耕地資源——全縣現有耕地200萬畝,農村人均10畝。 草原和
牧業資源——全縣有天然草原115萬畝,人均占有草原面積4.29畝,是發展牛、羊、鹿、兔等畜牧業的良好場所。
林業資源——全縣有宜林地100萬畝,現有林地面積6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8%以上;現有用材林面積11萬畝,立木蓄積量152萬立方來,年採伐量為2萬立方米。
生物資源——全縣共有野生植物68科、215屬、348種,成片計產野生植物15種,登記品種333種。野生藥材有甘草、柴胡、麻黃、遠志、地榆、桔梗等124種,其中有些是珍貴藥材。
蘆葦資源——全縣有葦地面積7500公頃,尚有可開發葦地7400公頃。現有葦場3個,年產葦3000噸。 水利資源——全縣水資源量為2.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28億立方米;地下水靜貯量43億立方米,年可采量為1.872立方米。境內無江河,但74個自然閉流湖泡,總水面積31萬畝,可養魚水面積3.6萬畝,水稻開發更具有極大的潛力。
礦產資源——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為8000萬噸,遠景儲量超過3億噸。大布蘇湖等眾多湖泡中含鹽、鹼、硝、碘等儲量1350萬噸,其中碳酸鈉儲量為139萬噸,氯化鈉儲量為232萬噸,硫酸鈉儲量為202萬噸。草碳分布面積2萬畝,儲量為736萬噸,其中大量礦產尚待開發。
旅遊資源——著名大布蘇“泥林”又名“狼牙壩”,位於縣城西南所字鎮、大布蘇湖東岸,是黃土喀斯特地形,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其間橫峰側嶺,溝壑連綿,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地貌奇特,堪稱一絕,素有“南有石林,北有泥林”美譽,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旅遊渡假的好去處。
水資源
乾安縣水資源量為2.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28億立方米;地下水靜貯量43億立方米,年可采量為1.872億立方米。境內無江河,但有74個自然閉流湖泡,總水面積31萬畝。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引水後,乾安縣泡沼總蓄水量可達15億立方米,10米以上水深可達5億立方米。
動物資源
乾安縣屬於平原地區,林木稀少,野生動物較少。鳥類有啄木鳥、野雞、毛腿沙雞、草原鷹、鴛鴦、白天鵝、丹頂鶴、雕、貓頭鷹、家燕、麻雀、黃鸝、柳葉、臘嘴、百靈鳥、山雀、喜鵲、雀鷹、畫眉、白玉、鵪鶉、烏鴉等;還有黃鼬狼、刺蝟、狐狸、獾、東北兔、鼠、蛇、狗獾、蜥蜴、蟾蜍等。
農業概況
乾安縣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西部,分別與前郭、長嶺、通榆、大安接壤,幅員面積3616平方公里。境內無江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6℃,日照時間2866小時,無霜期平均145天,平均年降水量420.6毫米。
全縣共有14個鄉(鎮、場),1個省級工業集中區、1個市級工業園區、2個縣級工業園區、1個特色農業園區,164個行政村、296個自然屯,總人口30萬,其中農業人口20萬,占總人口67%。農村勞動力8.5萬人,農村剩餘勞動力近5萬人,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
全縣共有耕地12萬公頃,共有大小農田井4793眼,大型農機具1000多台(套),小型農機具30000多台(套),農業已基本實現機械化。盛產玉米、高梁、雜豆等作物,糧豆常年產量75萬噸左右。幾年來,全縣加大了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壓縮普通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高油玉米和經濟作物面積。2006年,全縣12萬公頃耕地,種植玉米7.5萬公頃,其中:玉米大雙覆面積3萬公頃,粘玉米面積1.5萬公頃,保證了全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同時,積極引導農民擴大芝麻、瓜類、花生等耐旱、優質、高效作物面積,今年全縣種植芝麻、打瓜、花生等經濟作物1.5公頃,紅辣椒5000公頃、萬壽菊花1000公頃,糧豆面積1.4萬公頃,瓜菜面積1萬公頃。近幾年,畜牧業發展較快,全縣馬牛等大牲畜平均年存欄3.5萬匹(頭),羊存欄25萬隻,豬存欄10萬頭,雞、鵝等禽類200萬隻。是典型的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份。
近幾年來,隨著農業的發展,乾安縣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年加工玉米55萬噸的酒精廠,加工葵花、大豆為主的植物油廠,冷藏、冷凍農產品為主的雙軍實業公司、贊字鄉萬壽菊花加工和百萬隻肉鵝屠宰廠為龍頭企業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同時著力發展了特色農業,建立種植基地,形成了青穗粘玉米種植基地、道字鄉香瓜種植基地、讓字鎮紅辣椒種植基地、贊字鄉萬壽菊花種植基地、嚴字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基地、各鄉(鎮、場、園區)的特色農業也蓬勃發展。
經濟發展
乾安縣隸屬吉林省松原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風沙乾旱鹽鹼區,面積3616平方公里。全縣共有14個鄉(鎮、場),4個工業集中區,總人口30萬。在這樣一個人口較少、區位很差、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歷屆乾安縣委、縣政府都把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到了抓工業項目上,短短几年,乾安一躍成為吉林省綜合經濟實力較強的縣。
“十五”末期乾安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72億元,年均遞增21.7%,是“九五”末期的3.3倍;工業總產值46.99億元,年均遞增42.3%,是“九五”末期的5.8倍;工業增加值15.58億元,年均遞增22.4%,是“九五”末期的4.1倍;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6.73億元,年均遞增57.0%,是“九五”末期的9.5倍,其中地方體制收入達到2.26億元,年均遞增40.4%,是“九五”末期的5.5倍;固定資產投資額11.54億元,年均增長54.9%,是“九五”末期的8.9倍;全縣用電量26.1億千瓦時,年均遞增15.1%,是“九五”末期的3.1倍;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52億元,年均遞增15.9%,是“九五”末期的2.1倍。
2005年,乾安縣地方體制收入增幅和人均財政收入在吉林全省41個縣(市)中均列第一位,地方體制收入列第二位,全口徑財政收入列第三位。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5億元,同比增長22.5%;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129.2%,地方體制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101.5%;固定資產投資9.27億元,同比增長140.4%。
乾安縣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典型經驗表明,像乾安這樣以農業為主的縣,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在工業,縣域經濟發展的難點也在工業,縣域經濟發展之路就是走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而發展工業的關鍵在於項目。
社會事業
乾安縣以創建文明城為核心,不斷加大了文明城、平安城、衛生城、園林城“四城聯創”工作力度,縣委書記、縣長親自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制定下發了《活動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各項機制,現各項工作已全面鋪開,正在緊張有序的運行中。我縣將通過文明城創建的實現,帶動“四城聯創”工作,努力建設一個經濟發展、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文化繁榮的文明富庶和諧的新乾安,使乾安真正成為吉林省西部明星縣。
圍繞建設“省級平安城、園林城、衛生城和文明城”,重點實施“434”工程,即:建設縣政府原址“井方明珠”廣場、城東出口“千字文”文化廣場、行政廣場和雲騰廣場4個廣場,拓寬改造空谷北街、昆池北街和德建北街3條街路,加強城市污水處理、排水、供水和供熱4個管網建設。同時,增加城市綠化面積,計畫栽樹2.4萬株,種草2.6萬平方米。投資1.2億元建設縣醫院門診樓、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老幹部活動中心以及棚戶區改造等重點工程。縣醫院門診樓、污水處理廠、街路建設、城市綠化等項工程已全面啟動。突出“四城”創建,最佳化促發展的環境。圍繞建設“省級平安城、園林城、衛生城和文明城”,重點抓好城市危舊平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設,加快行政辦公區、商業消費區、休閒娛樂區建設。投資1.2億元新建廉租房88套3870平方米,開發棚戶區塊9個25萬平方米,新建4個廣場8.7萬平方米,改造街路4條2400延長米。同時,加強城市污水處理、排水、供水和供熱4個管網建設。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栽樹2.4萬株,種草2.6萬平方米。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全力打造嶄新靚麗的乾安新城。在未來的城鎮化建設中,乾安將以縣城和中心城鎮建設為重點,積極實施城鎮建設帶動戰略。形成以乾安鎮為核心,讓字鎮、水字鎮、大布蘇鎮、所字鎮、安字鎮為區域中心的城鎮發展框架。以發展的視角、長遠的眼光對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使老城區道路全部達標,新城區道路、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二十年不落伍,使每項工程都成為民心工程、優質工程、示範工程。
地名文化
千字文里
“天地元黃,宇宙洪荒······”,《千字文》是與《三字經》一樣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和普及甚廣的傳統啟蒙讀物。而中國吉林省乾安縣保留至今的“千字井”村鎮地名稱謂,則完全是用《千字文》依序擇字而取名的,從而形成了一道國內獨一無二的、奇特的人文地名與區劃景觀。它以地名的方式,既保留和傳送了傳統儒家啟蒙文化的精粹,又相當程度上因襲了中國古代“井田制”的行政區劃模式,為此可以說,素有“井字荒”之舊稱的乾安縣,把一部《千字文》工工整整地寫在3617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方方正正
“贊字鄉”、“號字村”、“讓字村”、“所字村”、“才字井”、“鱗字鄉”······所到之處、所有鄉鎮村社之地名,無一不是從古《千字文》中擇字而取名,而且村(井)與村(井)前後左右相距剛好都是6·6里,方方正正,規規矩矩。
乾安1927年6月籌建縣城,次年4月正式建縣。其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早有少數民族在此遊牧、居住和繁衍生息。歲月流至清朝和民國初年,乾安為哲里木盟郭爾羅斯前旗屬地。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蒙荒之禁”已名存實亡,再加上蒙王債台高築,對來自關內山東等省和鄰近的農安等地願意繳納少量賦稅的墾荒者採取默許的態度。民國初年,一些民國新貴,看到乾安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人煙稀少,是放牧、墾荒的理想地方,所以也來此開荒占草。包括當時吉林省長張作相及其手下軍政要員、名紳顯貴也聞風而至,各顯神通“跑巴占地”,“招工開墾”。於是,在乾安縣建縣前,已出現一個個“開荒者”自然村落。
當時的村落名稱尚無統一之規,有的保留了原來的蒙古屯名,如:大布蘇(現夙字井)、好力保(現靈字井);有的以村主名字、職務為屯名,如王財窩堡(今能字井)、趙老得圍子(今往字井)、團長圍子(今鱗字井)、師長圍子(今才字井)、省長圍子(今采字井);有的以地形、地物為村名,如後山彎(今西玉字井)、六方地(今東君字井)、雙榆樹(今命字井);有的以戶數和房的撮數為村名,如五家戶(現官字井)、三家子(現乃字井)、十二撮(現蘭家井);有的以村主的綽號為村名,如少爺窩堡(今前入字井)、大傻窩堡(今稱字井)······
民國十五年四月(1926年)經吉林省長張作相與郭爾羅斯前旗蒙王、哲里木盟盟長齊默特色木丕勒磋商,商定勘放郭爾羅斯前西部蒙荒,設縣治理。同年十一月,全荒勘丈告竣。為了便於土地的買賣和租傭,丈量時,按中國古代“井田制”的基本格局,把全縣土地劃成一個個方塊,每一方塊均成“口”字形,每一口字又和周圍口字四面相連,口字延伸成“井”字形。
四至方正
為了沿襲古代“井田”的稱謂,再加上“方成井形”,所以,把每一方地稱為井方。丈量後,全縣共劃整井二百七十四個,每個井方內又劃出小方三十六個,每方面積為四十五垧(每垧長、寬各6·6華里)。因當時採用“跑馬占荒”的習慣方法圈定勘放範圍,造成勘放土地的周圍形狀很不規範,丈量時,延邊界留下了不少無法成方的土地。於是,成方的土地稱為“整井”,相對的把不成方的土地稱為“破井”,這樣的破井有三十五個。
對眾多的井方,開墾後如何定名,勘放當局花費了不少心血,後來,省長張作相決定用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千字文》為每個井方定名。因為《千字文》全書四字一句,既隱喻“四平八穩”,又成雙成對,比《三字經》的每句子字數成單“吉利”得多,再加上《千字文》雅俗共賞,老少鹹宜,流傳頗廣,定為村名,易於為人們接受。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勘放總局發布第一號布告,布告中明確規定,用《千字文》為每一井方定名,排列方法是,按照“從上至上,從右至左”的中國傳統的書寫習慣,排列村名,在地圖中,上為北,右為東,所以,從東北向西南排列,排列順序是,從《千字文》開頭“開地元黃”開始。一句句一字字往下排列,每個井方一個字,這個字便作為這個井方的名頭,而井方的“井”字便作為名尾,所有井方一律稱為“X字井”。
趨吉避凶
在當時,乾安地名對《千字文》的每一個字並不是全部錄用,而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選擇的方法是,從《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元黃”起,到一百一十九句“既集墳黃”止,在總計四百七十六字中選用二百六十八字定為村名,棄掉二百零八個字,在棄掉的字中,基本上是屬於這樣六類情況:
同音字、近似音字只用一個。《千字文》中開頭的第二句“宇宙洪荒”的“宇”字被定為術名,為了避免和“宇”字的同音字再定為村名,在稱呼時造成誤會,所以,和“宇”字同音的字一律捨棄不用。如:第九句“雲騰致雨”的“雨”字,第十八句“鱗潛羽翔”的“羽”字都不用。甚至第二十四句“有虞陶唐”中的“虞”字,第二十九句“愛育黎首”中的“育”字,亦不採用。在避免同音字重複上,按《千字文》的前事順序,先入為主,前面一旦選中一字,後面的同音字一律不用,那怕是後面的同音字的字義比前面的同音字義好,也不用。這樣捨去的同音字共有四十三個。
字義“不祥”的字不用。如第三句“日月盈昃”中的“昃”字是太陽偏西,將落的意思,第一百一十九句“既集墳典”中的“墳”字有墳墓的意思,第五十七句“禍因惡積”中的“禍”和“惡”字等,這樣的字共捨去三十二個。有點冤枉的是,某些按字義捨去的字,在《千字文》古文言中並無“不祥”含義,如“既集墳典”中的“墳”字,是指我國最古的書籍“三墳、五黃,八索、九丘”中的“三墳”,“滇沛匪虧”中的“匪”字是不要的意思,既無墳墓之意,也無土匪之嫌。但按照後來對字義演變而形成的習慣意識,竟棄之如蔽帚。
字音“不吉利”的不用。如第八十九句“孔懷兄弟”的“兄”字,和“凶”字音同,第七十句“淵澄取映”中的“淵”字和“冤”字同音,第二十六句“周發商湯”的“商”字和“傷”字同音,這樣的字棄掉了十六個。
筆劃繁雜書寫不方便的字不用。如第十三句“劍號巨闕”中“闕”字,第六十七句“似蘭斯馨”中的“馨”字,第一百一十二句“好爵自縻”中的“爵”和“縻”兩個字,這樣的字棄掉了二十一個。
字義有傷“風化”的不用。如第九十六句“顛沛匪虧”中的“匪”字,第一百零九句“圖寫禽獸”中“禽獸”二字,因此捨去的字有十六個。
文言虛字和數字不用。如:第六十八句“如松之盛”中的“之”字,第三十八句“四大五常”中的“四”、“五”兩字,第一百零四句“東西二京”中的“二”字,第三十一句“遐邇壹體”中的“壹”字,均捨去不用。
用做村名容易鬧出笑話的不用,如第八十八句“猶子比兒”中的“兒”字,用作村名,就叫作兒字井,與兒子諧音,實在不雅,故亦放棄。
在選擇好村名用字,定好村名後,對原有村落,一律按新規定辦,村落被劃在那個井方內,就用那個井方定名了字作村名,隨即取銷原來村名。
吉祥縣名
一九二七年六月正式建立縣城,也是按井方名稱排列,縣城按《千字文》排序正好建在“伐”字的井方內,所以初期暫定“長伐縣”,後因“伐”字有爭戰、干戈之意而取消。一九二八年四月,按該縣在吉林省西北部與八卦中的乾卦方位相吻合,而用其“乾”字,又因當時這裡匪患猖獗,所以復用一個“安”字,定名為乾安,寓意為吉林省西北平安。成立設治局,屬吉林省吉長道。但“乾安”得名之後仍一直是土匪多如牛毛,俗諺有“大股三十六,小股六十三,一年三百六,天天不平安”,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乾安才真正歸於平安。
歲月演替
在二百七十四個整井和三十五個破井中,由於受鹼泡子、沙崗、土質和水質、水源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影響,有一部分土地難以開墾。所以,有的整井和部分面積較大的破井雖定了名字,並沒有建立村落。“九·一八”事變前,全縣只建村落九十二個,有居民七千餘戶。偽滿洲國建立後,一些皇室成員也到乾安來買地墾荒,到偽康德三年(1933年)全縣村落增到一百二十九個,有居民九千零二十三戶,新建的村落和增加的居民,是偽滿小朝廷的要員在乾安買到土地後,從長春附近的農安、德惠和鄰近的長嶺等地招募而來的佃農,建立新的村落,進行墾荒、放牧。
隨著時間推移,人口增加,村落不斷擴大,給生產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這樣,一些村落就開始分屯。如“寸陰是競”的競字井,就分為前競字井、後競字井、東南競字井,“女慕貞潔”的潔字井分為前潔字井、西潔字井、東潔字井和腰潔字井。有的村落甚至一分為四。在村落分劃中,同一井方內新建的村落不另起村名,一般的是按東、西、前、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上,就把方位名稱填在原來的名字前面,如:東有字井,西陶字井、前宙字井、後草字井、東南競字井、西南唐字井、西北嚴字井、東北師字井。在八個方位中,南用前代替,北用後代替,這是因為乾安建房是“子午”向口,房子向陽而建,東西方向排列,這樣自然前面是南,後面是北。整個村落也是面南背北,南面新建村落便稱為前屯,北面的稱為後屯。
除了八個方位外,中間的位置乾安人習慣稱為“腰”,所以建在中間位置上的村落便在名字前面加一“腰”字,如:腰男字井,腰攝字井等。
除了按方位區分外,還有的按大小區分,這裡的大小並不完全按規模,大多是按建屯的時間,如“海鹹河淡”的鹹字井先建的稱為大鹹字井,後分出的村落稱為小鹹字井,全縣以大小區分村名的村落共有二十九個。
還有特殊的村落用正、附加以區分,如“律呂調陽”的陽字井,早建的稱為正陽字井,後建的稱為東附陽字井和西附陽字井。還有東附余字井、西附天字井,這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後建的村落,建在“破井”上。這樣分法只此四處。
按上述定名法分出的村落,在沒有重開闢新的井方的情況下,截止一九八四年六月,全縣的村落已由1933年的一百二十九個增加到二百九十一個(不含乾安鎮、大布蘇鎮和水字鎮)。據乾安縣地名委員會統計,在現有的村落中,以東字為村落名頭的三十個;以西字為頭的有二十九個;以前字和後字為頭的各二十六個;以西南和東南為頭的各有三個,以東北為頭的有四個,以西北為頭的有二個;以腰字為頭的有九個。
建國初期,乾安縣地名沒有改動,在設定村、鄉兩級政權時,把一個井方內幾個同名的屯子建成一個村時,仍以原來的名字為村名,如嚴字井、東北嚴字井、西北嚴字井組成一個村,仍叫嚴字村。對這樣組建的村,有的前面加上屯字數量,如“寸陽是竟”的竟字村,轄前竟字井、後竟字井、東南竟字井三個屯,所以,就在竟字村前面加上“三”字叫“三竟村”還有四父村、三入村等。一個井方內原來只建了一個村落的,不論是人口和其他方面都不能獨立設村,只好和附近井方內的屯子合併建村,如“榮業所基”的所字井和“學優登仕”的學字井合併建村,稱為“所學村”;“得莫村”,這樣建村的最多,占當時全縣村政權的百分之七十四。後來所建的鄉、人民公社、大隊,都是用這種辦法命名的,也有以單字定名的,如道字鄉、鱗字鄉、讓字人民公社等等。
千磨萬洗
建國後,乾安的地名也曾幾度受政治運動的影響而有所改動。一九五八年,“大躍進”的氣息也充塞到乾安縣的地名之中,人民公社成立時,七個人民公社都以當時最“時髦”的名詞定名,如所學鄉定名為躍進人民公社;道字鄉定名為火箭人民公社;正蘭鄉定名為紅旗人民公社;安唱鄉定為名上遊人民公社;讓字鄉定名為東風人民公社;乾安鎮定名為衛星人民公社。但是美好的地名並不能給人民帶來什麼好處,最後,還得從“火箭”和“衛星”上回到地面,結果是“上游”沒爭著,“躍進”也成為一句空話。
“文革”期間,乾安縣的地名又一次受到急風暴雨的“洗禮”,很多地名用最最“革命”的詞句重新定名。定名的方法一:一是用原來的地名的諧音,套用“革命”詞句,作為村名。如嚴字大隊的“嚴”字和“岩”字諧音,改為紅岩大隊;仙字大隊的“仙”字和“先”字諧音,改為先鋒大隊;正蘭大隊的“正”字和“政”字諧音,改為政權大隊。二是選用當時最流行的“革命”詞句,硬改地名,如:大布蘇泡子改為工農湖;當字大隊改為勝利大隊。十年期間,公社、大隊這樣改名的有四十二個。“勝利”也好,“先鋒”也罷,極左路線給乾安人民帶來的災難決不是改幾個地名就能免除的。
地名奇珍
清算“文革”左的影響後,乾安地名又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直至今天,即使隨著農村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部分村鎮將有拆有並,但乾安“千字井”的地名文化已長期得到保留,成為中國縣域和村鎮地名史上一項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長留人間,也成為乾安特種人文旅遊的極品推給中外旅遊者。同時,我們考察看到,全縣村社土地均逐字排列,井然有序,地塊規整,便於勘丈,便於規劃,便於管理,便於農耕,便於綠化,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亦便於整合資源,便於集約經營。
由於“中國乾安千字井”人文地名與區劃景觀文化品位、旅遊品位極高,本身已構成一座開放式的地名文化大觀園,為此,經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和中國城市雜誌社推薦,國際區域性環境組織、專家評估組織按照《亞太人文與生態價值評估體系》評估,“中國乾安千字井”人文地名與區劃景觀入選“亞太最值保留的人文歷史財富”藍皮書名錄,並評價乾安縣全境為“中國最奇特的鄉村地名文化博覽園”。
為此,有人向乾安縣提出三項建議:一是建立“中國乾安千字井博物館”,收集整理和館藏與該奇特地名現象有關文史資料,永久陳列,對外開放。二是與“乾安泥林”生態旅遊線配套開發,大力對外推薦,使之成為松原市和乾安線頂級歷史人文旅遊景觀之一,主要交通幹道、重點地名村社豎立有文史簡介文字的展示牌,供中外專家、遊人考察、觀覽。三是建議乾安縣人大和松原市人大立規保護這一中國特別具有珍奇意義的地名文化,不論基層行政區劃如何調整,城市化進程如何加快,都儘量在可能的範圍保持原有“千字井”原貌,並在重要的井方內保留一定的“井字荒”時期拓荒文化、農牧文化的特點,以盡力吸引中外遊人,並為後世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進一步拓寬招商領域,創新招商方式,改進招商手段,乾安縣招商局加強了網上招商力度,開通“乾安招商網”,大力推介宣傳乾安優勢資源、投資環境、優惠政策,使網際網路的巨大優勢與傳統招商引資方式有效相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效果。
交通
乾安距長春市210公里,松原市68公里。長白、通讓鐵路穿境而過,大廣高速公路、五右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一二級公路四通八達,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網路,距長春、哈爾濱機場均200多公里。
松原查乾湖機場即將開工建設,屆時交通將更為便捷。
旅遊
大布蘇泥林
大布蘇泥林,又名“狼牙壩”,位於縣城西南所字鎮、大布蘇湖東岸,是黃土喀斯特地形,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是中國國內唯一的潛蝕地質地貌景觀,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群,各種地形、地貌、河流等縮微景觀。碧波蕩漾的大布蘇湖,一望無際的蘆葦盪,典型的濕地泥淖沼澤景觀。2005年8月晉升為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9年國土資源部批准為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乾安泥林不僅有壯美的自然風光,還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和古老淳樸的風土人情。
①泥林景區:泥林景區位於公園的東部,面積7.5平方公里是泥林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景區,區內有國內惟一的潛蝕地質地貌以及地貌的各種形態和特點,有重力作用地貌,地貌縮微景觀,流水地貌等,是泥林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它以罕見的地貌特徵聞名於世,被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劉東生親自命名為“乾安泥林”。地質專家稱泥林為“假喀斯特”和“類喀斯特”地貌。
②聖泉景區:位於公園的東部,是泥林景區的一部分,它以獨特的自流上升泉而聞名,區內泉水清澈,水質甘甜,泉水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江河入海的縮微景觀,在此可以看到江河的上、中、下游以及流入大海的整個過程的縮微景觀。
雲騰廣場
雲騰廣場建設在原第八中學的校址,廣場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投資540萬元,廣場綠化面積0.8萬平方米,硬化面積1.3萬平方米。
廣場於2010年8月動工建設,歷時69天。廣場共分四個區域,西南側為遊玩觀賞區即園林綠化區,共栽植五角楓、蒙古櫟、等二十多品種樹木766株,種植草坪5000平方米;西北側為休閒區,設定三原色景觀拉膜一處;東北為休閒健身區,共安裝體育器材28套;東南側為大型演藝區,其中設定石階座位120延長米及112個休閒座椅。廣場中心安放一尊標誌性雕塑——五龍騰飛,寓乾安縣緊跟時代步伐,發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千字文廣場
千字文廣場是按照乾安縣的地域文化而來,於2010年年初開始建設,現已基本建設完成。廣場總占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總投資540萬元,廣場綠化面積0.6萬平方米,硬化面積1.6萬平方米。廣場內建有浮雕地圖一處,題名石一處,九孔湧泉一處,千字文寶鼎一座,九尊龍柱,遠古動物造型兩個,小品雕塑造型一個,文化牆一處。廣場還設有全民健身場地一處,集會、休閒場地一處。石凳30套,實木廊架一處,景觀燈、草坪燈、射燈總計56盞。
千字文寶鼎位於廣場的正中位置,作為廣場的精華向外界展示乾安的歷史與文化。鼎通高6.6米,底座3.3米,採用鍛造工藝,手工鍛造,將“千字文”依次排列其上,是中國唯一的“千字文”鼎。
乾安公園
乾安公園始建於2001年,占地面積達到了18萬平方米。主要有占地1800平方米的噴泉廣場、8000平方米的水上樂園、2000平方米假山瀑布、2000平方米的健身遊戲場及4000平方米的兒童樂園等,綠化面積達到了7.7萬平方米。
中國城市大全-吉林篇
吉林省,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乾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
吉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現轄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以及19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18個縣、3個自治縣。 |
長春市 | 朝陽區 | 寬城區 | 二道區 | 南關區 | 綠園區 | 雙陽區 | 九台市 | 榆樹市 | 德惠市 | 農安縣 |
吉林市 | 船營區 | 昌邑區 | 龍潭區 | 豐滿區 | 舒蘭市 | 樺甸市 | 蛟河市 | 磐石市 | 永吉縣 |
四平市 | 鐵西區 | 鐵東區 | 公主嶺市 | 雙遼市 | 梨樹縣 | 伊通滿族自治縣 |
遼源市 | 龍山區 | 西安區 | 東遼縣 | 東豐縣 |
通化市 | 東昌區 | 二道江區 | 梅河口市 | 集安市 | 通化縣 | 輝南縣 | 柳河縣 |
白山市 | 八道江區 | 江源區 | 臨江市 | 靖宇縣 | 撫松縣 |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
松原市 | 寧江區 | 乾安縣 | 長嶺縣 | 扶餘縣 |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
白城市 | 洮北區 | 大安市 | 洮南市 | 鎮賚縣 | 通榆縣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延吉市 | 圖們市 | 敦化市 | 龍井市 | 琿春市 | 和龍市 | 安圖縣 | 汪清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