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食療

八種常見病最佳食療選 實惠,效果好。
1、感冒--【風寒感冒】 【風熱感冒】 【暑濕感冒】 【體虛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是最常見的外感疾病,四季都可發生,尤以冬末初春為多。臨床上以頭痛、鼻塞、流涕、流淚、咳嗽、惡寒、發熱、周身酸楚等為主要表現。
按其症狀的輕重分為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感冒屬中醫“時氣病”範疇。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熱)時行邪毒侵襲人體,阻遏衛陽,使營衛失和,肺氣宣降失司所致。根據其臨床表現並結合發病季節,一般可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體虛感冒等證型。
薑絲鴨蛋湯
配方: 生薑50克(去皮),鴨蛋2個,白酒20毫升。
製法: 生薑洗淨去皮,切成絲,加水200毫升煮沸,鴨蛋去殼打散,倒入生薑湯中,稍攪,再加入白酒,煮沸即可。
功效: 解表散寒。
用法: 每日1次,吃蛋飲湯,頓服,可連服3日。
【神仙粥】
配方: 糯米30克,生薑片10克,蔥白6克。
製法: 用砂鍋加水煮糯米、生薑片,粥成入蔥白,煮至米爛,再加米醋20毫升,和勻即可。
功效: 益氣補虛,散寒解表。
用法: 趁熱喝粥,以汗出為

中藥食療健康中藥食療
中藥食療吃出靚麗

2、便秘食療方 4最佳。
病因==【實熱】 【氣滯】 【氣虛】 【血虛】 【陽虛】
便秘是指糞便在腸道內滯留過久,排便周期延長,或糞質堅硬,或經常排便不暢的病證。它既可是一個獨立的病證,也可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本病多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便秘日久,常常會引起腹脹以至腹痛、頭暈、頭脹、食慾減退、睡眠不安等症狀,並容易引發痔瘡、肛裂等疾病。

中醫認為便秘或由恣飲酒漿,過食辛辣厚味,或熱移大腸以致胃腸積熱;或熱病之後餘熱留戀而耗傷津液以至腸道津虧;或因七情所傷,久坐少動,而致氣機不利,傳導失職所成。根據其臨床症狀可分為實熱秘、氣滯秘、氣虛秘、血虛秘、陽虛秘等證型。

香蕉蘸黑芝麻】
配方: 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製法: 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
功效: 養陰清熱,潤腸通便。
用法: 每日分3次食完。
【松核湯】
配方: 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
製法: 將松子仁、核桃仁去衣,烘乾研為細末,與蜂蜜和勻即成。
功效: 養陰潤腸。
用法: 早晚各服2匙。
【杏仁芝麻糖】
配方: 甜杏仁60克,黑芝麻500克,白糖250克,蜂蜜250克。
製法: 甜杏仁打碎成泥,黑芝麻淘洗乾淨,倒入鐵鍋內。用小火炒至水氣散盡,芝麻發出響聲立即盛碗,稍涼後,研碎。將杏仁泥、黑芝麻、白糖、蜂蜜,倒入大瓷盆內,拌勻,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離火。
功效: 益氣潤腸。
用法: 每日2次,每次1匙,飯後宜咀嚼咽下。
人參黑芝麻飲】
配方: 人參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適量。
製法: 黑芝麻搗爛備用。人參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適量白糖,煮沸即可。
功效: 益氣潤腸,滋養肝腎。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點心食用。

中藥食療人參
附加--人參的鑑別區別一支人參的質量標準是:蘆(頭)圓長,皮老黃,紋細密,體形美,鞭條須、珍珠節多等;完全具備這些條件的,是罕見的珍品。
3、肥胖症食療方
誘因==【痰濕困脾】 【氣滯血瘀】 【脾胃熱盛】
肥胖是由於人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所致。臨床上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一般指的肥胖為單純性肥胖,即主要由於進食熱量多於人體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儲存體內,超過標準體重的20%(非內分泌一代謝疾病原因者),即為肥胖症。其中超重在20%~30%為輕度肥胖,30%~50%為中度肥胖,50%以上為重度肥胖。隨肥胖程度不同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氣短、易疲勞、嗜睡、頭暈、頭痛、痰多、胃納亢進、便秘、胸悶、腹脹、汗多、口臭、多飲、畏熱、性功能減退等臨床表現。肥胖不僅影響生活、健美,對健康危害很大,可誘發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痛風、膽石症等。

中醫認為肥胖症多因素稟脾胃薄弱,復加飲食不節,嗜食膏粱厚味,或肝氣鬱結,氣滯痰生,或多靜少動所致。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分為痰濕困脾、氣滯血瘀、脾胃熱盛等證型。

冬瓜燒香菇
配方: 冬瓜250克,水發香菇50克。
製法: 將冬瓜切成小方塊,香菇浸泡後切塊。鍋中加油燒熱,倒入冬瓜、香菇及泡香菇水,炯燒數分鐘,加食鹽、味素等調味,至熟即可。
功效: 清熱健脾。
用法: 佐餐食用。
荷葉粉蒸排骨
配方: 新鮮荷葉8~10張,豬小排骨1000克,粳米300~400克。
製法: 荷葉洗淨,一張切成四塊備用。粳米,加八角茴香2隻,用小火同炒。炒至粳米成金黃色時,離火冷卻,磨成粗粉備用。將排骨洗淨,切成大塊,放入大瓷盆內,加醬油半碗,黃酒4匙,細鹽半匙,味素、蔥白少許,拌勻,醃浸2小時以上,並經常翻拌使之人味。然後,將每塊排骨的兩面,粘上一層炒米粉,用事先切好的荷葉將排骨包好,每包1~2塊,視排骨大小而定,包緊扎牢。蒸籠底層墊上一張新鮮的荷葉,再將包好的排骨放入蒸籠,蓋上籠蓋
功效: 健脾升清,祛瘀降濁。
用法: 打開荷葉包,熱食,佐餐食用。
三花減肥茶
配方: 玫瑰花、玳玳花、茉莉花、川芎、荷葉各等份。
製法: 將上藥切碎,共研粗末,用濾泡紙袋分裝,每袋3~5克。
功效: 寬胸理氣,利濕化痰,降脂減肥。
用法: 每日1小袋,放置茶杯中,用沸水沖泡10分鐘後,代茶飲服。

中藥食療玫瑰花茶

4、失眠食療方4最佳
病因==【心脾虧虛】 【心腎不交】 【肝鬱化火】 【痰熱內擾】
失眠是指經常性睡眠不足,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後不能再人睡,甚至徹夜難眠的一類病證。由於睡眠不足,臨床常伴有頭昏頭痛,四肢疲乏,心悸健忘,心神不寧等症狀。本病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頑固性的失眠能長期給患者帶來不可名狀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的依賴性,造成惡性循環。

失眠屬中醫“不得眠”、“不寐”、“不得臥”、“目不瞑”等病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主要因長期過度疲勞、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以致心失所養或心神不寧。其病位在心,但與肝膽、脾、腎等髒功能失調亦密切相關。根據臨床症狀一般可分為心脾虧虛、心腎不交、肝鬱化火、痰熱內擾等證型。
【杏仁糊】
配方: 杏仁10克,麵粉100克。
製法: 杏仁去皮尖,研成粉狀入鍋,加水適量煮熬10分鐘左右,再將麵粉用涼水調成糊狀,倒入鍋內,煮開即可。
功效: 宣肺化痰。
用法: 每日1~2次,每次1小碗,可作點心。
丹核佛片湯
配方: 核桃仁5個,佛手片6克,丹參15克,白糖50克。
製法: 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如泥狀,加入丹參、佛手湯中,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成。
功效: 疏肝理氣,解郁安神。
用法: 每日2次,連服數日。
玫瑰花烤羊心
配方: 鮮玫瑰花50克,羊心50克。
製法: 先將鮮玫瑰花50克(或乾品15克)放入小鍋中,加食鹽、水煎煮10分鐘,待冷備用。再將羊心洗淨,切成塊狀,穿在烤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覆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食。
功效: 舒肝解郁,補心安神。
用法: 可作點心食用。
棗仁煎百合
配方: 鮮百合500克;酸棗仁15克。
製法: 先將鮮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洗乾淨。然後將棗仁炒後,加適量水,煎後去渣,入百合煮熟即成。
功效: 養血安神。
用法: 每日2次。吃百合

中藥食療中藥食療

5、前列腺增生食療方 2

病因==【膀胱濕熱】 【中氣不足】 【腎陽虛衰】 【陰虛火旺】 【瘀血阻滯】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的一種疾病,早期主要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尤其是夜尿多,排尿因難,後期可出現急性尿瀦留、尿失禁、血尿,甚至因尿路梗阻而造成腎功能衰竭、酸中毒等。本病屬於中醫學“癃閉”範疇。其病位在膀胱,與三焦、肺、脾、腎、肝均有密切關係,多由濕熱蘊結、瘀血阻滯和脾腎虧虛所致。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膀胱濕熱、中氣不足、腎陽虛衰、陰虛火旺和瘀血阻滯五個證型
【桃仁粥】
配方: 核桃仁50克,粳米80克。
製法: 粳米煮粥,核桃仁去皮搗爛入粥內,文火煮數沸,見粥面有油即可,加紅糖調味。
功效: 溫陽益氣,潤燥止癢。
用法: 早晚食用。
枸杞粥】
配方: 鮮枸杞葉60克,粳米60克。
製法: 先將枸杞葉加水煎煮2次,取汁去渣,再加粳米一起煎煮成粥。
功效: 養陰清熱,益氣和胃。
用法: 早晚食用。
6、痔瘡食療方
病因==【濕熱蘊結】 【熱迫血行】 【氣血不足】
痔瘡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的靜脈團。在肛門齒狀線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靜脈叢發生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柔軟的靜脈團,稱為內痔;在肛門齒狀線以下,由痔外靜脈擴大曲張或反覆發炎而成的,稱外痔;二者兼有者,則為混合痔。本病的發生往往在靜脈壁薄弱的基礎上,復因飲食不節,燥熱內生,下迫大腸,以及久坐、負重、遠行等,致血行不暢,血熱相搏,經脈結滯不散而成。臨床主要分為濕熱蘊結、熱迫血行、氣血不足三個證型。
人參蓮肉湯
配方: 白人參10克,蓮子15克,冰糖30克。
製法: 將人參與去心蓮子放碗內,加水適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蒸1小時左右。
功效: 益氣健脾。
用法: 早晚服食。

中藥食療中藥食療

【芹菜粥】
配方: 芹菜連根120克,粳米150克。
製法: 將芹菜洗淨,切成長1厘米的段。粳米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入芹菜,改文火煮至粥成,調味即成。
功效: 清熱利濕。
用法: 早晚食用。
7、 糖尿病食療方
病因==【燥火傷肺型】 【胃燥津傷型】 【肝腎陰虛型】 【陰陽兩虛型】
糖尿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見皮膚瘙癢,易生癰癤等。實驗室檢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異常為特徵。長期發展可影響臟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種併發症。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達100萬~200萬人,其發病率已超過人群的2%~4%,其中以老年人發病率較高。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病的範疇。中醫認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體陰虛,飲食不節,或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等,以致肺燥胃熱,腎陰虧損發為消渴。臨床根據症狀辨證分為燥火傷肺、胃燥津傷、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等證型。

人參雞蛋清
配方: 人參6克,雞蛋1個。
製法: 將人參研末,與雞蛋清調勻,服用即可。
功效: 益氣養陰,止消渴。
用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山藥面】
配方: 麵粉250克,山藥粉100克,豆粉10克,雞蛋1枚。
製法: 將麵粉、山藥粉、豆粉、雞蛋和鹽用水合好,揉成麵團,按常法切成麵條,下鍋煮食。
功效: 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用法: 每日1~2次,可連服3~4周。
8、泌尿系統感染食療方2最佳

病因==【濕熱證】 【血熱證】 【氣虛證】 【陰虛證】 【脾腎兩虛】
泌尿系感染是由非特異性致病菌侵入尿路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腎盂腎炎。本病有急性與慢性之分,女性發病率較男性為高。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典型臨床表現是尿頻、尿急、尿痛、尿多或尿少,並伴有高熱、寒顫等全身表現;若急性期未能及時治療則易轉成慢性,表現為低熱、乏力、腰痛,尿路刺激症狀不典型。

泌尿系感染屬中醫“淋證”、“腰痛”等病證範疇。中醫認為本病或因過食肥甘辛熱,脾胃運化失常,積濕生熱,濕熱下注膀胱;或外陰不潔,穢濁之邪侵人膀胱,釀成濕熱;或久病體弱,脾腎兩虛,外邪乘虛而入,以致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根據臨床表現辨證可分為濕熱、血熱、氣虛、陰虛、脾腎兩虛等證型
【豆芽白糖飲
配方: 綠豆芽500克,白糖適量。
製法: 每次取綠豆芽絞取汁,加白糖調味服用。
功效: 清熱涼血,利尿。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100~150毫升。
【藕節冬瓜湯】
配方: 藕節100克,帶皮冬瓜200克。
製法: 冬瓜切塊,與藕節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取汁即可。

中藥食療請您多保重。

功效: 清熱通淋,利濕止血。清熱涼血,利尿通淋。
用法: 每日1劑,分3次服完。
謝謝,祝您身體健康,好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讓我們都擁有健康,保持一個好的心態,簡約簡行,珍愛生命,祝福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