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的代表機關,大使館地址在斯里蘭卡科倫坡七區佛光路381A號,現任大使張利忠。

基本信息

歷任大使

1972年10月至2011年10月,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兼任駐馬爾地夫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1、馬子卿(MaZiqing)1972年10月—1973年2月

2、黃明達(HuangMingda)1973年3月—1977年5月

3、孫盛渭(KongShengwei)1977年9月—1981年1月

4、高鄂(GaoE)1981年3月—1984年10月

5、周善延(ZhouShanyan)1984年11月—1987年7月

6、張瑞傑(ZhangRuijie)1987年9月—1991年8月

7、張聯(ZhangLian)1991年9月—1993年12月

8、張成禮(ZhangChengli)1993年12月—1995年2月

9、陳德福(ZhangFude)1995年3月—1999年4月

10、張雲(ZhangYun)1999年6月—2000年6月

11、江勤政(JiangQinzheng)2000年7月—2003年2月

12、孫國祥(SunGuoxiang)2003年4月—2006年11月

13、葉大波(YeDabo)2006年12月—2009年1月

14、楊秀萍(YangXiuping)2009年1月—2012年5月

15、余洪耀(YuHongyao)2011年10月—2013年12月

16、王福康(WangFukang)2013年12月—2017年8月

17、張利忠(ZhangLizhong)2017年9月—今

大使簡歷

張利忠,男,1969年1月生,江蘇大豐人,大學畢業。

1991-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科員、隨員

1995-1998駐舊金山總領事館領事隨員、三秘銜副領事

1998-2007外交部新聞司三秘、副處長、處長

2007-2010西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副主任

2010-2013駐加爾各答總領事

2013-2017外交部亞洲司(2015.6-2017.7掛職任國家旅遊局旅遊促進與國際合作司司長)

2017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雙邊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

中國史稱馬爾地夫為“溜山國”或“溜洋國”。明朝永樂十年(1412年)和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率領商船隊兩度到馬。明朝永樂十四年後,馬國王優素福三次遣使來華。鄭和的隨行人員馬歡所著《瀛涯勝覽》和費信所著《星槎勝覽》中,對馬地理位置、氣候、物產、風俗民情等,都有翔實記載。馬累博物館陳列著當地出土的中國瓷器和錢幣,反映了歷史上中馬友好往來和貿易關係。後因帝國主義侵略,中馬關係中斷了幾個世紀。

20世紀60年代,中馬駐斯里蘭卡使節開始往來。1972年10月14日中馬建交,我駐斯大使兼任駐馬大使。馬總統加堯姆於1984年和2006年兩次訪華。外長賈米爾三次訪華,議長哈米德(2001年)訪華。黃華副總理兼外長(1981年)、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陳慕華副委員長(1997年)、全國政協李瑞環主席(1999年)、傅全有總參謀長(2001年)、朱鎔基總理(2001年)、吳儀副總理(2004年)、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吳官正書記(2004年)和李肇星外長(2005年)訪馬。

2011年11月8日,中國駐馬使館正式開館。2012年9月,瓦希德總統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訪馬。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訪馬。

中馬建交後,馬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與台灣發展官方關係。2008年3月,馬外交部發表聲明,反對台灣當局舉行“入聯公投”。

2009年7月,馬外長表示,馬方認為烏魯木齊“7·5”事件是中國的內部事務,外界不應干涉。馬不會參與伊斯蘭會議組織討論“7·5”事件。

二、雙邊經貿關係

中馬經貿關係始於1981年。1982年,兩國恢復直接貿易。2004年3月,雙方簽署兩國政府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2012年,中馬雙邊貿易額7667萬美元,其中中國對馬出口7649萬美元,進口19萬美元。

三、其他領域交往與合作

1998年5月,馬政府與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簽署民航班機過境協定。2000年9月,馬國防和國家安全國務部長阿卜杜勒·薩塔爾·安馬里訪華。2002年馬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2010年起我成為馬第一大旅遊客源國。2012年中國遊客來馬總人數為22.96萬,同比增長15.6%,占外國遊客總數的24%,連續第三年高居首位,馬來華3589人次。2013年1-10月份中國遊客來馬總人數為28.49萬人,同比上升45.8%,占同期外國來馬遊客總數的30.8%,繼續位居第一位。目前,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成都、重慶香港等城市同馬累間分別開通了直航或包機往來。

2007年,雙方簽署第一個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2008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與馬外長沙希德簽署《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馬爾地夫青年和體育部體育合作協定》。2009年10月,中央電視台中、英文國際頻道(CCTV4/9)在馬旅遊島開播。2010年4月,教育部長袁貴仁同馬教育部長穆斯塔法·盧特夫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馬爾地夫共和國教育部教育合作協定》。

2003年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領導人致電慰問,中國政府出資270萬美元興建馬爾地夫印度洋海嘯移民住宅項目。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馬政府向我捐贈5萬美元,總統、外長等向我致電慰問。

國家簡況

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距離印度南部約600公里,距離斯里蘭卡西南部約750公里。南北長820公里,東西寬130公里。由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組成,分布在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其中200個島嶼有人居住。島嶼平均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位於赤道附近,具有明顯的熱帶氣候特徵,無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氣溫28℃。

1116年建立蘇丹國。近400年來,先後遭受葡萄牙和荷蘭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和統治,1887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32年改行君主立憲制。1952年成為大英國協內的共和國。1954年恢復君主立憲制。1965年7月26日宣布獨立。1968年11月11日建立共和國。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湯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黑山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海地商代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牙買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泰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紐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薩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喬治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卡達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科威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丹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貝多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林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緬甸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以色列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哈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智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希臘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拉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哥拉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葡萄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地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布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干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約旦哈姆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拉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席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尚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蒲隆地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維德角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根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利垂亞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喀麥隆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義大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他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其頓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肯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西班牙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黎巴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森堡大公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盧安達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利南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芬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拿馬貿易代表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多米尼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冰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納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葉門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曼蘇丹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比利時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葛摩聯盟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索托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秘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貝寧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洛哥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查德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高棉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獅子山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札那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辛巴威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脫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三比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萬那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象牙海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西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玻利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濟群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里巴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哥倫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納米比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安提瓜和巴布達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賴比瑞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地夫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達魯賽蘭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保加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塞拜然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沙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內加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大使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