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館信息
大使:陳偉慶
地址:AL-MANSOURHOTELSALHIYAH,BAGHDAD
歷任大使
陳志方 (1958.09—1960.09)
張偉烈 (1960.09—1965.11)
曹 痴 (1966.04—1967.02)
宮達非 (1970.12—1973.01)
胡成放 (1973.02—1974.05)
趙行志 (1974.08—1976.11)
侯野峰 (1977.09—1984.12)
張俊華 (1985.01—1988.06)
鄭劍英 (1988.01—1990.03)
鄭達庸 (1990.06—1994.05)
孫必乾 (1994.06—1998.08)
張維秋(1998.09—2003.03)
楊洪林(2004.10—2005.10)
李華新(2005.11—2007.02)
陳曉東(2007.02—2008.05)
常毅 (2008.06—2011.09)
倪堅 (2011.11—2013.11)
王勇(2013.12—2016.02)
陳偉慶 (2016.03—)
大使簡介
陳偉慶,男,1969年10月生,大學畢業。
1992年至1993年外交部西亞北非司科員
1993年至1996年駐蘇丹共和國大使館職員、隨員
1996年至1998年外交部西亞北非司隨員
1998年至2001年駐突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隨員、三秘
2001年至2008年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副處長、處長
2008年至2010年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參贊
2010年至2013年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參贊、公使銜參贊
2013年至2014年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
2014年至2016年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副司長
2016年至今駐伊拉克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中伊關係
<DIV>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體_GB2312">1958年8月25日中伊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後,中國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中止了與伊拉克的經貿、軍事往來。海灣戰爭後,中國根據安理會“石油換食品”計畫與伊拉克進行了一些經貿交往。</FONT></P><FONT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體_GB2312">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中伊雙邊關係受到影響。戰後,中伊關係實現平穩過渡和發展。2004年7月,中國駐伊拉克使館復館,10月,兩國互派大使。2014年12月,中國駐埃爾比勒總領事館開館。</FONT></P>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體_GB2312">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主席、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領導機構成員賈拉勒·塔拉巴尼(2003年8月)、臨時管理委員會輪值主席歐魯姆(2004年3月)、臨時政府副總統沙維斯(2005年1月)、總統塔拉巴尼(2007年6月)、總理馬利基(2011年7月)、外交部長賈法里(2015年6月)、總理阿巴迪(2015年12月)等先後訪華。2014年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伊拉克。2015年3月,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伊拉克。2017年4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伊拉克外交部長賈法里在“文明古國論壇”首次部長會期間會晤。2018年7月,伊拉克副外長邵什來華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FONT></P>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體_GB2312">2015年12月伊拉克總理阿巴迪訪華期間,兩國發表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FONT></P>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體_GB2312">2007年6月,中伊外交部建立政治磋商機制。2008年1月,伊拉克副外長阿巴維訪華,並舉行兩國外交部首次政治磋商。2011年2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翟雋訪問伊拉克,並舉行兩國外交部第二輪政治磋商。2014年12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明訪問伊拉克。</FONT></P>
<Pstyle="FONT-SIZE:14px;FONT-FAMILY:arial"><FONTstyle="FONT-FAMILY:楷體_GB2312"><FONTstyle="FONT-FAMILY:楷體_GB2312"><FONTstyle="FONT-SIZE:16px">2017年,伊拉克是中國在阿拉伯國家的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221億美元,同比增長21.6%。中國從伊進口原油3682萬噸,同比增長1.7%。</FONTstyle="FONT-FAMILY:"></FONT></FONT></FONT></P></FONT></DIV>
國家介紹
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先後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後巴比倫王國。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中國古稱伊拉克為黑衣大食。屬於中東國家。
全國分18個省,省下設縣、鄉、村。18個省是:安巴爾(anbar)、埃爾比勒(arbil)、巴比倫(babil)、穆薩納(muthanna)、巴格達(baghdad)、納傑夫(najaf)、巴斯拉(basrah)、尼尼微(neineva)、濟加爾(dhiQAR)、卡迪西亞(qadisiyah)、迪亞拉(diyala)、薩拉赫丁(salahuddin)、杜胡克(dohuk)、蘇萊曼尼亞(sulaymaniyah)、卡爾巴拉(karbala)、塔米姆(tameem)、米桑(misan)、瓦西特(wasit)。
省名MuhafazatC1997面積(km2)省會CC1997CC1987
安巴爾Al-Anbār1,023,736138,501拉馬迪Ar-Ramādī192,556
巴斯拉Al-Basrah1,556,44519,070巴斯拉Al-Basrah725,000406,296
穆薩納Al-Muthannā436,82551,740塞馬沃As-Samāwah
卡迪西亞Al-Qādisiyah751,3318,153迪瓦尼耶Ad-Dīwānīyah196,519
納傑夫An-Najaf775,04228,824納傑夫An-Najaf410,000309,010
蘇萊曼尼亞*As-Sulaymānīyah1,362,73917,023蘇萊曼尼亞As-Sulaymānīyah525,000364,096
塔米姆At-Ta'mīn753,17110,282基爾庫克Kirkūk525,000418,624
巴比倫Bābil[Babylon]1,181,7516,468希拉Al-Hillah268,834
巴格達Baghdād5,423,964734巴格達Baghdād5,423,9643,841,268
杜胡克*Dahūk402,9706,553杜胡克Dahūk
濟加爾DhīQār1,184,79612,900納西里耶An-Nāsirīyah265,937
迪亞拉Diyālā1,135,22319,076巴古拜Ba'qūbah115,000
埃爾比勒*Irbīl1,095,99214,471埃爾比勒Irbīl700,000485,968
卡爾巴拉Karbalā'594,2355,034卡爾巴拉Karbalā'380,000296,705
米桑Maysān637,12616,072阿馬拉Al-'Amārah208,797
尼尼微Nīnawā[Nineveh]2,042,85237,323摩蘇爾Al-Mawsil925,000664,221
薩拉赫丁Salāhad-Dīn904,43224,751提克里特Tikrīt
瓦西特Wasit783,61417,153庫特Al-Kūt183,183
伊拉克Iraq22,046,244434,128巴格達Baghdād
主要城市
巴格達:首都,人口5,423,964(CC1997)。庫德族自治區:1992年,蘇萊曼尼亞As-Sulaymaniyah、杜胡克Dahuk和埃爾比勒Arbil3省劃歸庫德族自治區。庫德人生活在伊拉克北部地區。一份資料顯示,伊拉克庫爾德斯坦除了上面的3省外,還包括塔米姆At-Ta'mim、迪亞拉Diyala(部分)和尼尼微Ninawa(部分)。庫德人的一個臨時政府在這裡運作。1999年夏,臨時政府曾考慮在其轄區內增設4個新省:阿克拉Aqrah(orAkra)、哈拉比亞Halabja(Halabjah)、拉尼亞Rania和索蘭Soran。10月,最後形成了3個省:阿克拉Aqrah、哈拉比亞Halabja和哈里爾Harir。不過國際社會並不承認,本處也不錄入。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