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文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共和國大使館外文名稱EMBASS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RepublicofIreland
地點40AilesburyRoad,Ballsbridge,Dublin4,Ireland
大使岳曉勇
政務參贊 蘭和平
歷任大使
龔普生(1980.08—1984.09)
邢忠修(1984.09—1987.08)
周陽(1987.09—1989.10)
韓琍琍(1989.11—1993.10)
范慧娟(1993.12—1997.11)
鄭錦炯(1997.12—2000.02)
張小康(2000.03—2002.07)
沙海林(2002.08—2005.12)
張鑫森(2005.12—2007.10)
劉碧偉(2007.12—2011.08)
羅林泉(2011.08—2014.03)
徐建國(2014.03—2016.05)
岳曉勇(2016.06—)
雙邊關係
政治關係

1979年6月22日,中愛簽署建交公報,1980年兩國互派大使。建交後的一個時期,中愛雙邊關係發展平穩,但各領域實質交往不多。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愛關係發展迅速,高層互訪頻繁,經貿、教育、科技、文化和農業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並取得豐碩成果。
1998年9月,埃亨總理訪華,回國後制定了以中國為重點合作夥伴的“亞洲戰略”。2000年,李嵐清副總理與哈尼副總理實現互訪。2001年9月,朱鎔基總理訪愛。2003年10月,麥卡利斯總統訪華,這是愛總統15年來首次訪華。2004年5月,愛擔任歐盟主席國期間,溫家寶總理訪愛;10月,兩國總理在河內出席亞歐首腦會議期間再次會晤;同年黃菊副總理與哈尼副總理實現互訪。2005年1月,埃亨總理率愛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經貿代表團訪華,隨後主持制定第二階段“亞洲戰略”,將中國列為愛在亞洲的首要合作夥伴。2006年9月,曾培炎副總理訪愛。2008年10月,科恩總理來華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溫家寶總理會見。2010年6月,麥卡利斯總統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愛爾蘭國家館日活動,習近平副主席會見。
雙方其它高層互訪主要有:全國政協副主席宋健(2001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彭珮雲(2001年10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2002年10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成思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2005)、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柏林(2009年6月)分別訪愛。帕蒂森眾議長(1998年7月)、安德魯斯外長(1998年2月)、科恩外長(2002年1月)、奧漢倫眾議長、凱埃利參議長(2005年6月)、埃亨外長(2006年5月)、馬丁外長(2010年5月)等訪華。兩國政黨交流主要有:2004年7月,應中聯部邀請,由黨的督導、總理府國務部長和政府總督導瑪麗•哈納芬率領的愛爾蘭共和黨代表團訪華。此訪標誌愛共和黨與中國共產黨建立正式關係。2009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訪愛;7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杜青林訪愛。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瑪麗•麥卡利斯總統、科恩總理和馬丁外長發來慰問電,科恩總理和馬丁外長親赴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弔唁遇難者。愛政府向中方提供100萬歐元的現金援助和價值11萬歐元的物資援助。2010年玉樹地震後,瑪麗•麥卡利斯總統發來慰問電。
經貿關係

中愛貿易額基數不大,但近年增速較快。據我海關統計,2008年,中愛雙邊貿易額7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我出口43.2億美元,下降2.6%;進口27.5億美元,增長42.7%。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中愛雙邊貿易額降至52.1億美元,同比下降26.3%。其中中方出口19.79億,下降54.2%;但中方自愛進口大幅增長17.6%至32.31億美元,愛對華貿易首次出現順差。截至2010年3月,愛對華投資項目已達199個,協定金額8.38億美元,實際使用金額為4.61億美元。
根據1986年兩國簽訂的《經濟、工業、科學和技術合作協定》,雙方迄已召開了10次經貿和科技混委會會議。1998年初,愛貿易局在上海設立辦事處。2004年,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2005年1月,埃亨總理訪華期間,雙方簽署《中國從愛爾蘭輸入豬肉的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議定書》、《中國商務部和愛爾蘭企業、貿易和就業部關於軟體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與愛爾蘭商會合作協定》等近40項經貿協定。2008年10月,科恩總理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中國銀監會與愛爾蘭金融服務管理監管局諒解備忘錄》、《中國證監會與愛爾蘭金融服務管理監管局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愛爾蘭投資發展局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愛爾蘭農林食品部關於中國從愛爾蘭輸入牛精液的檢疫和衛生條件議定書》。2009年,商務部仇鴻部長助理率大型貿易投資促進團訪愛,並召開中愛經貿論壇。
我主要向愛出口高技術成套或整機產品、變流器、家電及無線電通訊設備零附屬檔案、服裝、醫藥品等。2004年11月,華為公司和同方威視公司打入愛軟體市場,與愛方簽訂了數百萬歐元的供貨契約。從愛進口製冷設備、醫藥品、羊毛、內燃機零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通信設備零附屬檔案等。
交流與合作

1985年中愛簽署《文化交流協定》。2001年9月兩國簽署《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2004年5月,愛爾蘭時任藝術、體育和旅遊部長約翰•奧多諾休訪華,並與中方共同主持愛爾蘭文化節開幕式。2004年10月,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訪愛,並與愛方主持中國文化節開幕式。2008年3月,愛爾蘭文化周在北京舉辦。
2001年2月,雙方簽署《教育合作協定》。近年來,愛日益重視開拓我教育市場,我赴愛自費留學人數激增,2003年曾達3萬人。2005年,隨著愛政府規範教學質量並收緊對外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赴愛留學熱開始逐步降溫,目前約有2萬人。愛在華留學生現共約300餘名。2005年1月,雙方簽署《關於互認高等教育學歷學位證書的聯合聲明》。在此基礎上,雙方於2006年2月簽署《中愛高等教育學位學歷互認協定》。2008年10月,雙方簽署了《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愛爾蘭大學聯合會諒解備忘錄》。
兩國還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民用航空運輸協定》(1998年9月)、《科技合作協定》(2000年9月)、《科技合作研究基金協定》(2002年12月)、旅遊目的地國協定(2004年5月)和《衛生合作諒解備忘錄》(2004年11月)、《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愛爾蘭科學基金會合作協定》(2005年1月)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愛爾蘭科學基金會合作協定》(2005年1月)。中愛在科技、衛生、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實質進展。
2002年3月,愛軍艦首次訪華。
2004年8月,上海市與愛科克市結為友好城市。2006年4月,甘肅省和愛斯萊果郡簽署建立友好省郡關係協定。
2008年10月,兩國簽署《愛爾蘭出席2010年世博會諒解備忘錄》。
使館地址

中國駐愛爾蘭使館
40AilesburyRoad,
Ballsbridge,
Dublin4,
Ireland
簽證及領事部
118MerrionRoad,
Dublin4,
Ireland
大使致辭

透過這扇視窗,你們可以了解一個位於遙遠東方的文明古國,她每時每刻都在取得著巨大的進步;步入這扇大門,你們可以感受到她與愛爾蘭有著類似的文明和情感;
通過這座橋樑,你們可以認識到在民族和人民之間所建立的友好聯繫是多么珍貴和重要;藉助這一途徑,你們可以發現,儘管遠隔萬里,兩國人民正走得越來越近;
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網站歡迎你們的光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特命全權大使劉碧偉
大使簡歷
劉碧偉,男,1955年11月生,湖南省人,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
1979-198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幹部司科員
1982-1985駐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大使館職員、隨員
1985-1988外交部幹部司隨員、三秘
1988-1992駐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大使館三秘、二秘
1992-2000外交部辦公廳一秘、參贊
2000-2003國務院辦公廳秘書
2003-2007駐紐約總領事館總領事(大使銜)
20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愛爾蘭特命全權大使
已婚,有一子。
使館成員
大使:劉碧偉
政務參贊:蘭和平
商務參贊:張舒靜
武官:張建國(駐英國使館武官兼)
使館機構
政治處
辦公室
武官處
經商處
科技處
教育處
中國駐外大使館名錄
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大使館代表整個國家的利益,全面負責兩國關係,館長是大使,由國家元首任命並作為國家元首的代表履行職責。大使館的首要職責是代表派遣國,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其次是促進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的關係,使館同時具有領事職能。促進兩國關係和人民間的往來是領事館的重要職責,但其最主要的職責是領事工作,比如:維護本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向本國公民頒發或延期護照、向外國公民頒發籤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