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祖堂

中華三祖堂

矗立在河北省涿鹿縣境內的中華三祖堂,是在原黃帝祠的基礎上,由海內外32萬中華兒女捐資建成的,1998年7月25日正式開游。

簡介

中華三祖堂中華三祖堂

中華三祖堂位於軒轅湖以東,黃帝泉北200米處,是中國黃帝城文化旅遊區的中心景點。於1994年8月破土動工,1997年10月4日正式竣工。

全部工程占地104畝,分別由大門、平面祭壇、三祖堂組成,主體工程三祖堂仿照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唐朝建築佛光寺建造,整個大殿開間七間,進深三間。全部採用木質結構,共用470方木料,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斗拱尺度和比例較大,柱子粗壯,門窗為板門和直欞窗,格調古樸莊重,雄偉壯觀。殿內三位祖先的塑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居中的黃帝氣宇軒昂,右側的炎帝睿智儒雅,左側的蚩尤勇武彪悍,塑像高6米全部由泥土塑成。大殿四壁繪著四幅大型壁畫,分別是“涿鹿大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阪泉大戰”。現在,中華三祖堂已成為對子孫後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理想之地。同時也是中華兒女和各族人民、海內外愛國人士拜祖敬香,祭祀懷古的聖地。

三祖堂是一座仿唐建築,重檐飛角,恢弘壯闊,全部木質結構。全堂占地104畝,由平面祭壇、三祖堂、後殿組成。

中華三祖堂中華三祖堂

三祖堂內,12根高聳的立柱,支撐著巨大木結構屋頂,拓展開780平方米的肅穆空間。古樸、逼真,高5.5米、寬4米的黃帝、炎帝、蚩尤的塑像,正襟危坐在祭堂內,氣宇軒昂。三尊塑像各得其所。黃帝居中而坐,略高其他,雙目凝視前方,莊重、安詳。炎帝居右側,身披稼禾,左手抬起,雙目沉思。蚩尤右手叉腰,左手握拳,身著獸皮,雙目圓睜。

三祖堂西側,建有一座碑亭,黑色大理石碑上,鐫刻著新加坡華人周穎南為三祖堂建設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的功德頌。三祖堂東側,立著“港土歸根碑”和三棵歸根松。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吉林省三位青年,懷著滿腔愛國熱情,千里迢迢奔赴香港採集泥土,在三祖堂東側,用他們從香港採回的泥土,栽植了三棵回歸松,在回歸松前矗立起一塊高達1997厘米的花崗石“港土歸根碑”。現在,三棵蒼鬱蔥蘢的松樹和三祖堂成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徵。

中華三祖

黃帝

中華三祖堂黃帝像

·精神文明貢獻

發明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等。

·政治文明貢獻

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物質文明

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弓矢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兵符雲梯樓櫓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

炎帝

中華三祖堂炎帝雕塑

·制,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炎帝神農氏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炎帝神農氏、神農文化、農業文明,文明依寄著人性化神明而發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華為一個民族的文明支柱,不僅構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絢爛多彩的重要組成,而且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蚩尤

中華三祖堂蚩尤雕塑

·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是一個面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藉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採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歷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而穀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苗”字來給蚩尤的子孫命名為“苗族”。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創製較精美的陶器,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這也是對中國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

《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贊寫道:“據說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我認為,蚩尤不令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而且也是金屬兵器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管子·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五帝本記》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書還說,蚩尤能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划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它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制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

在古代中國,蚩尤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呂刑》說:“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後紀四·蚩尤傳》在記述蚩尤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這也說明蚩尤嚴格實行法制而樹立了威嚴的形象和產生了濃遠影響。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乃是中國古代法制的締造者。

景區景點

中華三祖堂位於軒轅湖以東,黃帝泉北200米處,是黃帝城三祖文化旅遊區的中心景點。1994年8月破土動工,1998年7月對遊客開放。中華三祖堂由大門、平面祭壇、三祖堂組成,主體工程三祖堂仿照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唐朝建築佛光寺建造,整個在殿開間七間,進深三間。全部採用木質結構,共用木材470方,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斗拱尺度和比例較大,柱子粗壯,門窗為板門和直欞窗,格調古樸莊重,雄偉壯觀。殿內三位始祖的塑像姿態,栩栩如生,居中的黃帝氣宇軒昂,右側的炎帝睿智儒雅,左側的蚩尤勇武彪悍,塑像高6米,全部用泥土塑成。大殿四壁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幅大型壁畫。

逐鹿之戰

中華三祖堂逐鹿之戰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中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同為華夏部落,後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後人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由此可見,涿鹿之戰的確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是炎黃文明的奠基之戰。

阪泉之戰

阪泉之戰,相傳黃帝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在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中,黃帝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一說今河北涿鹿東南)的一次交戰。是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的炎黃阪泉之戰。延慶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阪泉。延慶、懷來這道川,統稱為“阪泉之野”。五千年前,黃帝曾在這裡活動過。這裡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

合符釜山

中華三祖堂合符釜山

三祖之戰結束後,黃帝繼續南征北戰,最後“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釜山歷山,在今涿鹿輝耀鄉岔道協陽古道北端。山形若倒釜,居高臨下,可遠眺四方古道,近觀八方來者。周圍起伏的群山中有一塊50畝大小的平台,當地百姓稱之為丹墀地,這是殿堂外面朝拜帝王的地方。這裡至今保存著合符台、合符石和文化層文物。

合符大統,萬邦歸一。這是一場盛大的、中華民族形成的奠基儀式。東至東海泰山,南到長江湖南,西到隴西,北到草原,黃帝初創的中華民族疆域內的各個部落方國,應黃帝之召,“萬國”會聚涿鹿,合驗符契,這是中華民族上古時代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各氏族、部落首領會議三件大事:其一,推軒轅黃帝為天下共主,中華民族首次有了天下共認的領袖和統治者。其二,確定共同的圖騰。取各氏族、部落圖騰的特殊處,創造出集鷹蛇獅獸萬靈於一身的龍圖騰。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大一統、大團結的標誌。其三,定都涿鹿,建造黃帝城,亦稱軒轅之丘。合符文化是炎、黃、蚩三大始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文化基石,以“合符釜山”為標誌的涿鹿三祖文化,體現了“兼容並蓄、厚德載物”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理念,其魂在會盟合符,魂在團結統一,魂在和諧融合。“三祖文化”是當代中國和諧文化的重要起源。

定都逐鹿

合符之後,黃帝以“天子”身份居於涿鹿都城,涿鹿成為黃帝治理天下的根據地,結束了“遷徙往來無常處”遊牧或半遊牧生活的歷史,社會進入“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峨”的定居農耕、馴養家畜的時代。傳說黃帝創造指南車,其妻嫘祖創養蠶和繅絲之法。黃帝一統天下後,命倉頡造文字,讓隸首發明算術,叫大撓研究甲子乾支曆法,派伶倫制訂樂律。他還親自與歧伯雷公創造醫學。這些都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標誌,黃帝締造了中國上古時代文化的黃金時代,創造出古老的中華文明

重要大事

1993年4月5日黃帝城遺址萬人公祭軒轅黃帝大會。

1995年9月涿鹿全國首屆炎黃蚩三祖文化研討會。

1998年7月第二次學術研討。

1997年6月30日“港土歸根碑”揭碑儀式。

1997年10月4日“中華三祖堂”竣工暨中華三祖塑像揭幕儀式。

2000年9月23日涿鹿“澳土歸根碑”揭碑儀式。

2000年12月5日澳門“母子連親碑”揭碑儀式。

2003年11月20日北京奧運聖火與涿鹿·中華合符文化高層論壇。

2004年8月27日黃帝城河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火種採集儀式。

地方交通

自駕車

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公路,到東花園出口下,沿野康公路過官廳後至礬山鎮西行即到。

公車

從北京西直門汽車站乘發往涿鹿縣的班車直達。

張家口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張家口市因歷史久遠和在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著而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和革命傳統,自然景觀頗多,是開發建設北京“後花園”的理想地域。已有各類旅遊景區、景點40多個。
景點黃帝城;泥河灣遺址;中華三祖堂;萬里長城大境門;清遠樓;玉皇閣;昭化寺;金閣山;雞鳴山;雞鳴驛;古雲泉寺;關外第一泉;金蓮川;壩上明珠草原湖;肖後梳妝樓;小五台山自然保護區;飛狐峪;虎窩寺;遼代壁畫墓群;南安寺塔;水母宮;中都遊牧源;金河口;崇禮滑雪;永定河峽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