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人類的文明史,開始於文字的發明,在時間上最早不過七八千年,這幾千年只占人類史的百分之一而已。 人類文化的發展,從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面講,可有以下三種共識。第一,人類文化的發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學到許多經驗,逐漸積累而流傳下來的。換句話說,有史時代的許多文化,都淵源於史前時代的人類活動,舉例來說,中國的歷史有五千年,可是我們知道中國史前時代,就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藍田人,他們的年代距今約有四五十萬年,中國有史時代的文化,與史前人類活動是分不開的。第二,各種人類的文化,因為環境的變遷,時代的更換,進退不一。史前有許多強盛的民族,早已滅亡,人類史上,也就沒有獨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學家公認人類的身體、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環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進,創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類有共同進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殘殺的卑劣天性。人類殘酷成性,個人之間殺戮不夠,還會結合親族,進行械鬥,甚至國族之間,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規模的戰爭。人類文化應該是相互提攜,合作進展,為何會互相殘殺呢?有位學者曾加以分析:人類是柔弱動物,從小要父母保護,成年後也無自衛力量,體力不夠,指甲不硬,牙齒又受口小的限制,不會爬樹,也不會飛,可是從經驗中,他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結隊,才有生存希望,人類對家族、鄉團、國家有熱烈的忠心,就是這個原因。可是集團防衛,還不保險,更要利用腦力,製造武器,因此養成殘酷殺戮的本領,有了殺人的武器,個人可以放膽劫殺,集團可以橫行天下。人類歷史的演進,體力越來越弱,而殺人武器卻愈來愈凶,人弱器利,互為因果。更加上種族、語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義和交通的發展,使人類的戰爭,越來越殘酷。不過有識之士和開明的人都相信,人類要和平共處,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人類文明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世界性的,一種是區域性或者民族性的。也因此不同的文明圈它的歷史地位、作用影響、責任擔當也是不一樣的。根據這一點,我認為當今世界的人類文明可以分為三個世界。第一世界的第一名是西方現代文明,第一世界的第二名是伊斯蘭文明,第一世界的第三名中華文明。也就是說西方現代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中的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的綜合排名是斯拉夫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日本文明、拉美文明。其他的屬於第三世界。因此在未來的世界,將是西方現代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唱主角,因為第三世界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相當於散戶。大鱷是前三甲,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
一般科學界將文字的出現作為界定文明的重要標誌,通常人們把文字出現以後的歷史稱之為人類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現以前的歷史算為史前史。從上一個世紀,世界各國開始對上古文化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集一個世紀以來的考古成果,人們發現文字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不超過6000年。
按照文明發展的程度,學術界將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四國排在首位,號稱"四大文明古國"。在埃及發現的最早文字大約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距今6000年;古印度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距今4500年;古巴比倫文化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距今5500年。
文明起源
人類來源
人們對人類來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為化石提供了事實根據,化石是古代生物遺留下來的部分遺體或活動的痕跡。找到人類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類的體質、智力和用具的發展水平。由化石發現的地點,可以知道古人類的地理分布及其所處的地質時代和生活環境。在各種化石中,頭骨化石是最重要的。
一般動物的面顱比腦顱大得多;人類則相反,腦顱要比面顱大得多。原始人和現代人比較,差別可以說主要就集中在頭骨上。如原始人的頭蓋骨比現代人厚得多。正因為研究人類的頭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類的形態特點和體質發展水平,因而人類學工作者,對於尋找完整的人頭骨化石特別重視。完整人頭骨化石的發現,被認為是人類學研究中的一項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學家已經注意到用人類化石為證據,來探討人類進化的歷史。
第四紀時代出現了人類的祖先。最初亞非大陸溫暖濕潤,古猿在這種環境中演變成能製造工具和進行勞動的人類。勞動使肢骨發達,雙手更能創造萬物,口腔發展了語言,也就推動了腦的發達。人類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現,與別的哺乳動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無語言迥然不同,而變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類的體質和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猿人”、“古人”和“新人”階段。近數十年來,世界上屢屢發現人類化石,使人類科學家從而了解人類體質特徵和文化發展。可是仍有不少疑問,如猿人變古人的過程如何?古人變成新人的過程又如何?如今發現尚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作完滿的解說,這需要更多發現的事實繼續補充。
世界上常發現的人類化石,幾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稱“真人”),其中最著名並為科學界所公
認的是1865年在德國發現的尼安得特爾人屬於“古人”,1868年在法國克羅馬尼翁人屬於“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認為人類的祖先只有十幾萬年的歷史,直到1929年,中國在周口店發現了北京猿人的第一個頭蓋骨,從而使人們相信人類的祖先40萬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殼,無時不在變動。從山地侵蝕下來的泥土和砂礫,最後沉積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廣大的岩層。大海上升為陸地,高山侵蝕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動植物,隨時可被埋沒在沉積層中,經過若干萬年,變成化石。地質學家,根據這些動植物的遺骸,可以辨認地球各區域各時代生物演變的情形。
地質時代,可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個時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質史實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開始,才發現有生物遺蹟,不過完全是下等動物和初級植物。下等動物最多的是三葉蟲,珊瑚、海綿、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蟲最主要的時期,體形高大,且有鎧甲作為保護。新生代是近代地質史上生物進化的重要時期;大爬蟲已一去不返,留下來的只有鱷魚、龜、蛇和蜥蜴等,此時是哺乳類大為活躍的時代。
第四紀大約在二三百萬年內的地球史上,出現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稱第四紀為“靈生代”,因為這是人類的時代。同時第四紀也大大改變了自然環境,尤其明顯地改變了動植物界。其次,第四紀有強大的冰川作用,並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跡。冰川的進退也影響了動植物的分布。地面上突然冰期來臨,靠採取果實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無處覓食,常為飢餓所迫,不得不剝獸皮,以作衣服;尋覓洞穴,找棲息之地;鑽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驅逐野獸。人類經過數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見進步。遠古人類的文化遺物,主要是一些自製的工具,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時期的原始人類沒有生產經驗,所以石制工具簡單而粗陋。但在實踐過程中他們製作工具的技能不斷改進,所以說勞動是創造文化的原動力。石器又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大都是獵人和採集者。他們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圓礫,初用打製法,後用磨製法。到了冰期終結時,就開始了新石器時代。這時期完全用磨製的方法來製造石器,多鑿有孔眼及環形的石器,種類繁多,有大斧、石刀、石鑿等。這時期的陶器已很發達,農業工具也已開始,並有了原始的畜牧業。新石器時代結束後,大約公元前4000~1000年,人類進入金屬文化。先是銅器時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進入鐵器時代,已開始用鐵作犁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開的。
古代的人類,究竟發源於何處?這是爭議多年的問題。有的說是起源於亞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學家安德魯斯(R.C.Andrews)和地理學家泰勒(GriffitTaglei),就認為人類起源於亞洲中部,然後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亞是人類牧養的家畜,如駱駝、犬、牛、羊、馬等的起源地。既然適於高等動物的生存,依動植物為生的人類,也必發源於此。同時,中亞位置為各大洲之中,地勢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獨亞洲大陸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臨下,可與各洲相連。故謂人類起源於中亞,分散在各洲,其勢最順,其理至當。可是也有人認為人類的起源應在副熱帶潮濕之區,對農業起源研究卓著的索爾教授(CarlSauer)就認為東南亞沿海地區,可能是人類最先發跡的地方。象泰國的考古發現及中國杭州灣河姆渡遺蹟的發現可以佐證。這類討論,尚需更多的地下發現,才能有完滿的解釋。
我們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數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後人口增加,就向四周遷移發展。就地理學和考古學的知識,地球表面有許多海峽,阻斷大陸間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許多海峽就可變成陸橋,便利人類的交往。最著名的陸橋,包括溝通北美和亞洲的白令海峽,溝通英國和歐洲的多佛海峽,溝通亞洲和歐洲的達達尼爾海峽和溝通馬來西亞與蘇門答臘的馬六甲海峽。其他的還有溝通非洲的西西里海峽,溝通朝鮮和日本的對馬海峽,溝通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巽他海峽,溝通紐幾內亞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峽以及溝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馬尼亞的巴斯海峽。假如在第四紀,此類海峽在冰期後退,海平面降低而成為陸橋,使陸地相連,則有利於人類祖先的四方遷移。這是無可置疑的。人類祖先經過陸橋向各方移動而擴大了分布範圍。由於地面上各處自然環境不同,在溫度、雨量、陽光等的差異,又隨著人類社會和人類本身體型的發展,分化出來了世界上各色各樣的人種。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護皮下的血管、神經和肌肉免受紫外線的直接侵襲。長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種變成黑種人,他們頭髮鬈曲、覆蓋頭部,是有隔熱作用。而長期居住在高緯寒冷地區的人群,鼻子高而狹窄,使冷空氣較慢進入氣管和肺部。他們的體型比熱帶居民要粗壯,膚色也較熱帶的人為淺白。古代人類,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環境的束縛,各個人群長期生活在各個隔離的地理區域內,在體質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適應性的特徵。這些特徵,代代遺傳,以致人類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種有明顯體質差異的種族。
文明來源
人類的文明源於哪裡?如俄羅斯《真理報》獨家披露說,最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人類的文明可能源於萬年冰雪履蓋的南極大陸!而這一發現甚至曾得到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支持。
愛因斯坦:南極可能存在史前文明。
據俄羅斯《真理報》披露,愛因斯坦和不少的科學家堅信,如今冰天雪地毫無生機的南極曾經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愛因斯坦認為,一萬多年前,北極不在北極點上,而北海岸附近;南極也不在南極點上,而位於在加拿大溫帶地區。那個時候,溫度氣候均適宜的南極大陸也許曾孕育了一種高度發達的古文明。然而好景不常,因為地殼發生了逆時針大移動,北極漂移到了北極點的位置,南極漂移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極點,氣候突然異常寒冷,大陸被冰雪覆蓋,南極文明也就隨之消失了。非常有意思的是,遠非只有愛因斯坦一人持這種觀點,與他持類似觀點———人類文明可能源於遠古南極的科學家不在少數。
並非聳聞:古地圖驚曝南極冰下秘密。
據《真理報》報導,愛因斯坦和其他科學家持這種觀點並非聳人聽聞或者憑空猜測,而是有相當的證據。
事實上,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南極大陸可能存在史前文明的構想反覆被提及,不少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考古學家紛紛將目光投向那片冰天雪地,其中一幅不可思議的古地圖更是加強了科學界對南極的思索。1840年,伊斯坦堡國家博物館館長哈利勒·艾德海,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托普卡比宮找到一張奇特的古代地圖。這張古地圖是18世紀初發現的,看樣子是一份複製品。地圖上,除了地中海地區畫得十分精確,其餘地區如美洲、非洲都嚴重變形。當科學家們對古地圖做進一步深入研究時驚訝地發現,這張古地圖其實是一張空中鳥瞰圖,看起來就像“阿波羅8號”飛船所拍照片的翻版。在該幅地圖上,美洲、非洲的變形輪廓線,同“阿波羅”飛船拍攝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古地圖上還繪出了南極洲冰層覆蓋下的複雜地貌,同南極探險隊在1952年用回聲探測儀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圖毫無二致。是什麼人在遠古時代就掌握了太空航攝技術並對南極地形如此了如指掌?難道南極真的曾經有人居住?後來,科學家們終於找到這張地圖的原件,這張由土耳其帝國艦隊的海軍上將皮爾·雷斯於1513年繪製的地圖,幾乎在南極洲被發現的兩百年前就把這塊神秘的陸地標出來了,而且他畫的南極洲是沒有冰封的狀態。據他在地圖空白處做出的解釋稱,他是參考更多更古老的地圖所繪製的。1949年,英國和瑞典聯合南極考察團對這個處於世界最南端的大陸進行了一次十分徹底的考察,走遍了布滿厚厚冰層的大陸。結果南極大陸與雷斯描繪的地圖十分吻合,重要地標誤差僅在0.5經度之內,這種精密度已經領先當時的技術兩百年以上,一直到1735年,人類的文明才能夠再次在這樣的精密度下測繪地圖。問題隨之而來,到底是誰描繪了南極?未冰封前的南極是什麼樣子?很顯然的,在1513年,有一個高於當時的文明,早於1513年很多年就準確地描繪出了這片冰雪地。他們是誰?是否是我們這一帶文明之前的古文明?
驚人聽聞:6000年前南極沒有冰雪?
雷斯地圖上的南極洲,整體形狀和輪廓像極了現代地圖所呈現的這塊大陸。南極靠近大陸中央,和現代地圖顯示的相去不遠;環繞海岸的山脈,使人聯想到21世紀在南極洲發現的諸多山脈;河流發源自這些山脈,蜿蜒流向大海;每一條河流都依循看起來非常自然、非常可信的排水模式。這顯示,有關南極洲最早的地圖繪成時,這塊大陸的海岸猶未被冰雪覆蓋。然而,2018年地圖所呈現的南極洲內陸,已完全不見河川和山脈的蹤影,被冰雪覆蓋。1532年,奧倫提烏斯·費納烏斯根據史料繪製的世界地圖又繪製了一張地圖,並在地圖上註明了南極上的各個河床。1949年,海軍上將貝爾達率領探險隊到達南極羅斯海,結果發現費納烏斯在地圖上標明的河床與實地景象十分相近並一一對應。在這些河床里,有很多由河流帶到南極並沉積下來的中緯度細粒岩石以及其他沉積物。後來,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這些沉積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它們已有6000多年了。也就是說,在6000年前,南極曾處於冰川前期很溫暖的時候,百川奔流,草木蔥蘢,充滿了生機。費納烏斯地圖顯然也證實了一個驚人聽聞的觀點:在冰雪完全覆蓋之前,南極洲曾被人類探訪甚至定居過。若真是如此,那么最初繪製南極洲地圖的人,就應該是生活在極為遠古時代的南極人。
三種猜測:南極史前文明消失之謎
據此,我們是否可以構想,在一萬多年前,南極大陸處於溫帶。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甚至可比18世紀的科學水平。那裡的人們掌握著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天文知識,他們率領著船隊,穿梭於大洋大陸之間。他們把自己的文明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給蠻荒落後的大陸帶去智慧和奇蹟,也成為彼此文化間交流和聯繫的橋樑。但是,這個文明怎么會突然從地球上消失,不留一點兒痕跡的呢?據此科學家們提出三種猜測:第一,可能是地殼突然發生變動,引發了一場巨大的災難,洪水淹沒了整個世界,也淹沒了曾經傳播文明的王國和人民。另外,有些科學家認為,南極史前文明並沒有完全消失,可能因為地球氣候發生變化,南極大陸逐漸被冰雪覆蓋,曾經的史前文明被厚厚的冰層永遠埋葬。第三種可能就是這種文明仍然存在,他們可能將自己的先進知識傳播給了埃及人或者閃族人。
根本動力
學習世界史,可以清楚認識到科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十五世紀,是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歲月,宗教統治人類,科學成了神學的婢女,是一次又一次工業技術革命,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發生了巨大飛躍,改造世界的能力發生了革命性變更。1750年到1850年發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煤成為新能源得到廣泛套用,紡織機、蒸汽機、有線通訊和無機化工材料、高爐煉鋼技術等相繼問世,開闢了科技進步和產業革新的新時代。從185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石油和電力成為新的能源,發動機、內燃機、汽車、飛機、轉爐煉鋼、有機化工材料、電話及無線電通訊,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八十年代,發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原子能等新能源脫穎而出,計算機、積體電路、光纖通訊、基因工程、自動化技術、柔性加工系統,使世界科學技術發生了能級飛躍,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革。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科技革命正推動第四次產業革命浪潮的涌動和衝擊,當代科學的前沿陣地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人類生命科學技術和載人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群體迅速崛起。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由二十世紀初的5-10%上升到80%左右。高科技作為新時期歷史的火車頭,作為推進未來經濟成長、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有力槓桿,已為整個人類所關注。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標誌我國在攀登人類科學技術高峰上又邁出了重大一步。
以史為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使人們認識世界的水平達到新的高度,改造世界的能力實現新的飛躍,使經濟、社會和人類文明上升到新的層次。科學技術的每一項成果,都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是科學探索和技術創新的結晶,推進科技進步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偉大實踐。科技成果的套用是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其周期越來越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來越大,已經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第一位作用。
當今世界經濟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科學技術的較量。兩次海灣戰爭,更顯示出高科技在現代化戰爭中的威懾力。
1988年,鄧小平同志縱觀世界風雲,以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馬克思主義者的雄偉氣魄和理論膽識,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為我國制定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依靠科技進步。
演進過程
人類社會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時代,又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工業文明時代。那么,未來將向什麼新文明時代演進呢?
依據余珞·紅野的全球文明 發展觀點:人類工業文明的演進經歷了歐洲文藝復興,發展到殖民主義與資本時代;儒家文化的復興,將建立的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全球化民權時代;因而,人類社會從神權社會到資本社會,從官本位社會到以人為本的人本社會,經歷三次工業革命,將進入地球文明的後工業化時代。
原始社會文明
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發展系統。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採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累積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發明。原始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為人的生活資料,對自然的開發和支配能力極其有限。農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探索的發展系統。人對自然進行初步開發(大約距今一萬年前),由原始文明進入到農業文明,開始出現科技成果: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對自然力的利用已經擴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畜力、水力等),鐵器農具使人類勞動產品由“賜予接受”變成“主動索取”,經濟活動開始主動轉向生產力發展的領域,開始探索獲取最大勞動成果的途徑和方法。
工業社會文明
工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征服的發展系統。隨著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
人類開始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對自然的超限度開發又造成深刻的環境危機。特別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分析和實驗方法興起,開始對自然進行“審訊”與“拷問”,此時的科技和教育突出對經濟的促進和發展上,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推行教育和科技,形成空前的經濟生產力。工業文明是人類運用科學技術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蒸汽機、電動機、電腦和原子核反應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豐碑,並以工業武裝農業。工業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活動主要表現於征服大自然的物質活動,此時,生態、資源、人口等問題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成為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重要功能因子。
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因而,人類與生存環境的共同進化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發展系統,而是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系統。由於可持續發展系統是一個普遍的複雜複合系統,而且是進化的開放系統,其進化的基礎是繼承先前文明的一切積極因素,所以生態文明也就涵括人類以前一切文明成果,其理論與實踐基礎直接建立在工業文明之上,是對工業文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效益進行反思的結果,是傳統工業文明發展觀向現代生態文明發展觀的深刻變革。建設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通過積極的科學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以理性為主的調節控制能力,預見自身活動所必然帶來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隨時對自身行為作出控制和調節。
人類文明範圍
銀河星系內獵戶臂第四臂彎的太陽系
相關名言
以下是一些名人關於人類文明的名言:
能聰明地充實閒暇時間是人類文明最新成果。——羅素
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越的原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李約瑟
財富的增長和閒遐的增加是促進人類文明的兩大要素。——迪斯雷利
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習近平
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周海中
以機器複製為代表的工業文明已經衰落了。所以,傳統的工業大國,小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