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公司大樓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是唯一一家主業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中央企業,是中國節能環保領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務型產業集團,上市公司5家,分布在國內近30個省市及境外近40個國家和地區。
集團前身是中國節能投資公司。2010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與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實施聯合重組,公司更名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並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
依託規劃設計和諮詢方案制定,依託技術、產品和裝備的研發和集成,依託工程設計和建設運營,打造節能環保的“全產業鏈”;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為客戶提供集成技術和高端服務。集團擁有集規劃、設計、諮詢、施工、裝備製造、投資、運營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模式,構築了以技術平台、基金平台、產業平台為主的支撐體系,較好地發揮了中央企業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公司領域
環境保護
中國節能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城市固體廢棄物、農林生物質轉化能力,垃圾、污泥、農林廢棄物焚燒發電日處理能力超過1萬噸;中國節能是央企中唯一專門從事城市水務的企業,在全國十幾個城市運營和管理原水、制水和污水處理項目,水處理總規模達到541萬噸/日,水綜合處理能力在國內同行業中位居第三;廢氣治理方面為電力、冶金、化工等工業企業實施大型煙氣治理工程數十項,其中冶金燒結脫硫系統累計4230平方米,占全國30%左右市場份額,居行業首位。新能源與清潔技術
中國節能擁有獨家開發權風資源1000萬千瓦,已經投產和在建風電裝機150萬千瓦,累計建設容量位居國內前十名,是我國風電領域資產最為優良的企業之一;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已簽約和在建裝機容量1400兆瓦,其中發電60兆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1/4,是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運營商。在節能服務領域,中國節能為高耗能企業提供從節能診斷、評估、設計、改造、運行移交一條龍式的節能減排服務,通過契約能源管理(在國外簡稱EPC,在國內廣泛地被稱為EMC)等方式,為建材、冶金、化工等工業企業實施了一批大型項目,還開發了大型公共建築節能、城市照明節能等項目。
在新材料領域,中國節能擁有亞洲最大的節能環保建材生產基地,可年產20億塊折標新型節能牆材產品。在國內動力電池材料行業,擁有領先的鋰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和獨特工藝。在光伏發電材料領域,中國節能投資50億元建設產能達140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基地項目,並建立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與光熱發電項目研發中心。
低碳園區
中國節能已開發建設十三大節能環保產業園區,總規劃面積560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446萬平方米,已建成66萬平方米,對引領綠色經濟具有積極的示範作用。中國節能擁有環境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諮詢甲級資質、對外工程承包資質證書、工程設計證書(甲級)、工程諮詢資格證書(甲級)、工程監理資質證書(甲級)、安全評價資質(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資質、地質災害甲級勘查資質、危險廢棄物處理資質、醫療器械生產資質、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證書和環境管理體系證書。
中國節能是國家有關部委指定的節能環保項目評估諮詢機構;是國家發改委投資諮詢評估機構;是科技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項目評估機構;是中央企業節能減排技術監測中心;是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會長單位;為工信部建立了工業行業節能減排指標體系;承擔了國資委中韓新能源領域合作研究,承擔了財政部中國低碳經濟發展途徑分析及相關財稅政策建議等多個部委及省市政府數十項重大課題,在節能環保諮詢業務領域極具權威。
公司業務
公司圍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新能源和清潔技術三大主業方向。重點強化工程服務、運營管理服務、裝備製造和科技研發孵化與產業化推廣四大支撐,各主業板塊已形成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和較大的產業規模。
以水處理為主的水務板塊,日處理能力達到500萬噸,年污水處理量近20億噸;以城市固體廢棄物、農林生物質轉化利用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板塊,垃圾發電、污泥焚燒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日處理能力達到1萬噸;以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板塊,投產和在建風電裝機150萬千瓦,擁有獨家開發權風資源1000萬千瓦,正在投資建設一批大型光伏發電項目與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並積極開發風光互補項目,在建和已簽約太陽能發電裝機達1400多MW。在以工業節能減排改造、城市生態節能服務為主的節能環保技術服務領域,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作為中國政府有關部委指定的節能項目評估諮詢機構、中央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服務中心,通過契約能源管理方式,在冶金、化工、建築、照明等領域實施了大批節能減排服務項目,並為城市和區域提供整體的循環經濟規劃和節能減排諮詢服務,在城市開發建設低碳經濟產業園區。
管理團隊
王小康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黨委副書記。李文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王大晶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王彤宙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常委。
鄭起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余紅輝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楊家義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總會計師。
陳曙光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李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企業文化
經營理念
聚合點滴,創生無限提升規模效益、提升管控水平、提升核心競爭力,在打造產業特色中形成競爭優勢,在發展壯大中實現社會價值,真正把中國節能建設成為國資委信任放心、社會讚譽支持、員工信賴滿意的優秀央企。
企業精神
企業價值觀:卓越、專注、創新、共贏企業三種精神: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奉獻精神。
企業三種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大局意識。
品牌釋義
1
全新的中國節能品牌形象正是對應了品牌內在與外在的發展需求,點狀聚集成無限符號,代表中國節能“聚集曾經被忽視的資源與能量,成就生態循環和人類和諧”的使命與追求;2
左右各九個圓點規則排列,象徵多元的業務,凝聚的力量,也蘊含了“九九歸一”的哲學理念,代表循環與輪迴;3
中間相融的圓點寓意溝通、交流、合作,整體品牌形象創新富有活力、展示了中國節能蓬勃的生命力。戰略規劃
戰略定位
專注於城市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專注於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專注於清潔技術和新能源業務的專業化面向社會的服務性集團公司。發展目標
成為我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領域最強最大的產業集團和集成服務運營商,為國家建設“兩型”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這三大主業板塊,公司核心競爭力建設重點落在工程服務、運營管理服務、裝備製造和科技研發孵化與產業化推廣四大支撐上,主要是通過產業整合、併購重組,在較短的時間裡實現這三大主業、四大支撐的建設。
經營目標
到2012年,公司資產規模突破1000億元,年營業收入500億元,年利潤總額50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425萬噸標煤,減排化學需氧量COD40萬噸。資質榮譽
資質
國家發改委投資諮詢評估機構;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測中心;
科技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項目評估機構;
光電子器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火電、市政公用工程(燃氣、熱力)、其他(節能);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機械、建築工程諮詢甲級;
環境工程(廢水、廢氣、固廢)處理;機械、市政公用工程(給排水)工程諮詢甲級;
環保項目開發、環境工程項目諮詢、服務、設計、承包;環保專用儀器、設備、裝置、材料銷售;環保信息的傳遞及環境工程項目諮詢服務;機電設備成套供應;汽車、建築材料、鋼材、水泥、五金交電、化工原料、礦產品、服裝百貨、紡織品、工藝美術品、儀器儀表、機械設備及零配件的銷售;物業管理;新技術研製開發轉讓;承辦國內展覽、展銷會及人員技術培訓;進出口業務;房屋租賃;
節能環保技術開發、引進、推廣、諮詢、設計、工程服務;相關設備改造及系統集成、項目開發、投資與管理;電機系統節能租賃;
節能照明器具、電子整流器、電子元器件、照明設備生產銷售;
市政公用行業(環境衛生、排水)主導工藝設計;
各類商品技術進出口;
醫療器械生產;
危險廢棄物處理;
通過ISO9001:2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榮譽
2008中國節能服務產業明星企業;2004至2008年度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業委員會優秀會員單位;
2007、2008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重契約守信用企業;
2007中國節能服務產業最具成長性企業;
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
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
北京市清潔生產審核諮詢機構;
北京市節能評估中介機構;
北京市發改委能源審計專門機構;
北京市發改委諮詢顧問機構;
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
天津市模範職工之家;
天津市勞動模範集體;
天津市AA級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天津市“十一五”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
天津市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
下屬企業
中國節能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
中國環境保護公司
中節能風力發電投資有限公司
中節能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能事業部
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
中節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中節能新材料投資有限公司
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
中節能六合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節能亞仿節能服務有限公司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中節能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中節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中節能(天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節能(深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國際節能環保發展有限公司
中節能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中節能華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英低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節能環保(香港)投資有限公司
煙臺萬潤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中節能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
歷史沿革
1988年9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正式成立1989年6月22日,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登記
1994年7月,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正式劃歸國家計委直接管理;9月1日,更名為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1995年12月22日,國家計委批准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為綜合類甲級工程諮詢單位,並頒發工程諮詢資格證書
1998年3月24日,經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准賦予中國節能投資公司進出口經營權
1999年,國家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實行政企分開,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劃歸中央企業工委管理
2000年,公司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項目評估機構資格
2003年,中國節能投資公司劃歸剛成立的國務院國資委員會監管,公司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
2007年,公司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加強主業集中度,致力於節能、環保、新能源三大領域,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
2007年至2010年,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均實現快速增長,與2006年年底相比,資產規模增長了3倍,營業收入增長了2.5倍,利潤總額增長了2.6倍,淨利潤增長了3倍
2010年3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與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作為母公司更名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國家工商總局核准登記日期為2010年5月5日
2010年5月19日,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同時建設規範董事會
相關信息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易凌)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9日宣布正式啟動“中國節能環保公益基金”,助推中國節能環保事業發展。該集團董事長王小康介紹,基金原始資金規模超過2000萬元,現在開始接受社會捐款,款項主要用於幫助災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建設節能環保全居項目,同時為這些地區的孩子創造接受教育的基礎條件,並為當地提供節能環保技術和資金支持。王小康說,作為國內最大的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央企,推動重建與節能環保項目相結合,帶動地方產業升級。
“汶川地震後,我們在四川投資環保建材、垃圾焚燒發電等多個綠色項目,目前投資超過18億元,加上後續項目總投資將超過50億元。”王小康說。
中國政府為在節能環保領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於2010年5月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與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兩家央企聯合重組成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主業涉及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以及清潔技術和新能源等領域。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當天發布的首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稱,2007至2010年,集團總資產增長了136%,資產規模超過510億元,營業收入增長119%,達244億元。
在此期間,該集團旗下的風力、潮汐、太陽能光伏電廠等企業累計生產綠色電力88億千瓦,處理固體廢棄物518萬噸,水處理28.45億噸,實現二氧化碳減排880萬噸,節能減排的成效和技術水平在中國處於領先水平。同時,該集團還協助建立“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監測中心”,編寫政府節能減排規劃等政策性檔案,並為海南、山西等20多個省市制定節能減排專項規劃,提供節能改造方案。
集團新聞發言人張超透露,主要集中在能效提高、光伏發電、清潔煤利用、海洋能利用、生物制油等技術領域;同時也將加大對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的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技術輸出。
董事長致辭
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日益加劇的今天,發展低碳經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和責任。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在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堅持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提出了艱巨的工作目標,做出了莊嚴的自主減排承諾。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主業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中央企業,集團始終專注於節能環保領域,致力於節能減排,致力於先進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和健康產業,致力於清潔技術和新能源開發利用。是中國節能環保領域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最具競爭力的科技型服務型產業集團。我真誠地希望與各界同仁一起,共同推動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節約資源能源、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為重點,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央企名錄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鹽業總公司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 國家電網公司 |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 中國南車集團公司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東風汽車公司 |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 鞍鋼集團公司 |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 中國鋁業公司 | 珠海振戎公司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 華僑城集團公司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 |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