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大型科技企業集團,始建於1956年,機械總院擁有15家全資及控股子企業(公司),實行母子公司式集團管理體制。機械總院現擁有5000名員工。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20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95 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位。

基本信息

企業形象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此標誌以CAM為創意元素,造型簡潔、色彩醒目,用抽象的方式把CAM變形成兩座山峰,寓意機械院勇於攀登科技高峰,象徵著機械院的研發水平不斷提高和持續發展,體現出機械院永遠進取的信念。藍色代表著科技、宇宙,象徵著機械院的研發領域十分寬廣,預示著極大的發展機遇;黃色代表機械院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必將取得輝煌的業績,為中國製造業的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研發領域

先進制造技術

包括:重大技術裝備中的共性技術 、精密塑性成形技術 、高效清潔節能熱處理技術 、精密複雜模具技術、優質高效焊接技術 、精密優質鑄件成形技術 、新型優質表面保護技術 、現代設計技術 、精密機械傳動技術 、工業發展預測

製造業信息化技術

包括:製造業信息化綜合集成技術 、製造業信息化綜合自動化技術 、精密測量與自動檢測技術 、工業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技術 、現代物流自動化技術

機電一體化高新技術

包括:環保技術及裝備 、電氣物理技術及裝備 、網路技術及工程 、機電一體化非標成套設備

新材料及工程套用技術

包括:材料新加工技術及其套用 、新型複合材料技術 、特種功能材料技術

發展歷程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前身為原第一機械工業部直屬的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和機械科學研究院。兩院均成立於一九五六年三月,至今已走過了五十多年的歷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不僅保留並壯大了建院初期的專業領域及實力,還相繼融合了原一機部電器科學研究院、第一設計研究院、工程機械與軍用改裝車試驗場的有生力量,形成了目前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機電結合、產品與工藝結合、研究開發與工程設計、檢驗認證技術成套的以振興裝備製造業為已任的集團型大型科技企業。

組建與初創階段

一九五六年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第一年,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技術裝備的機械工業得到了優先發展,在建設大型骨幹企業和老廠技術改造的同時,建立機械工業科研機構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黃敬在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發言時強調指出:我們必須有獨立的設計能力,而獨立的設計能力又要建築在試驗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同科學院和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聯繫,並積極建立與健全部內的設計和工藝研究機構,開展技術研究工作。據此,一機部於一九五六年三月六日以機技研字第66號文正式通知成立三個部屬研究院,即機械科學研究院、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和工具科學研究院。同時決定將上海綜合工業試驗研究所改名為上海材料套用科學研究所,並與一機部三局重型機械研究室一併劃歸機械科學研究院領導;與東北工學院合辦瀋陽礦山機械研究室;決定將中南綜合試驗研究所改名為武漢熱處理工藝研究所、東北綜合試驗研究所改名為瀋陽鑄造工藝研究所,並劃歸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領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辦哈爾濱焊接工藝研究所。此外,與清華大學、南京工學院合作,分別建立鑄鐵研究室和鑄工研究室。

兩院建院初期均在北京市蘇州胡同辦公。一九五七年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遷移至首體南路辦公。

一九五八年,一機部各專業局相繼建立產品研究所。同年五月八日一機部以機技字119號文通知將機械科學研究院和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合併為機械製造與工藝科學研究院。一九五九年底改名為機械科學研究院,並規定了六個主要研究領域,即:機械強度、剛度、結構與傳動(含液壓、氣動);機械製造工藝共同性問題、工藝典型化、設計結構的工藝性、新工藝探索等;生產組織、成批與單件加工工藝的典型設計,提高質量與勞動生產率的措施;材料套用、耐熱合金、金屬腐蝕與保護;標準與互換;生產過程的控制及機械化、自動化。要求“除對一般性機械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外,重點放在大型機械方面,作為研究機械技術的一個綜合性、面對全國的研究院”。

根據既定的任務,院部設立了八個專業處:一處(強度、傳動)、二處(材料、熱處理、理化)、三處(鑄造)、四處(焊接)、五處(冷加工、自動化)、六處(生產組織)、七處(鍛壓)和標準處。並先後成立了相應的情報資料、技術供應、設備動力、試製工廠等技術輔助部門和行政業務職能處室。於一九五八年六月對院屬四個研究所正式命名為:上海材料研究所、武漢材料保護與熱處理研究所、瀋陽鑄造研究所和哈爾濱焊接研究所。

至此,機械科學研究院完成了建院、合併、調整和健全的初創階段。

成長與發展階段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六年的八年是機械科學研究院成長與發展階段。

“大躍進”和隨之而來的三年困難時期使院的各方面工作均受到了一定影響。但經過深入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和“科研十四條”,廣大職工堅定了信心,振奮了精神,使院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總結這八年的成就,可以概括為:創造了科研物質條件;壯大和鍛鍊了科技隊伍;加強了科研指揮體系;發揮了院所綜合作戰能力;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價值的科研成果,對機械工業和國防建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自一九五九年九月至一九六四年相繼建成了一、二、三號試驗樓和試製工廠以及四號樓的基礎工程。先後建立了三十四個各類試驗室,其中三號樓恆溫室,在當時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恆溫室之一,溫度波動範圍在±0.1°C內。與此同時,購置和自製了大量的試驗研究所必須的儀器與設備。據一九六五年底統計,院本部擁有重要儀器設備共2500多台套,原值830多萬元。試驗研究和生產建築面積達25650M2。為院作為機械工業基礎技術和基本工藝研究開發的實體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人才是科研的基礎。在這一時期為培養人才採取了各種措施:聘請外國專家來院講學、指導工作;派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到國外實習、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除每年接受國家分配一定數量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外,還根據院所專業發展的需要,一機部於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以機教汪字第97號文正式批准成立了北京機械科學技術學院,設有結構強度(後又分設齒輪傳動、液壓兩專業)自動化、鑄造、焊接、熱處理、壓力加工六個專業。學制四年。辦了兩期共有學生204人,畢業後基本上都分配到本院及院屬研究所工作。

六十年代初,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一九六零年、一九六一年連續兩年大幅度精簡下放,院部從一九六零年的1674名職工減到891人,精簡下放47%。在這種嚴峻的大精簡中,為了保證科研工作能夠正常進行,保留了大批科技人員,精簡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9.7%,精簡後科技人員反而達到了52%,這是此後幾年中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基本因素。

精簡後,為了減少院內外專業重複,對機構及專業設定又作了較大的調整:將冷加工、特種加工和液壓專業分別移交給工具機研究所和五局(液壓專業後又回歸機械院);將院屬武漢所的熱處理專業劃歸院部二處,該所名稱改為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院內各專業處也有所調整合併,由八個專業處改為六個專業處等。同時一機部為了減少機關編制,將原技術司負責的對部屬研究所的計畫、經費、物資器材供應等方面管理工作,分設三個處,劃歸機械院,將一機部系統的標準化管理工作也移交給院標準處。後於一九六五年六月底又全部歸到部技術司。

自一九六零年以後,院部及所屬各研究所已承擔了相當一批重大科研項目與開發任務,如尖端技術用的特殊材料試驗設備,“九大設備”的若干關鍵技術,不鏽鋼成套加工工藝,某些軍工產品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尖端武器地面試驗用的大型離心機、振動台,大型水電和火電設備的關鍵技術以及生產中所提出的許多材料與工藝問題。為了更好地完成所承擔的任務,院及院屬各研究所分別成立了科研指揮部並健全了科研指揮系統,院在加強計畫管理的基礎上,針對每個時期的具體目標,統一調度院所的人力、物力,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充分發揮了院、所綜合作戰優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總之,這一階段是機械科學研究院艱苦創業,令人難忘的輝煌時期。

下放搬遷和解體重組階段

一九六六年六月至一九七八年五月的十二年期間,其中十年是“文革”動亂時期,科研與各項工作基本停滯,處於癱瘓狀態,直到機械院一度解體,後又重新組合。

一九六九年四月、五月,200多名幹部分兩批下放到羅山一機部五七幹校。同年十二月按照所謂“戰備疏散”的命令,一機部決定將機械院全遷到河南省漯河市。由於在搬遷中遇到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難和損失之後,經有識之士“頂風”力爭,直言利害,得到了當時一機部領導的理解和支持,遂於一九七一年二月明確,改機械院全遷為部分搬遷,並將已搬遷到漯河市的強度、齒輪、鑄造、焊接及相應的輔助和行政人員420多人成立了漯河機械科學研究所。由於漯河市根本不具備進行科研的基本條件,後經多方努力,於一九七二年八月河南省同意將該所遷到鄭州市,成立了鄭州機械科學研究所。,根據一機部一九七二年一月十九日一機技字004號文通知,將留京部分的“高溫材料研究”和“精密測量儀器研究”兩個專業及其人員和設備,以及位於現首體南路,經過十多年苦心營造的25650M2科研和生產試驗基地(含三個試驗樓、一個試製工廠和四號樓的基礎工程)全部交給北京市有關單位使用。與此同時,原機械院所屬的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瀋陽鑄造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和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也先後下放給所在省、市領導。

至此,機械科學研究院作為機械工業基礎技術和基本工藝的研究開發實體完全解體。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一機部以一機技字第1164號文通知將機械科學研究院、電器科學研究院和中國農機化研究院三個單位留京部分合併成立一機部機械研究院,下設機電研究所和農機研究所兩個科研實體,其中機電研究所由機械院和電器院的留京專業、科研人員和設備設施組成。由機械科學研究院改名為機械研究院,其實質即從原來的科研實體改變為從事行業技術組織工作的管理機構。其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工作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的情況,總結典型經驗並提出建議;負責組織編制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負責組織管理機械工業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和定型工作,以及編制基礎標準;負責組織協調機械工業重大科研項目的攻關工作和重大技術革新先進經驗的交流推廣;承擔部下達的科研課題與科研任務。

根據部下達的任務,院本部設定了科技部、政治部和辦公室(包括行政後勤)三個部門。科技部下設機械一室(通用、重型機械)、機械二室(工具機、汽車、儀表)、電工室、工藝室、標準室和綜合室,以配合部局組織管理機械工業產品的開發研製與有關技術工作。科技部從一九七二年建立到一九七八年撤銷的六年期間,在協助部各專業局和科技司在科技組織管理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並卓有成效。例如:協助通用局組織30萬噸合成氨成套設備的研製和技術攻關,協助重型局組織螺鏇焊管機、井下無軌自動鑿岩機台架等產品攻關;協助電工局組織葛洲壩大型水輪機組的製造技術攻關和2.3萬千瓦燃氣輪機的測繪仿製與技術攻關;協助工具機局組織數控工具機的開發;協助科技司組織100項基礎件攻關的規劃與實施,組織編制1976—1985年機械工業科技發展規劃,以及組織各種標準制修訂等。

一九七六年一月國家計委以計基字第30號文批准在機械院內建立標準化研究所(由原機械院的標準計量處為主體組建)和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以原電器院留京部分為主體,融合原機械院的自動化室、儀表室的專業力量組建),原機電研究所名稱及力量繼續保留(由原機械院的鍛壓、熱處理、模具、理化檢驗等專業及試製工廠的留京部分組建)。院於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正式通知,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和機電研究所自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開始啟用新章對外辦公。

“文革”結束後,一機部各專業局恢復了科技處,重新承擔起有關產品的技術組織管理工作。同時,一機部在“文革”期間下放地方的科研所也相繼收回。據此,一九七八年五月,根據部的指示,將機械院科技部所承擔的37項行業技術組織工作,先後移交給部有關專業局,並有58名科技人員調部工作。至此,科技部工作結束,機構也隨之撤銷。原院屬農機所恢復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名稱,劃歸農機部領導。

機械研究院根據一機部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二日一機技字654號文恢復了原機械科學研究院名稱。並承擔下列任務:負責管理直屬研究所(北京機電研究所及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受部委託代管標準化研究所;負責管理五個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研究所,即機械工業部上海材料所、機械工業部武漢材保所、機械工業部鄭州機械所、機械工業部瀋陽鑄造所和機械工業部哈爾濱焊接所;對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基礎研究、基本工藝、新技術研究等方面的任務,按照部統一安排,歸口負責組織各有關研究所、企業、大專院校的技術協調和經驗交流工作;調查研究機械工業科研機構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情況,提出建議,總結交流科研管理的經驗。

恢復性建設階段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是科研院所恢復性整頓和建設性整頓階段。一九七八年三月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同年十二月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既預示著科學春天的到來,向全黨發出大辦科學的號召,又對整頓科研機構,建成科研體系提出了要求。

機械科學研究院自一九七八年五月恢復原名稱後的前幾年,主要承擔科研管理任務,既管理八個研究所,也協助一機部管理行業技術工作。其間在組織研究所的恢復性整頓和建設性整頓,組織機械工業共性技術攻關,規範研究所科技計畫及成果管理,實施各研究所試驗基地建設和技術改造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機械院已演變成為只具備管理職能的科研管理機構。

根據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和自身狀況,院本部於一九八零年起,壓縮院管理機構和人員,積極地創造條件,開闢新的科研領域,開展某些新興、交叉學科研究。在獲得一機部批准後,保留管理院直屬研究所的職能和部門,撤消了管理行業技術工作的第一、第二科技處,並成立了科研處,下設技術預測與科研管理研究室、可靠性研究室和非標設備研究室,並籌建環保研究室,啟動了四個新興、交叉專業的實體科研。同時,開展了培養研究生的工作,自一九八一年,國務院先後批准我院14個專業具備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學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還與一機部教育局和陝西機械學院共同領導北京研究生部,並成立了學位評定委員會。於一九八二年二月成立振華機械科學技術諮詢公司,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而,一機部於一九八三年一月又以機辦字第35號文通知,明確機械院是部直屬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和管理機構,其任務是:管理院直屬所,接受部委託代管標準化所,並與部教育局、陝西機械學院共同領導研究生部;歸口管理機械工業基礎技術、基本工藝、基礎件攻關、材料套用、標準化、機械工業自動化以及有關的套用研究任務;按部統一安排,組織有關研究所、企業、大專院校對上述任務作出規劃、計畫和協調工作並組織論證、攻關、交流和成果推廣、技術諮詢服務工作;積極開展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發展方面的研究及預測,技術政策、技術經濟分析研究工作;調查研究機械工業科研機構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情況,提出建議,組織開展科研管理方面的工作,交流加強科研管理和科研機構整頓的經驗;承辦部交辦的其它任務。此通知與七八年五月一機部654號文比較,主要是擴大了科研工作的範圍,使院自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三年這五年的工作得到了部領導的確認。一九八三年三月院根據軟科學研究和科研管理改革發展的需要將原科研處分設為技術發展研究處和科研管理研究處。為使可靠性室和環保室能得到充分發展,一度將兩個研究室劃歸機電研究所領導。

一九八四年院本部及院屬各研究所在完成恢復性整頓的基礎上,全面地開展了建設性整頓。院一方面協助部科技司對部直屬研究所就擴權、改革等問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推廣交流,另一方面加強院的整頓和調整工作。在科技體制深化改革、政研分開的新形勢下,於一九八五年明確向部提出:院既要管好八個所,又要成為一個科研實體的構想。為此,一機部於同年十月十二日以機技函字1997號文再次就機械院方向任務和機構設定作了批覆。其方向任務是:機械科學研究院為機械工業共性基礎技術歸口單位。並按簡政放權、擴大研究所自主權的原則管好八個所,充分利用各所的專業力量和優勢,組織共性技術的綜合性研究及攻關工作;開展機械工業技術經濟、發展戰略和科技管理的研究,逐步成為機械工業技術經濟、發展戰略和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從機械工業的長遠發展出發,開展對機械工業發展有重大深遠影響的新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逐步建成有特色的共性技術研究機構;開展機械工業共性技術的諮詢服務;開展機械工業共性技術數據的收集、處理、研究工作;接受部委託的共性技術和技術經濟發展的有關行業工作。

機械院自一九七一年解體,科研和生產試驗基地全部移交給北京市有關單位使用,於一九七二年五日遷到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以來,經過歷屆領導的努力,在部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於一九八四年十月北京市規劃局以城管設字第1263號文批准機械院在原址的重建工程。並於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破土動工。它預示著機械院將在三、五年內結束近20年的“寄人籬下”的狀態。

調整性發展階段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間,院根據1997號文的精神,在兩條戰線開展工作。一條戰線是對八個院系統研究所的管理。為適應深化改革的形勢,院轉變科技管理思路,對院系統各所淡化管理,加強服務,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承接任務,組織並協調跨所跨專業的大型科研項目,組織好綜合作戰。十幾年來在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研究、分析、理清了近20個縱向任務承接渠道,總結了近20種為企業橫向服務的方式,把如何面向兩個市場承接任務,提高產業化能力作為每年院所長工作會議和技術委員會年會的討論主題;1986年經努力爭取,在部基金會下,成立了由我院進行招投標具體操作的機械工業共性技術基金項目組,支持了各所在改革初期的技術儲備工作;組織承接並完成了大量多專業跨所的大型科技任務。如:三峽機組、2050熱連軋機組、大型火電、核電設備、大型露天煤礦設備、海上採油平台設備等重大技術裝備關鍵技術項目;XXX工程、大型風洞關鍵試驗設備等重大軍工項目;優質高效少無污染機械製造工藝、機械工業工程基礎資料庫、先進機械產品設計方法及基礎等行業技術攻關項目;材料熱加工工藝模擬及最佳化等國家攀登項目;機械工業產品及基礎技術2000年振興目標等重大軟科學研究項目;與德國材料檢驗院(BAM)、韓國工業技術院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另外,也組織了院屬各所與東風汽車公司、徐工集團、北人集團等大型企業的對口合作,與瀋陽市、武漢市等重點工業城市的對口合作等工作。通過這些工作,發揮並壯大了機械院多專業綜合作戰的實力,也增強了院所之間的凝聚力。

另一條戰線是深化院自身改革,加強院的實體建設。院改進技術經濟責任制和各種獎勵辦法,發展多層次、多種形式的聯合,開闢多渠道的任務來源,以增強經濟實力,狠抓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期間在院本部,先後建立起系統分析研究所、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研究所、機械基礎件工藝與裝備研究所、環境保護技術與裝備研究所、包裝機械研究所、自動檢測技術研究所、計算機軟體開發中心等科研實體;對院內公司進行整頓,調整組建了振華機械科學技術諮詢公司以及勞動服務公司等經濟實體。

一九九零年六月在原址重建的科研辦公大樓基本竣工,七月下旬即投入使用,同年十一月正式通過上級驗收。

一九九二年八月經國家科委和機械部批准在我院建立了北京振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這是全國建立的第一個以中介技術服務為主的生產力促進中心,重點為機械工業全行業服務。

一九九三年三月經外經貿部批准,我院被授予科研院所科技產品的出口權。

一九九四年四月經機械部批准在我院成立中國機械工業質量體系認證中心,並於同年八月通過國家質量認證專家委員會審查,成為國家技術監督局首批公告的質量體系認證機構之一。以後又相繼成立中國機械安全認證中心、機械工業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中心,形成專業齊全的第三方認證服務力量。

一九九三年三月院領導班子換屆結束。新班子在前屆班子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以人才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柱,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把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引進各項工作,並制定了相應的政策。與此同時,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提出樹立和發揚敬業、奉獻、進取、求實、全局、團結和勤儉七種精神,較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院的實體建設和經濟實力取得較大進展。

機械部為了加強標準化工作,增強機械院的整體實力和綜合能力,並著眼於機械工業科研體系的長遠調整與重組,儘快實現機械科學研究院成為國家級的科研單位,於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以機科研字129號文正式通知,實施以機械院為主體的與標準化研究所合併。合併後,實現了標準、計量、質量認證、檢測技術的有機融合和優勢互補,進一步壯大了機械院院本部的整體科研實力。

為深化院的科技體制改革,提高院的競爭能力,推動科技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最佳化結構,促使機械院儘快成為既能作為行業管理的支撐機構,又能獨立地面向市場,軟硬技術兼備,科研、開發、生產、經營、管理五位一體的科研實體,一九九五年機械院正式組建技術開發、技術監督、技術創新和多種經營四個體系,科技與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為規範科研、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院在原有職能部門的基礎上,本著精簡、效能的原則成立了國有資產管理處、法律事務部,將原紀檢監察審計室的審計工作獨立為審計辦公室,將科技處代管的外事辦獨立為外事辦公室,將財務處改為財務經濟處。

一九九七年八月,部以機械辦(1997)684號文將部檔案館整體併入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一九九八年三月,部以機械科317號文批覆工程機械軍用改裝車試驗場與院合併。

這一階段,院系統八個研究所由機械工業部(機械委等)和機械院實施雙重管理,並以部管理為主(人事任命、資金渠道、資產管理)。機械院每年主要通過“院所長工作會議”、“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和“院技術委員會”實施輔助管理,重點在於行業工作指導、協助開拓任務渠道、加強服務功能等。

院集團組建階段

一九九九年五月,科技部、國家經貿委聯合發布檔案[國科發政字(1999)197號文],將國家經貿委管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科研機構實施轉制,機械科學研究院以及同屬機械工業部的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瀋陽鑄造研究所、鄭州機械研究所、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北京機電研究所等與機械科學研究院重組,整體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劃歸中央大企業工委管理。

一九九九年七月,國家機械工業局將重組各單位的全部資產劃入機械科學研究院,幹部的管理、任命權移交給機械科學研究院。

一九九九年十月,外交部正式批准機械科學研究院獲得獨立的外事審批權。

二零零零年四月正式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至此,機械科學研究院結束了長達43年的事業單位體制,轉變為企業。

二零零零年中央企業工委組建,院與其他中央企業一起劃歸中央大企業工委管理。

二零零零年,根據國辦發(2000)71號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中央所屬工程勘察設計單位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決定勘察設計單位一律與政府主管部門解除行政隸屬關係,並參照國際通行的模式改造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根據機科辦發(2000)251號檔案,機械工業部第一設計研究院正式進入我院。

二零零二年院啟動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籌建工作。

二零零二年三月,經國家經貿委國經貿企字(2002)179號文正式批覆,以機械科學研究院為主,聯合北京市大地科技實業總公司、鋼鐵研究總院、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和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作為發起人,共同發起設立了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二年三月,院新一屆領導組建,在原班子工作的基礎上啟動院集團建設。

二零零二年四月一日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公司創立大會,五月完成工商註冊並正式運行。

二零零二年六月將院部管理與服務職能分離, 組建了院部物業中心。

二零零二年八月重組機械工業工程機械與軍用改裝車試驗場,作為院自屬企業管理。

二零零二年八月,根據院集團管理的需要,將院本部從事行業技術服務工作和軟科學研究的業務進行整合,組建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模擬法人實體運行。二○○三年九月,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完成工商註冊。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按集團管理需要,在原院職能管理部門的基礎上重組集團職能管理部門。

至二零零二年底完成了以產權為鈕帶的院母子公司集團管理架構調整。院集團定位為:戰略中心、決策中心、管理中心;各直屬、控股企業(院、所、公司)定位為:技術中心、利潤中心。

二零零三年院提出:規範管理,建立運行機制;重點突破,夯實發展基礎的工作思路,重點開展了集團管理制度建設,初步形成與母子公司集團管理架構配套的制度體系,實現了院職能管理部門管理中心的轉移。

二零零三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院成為直接監管企業。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按照機械院集團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要求,充分發揮機械院在裝備製造業中的綜合技術優勢,建設國內裝備製造技術集成主力軍,按照專業化經營思路,打造機械院核心企業,經國資委批覆同意,結合股份公司的資產置換和業務重組,開始對北京地區的產業、科研、行業和物業資源整合。將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北京機電研究所及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京區產業部分整合,組建成為新的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院本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和北京機電研究所的物業服務部分整合,組建中機實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京區的物業服務工作;重新組建了院級研發中心—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了院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負責原院本部、自動化所和機電所離退休人員的統一管理。成立了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原院本部、自動化所和機電所分流富餘人員的統一管理和安置。構成了京區研發(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新的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業(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物業(中機實燁公司)、院總部的四大專業公司加總部的業務格局。

二零零五年六月,根據國資委關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突出主業和做強做大的總體要求,結合機械院發展戰略總體規劃,探索科研院所與區域產業經濟的結合途徑,通過機械院和杭州市雙方的深入接觸和全面了解,在杭州市成立了公司制的機械科學研究院浙江分院。力爭經過若干年後發展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製造業企業共性技術開發、集成化裝備、系統解決方案、綜合技術服務的最佳供應者。

二零零五年九月,院在原關於“項目投資管理工作通知“的基礎上下發了《機械科學研究院投資管理辦法》,加強了院內的投資管理,規範了重大決策行為。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北京中機實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註冊為獨立企業法人,開始北京地區的物業服務與管理工作。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院下發了《機械科學研究院資本收益管理暫行辦法》、《機械科學研究院收繳子企業資本收益的管理及使用暫行辦法》,開始收繳子企業部分資本收益用於激勵和技術開發,同時規範資本收益管理、使用等。

至此,歷經50年的發展,機械科學研究院已經由建院之初以機械行業基礎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公益(標準化)技術研究為主的事業性質的研究院,發展成為包括11個成員單位,具體成員單位包括: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瀋陽鑄造研究所、鄭州機械研究所、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和北京機電研究所)、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機械工業工程機械軍用改裝車試驗場(分公司形式運作)、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中機實燁科技有限公司、機械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分公司形式運作)、機械科學研究院浙江分院;取得各類科技成果和專利6500餘項,二零零五年當年資產總額、銷售收入分別超過20億、12億元;建立了基本的母子公司式集團管理制度,實行母子公司式集團管理;從事機械行業基礎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公益(標準化)技術研究、研製和提供工藝與材料類製品、機械裝備及系統集成類產品、同時開展綜合性工程技術服務工作的大型科技企業集團。

為了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市場競爭,二零零六年六月經國資委批准“機械科學研究院”更名為“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願景是成為引領中國裝備製造技術的科技企業集團。集團定位於裝備製造業,通過保持技術創新能力實現引領,以趕超世界先進制造技術水平為追求目標。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使命是以提升中國裝備製造水平為己任。集團通過技術研發、裝備製造、技術服務,為裝備製造業提供全面技術解決方案,提升中國裝備製造水平。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技術創新目標是成為中國裝備製造技術的領跑者,行業技術服務目標是成為中國裝備製造企業成長的助推器,並將在產業上找準突破口,做強做大。

願景使命

集團願景

成為引領中國裝備製造技術的科技企業集團。

集團定位於裝備製造業,通過保持技術創新能力實現引領,以趕超世界先進制造技術水平為追求目標。

集團使命

以提升中國裝備製造水平為己任。

通過技術研發、裝備製造、技術服務,為裝備製造業提供全面技術解決方案,提升中國裝備製造水平。

央企名錄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 |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 中國工藝(集團)公司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 中國鹽業總公司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華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中國恆天集團公司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 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 國家電網公司 |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 中國南車集團公司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東風汽車公司 |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 |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 鞍鋼集團公司 |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 |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 中國鋁業公司 | 珠海振戎公司 |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 |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 |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 華僑城集團公司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 |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 |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