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29年5月5日 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1945~1949年 廣州嶺南大學物理系畢業。
1949~1950年 廣州嶺南大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生肄業。
1950~1956年 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後改為東北綜合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機械電機研究所任室業務秘書、助理研究員。
1956~1968年 北京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業務秘書、助理研究員、研究室代理主任、主任。
1968~1983年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2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副所長。
1983~1993年 航天工業部第五研究院502研究所科技委主任。
1993~1996年 退休後返聘為顧問。
2000年5月25日 逝世於廣州。
生平介紹
張翰英,1929年5月5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教師家庭。其父張兆駟、母康秀山,受“五四運動”新思想的影響,崇尚“科學救國”。其父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在夫人的大力支持下,與學友數人創辦了廣州市頗為著名的廣州市知用中學,以“求知致用”、“振我中華”為辦學宗旨。張兆駟在教學中,積極倡導打好數理化基礎,掌握科學技術,以及科學救國的思想。並以卓越的教學才能,享譽廣州中學教壇。他自幼深受其父影響,對數學、物理情有獨鍾。
讀書時期
30年代日本入侵我國,廣州淪陷,其父舉家隨知用中學避難澳門。1939年至1945年張翰英在澳門就讀於知用中學。中學期間他興趣廣泛,除了學好課程外,還與同學數人組織了業餘無線電小組,通過活動,使他增長了無線電知識,增強了動手能力,從而更激發了繼續求學深造的欲望,以實現科學救國的志向。1945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剛剛中學畢業的張翰英隨父遷回廣州。當年夏,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戰後廣州惟一開始招生的嶺南大學物理系。該校學費昂貴,為當時家境不許,愁腸百結時,幸蒙同宗叔伯慷慨資助,才得以如期入校,在該校半工半讀。他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倍加勤奮努力。因學習成績優秀,常年獲得獎學金,還被學校聘為兼職助教。1949年,他以該系該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並榮獲“金鑰匙”學業優異獎。
工作以後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張翰英和他的同事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滿懷蓬勃的報國熱情,以發憤圖強、自力更生、為國爭光的精神開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1962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以後他又參加了中國科學院衛星規劃會議,並參與了我國人造衛星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主持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遙測系統和遙測地面站的設計。1979年後,他先後當選為中國宇航學會第一屆理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測量與控制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容錯計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學會空間電子學專業委員等職。1985 年至1992年,他一直擔任國防科技國家級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航天行業及電子行業兩個組的評審委員。他多次立功受獎。他參加研製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所獲獎項
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他主持研製的返回式衛星星上計算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作為技術負責人主持研製的航天CAMAC地面自動檢測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部級一等獎;他主持研製的返回式衛星程控系統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還由於在返回式衛星程控系統和星上計算機的研製中的貢獻兩次立二等功。
主要論著
1 張翰英.超音波探傷儀試製的研究.電力電工報告會刊,1954
2 張翰英.超音波金屬探傷的介紹.金屬研究會刊,1955
3 張翰英.遠距離測量系統的準確性問題.見:遠動技術上冊第4章.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4 張翰英.衛星上的遙測和遙控綜述報告.見:星際航行科技資料彙編第一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5 張翰英.遠動技術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6 張翰英.遠距離測量系統中套用息論的可能性.第一屆遠動會議,1961
7 張翰英.遠動技術與資訊理論.中國電子學會資訊理論會議,1963
8 張翰英.遙測信息的壓縮及其信息壓縮比.第三屆自動化學會遠動技術會議,1964
9 張翰英.高準確度半導體化付載波鑒頻器.第四屆自動化學會遠動技術會議,1965
10 張翰英.鎖相式遙測付載波鑒頻器.自動化學報,1965,3(4)
主要貢獻
從1958年到1970年,他全力投入中國第一顆衛星遙測技術研究。當時這項研究在中國還是一項空白,在前無史料可查,旁無國外資料和實物可考的情況下,他率領全室同志同心協力,腳踏實地,日以繼夜地工作,終於做出了幾個模型。開始套用於探空火箭,後又套用於空軍飛行人員的生理遙測,均取得成功。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衛星遙測技術從無到有,從少數幾路逐漸發展到十幾路,奠定了我國遙測技術的基礎。
60年代中期,他和同事們又研究了多種衛星遙測的方案:在不同波道,以不同方式、不同體制進行技術理論和質量分析,作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多種可能的實施方案。他主持了我國第一顆衛星遙測系統方案設計,還與有關方面共同勘測了地面接收基地,提出了接收第一顆人造衛星遙測信息的方案。他為我國第一顆衛星的遙測技術研究,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科研秩序和科研隊伍都受到了嚴重的干擾與衝擊。東方紅一號衛星的遙測技術也壓縮成僅存短波部分,他的工作被限於從事地面遙測系統的設計和為技術實現研製相應的設備。除此之外,便是為各個衛星接收基地培訓技術操作人員、寫技術報告、操作細則及在所內開辦訓練班等。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裡,他工作事無巨細,都是任勞任怨,認真、及時、圓滿地完成。
所獲榮譽
張翰英對當代科技發展有很敏銳的觀察力,他深知中國航天技術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要縮短與他們的距離,就要密切關注先進國家航天科技發展新動向,並做到步步緊跟。他相信只要步步緊跟,就能迎頭趕上。他重視對世界科技發展的文獻調查和信息蒐集,注意發現新技術,特別是那些對宇航電子工程有套用前途的新技術。發現之後,在宣傳的同時儘快納入預研。例如在50年代,人們還在套用電子管時,他就重視了半導體的套用,並開展了預研。在60年代,就重視數位化技術和計算機的套用,並系統地學習了這方面的理論,在全所的科研人員中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授課。70年代為搞好衛星的星上計算機和電子設備工作,對低功耗、長壽命的電子器件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重視使用普通元器件做成可靠系統。1976年唐山地震期間,正常的工作秩序打亂了,他卻在防震棚里寫出綜述報告《利用故障相容技術提高空間電子設備的可靠性》,在502所辦的《國外宇航技術》雜誌上發表。從此,502所開展了對以後影響深遠的冗餘及容錯技術的研究,我國計算機套用領域中形成了容錯計算機這一新的領域,並在計算機學會中也建立了容錯計算機分會。
數字鎖相技術,是70年代世界先進技術。70年代開始研製的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對同步的精度要求很高,通常的模擬鎖相技術是難以實現的。他果斷決策:地面同步控制設備中採用數字鎖相技術。於是他創造了插入或丟棄脈衝的辦法,實現了數字壓控震盪器,由於採用了數字鎖相這一先進技術,衛星地面控制精度大大提高。他不畏困難,勇於發展和推廣套用新技術。他啟用一些在學研究生,利用現有條件或申請少量經費開展新技術研究。例如,人工智慧技術是提高自動測試功能的新技術,能自動進行判別錯誤,對故障進行定位,隔離故障並修復機器或自動棄掉錯誤數據等等。他就讓研究生以衛星型號為背景進行預研,並親自參與和指導有關的研製者開展和推動新技術的研究,促成了該項新技術的研製成功,並最終使該項高新技術套用於衛星型號中。該研究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