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遺產

        

概覽

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規定了定義。
文化遺產——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繫的建築群;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
自然遺產——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文化景觀——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繫;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繫或相適應而發展到目前的形式;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繫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先後成為,我國“世界遺產”中的二處文化景觀。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 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於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自1987年至2011年6月,中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已達41處。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地域名稱 批准時間 遺產種類
長城 1987.12 文化遺產(附1)
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 1987.12 文化遺產(附7)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西藏布達拉宮 1994.12 文化遺產(附2、附3)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附4)
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
(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遺產(附5、附6)(附8)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雲南三江併流 2003.7 自然遺產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 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 2005.7 文化遺產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2006.7 自然遺產
安陽殷墟 2006.7 文化遺產
中國南方喀斯特 2007.6 自然遺產
開平碉樓與村落 2007.6 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 2008.7 文化遺產
江西三清山 2008.7 自然遺產
山西五台山 2009.6 文化景觀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2010.7 文化遺產
中國丹霞 2010.8 自然遺產
杭州西湖 2011.6 文化遺產
附1:2002年11月中國唯一的水上長城遼寧九門口長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驗收,作為長城的一部分正式掛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附2:2000年11月拉薩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世界遺產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3:2001年12月西藏拉薩羅布林卡作為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4: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5、附6:2003年7月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7:2004年7月,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8:2004年7月,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遺產,是相對於有形遺產,即可傳承的物質遺產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中國項目。

名  稱 批准時間
崑曲 2001.5
古琴 2003.11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2005.11
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5.11
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和端午節等22個項目 2009.9
中醫針灸、京劇 2010.11

世界文化遺產

包括福建土樓  五台山  開平碉樓與村落    澳門歷史城區   長城   明清故宮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秦始皇陵     莫高窟    武當山古建築群      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蘇州園林       平遙古城       天壇           都江堰、青城山
雲南麗江古城          龍門石窟            頤和園         大足石刻            明清皇陵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雲岡石窟                 高句麗      福建土樓建築群    杭州西湖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              中國南方喀斯特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三江併流”自然景觀
江西龍虎山龜峰                             中國丹霞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廬山風景名勝區

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西安鼓樂
中國篆刻
中國書法
雕版印刷技藝
媽祖信俗
端午節
花兒
蒙古族呼麥
瑪納斯史詩
朝鮮族農樂舞
中國剪紙
侗族大歌
宣紙製作技藝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南音
藏戲
熱貢藝術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格薩爾》史詩
廣東粵劇
木卡姆
蒙古族長調
崑曲
古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