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資源環境
上帕鎮地形主要為江邊台地、河流沖積扇、山間台地、緩坡、陡坡、山峰等六種類型。境內水系屬怒江水系,臘
上帕鎮年均氣溫16.9℃,年均降雨量為1480毫米,降雨集中在2月至3月和6月至10月,年均日照1479.9小時,無霜期267天,氣候屬典型的寒、溫、亞熱三種氣候匯於一谷的橫斷山立體氣候,江邊炎熱、山腰溫和、山巔寒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稱。
上帕鎮有耕地總面積16765.5畝(其中:水田7244畝,旱地9471.5畝),人均耕地0.8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擁有林地63985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72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9畝,主要種植漆樹、油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948畝;草地9557畝;荒山荒地63221畝,其他面積3144畝。有大理石、山林等資源。
風土人情
上帕鎮居民多以“千隻腳落地”房屋為主。“千隻腳落地”房屋有木板房和竹篾笆房兩種,傈僳、怒族傳統的住
上帕鎮被稱為“歌舞之鄉”,一到“闊時節”,姑娘們、小伙子、小孩便穿上了節日的盛裝,身攜箭包、弩弓、琵琶、口弦,踏著山風,披著白雲聚集在一起,渴望著弦聲響起來,舞步跳起來。這裡每年的“闊時節”都舉行“沙灘埋情人”、“射弩”、“爬竹桿”等傳統民間活動。“沙灘理情人”是整個傈僳族沙灘文化活動的壓軸戲,參與的人多,也很精彩。遊戲沒有說明,也沒有規定,被埋的人是臨場決定的。許多男女青年希望把自已埋在沙坑裡做一次沙坑情人。
經濟發展
上帕鎮經濟以農村種植業為主,兼有養殖業、副食品加工業及各種服務行業等。上帕鎮在積極發展糧食生產的同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64萬元,占總收入的36.2%;畜牧業收入676萬元,占總收入的25.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475頭,肉牛2535頭,肉羊9577頭);漁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0.5%;林業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的3%;第二、三產業收入728萬元,占總收入的27.3%;工資性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7.6%。農民人均純收入868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上帕鎮全鎮外出務工收入20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55人(占勞動力的8.1%),在省內務工573人,到省外務工482人。
上帕鎮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往縣內。2006年畜牧主產業銷售總收入67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4%。上帕鎮目前正大力發展雲黃連、草果等特色產業。擁有福貢縣大理石廠等企業。
區位優勢
一、上帕鎮由於地處交通要道,是州府六庫和貢山縣往返的必經之路,同時又是福貢縣城所在地,因而對於交通
二、土地面積廣,竹子資源非常豐富,對發展竹食品,各種竹工藝品,騰製品等具有很大潛力,但尚未形成規模,因而對上帕鎮經濟影響不大。
三、境內怒江西岸高黎貢山半山一帶是成片的老黃連基地,資源非常豐富,經濟效益非常可觀,雲黃連已形成了“基地—農戶—公司”一條線的發展之路。
四、珠明林、施底、古泉、木古甲、臘吐底、上帕、知子洛、達友村中均有飼養珍稀動物大額牛(獨龍牛),大額牛是半野生動物,其肉滋嫩、味美、營養高,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且農戶已積累了很豐富的養殖經驗,已可大量養殖。
五、由於怒江是“三江併流”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具有東方大峽谷的美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且民族風情濃郁,其著名景點石月亮、高山湖、亞坪等就在福貢縣城境內,上帕鎮又是縣城所在地,因而對發展旅遊業具有很大潛力。
科教文衛
2007年上帕鎮建有國小45所,校舍建築面積13923平方米,擁有國小教師157人,上帕鎮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
上帕鎮建有文化活動室7個、圖書室2個、文娛科教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3年被中共雲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上帕鎮現有農戶5010戶,共有鄉村人口20967人,其中男性10583人,女性10384人。其中農業人口20967人,勞動力13034人。民眾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共有村衛生所15個,有鄉村醫生11人,擁有鎮衛生院1個,有醫生和護士26人,該鎮建有公廁7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322戶,占農戶總數的46.3%。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上帕鎮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的“五通”目標,鎮集貿市場有路燈。上帕鎮
上帕鎮到縣城的道路為硬化路,共有0.3公里;進鎮道路為柏油路面;建有集貿市場1個。上帕鎮全鎮共擁有汽車6輛,有農用運輸車24輛,拖拉機83輛,機車153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44畝,有效灌溉率為43.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4畝。
到2006年底,上帕鎮全鎮建有沼氣池農戶31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有12個行政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行政村已通電;有11個行政村已通路;有12個行政村已通電視;有12個行政村已通電話。上帕鎮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455戶居住於其它結構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