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市長》[話劇]

《陳毅市長》[話劇]
《陳毅市長》[話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毅市長》中國話劇作品。作者沙葉新。劇本發表於1980年《新劇作》第3期、《劇本》第5期,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首演於上海。同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單行本。1981年攝製成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陳毅市長》《陳毅市長》

劇本取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陳毅擔任上海市長時期的鬥爭生活。全劇共10場。分別描寫陳毅在率領部隊解放上海的前夕以及就任上海新市長之後,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度和膽識改造上海、建設上海的幾個故事。劇本從不同的生活側面,再現了歷史的真實,反映了作者對於現實的感受和思索。

劇本不以中心事件而以主要人物陳毅貫穿始終,每場戲自成一體,展示眾多的事件和衝突。但場與場之間仍有一定的聯繫,使全劇不乏整體感,從而塑造了較為豐滿的陳毅形象。這一形象的藝術特色還在於“既莊且諧”,作者在表現他的高度原則性和鬥爭精神的同時,賦予他的性格以一定的喜劇色彩,通過一系列幽默風趣的台詞和細節,突出地表現了陳毅市長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品格,是戲劇文學中塑造無產階級領袖形象的一個新嘗試。劇本獲得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授予的1980~1981年全國話劇、戲曲、歌劇優秀劇本獎及全國第一次少數民族創作獎(1982)。

人物簡介

《陳毅市長》《陳毅市長》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參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紅軍長征後,留在贛粵邊區領導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組建新四軍,建立起蘇皖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率領華東野戰軍抗擊國民黨五十萬正規軍,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參與組織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擔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長,後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部長、中央軍委軍委副主席等職;1972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出席了追悼大會。

陳毅同志戎馬一生、戰功卓著;曾多次在革命和建設的關鍵時刻身負重任,以百折不撓和實事求是、開拓前進的精神,卓有成效地開創工作的新局面,深得黨和人民的信賴。

作者簡介

沙葉新,1939年生於南京,回族;當代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1956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妙計》,次年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1961年大學畢業後進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創作研究班學習,1963年秋分配到上海人民藝術劇院任編劇,後任院長。

主要劇作有:《一分錢》(1966年)、《焦裕祿》(與人合作)、《約會》(1978年)、《假如我是真的》(與人合作,1979年)、《馬克思“秘史”》等。

1978年起,開始蒐集有關陳毅同志的生活素材,1979年寫成十場話劇《陳毅市長》,1980年劇作上演、發表;《陳毅市長》獲全國優秀話劇創作獎和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其代表作《陳毅市長》反映上海解放之初,陳毅出任新中國的首任上海市長。他認真執行黨的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使一個滿目瘡痍、混亂不堪的大城市,初步得以治理,人民開始安居樂業。

著名演員魏啟明飾演的陳毅市長堅毅沉著,有著高瞻遠矚的的大將風度,又有著幽默風趣的詩人氣質。仿佛是談笑之間,就將一件件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處理妥貼,顯示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品質與才能。

劇情介紹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帶著戰火硝煙的陳毅(1901—1972)便以市長的身份接受了以國民黨代市長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官員的投誠。當時的舊上海,滿目瘡痍,積難重重,工廠倒閉,商店關門,糧煤奇缺,失業人口劇增……剛解放的上海確實是個爛攤子。

陳毅以對黨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依靠工人階級、革命幹部和知識分子,團結民族資產階級,正確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

6月中旬的一天,陳毅帶領工業局長顧充到國華紗廠經理傅一樂的家中,借赴宴的機會,深刻地闡述了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政策,使這個對共產黨抱著懷疑、觀望態度的民族資本家理解了黨的政策,增強了經營紗廠的信心,為恢復生產盡了自己的力量。

秋天,上海市第一家國營百貨商場開業了,陳毅市長親臨現場了解情況。當得知市民缺乏盤尼西林等藥品時,他夜訪化學工業專家齊仰之,與之共商試製盤尼西林、發展民族醫藥事業的大計。

陳毅在工作中,事事以革命利益為重。為減輕國家負擔,他說服自己的老丈人從上海返回了家鄉。軍長童大威犯了錯誤,他毫不留情給予嚴厲的批評;而對於新聞發布處副處長魏里的一次差錯,他則耐心進行團結教育。

1950年,他借舊曆年的機會,帶著傅一樂到工人徐根榮家拜年,用工人吃豆渣的事例教育了傅一樂,調整了勞資關係。

初夏的一天,他又以“比傷疤”的生動事例,教育了居功自傲、向黨伸手的師長彭一虎……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陳毅為上海的復興與發展打開了一個新局面。1950年國慶,當全市市民興高采烈歡慶建國一周年時,陳毅接受黨中央指示,調離上海。他以更加高昂的革命姿態,又踏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話劇《陳毅市長》

文革後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這一年誕生,他們是:鄧麗君,劉文正,羅大佑。“歌星”一次替換了“歌唱家”和“唱歌的”。

鄧麗君是一些人的夢中情人,對那些聽慣了口號式歌曲的男女老少來說,鄧麗君那情意纏綿,柔情萬縷的歌聲,讓人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動”,劉文正和羅大佑帶來了長達10年流行期的校園歌聲,羅大佑更被奉為“音樂教父”。

《蘭花草》的歌詞源自胡適的詩作《希望》,隨著胡適的暮年漂泊到台灣,然後又隨著劉文正手中的吉他再一次流行內地。早戀的男生幾乎都會唱“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而聽到的女生則會心有靈犀的宛然一笑。羅大佑1979年創作的《童年》舉國傳唱。緊跟著是《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你的樣子》、《滾滾紅塵》、《明天會更好》等,羅大佑至今譜寫了150多首經典流行歌曲。

話劇《陳毅市長》引起強烈反響

獨幕喜劇《約會》的作者沙葉新,是一位文思敏捷、勤奮多產的青年劇作家。他新近創作的創作的十場話劇《陳毅市長》,前不久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在該市公演。它“象一塊巨大的吸鐵石,吸引著成千上萬緬懷陳毅同志的上海人民”、“半個月的戲票很快銷售一空。”(《解放日報》五月二十五日)曾經親身蒙受過老市長關懷和教育的上海人民,早就期待該市文藝舞台能夠再現陳毅同志在那裡的偉大革命實踐,現在當栩栩如生的老市長又一次出現在面前時,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引起各界強烈反響。許多老同志觸景生情,抑制不住熱淚奪眶而出,年輕同志深深地為老一輩革命家的創業精神所感動,陳毅同志的坦蕩胸懷,高風亮節,抓住了每一個人的心。人們稱讚在向四個現代化奮力進軍的時刻,這是一部學習、貫徹《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活教材。為了把陳毅同志許多感人的生活素材組織到劇本中去,這個戲以新穎獨特的藝術構思,突破了以一個情節貫穿全劇的常規,採取了“冰糖葫蘆式”的戲劇結構,從陳毅同志帶領我軍進入上海一年多的鬥爭生活中,提煉出十個有聲有色、各具情趣的片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