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全名為《金光明最勝王經》。梵名Suvar?aprabhāsottama-sūtra 。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三部經。若誦讀此經,國家可獲得四天王之守護。本經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壽量品系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懺悔品、讚嘆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教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基本信息

金光明經簡介

梵名Suvarn!aprabha^sottama -su^tra 。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三部經。若誦讀此經,國家皆可獲得四天王之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守護。本經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壽量品系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懺悔品、讚嘆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教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譯本有五種:(一)金光明經,四卷,北涼曇無讖譯。(二)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或六卷),陳·真諦譯。(三)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五卷,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四)合部金光明經,八卷,隋代寶貴等糅編。(五)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其中(一)(四)(五)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之中,有這樣一個密宗法門——金曜孔雀明王法門。該法門非常殊勝。弟子於1997年修學,得法門真傳,始知佛法之真實、微妙!願有緣者得之。共成佛道

圖書信息

書名:金光明經
作 者:賴永海主編
劉鹿鳴 譯註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0-5-1
ISBN:978-7-101-07371-3
開本:16開
定價:14.00元
叢書名:佛教十三經(《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
《圓覺經》、《梵網經》、《壇經》、《楞嚴經》、
《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伽經》、
《金光明經》、《法華經》、《四十二章經》)

金光明經內容

四卷十九品,北涼曇無讖(385-433)譯。師中印度人,初習小乘教法,兼習五明,講說精辯,應答善巧。後遇白頭禪師,得樹皮《大般涅槃經》,自感慚愧,改學大乘。又以善咒術,為王所重,時人稱為“大咒師”。後攜《大般涅槃經》前分五品、《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等入罽賓、龜茲,然此二地多學小乘,遂東經鄯善,至敦煌。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北涼玄始元年(412),河西王沮渠蒙遜迎師入姑臧,於此完成《涅槃經》的翻譯。其間並應慧嵩、道朗之請,先後譯出《方等大集經》二十九卷、《金光明經》四卷、《悲華經》十卷、《菩薩地持經》八卷、《菩薩戒本》一卷等,凡六十餘萬言。時北魏太武帝聞師長於方術,遣使迎請,蒙遜恐師之多術為魏所用,遂於師西歸欲更求《涅槃經》後分途中,派遣刺客害之。世壽四十九。

“金光明”,智者大師以之譬喻三德、三寶、三大乘、三菩提、三佛性、三識、三涅槃、三身、三般若、三道等十種三法。吉藏大師以之表三種三法,即三身佛果、涅槃三德、三種佛性。金體真實,譬法身佛;光用能照,譬應身佛;明能遍益,猶如化身;以上是以“金光明”表三身佛果。次以金體四義譬法身四德:色無變如常,體無染如淨,轉作無礙如我,令人富貴如樂;光有二義,能照能除如般若;明亦有二義,無闇廣遠如解脫,總無眾患,以上譬三德。次以金體本有,如道前正因;光用始有,如道內了因;明是無闇,如道後至果;表三種佛性。

本經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的三部經。謂誦讀此經,國家可獲得四天王的守護。其重點在《壽量品》以下的四品,《壽量品》是記敘王舍城的信相菩薩懷疑佛陀的壽命僅有八十歲,時四方四佛即現身說明佛壽命的長遠。《懺悔品》、《讚嘆品》則說金鼓光明的教法、金光明懺法的功德。此後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鎮護國家及現世利益的信仰。西域諸國對四天王的崇拜,以及我國金光明懺法的流行,都是因為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各品大意略述如下

序品:以偈頌說明此經是諸經之王,並宣說懺悔等法所生功德,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能淨除諸業障,得護世四王等衛護。

壽量品:由王舍城信相菩薩對佛壽命僅八十之疑惑,透過東方阿□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闡說佛陀的壽命是無量無邊,不可計算,而使眾生髮大菩提心。

懺悔品:由信相菩薩夜夢婆羅門枹擊金鼓,而演說金鼓光明的教法、懺悔方法及功德。

讚嘆品:以偈頌說明信相菩薩前世為金龍尊王時,常禮敬讚嘆三世諸佛的佛身微妙,並發願於未來世常聞懺悔之法,修行六度,濟拔眾生,以此果報,當來之世,值釋迦佛,得受記□。

空品:以偈頌宣說空義,令眾生勿著緣生諸法,當求如來真實法身。

四天王品、□大辯天神品、□功德天品、□堅牢地神品、□散脂鬼神品:此五品主要說明天王護國、除災、諸天神增益辯才、智慧才藝、福德富榮及鬼神守護等,誦持流通本經的各種現世利益。

正論品:說示力尊相王的治世正論。即若行惡法,不修善事,疾疫惡病,集其國土,不久國敗。正法治世,諸天擁護,風雨隨時,無諸災禍,國土豐實,安樂熾盛。

善集品:敘述寶冥比丘(阿□佛前世)為善集聖王(釋迦文佛前世)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敷揚宣說《金光明經》,王聞正法,以滿四天下無量珍寶供養,又因聞此經,一稱善哉,以此善根,業因緣故,得百福莊嚴,成就菩提。

鬼神品:宣說凡欲供養三世諸佛及欲得知諸佛甚深行處者,應當正念不亂,至心聽受本經。

授記品:敘述佛陀為信相菩薩及其二子銀相、銀光授記;又為十千天子授記,並述其因緣。

除病品、□流水長者子品:敘說佛陀的本生,即流水長者子,療治眾生病苦,並濟度池水中十千魚的故事。

捨身品:敘說禮塔往昔因緣,即佛陀的本生摩訶薩埵王子捨身飼虎的故事。

贊佛品:以偈讚嘆佛陀的種種深妙清淨希有功德。

囑累品:敘說佛陀將本經付囑諸大菩薩及天王龍王等,並令擁護受持讀誦此經典者。

智者大師將本經判立為五時教中的第三時教,攝於方等部;吉藏大師則將之攝於究竟大乘菩薩藏,屬於頓教。

本經譯本有五種:
《金光明經》,四卷,北涼.曇無讖譯。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四十冊、《嘉興藏》第一冊、《龍藏》第三十一冊、《卍正藏》第十五冊、《大正藏》第十六冊。

金光明帝王經》,七卷(或六卷),陳.真諦譯。

《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五卷,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

合部金光明經》,八卷,隋.寶貴等糅編。

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十卷,唐.義淨譯。

其中□、□譯本,於諸藏中,除《聖語藏》存有真諦譯的《金光明經.序》及第一卷外,余皆不傳。此外亦有日譯本與梵本的刊行。又本經的註疏較重要者有:

金光明經玄義 二卷隋.智顗說、灌頂錄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文句 六卷隋.智顗說、灌頂錄

金光明疏 一卷隋.吉藏撰

金光明經照解 二卷宋.宗曉述

又真諦亦曾作《金光明經疏》,闡釋其義,惜此註疏本今已不存,惟於智顗所撰《金光明經玄義》及《金光明經文句》,仍可見引用真諦之說。此外,其他譯本的註疏有: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十卷唐.慧沼撰

金光明最勝王經玄樞十卷日本.願曉等集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釋十卷日本.明一集

□試述《壽量品》的主旨。

□試述《空品》的主旨。

□試述本經對我國有何影響。

圖書目錄

卷一
序品第一
壽量品第二
懺悔品第三
讚嘆品第四
空品第五
卷二
四天王品第六
大辯天神品第七
功德天品第八
堅牢地神品第九
卷三
散脂鬼神品第十
正論品第十一
善集品第十二
鬼神品第十三
授記品第十四
除病品第十五
卷四
流水長者子品第十六
捨身品第十七
贊佛品第十八
囑累品第十九

經典佛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經典的佛經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