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說明如來在忉利天宮說法時,告訴弟子,如果有人能造塔婆,不管是高大如世界,或是微小如棗葉,其中藏有如來的舍利、發、爪、牙等,甚至如來的法藏十二部經,乃至一首偈等,此人的功德皆如同梵天,福德與天人無異。

原文摘要

佛說造塔功德經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的請求,講述了建造佛塔功德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宮白玉座上,與大比丘、大菩薩等,及彼天主無量眾俱。
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乾闥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乾闥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惟願世尊為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一切眾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於其中建立之者,其狀高妙出過三界,乃至至小如庵羅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所有輪蓋覆彼大幹,乃至至小猶如棗葉;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發、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終之後生於梵世,於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
善男子!如我所說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緣,汝諸天等應當修學。”
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說,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審如來四句之義,惟願為我分別演說。”
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若有眾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為見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及彼諸天一切大眾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白話語譯

這是我所親自聽聞的:一時,佛安處在忉利天宮中的白玉座上,與大比丘、大菩薩,及忉利天天i與無量大眾聚會。
是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位乾闥婆王等,各自與眷屬一起來至佛前,想要請問如來造塔的方法,及造塔所生功德的數量。
在此聚會中,有一位菩薩名為觀世音,知道他們前來見佛的心意,即從座中立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陀說道:“世尊!現在這些天眾、乾闥婆等之所以前來此處,乃是想要請問如來造塔的方法,及造塔所生的功德,惟願世尊為他們解說,以利益一切無量眾生。”
這時,世尊告訴觀世音菩薩說:“善男子!如果在此法會中的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隨著他們所在的地方,在沒有造塔之處,能在其中建立佛塔者,不論這些塔的形狀是高妙無比,超過三界中的一切,乃至極為微小如同庵羅果;或是塔的所有表剎,高大到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或是所有輪蓋大到能覆蓋大千世界,乃至至小猶如棗葉;若能於這些塔內藏掩如來所有的舍利,如發、牙、髭、爪,下至一分,或放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段四句偈等,其人的功德就如同梵天一般,命終之後投生於梵世,在梵天的天界中壽盡後,又往生五淨居天,與這些諸天等無有異。
善男子!如我所說的如是之事,即是建造這些塔的計量功德因緣,你們諸天等應當修學。”
這時觀世音菩薩又稟告佛陀說言:“世尊!如前所說,安置舍利及如來法藏,我已信受奉持,但尚不明白如來四句偈的義理,惟願如來為我分別演說。”
這時世尊就宣說是偈頌道:“諸法因緣所生,我說如是因緣,因緣盡故寂滅,我作如是宣說。
善男子!如是偈的義理,是名為佛法身,你們應當書寫置於塔內禮拜供養。為什麼呢?因為一切因緣及因緣所生的諸法體性,都是空寂的緣故,所以我說名為法身。如果有眾生了解如是因緣法的義理,當知此人即為見佛。”
這時觀世音菩薩,及這些諸天、一切大眾、乾闥婆等,聽聞了佛陀所宣說的法要,都十分歡喜,信受奉行。

經典佛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經典的佛經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