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簡介

經過40年的發展,《重慶日報》年銷售收入近4億元,資產規模超過8億元,經濟、技術設備和發行實力名列西南第一,廣告、印刷、發行和物業等主要經營部門實現了公司化改造,並連續兩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100家地方報社管理先進單位,列為中宣部精神文明示範單位。1998年以來,重慶日報社又先後劃轉接收了5張報紙,形成了以《重慶日報》為龍頭,《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經濟報》、《消費導報》、《健康人報》、《體育報》、《新女報》和華龍網站“八報一網站”的強大媒體格局。
開設欄目
焦點 | 視界 | 黨政 | 民生 |
體育 | 經濟 | 政治 | 對外 |
政策 | 百姓生活 | 建設 | 娛樂 |
優勢分析

2、發行量:從1952年8月5日創刊以來,發行量一直居重慶地區報紙 之首,每天報紙擁有讀者人數200萬以上。
3、讀者群:重慶作為西南的經濟中心、大工業城市,擁有近200萬職工、20萬公務員、40萬科技人員,《重慶日報》占有全市70%以上的讀者, 這是重慶地區經濟實力最穩定的讀者群和消費群。
4、印刷質量:《重慶日報》擁有西南地區最強大的印務中心。
5、發行速度:《重慶日報》已形成鐵路、公路、水路、航空並 進的發行網路。
堅固思想基礎

報導轉型

一是做大做強正面報導。2005年以來,按照營造和諧輿論的要求,組織集團各媒體結合各自定位,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先後推出了做大做強正面報導的“十四大主題、八大典型、九大戰役、八大專欄”。“十四大主題”主要包括“科學發展興重慶”、“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通過這十四大主題宣傳,集團各媒體進一步增強了報導的指導性和公信力。“八大典型”主要包括開縣鄉村幹部周啟光的先進事跡、巫溪縣鄉村醫生鄭子全的先進事跡、救火英雄何偉的先進事跡等。大力宣傳這些先進典型,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起到了較好的示範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報導的可讀性和影響力。九大戰役”主要包括重慶及全中國“兩會”、亞太城市市長峰會、三峽國際旅遊節等。通過這“九大戰役”,進一步增強了報導的權威性和感染力。“八大專欄”主要包括“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感動重慶的故事”、“永遠的豐碑”等。各媒體圍繞“八大專欄”推出了一系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鮮活新聞,進一步增強了報導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二是謹慎處理負面報導。《重慶日報》在實踐中體會到,嚴格控制負面報導是實施報導轉型的重要任務,也是營造和諧輿論響唱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重要條件。為此,集團黨委和新聞管理委員會要求集團各媒體從把關程式、審稿程式、監督處理程式等方面明確控制負面報導的規定;從本地新聞、實事新聞、文體新聞等方面明確控制負面報導的範圍;從把好“政治關”、“導向關”、“寫作關”、“採訪關”、“差錯關”等方面明確控制負面報導的環節。還通過轉變報導手法,讓負面題材產生正效應;對突發事件、災難事件、事故案件等嚴禁渲染和炒作,強調從黨委政府的作為、社會對受害者的關愛以及事件本身的警示意義去找角度作報導。使報導告別了昔日的“紅、黃、灰”,讓讀者看到了更多的“真、善、美”,為宣傳社會正氣、避免不良影響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運行機制管理

一是信息控制機制。為了增強集團黨委對新聞工作的控制力,確保新聞信息的傳遞及時、準確、暢通,集團從嚴把好文電的文字關、政策關、程式關,建立了新聞信息“三向傳遞”和“兩級反饋”的機制,較好地避免了新聞信息因單向傳遞而造成了新聞事故。2005年以來,集團新聞信息傳遞實現了“零失誤”,為確保新聞工作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二是新聞閱評機制。專門成立了集團閱評組,負責每日對各媒體新聞報導質量進行閱評,及時對那些帶傾向性的問題提出警示,並以書面形式向集團領導匯報,較好地把新聞事故苗頭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三是市場調研機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公開徵求意見、召開座談會、專題調研、數據調查等形式,廣泛徵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對報紙的可讀性、讀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市場情況,調整報導結構,較好地克服了憑經驗辦報的問題。
四是學習培訓機制。為了幫助采編人員規範采編行為,增強工作能力,重報集團採取“四個堅持”的辦法,加大了對采編人員的培訓力度。第一是堅持將各媒體負責人和編委納入集團黨委中心組學習,使他們全面了解集團黨委對新聞工作的重要精神,確保把好關、把好度;第二是堅持在各媒體普遍開展了大規模的培訓活動,每周組織一次業務學習,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有重點地培訓采編人員,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輿論引導水平;第三是堅持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組織采編人員互相學習交流,增強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第四是堅持用榜樣引路,在采編人員中開展了向全市新聞戰線的先進典型羅成友、許守亞學習的活動,形成了創先爭優的氛圍。2005年以來,全集團采編人員共有6000多人次參加了各種學習培訓,提高了采編隊伍的整體素質。
五是責任追究機制。集團建立了新聞安全的“三種責任制”,即總編輯負責制、按級負責制、任務分工負責制,把新聞安全落實到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員、每一項工作,並對發生新聞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一查到底、嚴肅處理,真正起到“獎一人振奮大家,罰一人教育一片”的作用。
業務改革

黨報黨刊的業務改革。重慶日報作為重慶市委機關報,緊密圍繞“既是新聞紙、信息紙,又是觀念紙、思想紙”的辦報理念,先後通過對報頭、版式、邊欄、導讀、圖片等重大版面的調整,不斷改進會議和領導人活動的報導,加強對基層的報導,其主旋律報導、重要新聞、重點報導的分量更加突出,“權威政經大報、出色主流新聞”的定位更加準確,“輿論主導、資訊管家、時事顧問”的黨報特色更加鮮明。
都市報的業務改革。重報集團幾家都市報緊緊圍繞打造“導向正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讀者穩定”的都市報群的目標,通過不斷改革,使自身定位更加準確,影響力不斷提升。其中,重慶晚報按照“文化內涵和文化品味多一些”的要求,圍繞“打造個性大報”的目標,開設了“社區新聞”、“邦雲跑環保”等一批深受讀者喜愛的名牌欄目,推出了《山村教師下井挖煤資助貧困生》等優秀報導;重慶晨報按照“信息量多一些”的要求,更加強調新聞的分析和篩選,以假日新聞為突破口,充分挖掘該類新聞報導資源,發揮平面媒體優勢,讓報紙成為人們在假日獲取消費服務和新聞信息的主要來源,並將966966新聞熱線升級為市民信息服務平台,設立了“氣象版”等,更好地為人民民眾提供服務。
華龍網站的業務改革。按照“主流媒體,重慶門戶”的辦網理念,圍繞“做大做強華龍網站”的工作目標,集團加大了對華龍網業務改革的力度。通過有效整合集團14報1刊的新聞資源,現已開設34個頻道和1個英語版,日均新聞信息更新量達2000餘條。同時還不斷尋求合作新方式,拓展對外宣傳渠道,與新加坡聯合早報共同建立了“聯合早報重慶頻道”,與全國38家地方新聞網站建立了“地方網聯”等,擴大了華龍網的社會影響力,也為推廣重慶、宣傳重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通過堅持不懈的業務改革,重報集團各媒體重大題材、深度報導、言論評論和來自基層的報導越來越多,有實在內容和新聞價值的信息越來越多,新聞版面越來越活,營造和諧輿論的能力越來越強,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