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每一天的生活被各種發明圍繞,這些大多產生於一百多年來的科技發明完,全改變了地球的模樣,甚至我們的生存方式,而它們幾乎都在世博會上留下了印記。在書中,我們能看到蒸汽機和電力對工業文明的深刻影響;航海、鐵路、航空、汽車,這些運輸手段對人類遷移方式的改變;電報、電話、電纜、光纖等信息傳播技術的躍進對世界的改造;建築的演進和詩意的表現,讓那些美麗而實用的建築體成為地球上最獨特的風景;一代代勇士為探索太空做出的卓絕貢獻,讓人類的視野遠超出地球,也讓人類對未來的生存空間有令人振奮的猜想;人類擁有各種精妙的發明,更在20世紀有了前所未有的對於環境危機的“發現”,從此在科技的高歌猛進之中開始反思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模式……科學家和發明者,那些堅定地改變世界的人,有著超絕的智慧,也充滿澎湃的激情,在作者趙致真先生蘸滿感情的筆下,呈現了發明者悲喜交集的故事,讓人感傷、感動和感慨。這本書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深微細緻的考察,那些可能被讀者一掃而過的數字背後,有著他在海量原始資料中核對、辨別的艱辛,本書中呈現的數百幅精選圖片,讓人看到珍貴的歷史瞬間,很多圖片非常寶貴,為國內同類圖書之僅見。作者這種縝密的科學態度,既是對這本書所提倡精神的實踐,也是對人類科技史上先輩們的致敬。
作者簡介
趙致真,1943年生於河南,高級記者,首批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現為中國科技新聞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科普電視欄目《科技之光》主編。1999年被評為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1999年獲義大利普里莫·洛菲斯國際科普獎,2003年被香港科技大學聘請為“包玉剛傑出訪問藝術家”,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評為北京奧運會先進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推薦為“全國10位傳播科技優秀人物”候選人。196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山西煤礦工作。1986年任武漢電視台台長,撰寫和編導科普電視片《歡迎你哈雷彗星》、《我們應該長多高》、《當我們站起來之後》、《怪坡揭秘》、《當彗星撞擊木星的時候》、《凱麗阿姨講科學》(100集)、《追尋永樂大鐘》、《守護敦煌》、《方興未艾轉基因》、《我們的宇宙》等,多次獲國際和國內大獎。發表過長篇科普散文《我們的靈與肉》、《怎一個老字了得》等,並著有大量科普論文,編撰《科海放談》、《科學家你好》等圖書作品。多次擔任各類國際科學電視節評審。1995年起在中央電視台創辦大型科普欄目《科技之光》。2008年主持製作大型科普電視片《科技與奧運》(35集),出版圖書《奧運中的科技之光》。
目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1一切始於世博會——智慧與夢想的殿堂
科學發明的最大盛會:百年世博會
科學思想的盛宴:國際會議的風行
感知科技的暖意:最宏偉的科普課堂
百年情緣:中國與世博會
2凝固的樂章——讓建築基於詩意和科技
收納珍寶的透明珍寶:水晶宮
被忽略的救世桂冠:安全升降機
自由女神像分段現身
九死一生:艾菲爾鐵塔
懷舊與尋根:芝加哥的新古典主義
建築即宣言:世博會建築的時代標籤
前衛與象徵:世博會的主場館
顯示全部信息
線上試讀
部分章節
信息之翼——交流方式的偉大變遷
“妄想”推動世界:悲喜大西洋電纜
1867年巴黎世博會是電報在全世界走向勝利的里程碑。1866年7月,跨越大西洋海底電纜鋪設成功,從此實現了歐美大陸一線牽。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了大西洋海底電纜標本、設施、製造工藝和鋪設過程。評審會把金獎授予“大西洋電纜之父”菲爾德,他13年“屢敗屢戰”的傳奇在世博會上廣為傳頌。
菲爾德原本是美國一位顯赫的造紙業批發商,但卻能深刻洞見電報的價值和意義,加拿大鋪設紐芬蘭到新思科舍海底電纜的小打小鬧喚起了菲爾德鋪設大曲洋電纜的萬丈雄心。從世界地圖上一望而知,英國的愛爾蘭和加拿大的紐芬蘭足歐、美大陸距離最近的地方,相隔3200公里。
1853年美國軍艦道芬號測量出這片水域之下恰好是一個海底高原,最深處不到3.2公里,而且海床舒緩平坦,大兩洋中再難找到這樣天造地設的海底電纜通道。馬來亞古塔橡膠的問世則為水下電纜提供廠最佳絕緣材料。菲爾德在四處“化緣”時曾比喻說,“我的越洋電報是一條狗,從倫敦踩著它的尾巴,會在紐約發出叫聲”。
……
科普讀物(八)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