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資料
片名:The Bourne Ultimatum譯名:諜影重重3/伯恩的最後通牒
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 Paul Greengrass
主演:馬特·達蒙 Matt Damon
布賴恩·考克斯 Brian Cox
類型:動作/冒險/劇情/驚悚
上映日期:2007年8月3日(美國)
發行: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
在經歷了與中情局派來的超級殺手的一番飈車撞車較量之後,傑森·伯恩(馬特·達蒙飾)終於憑藉身價三千萬的特工本領將對手幹掉。然而,令他悲痛萬分的是,他也失去了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深愛的女人。更糟糕的是,無論傑森·伯恩怎樣邁力去回憶,依然想不起自己的過去,只能在睡夢中被腦海里一知半解的閃回所驚醒。似乎注定了平凡人的平淡生活今生與他無緣。不等他冷靜下來好好“尋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中情局派出的殺手又接踵而至。在接連的幾次較量之後,傑森·伯恩終於被徹底激怒。如同巨大的火藥桶一般被點燃。特工伯恩也終於決定反戈一擊——不但要通過三番兩次派人前來索命的中情局來了解自己的過去,更要為黃泉路上心愛的女人復仇。而在之前一直擔任中情局聯絡人的女特工妮基(朱麗婭·斯蒂爾斯飾)將再一次成功伯恩復仇的工具。無論是遮天的陰謀、還是如雨的槍彈,都阻擋不住鐵漢伯恩復仇的步伐,即使是新生代訓練有素的殺手也拿他沒轍,然而跑遍全球的伯恩只有一個目的:找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將復仇事業進行到底……
影片幕後
“倒霉的波恩”仍前途未卜
眾所周知,《波恩》系列電影是根據羅伯特·勒德姆創作的同名間諜題材小說改編,原著小說共有三部,《波恩的最後通牒》改編自三部曲的終結篇。
倘若完全按照原著小說的內容進行拍攝,想必在本片結束前必然要交代特工波恩的“真實身份”,或者說對他的最終結局將有個確定的說法。不過,很顯然,這一點在製片方環球公司那裡就不會通過。之前的兩部為片方在全球狂收超過5個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怎能讓人就輕易放棄這顆搖錢樹,必然會想方設法對其進行徹底的深加工、精加工、再收益。而製片人弗蘭克·馬歇爾也對此給予了肯定的答案。
他不想讓《波恩的最後通牒》成為波恩的最後一部,“截至目前我仍在設法說服馬特·達蒙簽下另兩部續集的契約。”顯然,按照弗蘭克的說法,《波恩》系列電影至少要拍到第五部,而殺手波恩與陰謀不斷的中情局之間的恩恩怨怨,絕不會在這部《波恩的最後通牒》中完全了斷。
而城市眾多、景色各異的歐洲也顯然為影片的拍攝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特工波恩的精彩表演提供了天然的舞台。在摩洛哥開機以來,劇組一直在抓緊時間拍攝波恩與聯絡員接頭的戲,一旦完工,他們將啟程前往柏林。在波恩的復仇地圖上,柏林是第二站,接下去是倫敦、紐約和多倫多。根據前兩部《波恩》電影的情節推斷,這位超級特工的所到之處必將再次留下狼籍一片。
與原著小說相比,《波恩的最後通牒》在劇情上改動很大。眼下,經歷了喪妻的悲痛之後,波恩仍苦苦煎熬於尋找記憶的惡夢之中。當他覓得中情局特工的行蹤之後,兩度在歐洲大陸施展殺手絕技,報仇之餘更為自己的身份尋找證據。雖然他對死敵下手時異常謹慎,儘是低調行事,以期隱藏身份,然而,還是被一位局外人捕捉到了行蹤。那人名叫山姆·羅斯,是位記者,一向熱衷於打探美國中情局的訊息。在追蹤報導中情局的秘密行動期間,山姆注意到兩次同中情局過招的波恩,經過一番調查,他斷定這位神秘人來頭不小,如果把他的所作所為寫成小說定能賣個好價。為了寫小說發財,山姆開始大肆蒐集波恩的各種資料,甚至在大街小巷里打廣告尋找波恩的蹤跡,同時,他還嘗試跟蹤波恩,接近他,只為獲得真實的素材。熱情的山姆,很快進入波恩的視線,憑著殺手的本能,波恩決定反過來摸摸這位記者的老底。顯然,這是製片方為了將原著的故事進一步延展,以獲得更多的續集內容而做。
拍攝花絮
憤怒的保羅
倫敦城區內的滑鐵盧捷運站旁,《波恩的最後通牒》中一場動作戲正在緊張的拍攝中。坐在導演椅上的保羅·格林格拉斯正在發脾氣。幾場戲拍得不順,他急得火冒三丈。在劇組人眼裡,保羅是很容易相處的導演,沒架子,脾氣好,對工作毫不含糊,但只要一坐到監視器前,他卻會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由於拍攝場地租期已過,加上之前拍的幾段戲總不能令他滿意,劇組不得不決定延期。頂著重重壓力的保羅,這時候也有些坐不住。不過,憤怒歸憤怒,當他面對影片的頭號明星馬特·達蒙時卻依然心平氣和地說戲。
顯然,好萊塢一線明星的頭銜不是白給的。這組鏡頭,說的是伯恩對記者山姆實施反跟蹤,接著兩人有了近距離的交手。按照劇本的設計,這是伯恩與山姆的最後一次見面,當二人擦肩而過時,伯恩憑直覺意識到捷運站內有人準備對山姆下手,那幫傢伙是中情局的殺手,奉命來殺死多事的山姆。山姆被害,伯恩跑到山姆的藏身之處一探究竟。在那裡,伯恩見到山姆從各種渠道得到的資料,牆上還有一行大字,“伯恩是誰?”仔細翻閱資料後,這位失憶的殺手再次陷入絕望——資料顯示,傑森·伯恩並不是他的真實身份。
演員介紹
從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到好萊塢金童之一,馬特·達蒙只用了幾年的時間。他與本·阿弗萊克共編共演的《心靈捕手》令他們兩人一夜成名。他們因此片而分享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馬特·達蒙也確立了在好萊塢的當紅小生地位。達蒙出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一個富裕的家庭里,其父是一位稅務官,母親是一位大學教授,他還有一個哥哥。10歲時,他認識了本·阿弗萊克。本比馬特小兩歲,兩人住在同一街區。他們很快成為最好的朋友。從劍橋的私立中學畢業後,馬特便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三年後,他輟學去了好萊塢,去追尋他的明星夢。
達蒙的初次銀幕表演是在《神秘的比薩餅》中飾演一個一閃而過的小角色。在隨後的三年里,他沒有接到任何劇本,直到1992年,他才在《高校風雲》一片中獲得了一個重要角色,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但是,這部影片失敗了,馬特也未能引起注意,重又歸於無名之輩。有感於數年的失敗與成名的艱難,他聯繫了好友本·阿弗萊克,將一部他在大學時沒有完成的劇本重新拾起。這部作為本·阿弗萊克英語課作業的劇本最終被改寫成《心靈捕手》。劇本完成後,兩人又四處奔走尋找製片商。終於,米拉麥克斯公司看中了它,並交由加斯·范·桑特導演,並邀來羅賓·威廉士主演。《心靈捕手》1997年出品並獲得了巨大成功,不過達蒙在此之前已經引起了業界的注意。1996年,達蒙在《生死豪情》一片中飾演了一名吸毒的士兵艾拉里奧。許多評論家都讚賞他在片中的表現和他為角色所作的犧牲——為了參演本片,他減重四十磅,並不得不忍受由此帶來的病痛。不過,與《心靈捕手》引起的一片叫好聲相比,這些讚揚實在太保守了。
馬特在《心靈捕手》片中的出色表演與隨之而來奧斯卡金像使他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並引來眾多製片公司的片約。因此,他在次年便得以在兩部大片中擔任重要角色。第一部便是由約翰·道爾執導的《賭王之王》。他在片中飾演一個賭場高手,不顧老夥計的誘惑,一心改邪歸正。儘管此片演員陣容強大,先期宣傳也非常有力,但無論評論界還是觀眾都對本片較為失望。不過,達蒙同年主演的《拯救大兵瑞恩》卻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達蒙分享了來自各界對這部影片及 其全明星陣容的溢美之辭。1999年,達蒙又主演了引人注目的《天才雷普利》和《天條》。達蒙飾演的瑞普利先生是一個精神異常的雙性戀殺人狂,與他配戲的則是三位大牌明星:凱特·布蘭切特、格溫妮斯·帕特洛、裘德·洛。而《天條》則使馬特突破了一貫飾演的正面角色,與本·阿弗萊克飾演一對墮落天使。該片成為1999年最具爭議性的影片之一。
2002年馬特·達蒙以驚險間諜片《諜影重重》成功轉型動作片,並在續集中繼續出演角色。馬特雖然外型並不算出眾,但是他獨特的氣質和橫溢的才華都讓他被眾多影迷喜愛。2006年,馬特·達蒙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合作,出演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翻拍自香港影片《無間道》的影片《無間行者》。
影片評價
精練的對白、堅實可靠的表演、藝術級別的剪輯和原聲樂使得《諜影重重3》成為今夏最讓人能以忘懷的經典動作電影。 ——《美聯社》感覺就像坐上了無時無刻不在刺激你的腎上腺素的過山車,是多年來最有頭腦、最令人滿意的間諜片,已經超越了前兩部所取得的成績的總和。—— 《紐約觀察者》
影片雖然蘊藏著很多高品質的能量,但奇怪的是,很難引起你的共鳴。——《個人觀點》
這部歷時114分鐘的間諜電影,讓人心驚肉跳的追逐場面似乎一刻都未停歇過,馬特·達蒙塑造的是有史以來最酷的一位孤膽英雄。——《好萊塢報導》
幕後製作
【傑森·伯恩回家篇】2002年《諜影重重》的上映,代表著新千年之後的間諜片也翻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它用獨特的視覺體驗迷惑住了觀眾,讓他們充滿渴望、心甘情願地追隨著傑森·伯恩那驚險刺激的旅程。製片人弗蘭克·馬歇爾說:“這部系列影片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就是因為裡面包含了太多新鮮的元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範圍之外。他們想像中的動作類型片,肯定不具備‘伯恩’系列電影所做出的大膽選擇、拍攝的方式以及馬特·達蒙的出色演繹。”
到了2004年的《諜影重重2》,導演從道格·里曼換成了保羅·格林格拉斯,這位來自於英國的電影人的作品總是能夠引發評論界熱情洋溢的爭執,比如說他製作的紀錄片,在國際上引起了關注的《血腥星期天》和由他編劇的電視電影《奧馬爆炸事件》……現如今,雖然格林格拉斯已經躋身一流的大預算電影製作行列,卻仍然保留著他那有標誌性意義的手提攝像機的拍攝方式以及閃電似的快速剪輯風格。格林格拉斯繼續著傑森·伯恩的步伐,講述了一個孤獨的英雄是如何對抗秘密的政府組織的,可以想像,《諜影重重2》再次迎來了評論界和票房的雙重肯定。
2006年,代表著保羅·格林格拉斯的電影事業的一個新的高峰,他自編自導的驚悚電影《顫慄航班93》讓他第一次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這是一個處處充滿著堅定信念的影片,當美國93號航班在2001年9月11日成為第四架被劫持的飛機後,從乘客、機組成員、地面上焦急等待著的家人到航空控制中心在恐懼中密切地注意著這一切的工作人員,格林格拉斯從直接參與者和間接參與者的不同角度推動著整個事態的發展。
現在,保羅·格林格拉斯又將那個兇狠的殺手英雄帶回來了,為傑森·伯恩的真實身份以及讓他變成現在這般模樣的原因給出了一個完整的答案。而格林格拉斯之所以答應繼續為“伯恩”系列的第三集當導演,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給這個故事畫上一個句點:“伯恩是一個活在真實世界中的真實男人,追求的卻是一個虛構的結局。影片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那些充滿了對抗性的疑問:他是一名殺手嗎?誰把他安排成了一名殺手?這裡還有一種潛意識下所產生的感覺,那就是伯恩很可能就是我們中的某個人,他正在努力地逃離‘他們’,正在嘗試尋找答案。但是他不相信‘他們’,因為‘他們’是壞人,所處的系統也是腐敗墮落的。”
在傑森·伯恩的故事裡,如果曾獲得奧斯卡小金人的馬特·達蒙不肯回來繼續飾演的話,就沒什麼意思了。對於保羅·格林格拉斯有著如此強烈的願望執導第三集影片,達蒙感到欣慰和高興:“目前看來,格林格拉斯是我最想合作的導演之一,他不但是一名出類拔萃的講故事大師,在視覺風格方面更是趨於完美了,他會用一種非常真誠的感覺去拍攝傑森·伯恩的故事。”
而馬特·達蒙的回歸,再一次為傑森·伯恩帶來一種安靜的緊迫感,然後還要找到他在5年前為這個角色注入的那種真實感,保羅·格林格拉斯說:“達蒙身上總是散發出一種精確而可靠的氣息,讓觀眾有理由相信伯恩是一個好人。其實伯恩這個角色是非常黑暗的,而他真正渴望的,就是成為好人……達蒙和我對於‘伯恩’系列電影,擁有著相同的衝動。”
製片人弗蘭克·馬歇爾則表示,馬特·達蒙版本的傑森·伯恩,與羅伯特·魯德魯姆創作的經典間諜小說中的傑森·伯恩擁有著相同的品質:“達蒙為這個角色準備好的個性與特質,都是原著小說的作者魯德魯姆想要的--即使伯恩身懷絕技,但他表面上看真的不像是一名殺手,同時他身上還有一股‘普通’的味道,可以輕易將自己隱身於人群之中。”
為了能夠和“伯恩”系列的其他影片的劇本保持一致,這個由托尼·吉爾羅伊(Tony Gilroy)所創造的第三集故事還是背離了羅伯特·魯德魯姆在冷戰時期創作的這套小說中的歷史性情節和主線,因為對於在冷戰結束後出生的這一代人來說,是不會對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有所認同的。但是魯德魯姆創作的那些有關陰謀論和政府計畫中的殺手卻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影片之中--這位暢銷小說作家一直被懷疑和CIA內部的某個人有所聯繫,那個人幫助他維持了整個故事的高度可信性。
【傑森·伯恩在哪裡?】
讓“伯恩”系列的前兩部影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加入到第三集的拍攝中,對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維持住這個故事正確的質地是非常有幫助的,格林格拉斯說:“《諜影重重3》是一部刺激、懸疑的驚懷片,裡面包含著大量的動作場景,而且還有曲折、充滿陰謀詭計的情節,背景是歐洲。拍攝這樣一部影片,需要大量的手提攝像機和實用的製作電影的方式,為了能夠捕捉到那種加強效果的緊迫感,就需要影片所有的製作人員的通力合作。”
幕後工作人員的回歸,最重要的一個是奧利弗·伍德(Oliver Wood),他是三部系列影片的攝影師,還有克里斯托夫·羅斯(Christopher Rouse),《諜影重重2》的剪輯師……弗蘭克·馬歇爾說:“在視覺方面,三部影片之間必須得有著非常強烈的延續性,你需要給觀眾呈現出一種陌生感--即使是熟悉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種伯恩無論身在何處都危險的緊張感。攝像機在這裡是記錄和觀察的工具,對觀眾起到一個完全主觀的引導作用:自從傑森·伯恩在第一部影片中離開了義大利漁船後,就總有人想殺死他。”
《諜影重重3》所路經的地方,比前兩集加起來還要多,這就要求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保持更多的靈敏性和可修改性,能夠混合不同的文化、思潮和國家,弗蘭克·馬歇爾解釋說:“我最欣賞羅伯特·魯德魯姆的小說的地方,就在於他在地理位置的選擇上,於是我們將這個特質帶進影片之中,我們需要展示這些地方真正的樣子,不僅僅是旅遊勝地那么簡單。”
不管是倫敦的希思羅機場,還是甘迺迪國際機場片;亦或是巴黎北、滑鐵盧火車站;也可能是在馬德里的大街上開車,然後又到紐約的街道上奔跑……對於劇組來說,這是一個地理涵蓋範圍非常廣的拍攝過程,有超過250名工作人員在攝像機背後辛勤地忙碌著,這裡不但需要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尋找安全可靠的拍攝地點、所需設備以及現場配合的當地人,同時還要協調多語種的人一起工作,只有具備了這些,影片在7個國家、3個大陸的拍攝工作才能暢通無阻。
丹吉爾
《諜影重重3》的主要內容都是在摩洛哥的首都丹吉爾取的景,之所以選擇這裡,是看中了這座城市背后豐富的歷史特色: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丹吉爾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地區,是秘密特工和國際陰謀家經常會面的地方,同時還是逃亡海外的著名文人經常會選擇的藏身之所。
這座被城牆包圍著的城市同時還因為阿拉伯人的聚居區而聞名,狹窄的街道兩旁異常地擁擠,坐落著上千座建築物,有風格迥異的小商店,也有供人休息的餐館、咖啡廳,弗蘭克·馬歇爾回憶道:“這是一個非常古老且讓人著迷的地方,能夠賦予我們故事強烈的歷史色彩,在那裡拍攝伯恩式的追蹤場面,再完美不過了。”
在丹吉爾,傳統的拍攝方式是行不通的,因為劇組需要在里里外外上百個旁觀者之間進行迂迴地拍攝:這裡伯恩將會與他致命的天敵戴什在丹吉爾古老而多風的大街上互相追逐。
快速、緊張的動作場景還包括伯恩在阿拉伯人聚居區狹窄的街道上飛奔,拍攝這組場景就需要依靠多個有創造力、有策略性的攝像機擺放了。除了保羅·格林格拉斯一直拿著的手提攝像機外,還有起重機的有效利用,以及能夠推動攝像機的移動車軌。另外,工作人員還在電纜上配備了一個裝置,可以讓一台攝像機掛在城市的屋頂上,近距離捕捉那些足以讓你心臟緊張得停止跳動的屋頂追逐場面。
美工設計師彼得·溫漢姆(Peter Wenham)與特效協調師丹·布拉德利(Dan Bradley)聯合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共同在丹吉爾尋找適合伯恩和戴什進行貓抓老鼠遊戲的屋頂。溫漢姆說:“我在這座城市的猶太區發現了一個完美的地點,那裡挨排坐落著三所大房子。我的想法是讓伯恩通過窗戶在三所建築物內部穿行,最後以跳到鄰近房子的陽台上作為結束。”
在丹吉爾拍攝的最壯觀的一組場景是伯恩從一個15英尺高的屋頂跳下--這個屋頂大約有4層樓高,下面是狹窄的街道--然後直接落入對街的一幢公寓的窗戶里,而攝像機正好就擺在他的正後方捕捉到了這組驚險的鏡頭。馬特·達蒙說:“丹·布拉德利讓替身演員身上帶著攝像機從屋頂上跳下,所以當你看到這部影片時,你會切身感覺到伯恩在做這些高難度動作時的感受。”
倫敦
在丹吉爾實地拍攝了13天后,劇組就來到了倫敦,在著名的松林攝影棚里重建了影片所需的紐約、巴黎、馬德里、丹吉爾和柏林的一些室內場景。在美工設計師彼得·溫漢姆指導下,他們在這裡重建了‘黑菸斗’組織的總部--CRI,溫漢姆解釋說:“這裡是他們管理調配殺手的地方,裡面到處都是監視器,播放的都是我們在全世界不同地方拍攝的電影膠片,它們提供了許多真實的數據。”
CRI的建造花了美工組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因為他們需要不停地和保羅·格林格拉斯以及監視專家共同協商如何布置這個影片中最大、最複雜的場景。他們賦予了CRI迷宮一樣的走廊,這樣就允許格林格拉斯拿著手提攝像機在裡面穿行,親自去捕捉一些發生在內部的打鬥場面了。
彼得·溫漢姆負責的美工組設計出的CRI與《諜影重重2》最後的場景是相呼應的,從內部擺設到能看到紐約地平線的窗戶位置,每一項都非常地精確。溫漢姆表示:“CRI的每一個房間都被裝飾成紐約的風格,每一個細節,包括牆上的插座、設施、裝飾、圖案,都是美國化的。”
火車站也是三番四次地出現在了《諜影重重3》中,從法國的巴黎北車站到馬德里的阿托洽火車站--這裡在三年前剛剛發生了一場大爆炸,將近200人在此喪生。不過,位於倫敦的滑鐵盧火車站才是影片中真正的“明星”,因為這裡將會承載影片中最複雜的一組場景。
作為倫敦五個主要的站台之一,滑鐵盧每天的客流量超過38萬人次。為了取得在中央車站的拍攝許可,劇組和當地整整商榷了5個月,而這部分場景將會讓伯恩的世界變得更加真實可信。製片人弗蘭克·馬歇爾說:“影片拍攝的時候,火車站仍然處於正常的運作之下,所以你不得不在來往的人群中工作。”
巴黎、馬德里和柏林
巴黎最主要的場景,發生在巴黎北火車站,伯恩將在那裡走下火車,和瑪麗的弟弟馬丁做一次艱難的會面,告訴他姐姐的死訊。
而為了尋找與自己的過去惟一還有聯繫的特工頭目尼爾·丹尼爾斯,伯恩來到了馬德里這個有著3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這裡記錄了伯恩是如何在狹窄的街道、豪華的露天廣場、咖啡館和住宅區里穿梭,最終找到了尼爾的藏身之處的,見面之後,兩人展開了一場惡鬥。
至於柏林,並沒有以它的真實面貌出現在影片中,而是被“偽裝”成了莫斯科。主要是為了與《諜影重重2》的最後一組場景保持連續性。
紐約
這座城市將是給出“伯恩的身份”的答案的地方,也是《諜影重重3》涉及的最後一個外景地。製片人弗蘭克·馬歇爾說:“在我看來,美國再沒有其他城市比紐約更適合做揭穿伯恩的身份、過去的地方了。”想要在複雜、繁忙的曼哈頓拍攝,對於劇組來說就需要面對一系列已知、未知的挑戰。影片將會以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汽車追逐戰作為整個故事的結束,這組場景開始於紐約港務局的停車場,參與者分別為伯恩、CRI特工和紐約警察,他們將會你追我趕地經過第七大街,穿梭在紐約的大街小巷,並在南街海港以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撞車告終,至於這個過程中毀了多少輛汽車與延路玻璃,就不做過多的描述了。為了拍攝這組壯觀的汽車追逐戰,紐約政府還特別封鎖了第七大街……馬特·達蒙興奮地說:“第七大街是通往市中心的必經之路,它也有被封鎖的時候?這可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