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緒論、細胞超微結構――分子細胞生物學基礎(質膜、核糖體和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溶酶體、細胞骨架、細胞核)、電子顯微術(透射電子顯微術、掃描電子顯微術、電子顯微鏡細胞化學術等)三部分。
本書以分子細胞生物學為基礎,全面介紹了細胞質膜、細胞核、核糖體、高爾基複合體、內質網、溶酶體及細胞骨架等細胞器的超微結構及其功能,使讀者對正常細胞的微細結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為滿足部分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了解的需要,本書在改版時增加了一些組織內的特化細胞的內容,包括上皮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及感覺傳導細胞。對用於超微結構研究的各項技術,如常規透射電鏡技術、掃描電鏡技術、電鏡組織化學技術、低溫制樣和冷凍蝕刻技術、電鏡X線顯微分析技術和超高壓電鏡技術,以及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掃描探針技術,也一併作了詳細介紹。本書編排合理,內容實用,適用於本科以上學生作為教材,同時還可作為科研人員從事超微結構研究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凌詒萍,教授。1942年出生,1965年復旦大學生物系生物物理專業畢業。1985-1986年赴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系作訪問學者。1977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LaTrobe大學動物系進行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多年來主要從事細胞生物學、細胞超微結構及各項電鏡新技術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年主編《細胞超微結構和電鏡技術》第1版。2002年主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用統編教材《細胞生物學》。1988、1999年分別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5、1997、1999年分別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俞彰,副教授。1961年出生。1984年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上海醫科大學生物物理碩士研究生畢業,目前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在職博士生。1996年與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部進行合作課題研究。1997年在日本築部國立融合領域技術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細胞生物學、細胞超微結構的教學和科研,重點是電鏡X線顯微分析在細胞分泌中的套用。2000年主編《細胞超微結構和電鏡技術》第1版。1999年分別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衛生部科進步三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細胞超微結構概論———分子細胞生物學基礎
第一節質膜
一、質膜的化學組成及分子結構
二、質膜的通透性和物質的跨膜運輸
三、質膜的特化結構和功能
第二節核糖體和內質網
一、核糖體
二、內質網
第三節高爾基複合體
一、高爾基複合體的形態
二、高爾基複合體的化學組成
三、高爾基複合體的功能
第四節線粒體
一、線粒體的超微結構
二、線粒體的功能
三、線粒體的生物合成
第五節溶酶體
一、對溶酶體認識的歷史進展
二、溶酶體的特徵
三、溶酶體的功能
四、溶酶體的類型
五、溶酶體與疾病的關係
第六節細胞骨架
一、微絲
二、微管
三、中間絲
第七節細胞核
一、核內各成分的形態結構
二、核仁
三、核膜
第二章不同組織和細胞超微結構特點
第一節上皮細胞
一、被覆上皮細胞
二、腺上皮細胞
三、肝細胞及其他相關細胞
第二節結締組織細胞和細胞間質
一、細胞間質
二、結締組織細胞
第三節血細胞和骨髓造血細胞
一、血細胞
二、骨髓造血細胞
第四節肌細胞
一、骨骼肌細胞
二、心肌細胞
三、平滑肌細胞
四、其他收縮肌細胞
第五節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感覺傳導細胞
一、神經細胞
二、神經膠質細胞
三、中樞神經系統的毛細血管
四、神經纖維
五、神經細胞間的聯繫
六、感覺傳導細胞
第三章研究細胞超微結構的常用技術
第一節透射電鏡技術
一、透射電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二、透射電鏡生物樣品製備技術
第二節掃描電鏡技術
一、掃描電鏡的發展及其特點
二、掃描電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三、掃描電鏡生物樣品製備技術
第三節電鏡細胞化學技術
一、特殊染色技術
二、電鏡放射自顯影技術
三、電鏡酶細胞化學技術
四、免疫細胞化學技術
第四節低溫制樣和冷凍蝕刻技術
一、低溫制樣
二、冷凍蝕刻技術
三、冷凍蝕刻圖像解釋
第五節電鏡X線顯微分析技術和超高壓電子顯微術
一、電鏡X線顯微分析技術
二、超高壓電鏡技術
第六節掃描探針顯微鏡技術
一、概述
二、掃描探針顯微鏡的基本原理
三、掃描探針顯微鏡的基本結構
四、掃描探針顯微鏡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套用
參考文獻
漢英分子細胞生物學辭彙
基礎醫學書籍(二)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