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

《人體寄生蟲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詹希美主編的《人體寄生蟲學》一書包括總論、醫學原蟲、醫學蠕蟲、醫學節肢動物、寄生蟲學檢查及治療藥物,共五篇二十五章。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人體寄生蟲學》一書在傳統人體寄生蟲學基礎上增加了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內容,並以微觀與巨觀相結合的方法,闡述寄生蟲及其與宿主的關係,側重闡述致病機制及其與臨床的關係,揭示寄生蟲病發生、發展、流行規律及防治原理。在介紹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與方法的同時,適當引入有爭議或未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為便於學習,在醫學原蟲學與蠕蟲學中,按所寄生部位進行編排。因考慮到瘧原蟲的重要性及內容所占篇幅,將其單列為一章。在形式上與第一版不同的是,每種蟲的前面有簡單的概述,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在其文後附有思考題、每章的末尾有小結及參考文獻。

目錄

第一篇總論

第一章寄生蟲生掬學

第二章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特點

第三章寄生蟲感染的免疫

第四章寄生蟲的危害性及寄生蟲病控制

第五章寄生蟲病流行因素、特點及防治

第六章寄生蟲學的研究與發展方向

第二篇醫學原蟲學

第七章醫學原蟲概論

第八章寄生於腔道的原蟲

第九章寄生於血液和組織的原蟲

第十章瘧原蟲

第三篇 醫學蠕蟲學

第十一章吸蟲概論

第十二章寄生於消化系綻的吸蟲

第十三章寄生於血液和組織中的吸蟲

第十四章絛蟲概論

第十五章寄生於消化道中的絛蟲

第十六章寄生於組織中的絛蟲

第十七章線蟲概論

第十八章寄生於消化道的線蟲

第十九章寄生於血液和組織的線蟲

第二十章豬巨吻賴頭蟲

第四篇醫學節肢動物

第二十一章節肢動物概論

第二十二章蛛形綱

第二十三章昆蟲綱

第五篇寄生蟲病病原檢查技術及抗寄生蟲病藥物

第二十四章寄生蟲學檢測技術

第二十五章抗寄生蟲藥物附錄

英漢索引

漢英索引

知識點

肝片形吸蟲病

肝片形吸蟲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潛隱和慢性三個病期。也有少數為無症狀帶蟲者。

急性期

相當於童蟲在組織中的移行過程,亦稱侵襲期。童蟲在組織中移行引起損傷性肝炎,是此期的主要表現。發生在感染後2-12周不等,突發高熱、腹痛。發熱波動在38-40℃之間,可持續1-2周,腹痛以右上腹為主,並可因咳嗽或活動而加劇,常可放射到肩部。並常伴有脹氣、嘔吐、腹瀉或便秘、肝大、貧血和血中嗜酸陸粒細胞明顯增高等表現。黃疸較為少見。並可有腹水、貧血等體徵。有些患者還可出現肺部和皮膚超敏反應,此期表現大約持續2-4周。

潛隱期

通常在感染後4個月左右,相當於蟲體已進入膽管。患者的急性症狀減退或消失,在數月或數年內無明顯不適,或稍有胃腸道不適症狀,而病變在發展之中。

慢性期

為成蟲在膽管內寄生引起膽管炎和膽管上皮增生階段,亦稱阻塞期。主要有乏力、右上腹疼痛或膽絞痛、噁心、厭食脂肪食物、貧血、黃疸和肝大等表現。

貧血是慢性期最常見的特徵之一,成蟲所致膽管上皮損傷、糜爛、膽管廣泛出血及成蟲食血,是造成貧血的主要原因。

此外,肝片形吸蟲還可引起異位損害(又稱肝外肝片形吸蟲病)。童蟲在腹腔中移行時,可穿人或隨血流到達肺、胃、腦、眼眶以及皮下等處,並可向附近移動,常在手術後始獲確診。在有生食牛、羊肝習慣的地方,蟲體寄生在咽部,可引起咽部肝片形吸蟲病。可見局部水腫、充血,可致暫時陸吞食困難、呼吸困難、耳聾以至窒息。

基礎醫學書籍(二)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醫學入門上冊》
《組織病理學技術》
《人體解剖速記歌訣》
《細胞生物學》
《臨床人體解剖生理學》
《生理學成功筆記》
《細胞治療》
《病理學雙語教材》
《人腦的教育》
《廣義潛變數模型——多層次、縱貫性以及結構方程模型》
《醫學倫理學》
《有機化學實驗全國醫藥院校教材》
《人體解剖學圖譜》
《人體寄生蟲學標準試題集》
《自噬:生物學與疾病》
《輕鬆學習病理學》
《醫學分子病毒學綱要》
《臨床免疫學與檢驗實驗指導》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指導》
《人體臟器掛圖》
《危險穴位臨床解剖學》
《醫學微生物學》
《從抗體到複合免疫網路》
《醫學遺傳學複習指南和題集》
《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
《醫學昆蟲學》
《腦MRI局部解剖與功能圖譜》
《臨床套用解剖學》
《人體實物解剖圖譜》
《醫學免疫學速記》
《信號轉導原著》
《局部解剖學學習指南》
《疾病考古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彩色圖譜實習用書》
《有機化學課堂筆記》
《生理學學習指導》
《組織學與胚胎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生物醫學光子學》
《生理學複習綱要與題解》
《腸桿菌科病原細菌》
《新編生物化學應試嚮導》
《醫用有機學綜合輔導》
《健康免疫學》
《超微病理學》
《醫學遺傳學實驗和學習指導》
《病理生理學雙語版》
《病理學學習與解題指南》
《病理學彩色圖譜》
《局部解剖學附光碟》
《醫學入門下冊》
《再生生物學與再生醫學》
《臨床蛋白質組學》
《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
《生物實驗室系列》
《人體寄生蟲學》
《免疫學實驗》
《細胞超微結構與電鏡技術》
《醫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概論》
《病理產科學》
《醫用物理學》
《基礎醫學課程導讀》
《Grant解剖學圖譜》
《科研課題的研究設計與與統計分析》
《藝用解剖與造型》
《醫學影像解剖學》
《精編幹細胞實驗方法》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
《圖表生理學》
《醫學心理學習題集》
《分析化學課堂筆記》
《人體解剖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病理生理學題庫和題解高等醫藥院校教學參考書》
《診斷細胞病理學》
《病理科主治醫生734問》
《解剖生理學基礎學習指導》
《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
《臨床生理學》
《現代醫學實驗動物學概論》
《心臟電生理疾病》
《基礎醫學試題庫系列》
《病理生理學複習綱要與題解》
《分析化學實驗》
《醫用核輻射物理學》
《生物醫用材料導論》
《醫學細胞生物學學習指南》
《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實驗指導》
《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修訂版》
《醫學生物學與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指導》
《醫藥數理統計方法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醫用化學》
《生物學前沿技術在醫學研究中的套用》
《局部解剖學學習指導》
《干預與反思:醫學倫理學基本問題》
《心血管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速記》
《生物醫學信息與圖像處理》
《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學檢驗》
《心臟電生理:從細胞到臨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