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高等醫學院校醫用物理學教學大綱,並參照200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醫用物理學實驗》教材,本著科學性、系統性、先進性、發展性、平衡性和適用性的原則,結合醫學院校醫用物理學實驗課的教學實際情況與需要精心編寫而成。內容包括11個基本物理實驗的實驗目的、器材、原理、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思考題等。能幫助學生強化概念,掌握實驗方法,提高實驗操作技能,可供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本科、專科生參考學習。醫用物理學是物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是物理學與醫學相結合所形成的交叉學科。根據目前的教育現狀,總結多年的教學改革經驗,吸取國內外相關教材的優點編寫本教材。本教材分生物力學基礎,流體的運動,振動、波動和聲,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基礎、靜電場、磁場、直流電、波動光學、幾何光學、量子力學基礎、雷射及其醫學套用、X射線及其醫學套用和原子核物理學基礎共14章內容,在不同章節分別介紹生物力學、血液的流動、超聲、生物電、心電圖、生物磁、雷射、X射線、顯微鏡、核磁共振基礎知識或相關技術等。本書適合高等醫藥院校及綜合大學的臨床醫學、藥學、檢驗、預防醫學、口腔、影像、麻醉、眼視光、法醫、信息管理等本科專業的教學,也適用於醫藥院校生命科學等其他相關專業的師生和研究工作者。目錄
第一篇 緒論一、物理學實驗的教學目的
二、如何學好醫用物理學實驗
三、醫用物理學實驗課的三個教學環節
四、實驗室規則
五、電學、電子學操作規程
六、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
思考題
第二篇 基本實驗
實驗一 基本測量
實驗二 學習使用電子示波器
實驗三 攝影
實驗四 分光計的調節
實驗五 液體黏滯係數的測量
實驗六 用分光計測定稜鏡的折射率
實驗七 液體表面張力係數的測量
實驗八 暗室技術
實驗九 光波波長的測定
實驗十 弦本徵振動的觀測
實驗十一 顯微攝影
實驗十二 萬用電錶的使用
實驗十三 人體阻抗的頻率特性的測定
基礎醫學書籍(二)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