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實驗動物科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的一門獨立的綜合性邊緣學科,是現代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研究中最為活躍的學科門類之一。從上個世紀初的近交系動物建立開始,到悉生動物、無菌動物的培育;從單一免疫缺陷動物的發現,到複合免疫缺陷等動物模型的建立;從轉基因動物、基因敲除動物的出現,到克隆動物的誕生,無一不為人類生命科學的發展翻開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篇章。實驗動物的保障體系還是現代生命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條件,成為醫學科學交流、成果鑑定的國際“語言”,尤其在生物醫藥領域,實驗動物被譽為“活的試劑”、“最精密的儀器”。在一定意義上,實驗動物科學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生命科學的發展水平。隨著現代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實驗動物科學已成為醫學生和醫學研究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容簡介
《現代醫學實驗動物學概論》分為十二章,分別論述了實驗動物科學的基本概念和發展、實驗動物的遺傳分類及質量控制、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控制等內容。
目錄

第一章實驗動物科學的基本概念和發展
第二章實驗動物的遺傳分類及質量控制
第三章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控制
第四章實驗動物的營養控制
第五章實驗動物的環境控制
第六章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設施
第七章實驗動物屏障設施的運行管理
第八章常用實驗動物的特點及套用
第九章特種實驗動物
第十章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第十一章動物實驗的基本技術和方法
第十二章醫學研究中動物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
基礎醫學書籍(二)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