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歌劇]

《白毛女》[歌劇]

本片根據賀敬之、丁毅同名歌劇改編;原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製;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陳強等主演;其主要劇情為:解放前,在華北的一個偏僻農村里,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同村地主黃世仁見色心動,逼楊白勞用其女兒抵債,楊白勞被迫自殺,喜兒被搶入黃家,受盡折磨後被黃世仁姦污,後喜兒逃出黃家,匿身深山叢林,頭髮全變白了;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八路軍的大春回到家鄉,終於為喜兒伸冤雪恨,重見光明。本片1951年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6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歌劇《白毛女》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由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幟作曲。

1945年5月首演延安中央黨校禮堂,陝甘寧邊區新華書店1946年出版。劇本的創作和演出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47年、1949年作過較大的修改,修改本於1952年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白毛女》採用中國北方民間音樂曲調,吸收了戲曲音樂及其表現手法,並借鑑西洋歌劇的創作經驗,是在新秧歌運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第一部大型新歌劇。

2014年3月4日凌晨,曾在1944年延安首次演出《白毛女》扮演主角喜兒一角,成為中國歌劇舞台上第一位“白毛女”的林白在長春去世,享年91歲。

創作背景

1962年,周恩來同志在觀看歌劇《白毛女》時,感到樂隊壓唱。他從一樓觀眾席走到二樓、三樓,仍感到由於樂隊聲音過大好似一堵“音牆”,使觀眾聽不清演員的唱詞。演出結束後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不要讓“音牆”把演員與觀眾隔斷,我們要替觀眾著想。周總理的諄諄教導至今仍是我們的座右銘(前排左二:舒強、左三:王昆、左四:周恩來、左五:郭蘭英、左六:黎國荃、二排左二:鄧穎超)。1962年,周恩來同志在觀看歌劇《白毛女》時,感到樂隊壓唱。他從一樓觀眾席走到二樓、三樓,仍感到由於樂隊聲音過大好似一堵“音牆”,使觀眾聽不清演員的唱詞。演出結束後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不要讓“音牆”把演員與觀眾隔斷,我們要替觀眾著想。周總理的諄諄教導至今仍是我們的座右銘(前排左二:舒強、左三:王昆、左四:周恩來、左五:郭蘭英、左六:黎國荃、二排左二:鄧穎超)。

《白毛女》是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指引下誕生的大型新歌劇。主題劇本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銳矛盾,憤怒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熱烈歌頌了光明的新社會,形象地說明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起初,有人認為這是個神鬼故事,沒有思想意義;有人則認為此題材只能編成破除迷信的戲。經過討論,大家認識到這個故事帶著濃厚的傳奇性,包含“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深刻思想,演出第一場的觀眾是中共“七大”的全體代表,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中共領導人出席觀看

中共中央辦公廳傳達了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中共領導人的三點意見:第一,這個戲是非常適合時宜的;第二,黃世仁應該槍斃;第三,藝術上是成功的。傳達者解釋這些意見說: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農民反對地主階級剝削的問題。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這種階級鬥爭必然尖銳起來,這個戲既然反映了這種現實,一定會廣泛地流行起來。該劇在延安演出30多場,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每演至精彩處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每至悲哀處,台下總是一片啼噓聲,有人甚至從第一幕至第五幕,眼淚始終未乾,有一戰士竟衝上台去要殺劇中地主黃世仁。人們稱讚台上台下感情交融的情景為“翻身人看翻身戲”。一些村子在看了《白毛女》演出後,很快發動民眾展開了反霸鬥爭,有的部隊看了演出後,戰士們紛紛要求為楊白勞、喜兒報仇,掀起了殺敵立功的熱潮。

人物原型

1930年代末就在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李滿天給周揚寫信,講述這一故事:在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無邊,能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也有說法說白毛仙姑在山西。後來還有人說四川的羅昌秀是現實中的“白毛女”。羅是1956年才被民兵從深山野林里救出來,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還有一種說法說白毛女的故事出於賀敬之的故鄉江蘇邳州,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周揚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編劇的作品不合意,周揚臨時指派賀敬之進行編劇。《白毛女》的想法在賀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劇情介紹

1935年除夕,河北省某縣楊各莊貧農楊白勞外出躲債,回家後因無法忍受地主黃世仁的逼迫喝鹽滷而死。閨女喜兒被搶到黃家,受盡虐待。喜兒的未婚夫大春痛打了地主狗腿子穆仁智後,投奔了八路軍。荒淫無恥的黃世仁姦污了喜兒,為滅罪證,黃世仁準備將喜兒賣掉。經女僕張二嬸的幫助,喜兒逃離黃家,棲身於深山野林之中,靠山上的野果和廟裡的供果維持生命。她苦苦掙扎著,相信苦曰子總會熬到頭,等待著為父報仇、為己伸冤的那一天的到來。三年過去了,由於生活艱苦、不見天曰,她的頭髮完全變白了,成了人們傳說中的“白毛仙姑”。1938年春天,大春所在的八路軍部隊來到了楊各莊,從深山野林中救出喜兒,才使她重見天曰。“白毛仙姑”的真相大白後,受盡剝削壓迫的貧苦農民爭先恐後地揭發控訴黃世仁的罪惡,千千萬萬的受苦人終於報了仇,伸了冤。

劇本分析

劇照劇照

《白毛女》是歌頌農民大翻身的中國第一部歌劇。這是從一個十七歲的佃農的女兒的身世表現出廣大的佃農階層的冤仇及最後的翻身。這是從一個地主的淫威表現了封建剝削階級的反動、無人性,及其蹂躪人民、出賣祖國的滔天罪惡。

《白毛女》寫於抗戰期。這指出了民族統一戰線如何被反動的地主階級所破壞,所危害,從而這又指明了勝利以後反動的地主階級,實行美帝國主義的意旨,用殘酷的內戰來答覆人民的民主要求,正和他們在抗戰時期的賣國行為是一模一樣的。同時這又指明了在抗戰時期,人民的力量既然能夠阻止反動派的從無一時間斷過的妥協賣國的陰謀而把抗戰堅持到最後勝利,那么今天的更為壯大的人民力量一定也能把民族的民主解放戰爭進行到最後勝利。

《白毛女》是民族形式的歌劇。醉心於西歐形式的歌劇的人們也許以為《白毛女》還不夠“格”,也許以為它還不能作為未來中國歌劇的奠基石,甚至會以為這是非驢非馬的東西,雖有宣傳效果,而無藝術的價值。當然,誰要是肯定地認為《白毛女》的形式將是中國新歌劇一定不易的形式,那是武斷的看法。《白毛女》的音樂主要是運用北方民歌,這是為了適合觀眾(廣大人民)的藝術水準。而這也是《白毛女》在北方大受歡迎(指形式方面)的原因之一。這一種做法,將來會發展演變到怎樣地步,此時雖然不易斷言,並且我也將中國歌劇的最完美形式中,或許僅有中國民間歌曲的主題,而不會像《白毛女》的音樂那種直接用了民間歌曲(雖然仍有改變)。

創作特色

《白毛女》是詩、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劇

第一,歌劇情節結構,吸取民族傳統戲曲的分場方法,場景變換多樣靈活。

第二,歌劇的語言繼承了中國戲曲的唱白兼用的優良傳統。

第三,歌劇的音樂,以北方民歌和傳統戲曲音樂為素材,並加以發揮創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劇音樂的某些表現方法,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第四,歌劇的表演,學習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手段,適當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韻律,同時,又學習了話劇台詞的念法,既優美又自然,接近生活。

藝術特點

《白毛女》是創造中國民族新歌劇的奠基石。它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國革命為題材,表現了中國農村複雜的鬥爭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風俗、習慣、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風貌等。同時,它繼承了民間歌舞的傳統,借鑑了我國古典戲曲和西洋歌劇,在秧歌劇基礎上,創造了新的民族形式,為民族新歌劇的建設開闢了一條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在音樂上,《白毛女》採取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作,又借鑑了西洋歌劇注重表現人物性格的處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楊白勞躲賬回來所唱的“十里風雪一片白”,是根據山西民歌《揀麥根》改編的,曲調深沉低昂,是刻畫楊白勞基本性格的音樂主題。刻畫喜兒性格的音樂主題主要來自河北民歌《青陽傳》和《小白菜》,並貫穿全劇,隨著喜兒性格的變化而變化。如“北風吹”一段,選用的是河北民歌《青陽傳》的比較歡快輕揚的曲調;當在奶奶廟與黃世仁相遇時,為了表現喜兒強烈的階級仇恨,就採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的曲調。

在歌劇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鑑了古典戲曲的歌唱、吟誦、道白三者有機結合的傳統,以此表現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推動劇情發展。如喜兒出場就是用歌唱敘述了戲劇發生的特定情境:“北風吹、雪花飄,雪花飄飄年來到。爹出門去躲賬整七天,三十晚上還沒回還。大嬸子給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過年。”然後用獨白向觀眾介紹了身世和家庭。其他人物,如楊白勞、黃世仁、穆仁智也都在出場時,通過歌唱作自我介紹,有的地方也用獨白敘述事件過程。人物對話採用的是話劇的表現方法,也注意學習戲曲中的道白。

在語言上,《白毛女》的對白是提煉過的大眾化口語,自然、淳樸,常使用民間諺語俗語歇後語。如穆仁智說的“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吃不了兜著”,“胳膊抗不過大腿”,就是富於性格的口語,有民族特色。歌詞凝練、深刻,一般採用傳統戲曲唱段中句句押韻的方式,音韻和諧、鏗鏘,琅琅上口;同時學習了民歌和傳統戲曲中抒情寫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興、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段,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巧用對比,也是《白毛女》的一個重要特色。楊家貧寒淒涼,苦度年關,黃家張燈結彩,歡度除夕,場景氣氛的對比反映了嚴重的階級對立;黃家堂後猜拳行令,狂歡作樂,堂前討租索債,逼迫賣女,內外情景的對比揭示了地主階級用窮人的屍骨建築自己天堂的罪惡本質。特別是在人物塑造上,劇中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黃家主奴的兇殘,楊白勞的純樸忠厚,正反分明,對比強烈,形成尖銳的戲劇衝突,突出地表現了主題。在刻畫反面人物時,多以誇張的語言突出其本質特徵。如穆仁智上場時“討租討租,要賬要賬”的唱段和黃世仁上場時“花天酒地辭舊歲,張燈結彩過除夕”的唱段,就把狗腿子和惡霸地主的不同身份與醜惡靈魂表現得入木三分。

主創簡介

中央歌劇院院長、藝術總監 俞峰


歌劇《白毛女》劇照
歌劇《白毛女》劇照
著名指揮家俞峰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藝術總監、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指揮系主任、中國指揮學會會長。

導演 陳薪伊


陳薪伊乃當代著名戲劇家,國家一級導演,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級傑出人才,2007年中國話劇百年之際,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國家有特殊貢獻話劇藝術家”稱號。一生追求唯美、視藝術為其生命之全部的陳薪伊,十分關注對年輕導演、和演員的培養與提攜,為弘揚和普及高雅藝術、提高全民藝術修養不遺餘力,深受國內外戲劇愛好者與廣大觀眾的愛戴。

舞美設計 張慶山(特邀)


張慶山1963年7月生於東北吉林,1985年入中央戲劇學院,1989年畢業中央戲劇學院留校任教至今。國家一級舞美燈光設計師、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曾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

服裝設計 范曉蕙(特邀)


國家京劇院服裝設計。文化部青聯委員,中國舞台美術家協會學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角色演員

歌劇《白毛女》劇照歌劇《白毛女》劇照

尤泓斐————————飾演——喜兒

孫 礫————————飾演——楊白勞

王 豐————————飾演——王大春

李 想————————飾演——黃世仁

王海民————————飾演——穆仁智

宋學偉————————飾演——趙老漢

隋曉方————————飾演——黃母

姚建萍————————飾演——王大嬸

李 嵐————————飾演——張二嬸

劉怡然————————飾演——虎子

李思宸————————飾演——大鎖

關勝偉————————飾演——李拴

張曉元————————飾演——大升

孟慶超————————飾演——區長

傳承風采

歌劇《白毛女》海報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以當年延安魯迅文藝學院延安魯迅文藝學院的文藝工作者為骨幹成立了中央實驗歌劇院,歌劇《白毛女》也隨著中央實驗歌劇的誕生(後中央實驗歌劇院又更名為中央歌劇院),成為這個劇院的代表劇目,保留劇目不斷上演。

1977年,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的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和當時中央歌劇院駐團作曲家黃安倫將歌劇《白毛女》進行了重新配器,並於同年2月在北京連續上演4場。

2009年上演的歌劇《白毛女》選用2004年9月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白毛女》總譜,並對表演和舞美進行再創作。

歌劇新排

歌劇《白毛女》劇照歌劇《白毛女》劇照

經過復排的歌劇《白毛女》於2009年11月18日和19日再次亮相人民大會堂。大管弦樂隊和大合唱隊的加入,使得新版《白毛女》更具音樂戲劇性。中央歌劇院將以國家一流的演出陣容,用動情的歌聲、精湛的表演、寫實的舞美再現歌劇《白毛女》的原貌。此次復排更加突出西方歌劇的交響性。最初版本中歌曲是用民族唱法演唱的,但民族唱法在今天已融入西洋美聲唱法的特色,觀眾將感受到用美聲唱民歌的另一種感動。演出:中央歌劇院歌劇團、中央歌劇院合唱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舞美設計製作中心。

《白毛女》是中國原創歌劇,用什麼方式去表現,並非一成不變。歌劇《白毛女》的情節結構,吸取了民族傳統戲曲的分場方法,場景變換多樣靈活;語言繼承了中國戲曲的唱、白兼用的程式。劇中音樂,以北方民歌和傳統戲曲音樂為素材,並加以發揮創造,採用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民歌與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作,又吸收了西洋歌劇音樂的某些表現方法,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此次重排《白毛女》首先要再現其原劇風貌,在此基礎上要突出體現歌劇的魅力,特別是展示西方歌劇的表現手法。

至於《白毛女》的音樂,經過60多年的演出實踐和不斷改進,2004年,在文化部孫家正、潘震宙、王文章等人的支持下,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了歌劇《白毛女》總譜,該總譜是作者最後的定稿,隨著曲作者的陸續離世,已經不可能再作任何的修改了。

這次中央歌劇院的《白毛女》演出,也是一次紀念性的展示演出,通過演出經典作品對人們再次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歷史傳統教育,中央歌劇院與《白毛女》有深厚的淵源,1952年,中央歌劇院的前身中央實驗歌劇院,就是以延安魯迅文藝學院的文藝工作者為骨幹成立的,歌劇《白毛女》也隨著中央實驗歌劇院的誕生成為劇院的代表劇目和保留劇目不斷上演。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中央歌劇院要重樹《白毛女》,讓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有機會領略中國第一部歌劇《白毛女》的風采。

尤泓斐(飾演喜兒)、孫礫(飾演楊白勞)、王豐(飾演王大春)、李想(飾演黃世仁)、王海民(飾演穆仁智)、宋學偉(飾演趙老漢)等一批優秀的中青年藝術家擔綱了主要角色,他們的表演,將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欣喜。該劇還匯聚了國內各藝術行業的精英,導演陳薪伊、舞美張慶山、燈光周正平、服裝范曉蕙、音響何彪都是絕對一流的藝術大腕。國慶節過後,《白毛女》以及《鄉村騎士》、《鄉村女教師》等國際歌劇季的其他劇目都在熱火朝天地排練中,由於歌劇不像交響樂,必須要帶戲排練,歌劇院的排練廳和人員都明顯地不夠用了。

中國近現代音樂劇

回溯中國音樂劇在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里走過的歷程,發現這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草創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的發展模式,基本與日本、韓國的發展模式趨於一致,但還是獨具中國特色,並且發展的步伐很大、速度很快。中國音樂劇在草創時期取得的成就,已為進入新世紀的發展階段,作好了基本的理論準備、表演創作人才的準備、觀眾的準備,因此可以斷言中國音樂劇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可能創作出一批優秀的音樂劇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