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電影故事片]

《白毛女》[電影故事片]

《白毛女》故事是根據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而改編的,曾被改編為歌劇、京劇、舞劇、電影等不同的藝術載體。而電影的影響更為深遠,其中的插曲《北風吹》更是傳唱至今。《白毛女》電影由長春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製,水華、王濱、楊潤身根據延安魯迅文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的同名歌劇改編。主要演員有田華、李百萬、陳強等。1951年7月榮獲捷克斯洛伐克電影節特別榮譽獎,1957年榮獲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白毛女》劇照《白毛女》劇照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秋收季節楊白勞與放牧的老趙商量為女兒喜兒和王大嬸的獨子大春辦喜事。地主黃世仁卻暗中打上了喜兒的主意。為了還地主的債,大春與喜兒出沒於懸崖峭壁打柴換錢,攢夠利息錢之後,楊白勞為女兒扯上二尺紅頭繩,他頂風冒雪來到黃家還債,黃世仁堅持要他連本帶利一起還清,或者是把喜兒領來頂帳,最後楊白勞被穆仁智強制在喜兒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他偷偷喝下滷水自殺。穆仁智率打手搶走喜兒,進了黃家的喜兒受盡折磨,還被黃世仁姦污了。

大春渡河參加了紅軍,喜兒在黃世仁成親之日卻險些被黃世仁賣給人販子,她躲過黃家的追捕,逃入深山,從此喜兒渴了喝雨水,餓了摘野果或到奶奶廟去吃供品,過起了野人的生活,喜兒因此全身的毛髮全部變白。被人誤認為是白毛仙姑。抗日戰爭爆發後,已經成為八路軍戰士的王大春率領隊伍返回老家,領導民眾開展減租減息鬥爭,黃世仁要穆仁智縱火破壞農會成立,並造謠說這火是“白毛仙姑”對人們的懲罰,為了保證鬥爭順利進行,大春和大鎖到奶奶廟去捉拿“白毛仙姑”,使得喜兒與大春重逢,“白毛仙姑”的謎底揭開了,喜兒獲得新生,公判大會上,民主政府為民除害,槍斃了惡霸地主黃世仁。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喜兒 田華
楊白勞 張守維
王大春 李百萬
王大嬸 胡朋
黃世仁 陳強
穆仁智 李千林

職員表

原著 賀敬之、丁毅
導演 王濱、水華
編劇 水華、王濱、楊潤身
攝影 錢江
配樂 瞿維
美術設計 盧淦

角色介紹

  • 喜兒喜兒
    角色名:喜兒演員名:田華配音:----簡介:佃農楊白勞的女兒,美麗天真,勤勞純潔,跟父艱難度日,曾與青年王大春戀愛。父慘死後,做了黃世仁的小老婆,受到黃世仁家殘酷虐待。終於忍受不了,就逃進深山,頭髮全部變成白色,村民們以為她是鬼,都怕她。後與大春重逢,雖已滿頭白髮,終於迎來伸冤報仇,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髮也漸漸變黑。
  • 黃世仁黃世仁
    角色名:黃世仁演員名:陳強配音:----簡介:地主,藉口佃戶楊白勞積欠地租,於臘月除夕,逼楊將女喜兒頂租,逼寫文契。楊悲憤自殺,黃命爪牙穆仁智搶走喜兒,使喜兒在黃家飽受凌虐。黃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污。陰謀將喜兒轉賣於人販,張二嬸計救喜兒逃走,黃追之不及。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終於受到嚴懲。
  • 王大春王大春
    角色名:王大春演員名:李百萬配音:----簡介:王大嬸的兒子,與喜兒一家是鄰居,自幼與喜兒戀愛,兩家商定讓他們結婚。喜兒被地主黃世仁掠走,大春營救失敗,租地也被黃奪回,遂投奔紅軍。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聽到“白毛仙姑”降災謠言,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民眾覺悟,親往跟蹤查探,竟與喜兒相逢。全村公審黃世仁、穆仁智,大春業與喜兒建立家庭。
  • 楊白勞楊白勞
    角色名:楊白勞演員名:張守維配音:----簡介:喜兒的父親,勤勞、忠厚、善良,租種地主黃世仁的田地。與女兒相依為命,與大春一家是鄰居,兩家商定為喜兒和大春完婚。因為交不上租子、還不了債,不得不離家出去躲帳。大年三十的深夜,地主就派穆仁智來逼討租債,強逼楊白勞在喜兒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滷自盡。

音樂原聲

曲名 填詞 作曲 演唱者 備註
《北風吹》 賀敬之、丁毅 馬可 郭蘭英 主題曲
《扎紅頭繩》 - - - 插曲
《剪喜字》 - - - 插曲
《太陽出來了》 - - 合唱 插曲

幕後製作

人物原型

白毛女原型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創作背景

中國電影《白毛女》海報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民眾結合。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準備召開之際,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向德國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
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周揚的指示下,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傳說,加工改編出了歌劇《白毛女》。《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誌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
之後這齣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讚譽。但國內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羅昌秀,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後被共產黨救出,於2002年去世。

創作過程

電影《白毛女》 (1950)電影《白毛女》 (1950)

《白毛女》故事是根據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而改編的,曾被改編為歌劇京劇舞劇等不同的藝術載體。而電影的影響更為深遠,其中的插曲《北風吹》更是傳唱至今。歌劇《白毛女》的風靡一時,使得在建國時最早成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後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在1950年年底決定將之改編拍攝成故事影片《白毛女》,以趁熱打鐵在全國造成更大的聲勢和普及性典型教育。同在延安“魯藝”工作的張水華、王濱、楊潤身三人,根據賀敬之、丁毅的同名歌劇,再重新改編“回爐”,以求更加符合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法。

《白毛女》故事影片保留了歌劇中的主要唱段和故事情節的脈絡發展,並加重了喜兒和大春淳樸的戀情,以引起廣大觀眾情感的共鳴。由王濱和張水華聯合導演。同樣是來自於延安魯藝的著名藝術家王濱,1938年就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擔任延安總政治部宣傳隊副隊長。第二年就擔任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副團長,參與導演了話劇《日出》、《帶槍的人》、歌劇《白毛女》。自1947年起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擔任專職電影導演。早在1930年就已從影,編寫過《母親》、《重歸》等電影文學劇本並拍成電影,1949年導演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影片《橋》的王濱,以傑出電影導演的獨特眼光,慧眼識珠地挑選到當時在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當演員的田華,來主演電影中的喜兒。

可是,作為新人出現的田華,並沒有得到劇組主創人員的首肯,因為相貌樸實的田華,並不具備一個電影演員上鏡頭的臉。所以劇組許多人態度堅決地主張仍由王昆扮演喜兒,有人還提出質疑說為什麼整個劇組非要改換女主角。但王濱認為,儘管王昆扮演喜兒條件非常好,舞台表演經驗又日漸成熟,拍攝電影自然是同其他人一樣,順理成章地各就各位,但這部電影並非舞台歌劇的紀錄片,它要符合“來源於生活,高出於生活”的電影表現要求,多年來舞台表演的固有模式,是王昆一時難以適應電影生活加藝術化表演的致命硬傷,所以,同名的故事片電影,非常需要一個適合角色的全新面孔,以完全打破歌劇的局限性和完全區別於歌劇的固有表演格局,通過非常生活化、真實性和藝術感染力的故事片片種和類型,去打動和征服全國乃至國外的成千上萬的廣大觀眾,通過電影自然讓廣大觀眾融入劇情,最終達到感召觀眾的目的和效果。王濱力排眾議,他從田華天真無邪的眼神之中,看出了一個未來之星的可以挖掘的內在潛質。王濱調動資深攝影師吳蔚雲,再讓他帶上新徒弟錢江,從攝影指導到具體拍攝,再加上王濱和張水華對田華的耐心指導,循循善誘,頗具表演才能的田華心領神會,漸入佳境。

主演介紹

著名電影演員——田華著名電影演員——田華

原名劉天花的田華,1928年的夏天出生於河北唐縣一個貧農家庭,生不逢時的田華,正趕上村子裡鬧天花,田華的父母聽人說,如果趕緊給出世的孩子取個名字叫“天花”,那就可以避免傳染,還可以避邪去病,逢凶化吉,田華的原名即由此而來。原名“劉天花”就此被藝名“田華”所替代。

故事片《白毛女》秉承了已經取得成功的歌劇題材精髓,並發揚光大了電影表演嶄新的藝術形式,同樣博得了廣大觀眾的深情注目和由衷喜愛。參加演出的主要演員如飾演王大春的李百萬、飾演楊白勞的張守維、飾演王大嬸的胡朋、飾演黃世仁的陳強,還有參加演出的其他配角,基本上是當年延安“魯藝”的“原班人馬”。此片在20世紀70年代末文藝復甦之後重新復映時,由於當時形勢的需要,原版本的喜兒遭到黃世仁凌辱之後,逃到深山裡,出於對黃世仁的仇恨,在山洞裡將自己生下的孩子——酷似黃世仁的嬰兒,狠心掐死之後埋在亂石堆里的一個情節,給從原版中刪剪。

影片段預告絮

《白毛女》劇照《白毛女》劇照

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來說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作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

影片以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喜兒的形象。她不只是舊社會剝削壓迫和苦難的承受者,而且還是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者,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

楊白勞、大春、張二嬸以及反派人物黃世仁、穆仁智等,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從整體構思到藝術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它以比興的手法,結合蒙太奇的運用、情緒的對照及情節的呼應,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既有力地烘託了人物命運和性格,又深化了主題。

在音樂方面,它借鑑同名歌劇所長,又有所發展,富有民歌風味的韻詞和曲調,和諧優美,為本片增添了藝術光彩。

該片的成就和特點,使《白毛女》成為新中國電影探尋民族風格的重要作品。

獎項榮譽

1951年榮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特別榮譽獎”

1957年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50年代這部影片先後在30多個國家、地區映出。

1952年,周恩來總理向戰後第一個到中國訪問的日本國會議員帆足計贈送了電影《白毛女》。

影片評價

該片為時代、題材和創作思想及創作人員構成所決定,帶有那個時代鮮明的,無法逃避的“為政治服務”的痕跡,堪稱一部進行階級教育的“教材”,有力地配合了當時的解放全中國、土地改革運動。該片實際上反映著當時中國絕大多數下層人對新的階級、新的政黨、新的社會、新的生活的樸素的、善良的、美好的願望。

該片通過藝術形象說明了推翻舊政權、建立新中國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從而證明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的道理,反映了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悲慘境遇。該片的確起到了時代要求它的宣傳、教育的作用。正因為這樣,它也必然帶有那個時代的印跡,影片並沒有如後人評價的那樣塑造了什麼典型。恰恰相反,該片中的藝術形象主要是類型化的,而不是典型化的。這是一種時代的需要,是為它的功利性所規定的。該片適應了這種需求,達到了時代賦予它的社會功利性目的。這是它在當時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中國電影名片鑑賞辭典》評)。

該片之所以能夠成為新中國“十七年”電影的“正典化”之作,不僅僅在於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技巧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它的內容和目標。在意識形態與民間倫理敘事之間,在復仇與革命之間,在愛情與政治之間,影片是需要做出選擇的,儘管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擇,但是,孰輕孰重的問題,還是要編導者去拿捏。政治話語、主流文化和延安文藝傳統畢竟占主導地位。因此,為了彰顯該片的主題,必須讓愛情為政治服務,復仇必須轉化為兩個階級之間的鬥爭,民間傳統只有在革命的大旗下才能獲得現實意義。於是,男女之愛、階級之恨、革命之爭在該片中就成了一回事兒。

綜上所述,僅僅是改編自經典歌劇並不能保證該片的成功,革命和階級鬥爭的題材也並不能使該片征服中外觀眾。編導對愛情和復仇母題的改寫,民間傳統敘事與“五四”文藝新潮的合謀才是這部紅色經典成功的根本原因(《當代電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