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歌》[小說]

《花鼓歌》[小說]
《花鼓歌》[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鼓歌》,作者系“黎氏八駿”之一的黎錦揚,1957年出版,講述了中國文化和美國世俗的衝突與傳奇,新舊兩代人美國夢的生命悲歌。小說一出版即引起轟動,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1958年改編為歌劇在百老匯上演,後又搬上電影銀幕,獲5項奧斯卡提名。2013年,小說引進中國。

基本信息

簡介

《花鼓歌》,作者系美籍華裔作家黎錦揚,1957年出版,當即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1958年《花鼓歌》被改編為歌劇在百老匯上演;次年,環球電影公司又將其搬上銀幕。2013年,《花鼓歌》首次引進中國。

創作背景

1947年,將滿30歲的黎錦揚從耶魯大學畢業,當時簽證也失效。黎錦揚坐等移民局請他回國上路時,向華文《世界日報》英文專欄投稿,被採用,並收到主編來信約稿。後來《作家文摘》通知他獲得當年短篇小說一等獎,獎金750美元。在收到獲獎證書和750美元的獎金後,黎錦揚來到移民局力陳自己是特殊人才,搖筆桿子繁榮美國文化,並無與美國人爭飯碗之嫌。移民局給他辦了綠卡。從此,黎錦揚留美創作,踏踏實實地寫起小說。

出版過程

《花鼓歌》《花鼓歌》

1956年,《花鼓歌》小說脫稿,花了一年時間也沒能推銷出去,最後小說送給一家很有名望卻十分挑剔的出版商。這家出版社每天都接到大量的投稿,編輯們沒法親自閱讀所有的來稿,因此僱人專門讀稿,進行第一輪篩選。

《花鼓歌》被送到一位臥病在床的退休編輯手上,老人已經奄奄一息,讀完稿子後實在沒有力氣書寫3頁紙的書評,僅在書稿上寫下兩個字:讀它!然後便與世長辭了。去世老人的臨終留言驅使編輯去拾起這本書。《花鼓歌》出版沒多久,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排行榜”。

內容介紹

從國籍來說,王戚揚是一個美國人,但是他從內到外都散發著中國味道。雖然年輕的時候從戰亂的中國移民到了美國,但他不願意入鄉隨俗:不願意穿西服、不願意兒子跟外國女人交往、不願意看西醫,不願意跟銀行打交道。他從內至外都在刻意排斥著美國。甚至活動範圍也僅限於唐人街的那短短几百米,久而久之,他跟兩個兒子的關係越來越疏遠,父子之間因理念之差變得形同陌路。

他的大兒子王大正值而立之年,風華正茂,學識淵博,是政治學博士,但是感情方面因為美籍華人婦女嚴重稀缺,父親又不同意跟外國女人交往而長期單身;工作方面也因父親反對他做體力勞動而無所事事,只能永無止境地待在學校里。看到周圍的同伴都找到了外國女友,找到了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他自卑之餘對父親的痛恨也逐漸加深。

小兒子王山是一個13歲的少年,從小就在美國長大,已經完全適應了美國化的環境和生活,他痛恨中餐,喜歡漢堡;痛恨《四書》,酷愛足球。而這些卻恰恰是父親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素,父子倆的關係劍拔弩張。

改編

音樂劇

1957年,《花鼓歌》被改編為舞台劇在百老匯上演,大獲成功,前後演出達600場,多年不衰。

電影

1977年,《花鼓歌》被環球電影公司搬上銀幕,在全球受到熱烈的歡迎,入圍1962年第34屆(奧斯卡)學院獎藝術指導、攝影、服裝設計、編曲(音樂劇類)、錄音5項提名,成為當年全美十大最賣座電影之一。

黎氏八駿

黎氏八駿黎氏八駿

1915年,黎錦揚出生於湖南書香大家黎氏家族,父親黎松安一生有8個兒子,皆為影響一時的當世才俊,被稱為“黎氏八駿”,個個人中豪傑。

老大黎錦熙很早就投身“新文化運動”,與文化名人錢玄同等一起推廣白話文和國語。後來出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出版了多部語言文字著作。

老二黎錦暉是著名音樂家、兒童文學家,我國兒童音樂鼻祖,流行歌曲之父。黎錦暉創作的許多流行歌曲,如《桃花江》、《特別快車》、《毛毛雨》、《妹妹我愛你》等久唱不衰。

老三黎錦耀是礦冶學家。

老四黎錦紓曾與鄧小平一起在歐洲留學。回國後,黎錦紓成為教育家和出版家。

老五黎錦炯是鐵道橋樑專家。

老六黎錦明是上世紀30年代文壇左派作家,著有小說《塵影》等。魯迅稱他為“湘中作家”。

老七黎錦光,是老上海流行音樂家,有“歌王”之稱,一生寫了120多首流行歌曲,最著名的有《夜來香》、《美麗的香格里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