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本書較為全面地討論了通信網路管理技術,首先介紹了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點,基於OSI、TMN和SNMP3種主要的網路管理體系,網路管理的主要功能,網路管理平台和軟體等內容,並較詳細地討論了網路管理系統的安全問題;然後給出了系統實現應注意的要點,並介紹了一些系統的實例;接下來根據網路管理技術的新發展,介紹了下一代網路(NGN)管理和從TMN到ngoss的發展情況;最後討論了新技術在網路管理中的套用。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1 網路管理的必要性 1
1.1.1 網路管理的需求 1
1.1.2 網路管理的由來和演進 2
1.2 什麼是網路管理系統 3
1.2.1 網路管理的定義 3
1.2.2 網路管理的功能 3
1.3 網路管理的性質 5
1.3.1 監視和控制 5
1.3.2 計算機網和電信網的網路管理 5
1.3.3 通信網路管理的層次 5
1.3.4 網路管理系統的管理模式 6
1.4 網路管理技術的特點 8
1.4.1 網路管理的研究領域 8
1.4.2 網路管理的標準化 9
1.5 小結 10
第2章 OSI網路管理 11
2.1 OSI管理模型 11
2.1.1 開放系統互聯模型 11
2.1.2 網路管理框架 12
2.1.3 系統管理模型 13
2.2 網路管理功能 14
2.2.1 管理功能域 14
2.2.2 系統管理功能 16
2.3 網路管理協定 17
2.3.1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 18
2.3.2 公共管理信息協定 21
2.4 管理信息結構 23
2.4.1 管理信息模型 23
2.4.2 包含性和命名原則 25
2.4.3 被管對象定義 25
2.5 網路管理的組織結構 30
2.5.1 管理域 30
2.5.2 網路管理組織結構 30
2.6 OSI管理標準 31
第3章 電信管理網 34
3.1 概述 34
3.1.1 電信管理網的定義 34
3.1.2 TMN的套用範圍 35
3.2 TMN功能 36
3.2.1 基本功能 36
3.2.2 TMN功能模組 37
3.2.3 功能構件 38
3.2.4 TMN參考點 38
3.2.5 TMN的數據通信功能 39
3.2.6 TMN管理層次模型 39
3.3 TMN信息體系結構 41
3.4 TMN物理結構 44
3.4.1 TMN構件 44
3.4.2 TMN標準接口 44
3.5 TMN標準 46
3.5.1 ITU-T的TMN研究部門 46
3.5.2 有關TMN建議 46
第4章 基於SNMP的網路管理 49
4.1 基於SNMP的管理框架 49
4.1.1 管理—代理模型 49
4.1.2 SNMP參考模型 50
4.2 SNMP的管理信息結構 52
4.2.1 概述 52
4.2.2 抽象句法記法 53
4.2.3 基本編碼規則 54
4.2.4 MIB對象定義格式 55
4.3 SNMP協定 55
4.3.1 SNMP報文 56
4.3.2 SNMP互動方式 58
4.3.3 SNMP在管理者和代理中的處理過程 60
4.4 管理信息庫 61
4.4.1 管理信息庫的定義 61
4.4.2 MIB的編號 62
4.4.3 MIB的格式 64
4.4.4 常用的MIB 65
4.5 SNMP的發展 65
4.5.1 SNMP的起源 65
4.5.2 SNMP的特點 66
4.5.3 SNMP的改進 67
4.5.4 SNMP與CMIP比較 68
4.5.5 網際網路管理標準 69
第5章 網路管理的主要功能 71
5.1 管理功能概述 71
5.2 故障管理 72
5.2.1 故障管理的內容 72
5.2.2 可靠性、可用性、可生存性質量保證 73
5.2.3 告警監測 75
5.2.4 故障定位 77
5.2.5 故障修復 80
5.2.6 測試 81
5.2.7 障礙管理 82
5.3 配置管理 83
5.3.1 概述 83
5.3.2 網路規劃與網路工程 84
5.3.3 安裝 86
5.3.4 業務規劃與協商 87
5.3.5 提供 88
5.3.6 狀態與控制 91
5.4 性能管理 91
5.4.1 概述 92
5.4.2 性能質量保證 93
5.4.3 性能監視 94
5.4.4 性能管理控制 96
5.4.5 性能分析 98
5.5 賬務管理 99
5.5.1 概述 99
5.5.2 賬務管理功能 100
5.5.3 賬務管理過程 102
5.6 安全管理 103
5.6.1 概述 103
5.6.2 安全技術 104
5.6.3 安全管理功能 106
5.6.4 網路安全措施 109
5.6.5 網路管理系統的自身安全 111
第6章 通信網路管理系統平台 112
6.1 系統平台的構成及發展 112
6.1.1 平台的一般構成 112
6.1.2 平台模式的發展 113
6.2 系統硬體 114
6.2.1 通信網管理設備 115
6.2.2 數據傳輸網 119
6.2.3 被管設備接入方式 121
6.3 系統軟體 123
6.3.1 作業系統 124
6.3.2 資料庫管理系統 125
6.3.3 開發語言和工具 125
6.3.4 網路管理開發平台 126
6.4 系統集成 128
6.4.1 系統集成的概念 128
6.4.2 系統集成的原則 129
6.4.3 系統集成的過程 129
6.4.4 系統集成中的主要技術 130
第7章 網路管理軟體 133
7.1 網路管理套用軟體 133
7.1.1 軟體及其分類 133
7.1.2 網路管理軟體的性質 134
7.1.3 網路管理軟體的結構 135
7.2 軟體開發技術 137
7.2.1 結構化開發技術 137
7.2.2 面向對象開發技術 140
7.2.3 軟體測試技術 141
7.2.4 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 143
7.3 通信網管理軟體開發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143
第8章 網路管理系統的安全 145
8.1 電信管理網的安全目標 145
8.2 威脅和風險分析 146
8.3 安全需求和服務 146
8.3.1 安全需求 147
8.3.2 安全需求和對應的服務 148
8.3.3 其他方面的安全需求 154
8.3.4 安全服務和OSI分層 155
8.3.5 安全管理 156
8.4 安全機制 156
8.4.1 用戶鑑別方面 156
8.4.2 對等實體和數據源鑑別方面 157
8.4.3 訪問控制方面 157
8.4.4 數據保密性方面 158
8.4.5 數據完整性方面 158
8.4.6 審計追蹤方面 158
8.4.7 密鑰交換方面 159
8.4.8 告警報告方面 159
8.4.9 包過濾方面 159
8.5 其他的安全考慮 163
8.5.1 管理協定的安全 163
8.5.2 合法的授權電子監督 165
8.5.3 物理安全 165
8.5.4 生命周期安全 166
第9章 網路管理的實施要點 167
9.1 網路管理系統的開發過程 167
9.1.1 概述 167
9.1.2 各階段的劃分原則 167
9.1.3 各階段的任務 168
9.2 軟體過程模型 172
9.3 軟體質量控制 174
9.3.1 軟體質量的內涵 174
9.3.2 軟體質量控制的要點 175
第10章 網路管理系統實例 179
10.1 電話網管理系統 179
10.1.1 長途電話網絡管理系統 179
10.1.2 AT&T電話網管理系統 180
10.2 光纖網管理系統 181
10.2.1 中國電信SDH網路管理系統 181
10.2.2 中國電信PDH網路管理系統 182
10.3 數據分組網管理系統 185
10.3.1 網路概況 185
10.3.2 網路管理系統結構及組成 186
10.3.3 網路管理功能 186
10.4 衛星網管理系統 187
10.4.1 基本情況 187
10.4.2 系統實現的管理功能 187
10.4.3 ncs系統硬體及軟體組成 188
10.5 移動網管理系統 189
10.5.1 我國移動通信網的現狀 189
10.5.2 移動通信網網路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 190
10.5.3 移動通信網網路管理系統的管理業務要求 190
10.5.4 移動通信網網路管理系統結構 191
10.5.5 3G行動網路管理系統 192
第11章 下一代網路的管理 194
11.1 下一代網路的基本概念 194
11.1.1 NGN的定義 194
11.1.2 NGN的功能體系結構 194
11.1.3 NGN管理平面 195
11.2 下一代網路管理的背景、概念、需求和基本目標 195
11.2.1 背景 195
11.2.2 概念 196
11.2.3 需求 196
11.2.4 目標 197
11.3 NGN管理體系結構 197
11.3.1 事務處理視圖 198
11.3.2 管理功能視圖 198
11.3.3 管理信息視圖 198
11.3.4 管理物理視圖 198
11.3.5 安全考慮 198
11.4 事務處理視圖 199
11.5 管理功能視圖 199
11.5.1 管理功能塊 199
11.5.2 支撐功能塊 203
11.5.3 管理功能性 203
11.5.4 參考點 205
11.5.5 操作 207
11.5.6 管理功能視圖內的管理層 207
11.6 管理信息視圖 211
11.6.1 基本原則 211
11.6.2 信息模型 211
11.6.3 互動模型 211
11.6.4 管理信息元素 212
11.6.5 一個參考點的信息模型 212
11.6.6 管理信息視圖內的管理邏輯分層體系結構 212
11.7 管理物理視圖 213
11.7.1 管理物理塊 213
11.7.2 數據通信網 214
11.7.3 支撐物理塊 214
11.7.4 管理物理視圖內的管理邏輯分層體系結構 215
11.7.5 接口概念 215
11.7.6 標準的接口 215
11.8 管理結構間的關係 216
11.9 NGNM與TMN之間的關係 217
第12章 從TMN到NGOSS 219
12.1 關於TMN 219
12.1.1 TMN的層次結構 219
12.1.2 TMN的局限性 220
12.2 TOM模型 220
12.3 eTOM模型 224
12.3.1 概述 224
12.3.2 eTOM商務過程框架 225
12.4 NGOSS 229
12.4.1 概述 229
12.4.2 NGOSS的體系結構 230
12.4.3 NGOSS的生命周期和方法論 230
12.4.4 NGOSS的技術思想 233
第13章 網路管理的套用研究 236
13.1 基於策略的網路管理 236
13.1.1 概述 236
13.1.2 基於策略的管理系統構成 237
13.2 基於SOA的網路管理 244
13.2.1 SOA技術 244
13.2.2 SOA用於網路管理的必要性 246
13.2.3 基於SOA的網路管理架構示例 246
13.3 基於CORBA的網路管理 248
13.3.1 CORBA技術 248
13.3.2 CORBA用於網路管理的背景 252
13.3.3 CORBA用於網路管理的模式 253
13.4 基於Web的網路管理 255
13.4.1 WBM的概念 255
13.4.2 WBM的實現策略 255
13.4.3 WBM的管理安全 257
13.5 基於智慧型移動代理的網路管理 258
13.5.1 傳統網路管理技術的不足 258
13.5.2 智慧型移動Agent 258
13.5.3 智慧型移動Agent的結構與實現環境 259
13.6 網路管理系統的可靠性 261
13.6.1 概述 261
13.6.2 提高網路管理系統可靠性的措施 262
13.6.3 網路管理系統可靠性的評估 264
13.7 專家系統在網路管理中的套用 269
13.7.1 概述 269
13.7.2 網路管理專家系統的構成 269
13.7.3 網路管理專家系統的類型 269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