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高等學校“十二五”規劃教材,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是作者周成在多年教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整理編寫而成的,全書共10章,內容包括計算機通信網路基礎知識、網路體系結構與協定、現代通信網及數據交換技術、數據通信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網路層傳輸層、高層協定以及計算機通信網仿真等知識。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的內容有一定的系統性,重視計算機通信網路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講解,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通信、電子信息、自動化、電氣工程、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職業學校的教材,還可作為網路工程師和網路管理人員的參考材料。

文摘

插圖插圖
計算機的出現,帶來了一場偉大的信息化變革。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誕生時,它主要被用來進行數學計算,而且由於技術的限制,計算機體積龐大,只能單機使用,或主機與外設之間進行通信,後來根據人們的需求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需要,於是就出現了計算機通信。
1.1計算機通信網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近年來飛速發展20年前,接觸過網路的人還很少,而現在,計算機通信已經成為我們社會結構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Internet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際網路,而且還在不斷地迅速發展之中。縱觀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它同樣經歷了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最終產生了計算機網路。
網路的發展可概括地分為3個階段:
①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在線上系統,構成面向終端的網路。
②多個主計算機通過線路互聯的網路。
③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循國際標準化協定的網路。
1.1.1面向終端的網路
早期的計算機系統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設備安裝在單獨的機房中,後來出現了批處理和分時系統,分時系統所連線的多個終端連線著主計算機。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許多系統都將地理上分散的多個終端通過通信線路連線到一台中心計算機上,出現了第一代計算機網路。它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在線上系統,即面向終端的網路,如圖1.1所示。
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為了提高通信線路的利用率並減輕主機負擔,已經使用了多點通信線路、終端集中器前端處理機,這些技術對以後計算機網路發展有著深刻影響,以多點線路連線的終端和主機間的通信建立過程,可以用主機對各終端輪詢或者由各終端連線成雛菊鏈的形式實現。考慮到遠程通信的特殊情況,對傳輸的信息還要按照一定的通信規程進行特別的處理。.當時的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線起來,以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系統”,這樣的計算機系統具備了通信的雛形。

目錄

著作權頁著作權頁
第1章計算機通信網概述
1.1計算機通信網的發展
1.1.1面向終端的網路
1.1.2多個主計算機通過線路互聯的網路
1.1.3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準化協定的網路
1.1.4下一代計算機網路
1.2計算機通信和計算機通信網的概念
1.2.1計算機通信和通信網
1.2.2計算機網路與分布系統
1.3計算機通信網的分類
1.3.1根據傳輸介質分類
1.3.2根據傳輸特點分類
1.3.3根據網路覆蓋範圍分類
1.4計算機通信網的組成與結構
1.4.1計算機通信網的組成
1.4.2計算機通信網的結構
1.5計算機通信網的主要任務
第2章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與協定
2.1網路體系結構
2.1.1網路體系結構定義
2.1.2層次結構
2.2網路通信協定
2.2.1通信協定
2.2.2通信協定的分類
2.3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
2.3.1數據的傳送過程
2.3.2協定與服務
2.3.3服務原語
2.3.4OSI參考模型7層結構概述
2.4TCP/IP體系結構
2.4.1TCP/IP分層概述
2.4.2TCP/IP主要協定
2.5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2.6OSI參考模型與TCP/IP協定的發展趨勢
第3章現代通信網及數據交換技術
3.1交換技術概述
3.2交換基本原理
3.2.1電路交換原理
3.2.2報文交換原理
3.2.3分組交換原理
3.2.4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比較
3.3現代通信網簡介
3.3.1數據通信網
3.3.2電話通信網
3.3.3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第4章數據通信及物理層
4.1數據通信技術
4.1.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4.1.2數據通信方式
4.1.3數據傳送方式
4.1.4數據通信中的主要技術指標
4.2傳輸媒體
4.2.1有線傳輸媒體
4.2.2無線傳輸媒體
4.3編碼與調製
4.3.1數據傳輸技術
4.3.2數字數據的編碼
4.3.3模擬數據的編碼
4.3.4數字數據的調製
4.3.5模擬數據的調製
4.4復用技術
4.4.1頻分復用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4.4.2波分復用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4.4.3時分復用TDM(1Time-DivisionMuhiplexing)
4.4.4碼分復用CDM(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4.5物理層的位置與功能
4.5.1物理層的位置
4.5.2物理層的功能
4.6物理層協定
4.6.1EIARS-232C接口標準
4.6.2EIA-232-D/V.24接口標準
4.6.3EIARS-449及RS-422與RS-423接口標準
4.6.4100系列和200系列接口標準
4.6.5X.21和X.21bis建議
4.7數據機
4.7.1數據機的分類
4.7.2傳輸模式
4.7.3傳輸速率
第5章數據鏈路層
5.1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5.2數據鏈路層的服務
5.3數據鏈路控制
5.3.1數據鏈路的結構
5.3.2數據鏈路傳輸控制過程
5.4錯誤的檢測與糾正
5.4.1錯誤檢測
5.4.2錯誤糾正
5.5停止等待協定
5.5.1停止等待協定的工作原理
5.5.2停止等待協定的算法
5.6連續ARQ協定
5.6.1滑動視窗的概念
5.6.2連續ARQ協定的工作原理
5.7選擇重傳ARQ協定
5.8數據鏈路層協定舉例
5.8.1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HDLC
5.8.2網際網路的點對點協定PPP
第6章介質訪問控制
6.1廣播信道分配問題
6.1.1靜態信道分配
6.1.2動態信道分配
6.2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6.2.1ALOHA
6.2.2隨機接入:CSMA
6.2.3無衝突協定
6.3IEEE802標準系列
6.3.1IEEE802標準系列
6.3.2IEEE802.3標準及乙太網
第7章網路層
7.1網路層設計要點
7.1.1網路層的任務
7.1.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7.1.3網路層的內部結構
7.2路由算法
7.2.1路由的基本概念
7.2.2非自適應路由選擇
7.2.3自適應路由選擇
7.3網路流量控制
7.3.1流量控制的作用
7.3.2流量控制的主要功能
7.3.3流量控制的方式與方法
7.4網路擁塞控制
7.4.1擁塞現象的產生
7.4.2擁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第8章傳輸層
8.1傳輸層概述
8.1.1傳輸層中的兩個協定
8.1.2連線埠及其作用
8.2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8.2.1UDP用戶數據報
8.2.2LIDP的優缺點
8.3傳輸控制協定TCP
8.3.1TCP的數據編號與確認
8.3.2TCP的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
8.3.3TCP的重傳機制
第9章高層協定
9.1會話層簡介
9.1.1會話層主要特點
9.1.2會話服務的功能單元
9.2表示層簡介
9.2.1表示層的主要功能
9.2.2語法轉換
9.2.3抽象語法標記ASN.1
9.3套用層簡介
9.3.1檔案傳輸、訪問和管理(FTAM
9.3.2電子郵件
9.3.3虛擬終端協定
9.3.4聯繫控制服務元素CASE和提交、並發與恢復CCR功能
9.3.5全球資訊網
9.3.6協定舉例
第10章計算機通信網仿真
10.1opnet簡介
10.1.1OPNET的歷史
10.1.2OPNET產品簡介
10.1.3OPNETModeler
10.2OPNET仿真建模方法
10.2.1網路仿真的概念及套用
10.2.2OPNET網路仿真
10.3基於OPNET的小型區域網路仿真
10.3.1建立模型背景
10.3.2建立網路拓撲
10.3.3添加業務流
10.3.4運行仿真及結果觀察
10.3.5一次網路擴建
10.3.6二次網路擴建
10.3.7結果分析
10.4基於OPNET的ALOHA協定仿真
10.4.1建立進程模型
10.4.2建立節點模型
10.4.3建立匯流排型乙太網網路
10.4.4進程模型的仿真
10.4.5仿真結果分析
10.5基於OPNET的CSMA協定仿真
參考文獻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