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通信原理》是由中國通信學會、中興通訊學院編寫的一本通訊類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對話通信原理》對話通信原理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輕鬆的人物對話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論和分析方法,包括通信系統、信息、信號、信道、信源編碼、基帶傳輸、信道編碼、調製、同步、接收、交換和路由、通信網等內容。全書知識系統、重點突出、內容實用,以趣味性的寫法介紹晦澀、枯燥的專業技術,並配有多媒體光碟,為通信技術的初學者輕鬆打開學習之門。

本書以通信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可作為初涉通信領域人員的學習入門書,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的通信、電子、無線電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參考書。

特點

通信領域的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仿佛昨日還在說著ATM的故事,今日轉瞬又津津樂道全IP;這邊WIMAX剛吆喝完,那邊LTE又已搭台唱戲。然而技術和概念雖然變化得快,但大都談不上劃時代,多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的一些創新。因此,對於有通信基礎的人來說,理解這些概念並非難事;不過對於沒有通信基礎的人,也許是應接不暇的。
無論是怎樣的通信技術,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它總要解決一個基本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一點精確或近似地再生另一點的信息。這其實就是通信原理所要回答的問題。所以我們認為,通信原理是通信基礎中的基礎。

然而專業的通信原理教材,因運用了大量的高等數學知識,從而讓人在望而卻步之時,也覺得除非去做研究,否則並不實用。這不能不說是對通信原理的最大誤解。其實了解通信原理,不僅有益於從事通信研究,也有助於了解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對通信市場的分析,因此通信原理對於通信從業人員來說是必備的基礎知識。

本書試圖通過趣味的語言,避免深奧的專業理論,並藉助現代多媒體技術,演示一些抽象的概念,以期在業餘和專業之間,高效、快速地搭起一座準專業的橋樑,既方便讀者向更專業的知識邁進,也方便讀者更深入地分析通信行業的技術和市場。

相關創作

本書共分12章,以人物對話的方式編排。卓永剛負責全書的統稿及第1~4章以及第10~12章的編寫工作,張曉慧負責第5~9章的編寫工作。

與本書配套的多媒體光碟,由卓永剛負責總體編導,並負責主要的腳本編寫工作,張曉慧負責部分章節的腳本編寫工作。多媒體動畫的設計和製作由徐恆、裴澤芳、秦紅娟、林春燕、周厚橋、張剛勤、覃開政、邵文娟等人擔當。此套多媒體光碟的內容與本書不完全重複,因此既可單獨使用,亦可與本書配套使用。

目錄

第1章 通信中的流水線——通信系統 1
1.1 通信的發展 2
1.2 團結協作——通信系統 3
1.3 我不需要編碼——模擬通信系統 6
1.4 編碼其實挺好——數字通信系統 7
1.5 你好在哪裡——系統指標 8
1.6 小結 9
1.7 習題 11
第2章 想不到的價值——信息 13
2.1 想知道什麼——信息 14
2.2 廢話有多少信息量 15
2.3 小結 17
2.4 習題 18
第3章 信息的坐騎——信號 19
3.1 信號的“相貌”特徵 20
3.2 信號的“個性”——頻譜 21
3.3 信號的“遊戲”——卷積 27
3.4 玉不琢不成器——信號的處理 32
3.5 我也耗電——信號的能量和功率 38
3.6 我們長得像嗎——信號的相關特性 40
.3.7 小結 42
3.8 習題 43
第4章 信號的通道——信道 45
4.1 初識信道 46
4.2 “溫順”的有線信道 47
4.3 “乖張”的無線信道 50
4.4 有害的信道噪聲 55
4.5 信道容量 59
4.6 小結 62
4.7 習題 64
第5章 數字通信第一步——信源編碼 65
5.1 數字瘦身——信源編碼的意義 66
5.2 但聞人語響——語音編碼 67
5.3 經典之作——pcm編碼 67
5.4 變身不變樣——抽樣定理 72
5.5 時間是擠出來的——時分復用 75
5.6 海納百川——數字復接 77
5.7 小結 83
5.8 習題 85
第6章 神行太保——基帶傳輸 86
6.1 徒步跋涉——基帶傳輸概念 87
6.2 入鄉隨俗——碼型編碼 87
6.3 基帶信號頻譜 89
6.4 為什麼失真——碼間干擾 90
6.5 完好無缺——無失真傳輸條件 91
6.6 理想的無失真傳輸——奈奎斯特準則 93
6.7 損失補償——均衡 94
6.8 小結 98
6.9 習題 99
第7章 運輸保障——信道編碼 100
7.1 給信號穿上防護服——信道編碼的作用 101
7.2 差錯控制方式 101
7.3 編碼北斗星——理論依據 103
7.4 差錯控制原理 104
7.5 信道編碼大觀園 108
7.5.1 奇偶校驗法 108
7.5.2 線性分組碼 108
7.5.3 卷積編碼 110
7.5.4 交織 114
7.5.5 級聯碼 118
7.5.6 turbo碼 118
7.5.7 ldpc碼 119
7.5.8 格線編碼 119
7.6 小結 125
7.7 習題 127
第8章 換乘交通工具——調製 128
8.1 為什麼要調製 129
8.2 調製的分類 130
8.3 幅度調製 131
8.4 移形換位——調頻和調相 133
8.5 齊頭並進——頻分復用 133
8.6 用開關控制——數字調製 135
8.7 節約資源——正交頻分復用 139
8.8 小結 143
8.9 習題 144
第9章 齊步走——同步 145
9.1 載波同步 147
9.2 位同步 150
9.3 幀同步 152
9.4 網同步 153
9.5 pdh&sdh 156
9.6 小結 161
9.7 習題 163
第10章 到站下車——接收 164
10.1 接收原理 165
10.2 誰的錯誤機率最小——相關接收 167
10.3 誰的輸出信噪比最大——匹配濾波接收 169
10.4 2PSK的最佳接收 171
10.5 小結 172
10.6 習題 173
第11章 分岔路口的故事——交換和路由 174
11.1 語音直通車——電路交換 175
11.2 排隊轉發——分組交換 181
11.3 網路紅人——ip路由 185
11.4 八面玲瓏——軟交換 194
11.5 小結 195
11.6 習題 197
第12章 編織更廣闊的通信——通信網 198
12.1 電話網 199
12.2 數據網 203
12.3 移動通信網 210
12.4 下一代網路(ngn) 219
12.5 小結 220
12.6 習題 222
習題答案 223
縮略語 234
參考文獻 239

讀者評價(摘錄)

不錯,通俗易懂,比我們以前老師講得好多了。(2013-11-22)

課程確實不錯,這么多人學是有道理的(2013-10-29)

通俗易懂,在幽默的講解中讓人非常容易的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識。非常棒的教材。(2013-10-22)

讚一個。這樣的課件才有吸引力。長見識了、也長知識了(2013-9-23)

這個教材比大學的教材好多了(2013-9-2)

有錯別字啊崔掛音字打錯了內容講的蠻好喜歡(2013-8-4)

O(∩_∩)O~要是國小就用這種方式教育,我想北大的門要塌了。(2013-3-28)

非常不錯,仿佛又回到大學課堂了。而且比大學課堂更加形象生動。(2013-3-30)

確實不錯,不過涉及到重要概念能不能語速慢點或者多強調下,還有遇到專業名詞可以在螢幕上顯示哈,比如本課中的比特單位及頻寬赫茲單位=,這樣更容易讓新手印象深刻些(2012-10-18)

很好,非常不錯呀,通俗易懂,還很有趣味性。(2012-6-27)

畫面挺好的,但是由於沒有通訊知識的基礎,要完全弄懂還要一邊看一邊網上找資料,挺麻煩的,不過收穫還挺大的。。。。。(2012-6-17)

非常好,教材生動,簡單,讓人有學下去的理由(2012-4-26)

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希望學院多出這樣的教材(2012-4-10)

非常好~~幽默~~~不枯燥~~最好的教材~~希望以後的教材都這樣出色~~~(2012-3-6)

非常好,看了3次,每次都有收穫。非專業人員,需要的是淺顯易懂的教材,該教材滿足了這種要求,讚一個(2012-2-8)

學習中通俗易懂很多概念在一問一答中得到很好的解釋頂!!!!(2012-2-2)

非常好,形象生動,很久沒有看見這么好的教材了。期待後續更精彩(2012-1-3)

還不錯,雖然好久都沒看通信原理了,這個看這比上學的時候將的通俗(2011-12-27)

確實很不錯,實用,對初入通信行業的新人很有幫助,指的推薦學習~(2011-12-27)

課件做得很好!值得讚一個。(2011-12-16)

很棒,很生動,有些重點和難點的地方要是能更詳細的舉例就更好了(2011-11-17)

形式很新穎,就是不要太囉嗦,免得喧賓奪主。(2011-11-16)

這種形式非常不錯,可以讓人產生學習的興趣,課後再去查看更詳細的資源。不過就動畫本身來說,前面古代部分略顯拖沓,建議縮減,更快切入正題比較好(2011-11-14)

盤點通信書籍

通信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的解釋,在出現電波傳遞通信後通信(Communication)被單一解釋為信息的傳遞,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進行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其目的是傳輸訊息。然而,通信是在人類實踐過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傳遞訊息的要求不斷提升使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無線通信原理與套用》
《移動通信》
《中國移動通信行銷案例精選》
《通信原理簡明教程》
《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中信號處理研究的新進展》
《對話光通信》
《光纖通信》
《通信及有線通信基礎》
《通信技術標準彙編》
《Simulink通信仿真教程》
《現代通信系統分析與仿真:MATLAB通信工具箱》
《通信流理論基礎與多媒體通信網》
《第三代蜂信號處理研窩移動通信系統——WCDMA》
《電力通信專業》
《通信中的智慧型信號處理》
《無線通信積體電路》
《光纖通信系統》
《多媒體通信》
《電力線通信》
《現代通信網路管理技術與實踐》
《寬頻無線通信OFDM系統同步技術》
《天基移動通信網路》
《無線電抗截獲抗干擾通信》
《通信工程綜合實訓》
《無線通信射頻電路技術與設計》
《寬頻移動通信系統與關鍵技術》
《嵌入式網路通信開發套用》
《寬頻無線通信多址傳輸技術演進》
《圖像通信原理與技術》
《水聲數字通信》
《數據通信》
《光通信中的OFDM》
《植物學通信》
《網路通信安全管理員》
《衛星通信與數位訊號處理》
《通信經濟學》
《光通信導論》
《擴頻通信》
《內河VHF船岸數據通信技術要求》
《機載雷達與通信導航設備》
《通信原理》
《無線通信跨層設計:從原理到套用》
《寬頻通信》
《實戰無線通信應知應會》
《衛星通信網路由技術及其模擬》
《無線通信鏈路中的現代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
《溝通世界的通信技術》
《第三代移動通信概論》
《數字通信》
《數字光通信》
《現代通信工程製圖與概預算》
《現代數字與模擬通信系統》
《協同無線通信導論》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與通信網路》
《多載波通信》
《通信概論》
《蕭邦通信集》
《現代通信原理》
《中國通信學科史》
《GMDSS通信英語》
《通信原理與數據通信》
《通信檢修工》
《深空光通信》
《無線通信的MATLAB和FPGA實現》
《通信聲學》
《通信設備接口技術及其套用》
《智慧型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地下通信》
《通信法》
《遠程通信》
《集群移動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叢書》
《光通信與無線通信系統》
《數字通信基礎》
《遠動及通信》
《無線通信中的微波諧振器與濾波器——先進通信技術譯叢》
《跳頻通信》
《電話通信》
《軍事通信網》
《MATLAB通信仿真與套用》
《CDMA通信技術》
《2009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展:第十四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
《ATM通信網》
《通信新時代》
《通信線路》
《數據通信原理》
《GMDSS通信設備與業務同步輔導》
《數字通信技術及套用》
《光纖通信中的光波技術》
《大話無線通信》
《鐵路通信信號》
《通信電路實驗與系統設計》
《通信工》
《無線通信》
《計算機通信網路與仿真》
《計算機網路及通信》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通信系統》
《無線電抗干擾通信原理及套用》
《通信網》
《語音與數據通信》
《飛行器測控通信工程》
《基於TDD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
《通信電子線路》
《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設計》
《OMRONPLC網路通信與NS人機界面》
《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基礎》
《信息與通信系統仿真》
《現代數字通信》
《現代通信光電子學》
《數字圖像通信》
《計算機通信及網路》
《船舶電氣與通信》
《現代圖像通信》
《3D視頻通信》
《協作通信及網路》
《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技術》
《CDMA移動通信技術簡明教程》
《對話多媒體通信》
《對話通信原理》
《對話第三代移動通信》
《微波通信與時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
《試驗通信總體概論》
《電子通信系統原理》
《現代交通信息網路與通信技術》
《現代軍事通信指揮基礎》
《MIMO無線通信原理及套用》
《雷達-電子戰-通信一體化概論》
《IP數據通信》
《衰落信道數字通信基礎》
《國際郵政通信》
《中國通信信息業發展:趨勢對話》
《通信線路工程》
《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
《通信電磁輻射及其防護》
《RFID通信測試技術及套用》
《3G移動通信接入網運行維護》
《空間通信技術》
《無線通信儀表與測試套用》
《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管理》
《現代通信電源》
《現代通信網》
《電力系統通信技術
《漢語人機語音通信基礎》
《現代通信交換技術》
《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工程設計》
《漫話通信信號》
《超寬頻通信系統》
《量子保密通信》
《移動通信系統演進及3G信令》
《現代電子通信》
《MIMO多天線無線通信系統》
《寬頻無線通信中的空時編碼》
《通信對抗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